38.粉皮
雖說嘴裡面安慰著媳婦, 裝作風輕雲淡的樣子, 但季子仁心裡是明白的, 季家在門第上是配不上蘇家的, 要是沒有救過他表弟,依現在自家的財力, 四妹根本達不到他家的選妻要求。
不過這些話只能藏在心裡, 絕對不能告訴妹妹和媳婦, 免得女人們擔心。
作為男人現在唯一能做的, 就是好好賺錢,讓自家的家底變得豐厚, 逐漸縮小兩家的差距,讓妹妹有個強大的娘家做靠山。
這兩三年的外賣生意,確實讓季家哥們幾人攢下了不少的錢。
季家老二的錢大部分都投進去蓋新房子了, 但是手裡依舊有不少的余錢, 而季子仁的錢, 全部都攢著呢, 再加上這些年賣魚賣糧的錢, 還有自己縣裡的工錢, 全都攢了下來,這麼大的一筆錢足夠做買賣了。
季子仁一直想等著時機成熟了, 做點其他生意, 一些能幹長遠的生意, 但是因為家裡總是有各種各樣的雜事, 就一直沒有時間好好規劃, 現在正好家裡的事情都處理得差不多了。趁此機會,家裡的粉皮生意直接被提上了日程。
不同於外賣生意,做粉皮生意,需要投入的時間和成本都很大,而且也有風險,要是沒做好或者沒賣出去,基本上積蓄就都砸裡面了。
粉皮的做法,季家人早就掌握了,只不過是量少,做好的成品,一直都被當做家裡的特色菜,用來吃的。
當然也有不少船上的老闆嘗過之後,問過價格想要大量購買,只不過家裡的儲量也不多,就頂多賣出個二三十斤的,賣給老闆們當個特產,給家人嘗嘗鮮。
粉皮是個賺錢的好東西,季家人都知道,經過縣上碼頭的貨船,大部分都是來賣貨的,等貨空了,空出來的船就直接租出去,然後裝著大米、小麥、穀子等糧食作物回程,主要是這邊除了糧食之外,確實沒啥特產值得人家裝回去,與其空船回去,還不如租出去,還能順便賺錢零花錢。
而季家的粉皮正好是糧食的再加工產物,好吃易儲存,只要上點心,跟船上的老闆們打好關係,還是不愁賣的。
雖說粉皮生意的前景很樂觀,但是季子仁心裡還是有些顧慮,畢竟是第一次做這樣大的生意,雖說跟好幾個大老闆口頭約定好了,但是畢竟是一個新產品,如果對方沒經營好,沒賺到錢,下次就不會繼續合作了。
客源其實算是已經聯繫好了,起碼第一年的生意鐵定是穩賺不賠了,但是之後的生意會怎樣,還是個未知數,而且做生意向來是有賺有賠,不可能一直賺錢,所以做生意之前,季子仁把這個生意存在的風險,都跟兄弟們說清楚了。
老二和老三進屋子商量了一下,最後都決定不參與了。
其實兩人對粉皮能賺錢這件事,還是很有信心的。畢竟跟著大哥在碼頭上混了這麼久,也都是腦子聰明的人。無論是對自家大哥的才能,還是在碼頭上見識到的世面,都讓兩人信息十足。但是考慮到自家的情況,最後都決定不參與這項買賣了。
季子仁以為是自己說得太嚇人,把弟弟們嚇得不敢參與了,後來又專門去遊說兩個弟弟,但大家都很堅決的拒絕了。
「這有什麼好奇怪的啊,老二和老三不是害怕賠本,他們跟你這麼久了,也不是小孩子了,怎麼可能這點膽子都沒有,他倆是不想一直被咱家照顧著,這是個好的買賣,但是粉皮的做法是我想的,主顧也是你平時一點點積累的,他們肯定是覺得自己都沒出過力,不想白白的占咱們家便宜。」
喬月都不知道該怎麼說自家的男人了,平時看著挺聰明能幹的,但是現在卻連這麼簡單的事情都看不透,果然是當局者迷嗎?
