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破敵(續)
成宜等人如此有底氣是有原因的,他們的底氣來源就在於韓遂大營所處的位置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就分佈而言,韓遂大營共包括五處營寨,其中最外面的營寨剛好扼守住要道,在其後方還有三處營寨,分別修築在左右兩面山坡之上以及山坡間的峽谷里,與最外圍的營壘形成掎角之勢,在戰時可以相互支援。
而最後面的一座營壘,更是直接修築在一座險峻山峰之上,叛軍的絕大部分軍械糧草都儲備在這裡;此地的地形號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從正面難以發起進攻,而後面便是懸崖峭壁。
有此天險在,成宜等人相信,哪怕漢軍成功攻陷前面的四處營寨,但只要叛軍退到最後一處營寨去,就能憑藉那裡的地形擋住漢軍,只要堅守到韓遂或者閻行的援軍返回,到時候內外夾擊,必能大敗漢軍。
各部將領同樣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在一開始的緊張過後,他們很快便冷靜下來,對此戰有了取勝的信心。
這時,外面突然傳來一陣喧鬧聲,接著便有人進來稟報說,營外有大片火
把亮起,似乎是漢軍到了。
成宜連忙帶著眾將來到營帳外面,只見大營之外,漢軍點起的火把將附近的天空都照得如同白晝一般,那些火把數量之多,讓成宜等人看了都有些心中打鼓。
「看這樣子,漢軍的兵力不下於兩三萬人啊!」
「應該是虛張聲勢吧?漢軍的總兵力也就這麼點,他們肯定還要留下部分兵力去牽制閻行將軍等,在這裡的軍隊應該沒有那麼多。」
眾將小聲嘀咕著,對漢軍的實力多少都有自己的判斷;不過那些普通士卒就不同了,他們只看到漢軍點起成片火把,就覺得對方兵力太多,氣勢太盛,擔心自己一方能否擋住敵軍,這士氣難免就有些受到影響。
「將軍,快看,敵軍有動靜了!」這時,忽然有人指著營地外面,大聲說道。
成宜等人連忙向那個方向看去,只見漢軍陣前忽然推出三十多輛馬車,車上架著一個巨大的木架子,那木架子造型怪異,頂端連著一根長長的木杆,木杆的前頭又連接著幾十根繩索。
「霹靂車!」成宜立即便反應過來,自從當初美陽一戰首次亮相后,這種武器在漢軍攻城時就會經常用到,叛軍對其也見怪不怪了。
甚至去年年底周慎大軍兵敗榆中縣時,韓遂還想著要繳獲幾輛漢軍的霹靂車來仿製,可惜周慎在撤退前,雖然將絕大部分輜重都拋棄了,不過他畢竟還沒昏頭,在撤退前將那些霹靂車全部焚毀,這才沒有落入叛軍手中。
「傳令各部將士,立即防備漢軍的霹靂車!」成宜不敢怠慢,連忙下令。
不過他的命令尚未完全傳達下去,漢軍的霹靂車就開始發威了。
「轟!」最先準備好的一具霹靂車發射出一個巨大的酒罈子模樣的東西,這東西劃過夜色,落入叛軍大營里,剛一觸地便摔成碎片,發出清脆的響聲。
「怎麼有股酒味?」附近的叛軍士卒立即就聞到一股濃濃的酒味,頓時相顧驚疑,不少士卒都踴上去圍著觀看起來。
只見從碎罈子里正不斷有清澈的酒水流出來,在地面上不斷流淌,有大膽的士卒更是伸出手指,粘了一點酒水品嘗了一下后,點頭道:「的確是酒!不過這酒好烈啊!」
漢朝時期的酒水濃度都不高,喝起來味道比較淡;但是這酒罈里湧出的酒濃度卻很高,喝在口裡的感覺就是「烈」。
正當士卒們搞不清漢軍的目的時,接著又不斷有類似的「酒罈子」被霹靂車發射進來,有的士卒比較倒霉,直接被酒罈子命中,淋了一身的酒,但更多的酒罈子卻是直接觸底摔成碎片。
