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六章制勝
梅山營寨乃是韓遂大營最後面的一座營寨,此寨修建在梅山之峰,後面便是高聳的懸崖,只需扼守住前方上山的道路,便能居高臨下,阻擋住敵軍的進攻。
隨著前營陷入火海之中,駐守在梅山營中的五百叛軍士卒也都被吸引了注意力,大伙兒都擁擠到營寨前面,眺望著遠處前營的衝天火光,小聲議論著戰局的發展。
然而就在此時,守軍士卒之中卻有三個人悄悄來到懸崖邊上,他們將幾根又粗又長的繩索,一端寄在懸崖邊的大石上,另一端則綁上一塊小石頭,從懸崖邊上扔了下去。
接著,這三個士卒又裝作無意,開始在懸崖邊上遊盪起來,若是有其他士卒靠近,他們便會想方設法的將其引開。
夜色如墨,寒風習習。
沒過多久,懸崖下面忽然有幾人抓著繩索,攀登上了崖壁,當先一中年漢子面色黝黑,以布包頭,一身黑色勁裝,腰間別著一把大刀。
那三個放下繩索的士卒見了后,連忙上前躬身行禮道:「拜見徐司馬!」
「嗯,叛軍可有發現你們的行動?」中年漢子沉聲問道,此人正是漢軍軍司馬徐榮,那三個放下繩索的士卒,自然便是漢軍一方的人!
原來,當初漢軍俘虜了不少叛軍士卒,中間段增為了離間韓遂與邊章三人的關係,特意釋放了一批俘虜,讓他們回到韓遂大營。
而在這批俘虜之中,段增自然也混入了一些漢軍士卒。
這批俘虜被韓遂接收后,他自然不敢完全信任這些人,但又不好不接收,所以他下令將俘虜全部打散,分別編入各部,其中這三個士卒便被分配到駐守梅山營寨。
三個士卒,若是放在平日里,根本就影響不到大局,但今晚段增卻故意用一場大火來吸引叛軍注意力,好給這三個士卒創造機會,放下繩索,接應漢軍攀登懸崖進行偷襲。
「徐司馬放心,他們都被前營的大火所吸引,完全沒有發現我們的行動。不過事不宜遲,還請徐司馬儘快行動。」
徐榮點了點頭:「好,你們先下去觀察形勢,若是有什麼消息立即派人來通報。」
吩咐了一句后,他立即將一個火摺子點燃,從懸崖上扔下去,這就是一個暗號,示意下方的其他將士立即攀登懸崖。
「快點,快點,大家搭把手,快往上爬!」收到暗號后,下方五百名士卒迅速沿著繩索向上攀爬,這一刻分秒必爭,每耽擱一會兒,都有可能導致戰局逆轉,所以容不得大家不急。
然而,大家再怎麼急切也沒辦法,畢竟只有幾根繩索,大伙兒攀登的速度也不快,過了許久才只有六十多人攀登上去。
「這樣下去不行,叛軍暫時雖然被前營大火吸引住,但他們過不了多久就會恢復過來。到時候僅憑這點人怎麼能成事?」徐榮不由得焦急起來。
今晚的戰事,最關鍵的地方不在於攻破叛軍大營,而在於燒毀叛軍的輜重糧草,只要輜重糧草被焚毀,那麼他們就達成了目的;若是能趁此機會一舉擊敗叛軍,將梅山營完全攻佔,那自然更好。
不過不管怎麼樣,他們現在這點兵力都是不夠的。
徐榮當下下來,讓已經攀登上來的士卒一起用力拉繩索,這樣下面的將士們攀爬的速度果然快了很多。
……
距離韓遂大營十多裡外,此時閻行正率領七千大軍一路狂奔。
他的軍隊中一半都是騎兵,另一半為步兵,若是平時大軍前進自然會注意行軍的進度,不至於出現前後脫節的情況。
但眼下為了儘快趕回營地,閻行恨不得將士們都能長著四條腿,那樣的話大軍的行軍速度還能更快幾分,哪裡還顧得上許多。
結果,騎兵部隊在前頭飛奔,後面的步兵卻與騎兵拉開了五六里的缺口,前後軍隊有些嚴重脫節了。
不僅如此,這支軍隊之前就連夜趕路抵達小陽山,之後在小陽山又修築防禦工事,士卒們原本就很疲憊了,如今閻行又領著他們急行軍返回營地,將士們的疲憊可想而知。