「那咱們就不帶他倆一起做買賣了」
一直帶著弟弟們做生意,這突然要自己單幹了,季子仁內心還是有些猶豫的,弟弟們不再需要自己照顧的欣慰混雜著失落,讓他整個人都有點蔫蔫的。
「就算咱們自己做生意,老二和老三也是能參與到的,咱們家做粉皮,需要那麼多的土豆和地瓜,咱們家的地就算都種上,也不夠用的,肯定要從外面買的,與其買別人家的,不如買弟弟們的,咱們家做粉皮還需要那麼多人呢,老二老三閑下來的時候,就幫著咱做唄,咱們按張給錢。」
「咱們先做幾年試試看,起碼賠了賺了,咱家自己都能承受得住,等以後買賣越做越大,再帶上他倆也不遲。」
媳婦的一番話,讓季子仁的心情好多了,這麼一分析,自家單幹確實好處多多,而且以後再讓他們入伙也不遲,這麼一想,立馬就釋懷了。
土豆、紅薯、綠豆這三樣,是用來做粉皮最重要的原材料,都是澱粉充足的作物,而且產量也是糧食中比較高的。
粉皮的做法並不難,步驟也很簡單,只要將澱粉和水的配比掌握好,就能做出好吃的粉皮了,做了這麼多回,喬月早就掌握了最佳配比。
將水和澱粉按照最優配比調和成粉漿,此時一定不能出差錯,濃稠要適宜,太稀弄不成皮,太稠製作出來的粉皮會比較硬,不好吃,將調好的粉漿用布篩過濾一下 ,事先在旁邊準備好一碗涼水備用。
多虧了喬家阿爹做涼皮的啟發,粉皮也是可以按照涼皮的方法來做,在開水鍋上放一個盤子,等盤子被燙熱了,舀一勺粉漿倒入;倒入盤子上的時候快速的轉動一下盤子,讓粉漿平整地鋪滿盤子上。
粉皮熟了之後撈起來,立即浸入準備好的冷水碗中,變涼之後將粉皮平整地鋪上木板上晾曬,基本上兩三個時辰后,就可以將晒乾的粉皮一個個收起。儲存在陰涼乾爽的地方,等主顧過來后,就可以直接售賣了。
粉皮吃的時候,也很方便,可以事先用溫水泡上,泡軟后切成條來燉菜,也可以直接掰碎后,直接燉菜,滑嫩嫩的,非常好吃。
在吃食花樣不算多的這個時代,粉皮擁有成為爆款的潛力。
不過也是因為這個時代的局限性,做粉皮的澱粉也需要自家去提取,而且製作過程都得靠人力,還沒法買工具,只能定製,簡單的事情也變得繁瑣,做起來就顯得有些麻煩了。
現在首要任務就是種植澱粉量充足的作物,現成的澱粉是沒有了,只能自己種了,所以現在季家的旱田地里,採取土豆和地瓜輪播種植的方法。
剩下的不成快的地方,就來種植綠豆,綠豆澱粉可是好東西,非常適合做細細的粉絲和涼粉。
紅薯喜歡高溫,土豆喜歡陰涼。溫度越高,紅薯產量增加越快,土豆溫度到30度以上就不長了。
土豆從土壤開始解凍就開始種植,一般生長三四個月就開始收穫。此時正好是紅薯的最佳種植時節,在霜降前收穫產量最高。
全都種上了土豆和地瓜,這樣一來家裡可以用來交稅的糧食,就只剩下水稻了,全都交稅了,家裡人的口糧就不夠了。而且家裡人還特別的愛吃大米飯,所以季子仁家成了臨河村惟一一個用錢來交稅的人家。
不過也幸好只有他們一家交錢,這要是全村都不交糧了,稅錢都要上漲了。
雖說粉皮的製作過程很繁瑣,但是這個時代有一點好處,那就是勞動力充足,絕對不會出現招工荒的情況,在農村最不缺的就是勞動力了。
不同於現代農村,大量勞動力湧入城市,剩下老人和孩子們留守在家,土地被大量荒廢。這個時代的村民,很少有外出務工的機會,大部分都留在家裡種地,有些人甚至一輩子都沒去趕過集。能出去賺錢的,全都是有闖勁的人。
因為季家的男人們要去繼續做外賣生意,所以一些體力活就需要僱人了,最浪費力氣的活計,就是磨土豆。勞動力不需要太多,這邊喬月跟宋氏閑聊天,剛說需要僱人,不到一炷香的功夫,這個活計已經被季二叔家的男人們搶了去,削土豆皮,切土豆塊的活計,也被季家二嬸和宋氏兩婆媳給承包了。
至於工錢,喬月自然是不會虧待二叔一家的,打算按土豆的斤數給錢的,磨好的土豆,十斤給一文錢,按照他們家的速度,一天磨個五百斤土豆不是難事,雖然勞累了一整天,但是五十文錢也到手了,要比種田來錢快得多。
宋氏現在是看清楚了,只要跟著大伯子一家混,就能發家致富,頓頓吃肉。
最費力氣的活已經承包出去了,剩下的澱粉搓洗、沉澱、過濾和晒乾等事情,就比較好解決了。
小山村裡,消息傳得飛快,聽說這樣好的活計被老二家搶了去,季家三嬸和四嬸就渾身不得勁,同樣都是當叔叔的,憑啥好事全被季老二家佔去了。
兩人也知道自己在大侄子跟前討不到好,就攛掇家裡的男人們去,雖說以前鬧過不愉快,但是畢竟是叔叔,季子仁還是要給點面子的。
「我這買賣還沒做起來呢,實在是沒那麼多活給叔叔們,要不然叔叔們就跟我一起種地吧,咱們按畝算錢,等秋收的時候,誰家種的地里產量高,我再額外給點獎勵,咱就按照一畝一千斤土豆來算,多種出十斤就給一文錢,不設上限。」
季子仁這話一放出去,季家的叔叔們立馬開心了,種地和扒土豆都給工錢,都是保準的錢,這要是種好了,還能多得錢,這可是大好事。
自己平時沙地上種的土豆,一畝還能產七八百斤呢,這用好地來種,只要上點心伺候,達到一千斤還是挺容易的。
兩人得了保證,開開心心的回家了,三叔四叔都有好活了,也不能厚此薄彼,雖然五叔不爭不搶的,但也不能落下,五叔五嬸家裡的孩子都小,自家地里的活都忙不過來,讓他們種地是不可能了,只能收購他們家的土豆了,反正他家的旱田地也不多,他們要是願意,土豆就按照兩斤一文錢的價格收了。
這些天,喬月接待了不少來討活計的熟人,每家都說得可憐兮兮,聽得心裡挺不是滋味的,不管是不是真的,鄉里鄉親的住著,要是能幫上點忙也是好的。
現在自家生意剛開始,僱人自然得先挑最親近的來,剩下的鄉親們,就只能等自家生意做大了,這都需要一步一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