尤其是落在後頭的步兵,他們都是步行趕路,不像騎兵還能騎馬,所以他們也更加的疲憊。
為了鼓舞士氣,閻行只好前前後後不斷巡察,他的坐騎已經累得氣喘吁吁了,但他也完全顧不上,現在的時間太寶貴了,若是能早一刻趕回大營,救下大營的可能性就越高。
好在這七千軍隊畢竟是韓遂的老部下,他們紀律嚴明,訓練有素,士卒的體魄也很不錯,即便是這麼來回奔波,但他們還能勉勉強強的支撐下來。
遠處,韓遂大營雖然還看不見,但那衝天的火光卻更加熾烈了,每個士卒都在為大營的戰局感到擔憂。
「兄弟們,再堅持一會兒,咱們就要到了,大營的安危就看咱們了!殺盡漢人士兵,為死去的兄弟們報仇啊!」閻行大聲喊道。
「將軍,將士們都累得不行,他們很多連兵器都拿不起,您看咱們是不是要停下來休息一下?」身旁負責統領步兵的司馬黃挺小聲問道。
「不行!」閻行堅定答道:「若是停下來歇息,大家就可能氣衰而竭,再也跑不動了。就這樣一直趕路,等到了戰場上,敵軍看到我軍援兵到來,必然士氣大衰,而我軍將士必然士氣大振,此消彼長之下,我軍才有勝算。」
「可是將軍,現在咱們距離大營還有好幾里路程,全軍將士卻已經前後脫節,若是在這個時候遭到漢軍襲擊,後果不堪設想啊!即便不停下來休整,至少也要讓前面的騎兵放緩速度,縮短與步兵的距離。」黃挺提醒道。
「遭到襲擊?」閻行聽了臉色突然大變,是啊,雖說漢軍正在攻打大營,但誰又能保證漢軍不是使用的圍點打援之計?若是此時他們遭到漢軍的突襲,那麼以他們目前的狀態如何抵擋?
想到這裡,閻行忽然意識到巨大的危險,然而在他考慮清楚局勢之前,不遠處卻忽然傳來幾聲牛角號聲。
閻行眉頭一皺,轉頭看向號角聲傳來的方向,只見那個方向的山崗上,枝葉已經枯萎凋零的樹木一行行排列整齊,在風中輕輕搖晃,就如同有無數的士卒列陣在山崗之上一般。
在山間寒風的呼嘯聲中,似乎隱隱有低沉厚重的轟鳴聲在傳來。
緊接著,地面上出現震動,閻行坐下的戰馬也開始不安起來。
「不好,敵軍襲擊,擂鼓應戰……」閻行大聲呼喊。
正在飛速奔跑的士卒們忽然聽到結陣的戰鼓聲,頓時有些茫然失措,但隨即他們便聽到了戰馬奔騰的轟鳴聲,整個地面似乎都在震動。
不用說,大家也知道他們遭到了漢軍騎兵的襲擊。
最前面的士卒們心驚擔顫,發一聲喊,調頭就往回跑,在戰旗和鼓聲的指揮下,大家都在竭盡全力的向中軍收縮,以形成密集的陣型。
在遭遇騎兵突襲時,步兵只有形成密集的陣型,才能有效抵擋住騎兵的衝擊,這一點只要稍微有腦子的人都會明白。
所以士卒們雖然都快累癱了,大家都快喘不過氣來,但心中對騎兵的恐懼,依舊支持著他們飛快向中軍方向奔跑。
近四千士卒飛快奔跑,他們為了重結陣勢,陷入了一片大亂,整個場面一團糟。
巨大的轟鳴聲卻越來越近,也越來越大,轉瞬間距離叛軍就只有一百多步的距離。
望著亂成一團的麾下士卒,閻行目瞪口呆,一臉的絕望之色。
他知道在這個時候,誰也救不了他們,前方的騎兵距離還有三四里路程,即便他們得知後方步兵遭到襲擊后就立即返回救援,只怕時間也來不及了,因為他們一路急行軍,士卒們早已精疲力竭,不可能抵抗到那個時候了。
……
「兄弟們,沖啊!」高冉的聲音顯得極為興奮,他親自帶著侍衛沖在最前頭,身後便是他麾下統領的兩千騎兵。
今晚一戰,段增可謂是步步佔得先機。
他與荀攸、賈詡這兩個頂尖智謀之士共同商議,可以說將叛軍的每一步行動都預料得八九不離十。
首先以一支疑兵來吸引閻行注意力,讓他停留在小陽山,而漢軍主力則直撲韓遂的大營。
不過攻打韓遂大營固然是他的目的,但段增等人深知韓遂大營並不好攻,所以他們定下了兩步計劃。
首先發起火攻,製造聲勢,吸引營中叛軍的注意,為徐榮率部從懸崖后偷襲創造機會;但這還只是其中的一個目的,他的另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吸引閻行派兵來援。
可以想象,當閻行得知自家大營里火光衝天后,他肯定會立即率部回援,這樣一來閻行的軍隊來回奔波,士卒必然疲憊不堪;這時候漢軍再設下伏兵,以騎兵猛衝其陣,必能大獲全勝。
而現實的情況比段增預料的還要好,閻行為了儘快趕回,強行催促士卒急行軍,不僅造成士卒疲憊,更是導致其軍隊前後完全脫節,後方的步兵失去了騎兵的掩護,徹底暴露在漢軍騎兵的威脅之下。
這樣的局面,若是漢軍還不能將其打垮,那麼身為統兵將領的高冉等人就真的太廢了。
好在他們的表現並沒有讓段增失望,僅僅是第一輪衝鋒,漢軍騎兵便徹底將叛軍陣型衝垮,接下來便進入屠殺時刻,完全崩潰的叛軍士卒狼奔豕突,抱頭鼠竄,根本就擋不住漢軍的追擊。
倉促之間,哪怕是素來以驍勇而聞名叛軍軍中的閻行,面對這種局面也沒有半點辦法,只能立即帶著侍衛突圍,嘗試去與前方的騎兵匯合。
至於步兵,他們已經徹底崩潰,最終能逃出多少人來,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不過,即便是與前方騎兵匯合,這個目標也不是那麼容易達成的,因為就在叛軍步兵遭到突襲后不久,前方騎兵同樣遭到漢軍的襲擊,五千名漢軍騎兵從夜色中衝殺出來,對他們發起襲擊。
好在,叛軍的騎兵雖然也很疲憊,但他們畢竟是騎馬的,士卒們的體力相對來說還算充足,所以他們的表現也要比步兵好得多,面對漢軍的突襲時還能勉強穩住局勢。
不過叛軍一方畢竟是在急行軍時遭到突襲,隨著時間的推移,局勢也變得對他們越來越不利;尤其是叛軍的統帥閻行並不在軍中,使得叛軍的指揮有些混亂。
半個時辰后,完全落入下風的叛軍騎兵也招架不住,開始潰退。
龐德率部追擊了幾里路程后,便命高冉率領兩千騎兵繼續追擊,而他則率領剩下的騎兵返回,與段增匯合,準備為最後的大戰做準備。
……
夜色散去,天色漸漸明亮起來,叛軍前營的火光也漸漸熄滅,只有少數地方還在繼續燃燒著,散發出濃濃的煙霧。
段增命顧景率領一千士卒進入大營,用沙土掩埋的方式來滅火,在營地里開出一條通道來,以方便大軍繼續向韓遂中軍營地發起進攻。
成宜見了漢軍的舉動,立即便下令派兵前來阻攔。
雙方士卒在前營中展開混戰,漢軍一方既要與敵軍激戰,同時也要開闢通道,一時間戰局打得極為艱難。
不過就在這時,韓遂大營的後方突然有廝殺吶喊聲傳來,遠遠望去,似乎還能看到有火光傳來,接著就看到叛軍中軍營地里一片大亂,大批士卒正蜂擁著向後面的梅山營地移動。
段增精神一振,大聲下令道:「徐榮他們已經得手了了,擂鼓,全軍立即進攻!」
「咚咚咚咚……」激昂的戰鼓聲立即響起,漢軍的步兵立即狂喊著向叛軍大營衝去。
他們趁著徐榮在後方發起進攻的機會,立即進攻。
叛軍不知梅山那邊到底有多少漢軍偷襲,驚慌失措之下倉促撤退,顧景他們立即尾隨追擊,他們幾乎沒受到多少阻攔就衝到了叛軍的中軍營地里,雙方士卒混在一起展開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