不一會兒,漢軍便用霹靂車發射了幾十壇的烈酒,整個叛軍前營里幾乎都充斥著一股濃濃的酒味。
這時,漢軍陣前忽然有大批弓弩手上前,他們將手中箭矢在火盆里點燃,然後張弓搭弦,在軍官們的號令下開始向韓遂大營發射火箭。
「發射……」成片的火箭在夜色中劃過一道美麗的弧線,剛一落地,接觸到地面上的酒水后,便立即燃起熊熊大火,將周圍的一切全部點燃。
這個時節正好是初冬季節,整個營地附近都是光禿禿的樹枝,大片大片的灌木,地上都是枯萎的雜草,再加上高濃度的酒作為引火之物,大火瞬間就爆燃起來,整個叛軍營地里頓時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那些剛剛還在圍觀的士卒們頓時被大火包圍,許多之前被淋到酒水的士卒更是全身都被大火吞噬,發出凄慘的嚎叫聲,那聲音讓周圍其他士卒聽了后都會感到毛骨悚然。
「火攻!」成宜驚呆了,火攻的戰術並不稀奇,但問題是這一次漢軍用來發動火攻的引火之物卻有些特別。
以往火攻時必須用到火油,但這一次漢軍卻是用的高濃度的酒,叛軍士卒以前根本沒有接觸過這種高度酒,不知道高度酒原來也是可以引燃的,這就使得大火燃起后,叛軍將士才反應過來,但為時已晚。
成宜立即明白過來,最外圍的這處營地已經不可守了,必須儘快將士卒撤退到後面的防線去,藉助那裡的地形來抵抗漢軍。
不過成宜覺得,漢軍的火攻戰術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大火將叛軍營地全部點燃,要等到大火熄滅還不知要等多長時間,說不定那時候韓遂、閻行等已經率領大軍返回了。
「快,撤退,立即撤退。」成宜大聲下令。
其實已經用不著他發布命令了,那些被熊熊大火驚呆了的士卒立即就陷入慌亂之中,他們驚慌失措,紛紛作鳥獸散的向後方營地逃命,許多士卒甚至相互擁擠,自相踩踏,不少人沒有葬身在火海之中,卻被自己人給踩死了。
還有不少士卒卻被大火點燃,他們一邊發出痛苦的慘嚎聲,一邊在地上打著滾,想要將身上的大火撲滅,但這一切都是徒勞的。
營寨里的大火越燒越旺,烈焰不斷衝天而起,已經印紅了半邊天;整個營寨上空的溫度都在驟然升高連空氣似乎都是灼熱的,樹木燃燒后的灰屑在天空這飄蕩著。
漢軍將士們就這麼靜靜的等候在營地外面,看著大火不斷燃燒著。
顧景有些擔憂的上前來問道:「將軍,這麼大的火勢,會不會向咱們這邊蔓延。」
段增笑道:「諸位不必擔憂,看到那裡了嗎?叛軍挖掘的壕溝,他們已經提前為咱們修築了一道隔離帶,沒有草木作為燃燒之物,火勢又怎麼會蔓延過來呢?」
「那不知將軍有什麼辦法來儘快滅火?若是任由火勢燃燒下去,只怕到天亮前火勢都難以熄滅。」一旁典韋大聲問道。
「那就任由大火燃燒到那個時候。」段增微微一笑道,同時他的眼光卻看向了西南方向的小陽山,在那裡,閻行想必已經得知了他的老巢遭到襲擊的消息吧?
……
正如段增所料,在等候了許久都不見漢軍抵達后,閻行立即就意識到漢軍有詐,所以他連忙派遣一支千人的軍隊主動去進攻漢軍,以試探漢軍的虛實。
劉靖、趙融二人擔負的任務便是吸引閻行的注意,將其牽制在這裡,如今見閻行主動來攻,而且派出的兵力並不多,二人自然是奮勇作戰,想要一舉將其消滅。
不過閻行也早有準備,在見識到漢軍的反應后,他便立即派人上前接應,這一番交戰後,閻行很快就發現,漢軍的實力並不算強,他們看上去點著成片的火把,但實際上兵力應該不多。
意識到自己上當了的閻行,立即就開始在頭腦中思索起來,漢軍的主力既然不在此地,那麼他們到底在何處呢?
就在這時,忽然有斥候飛奔而來,向其稟報說:「將軍,我軍大營遭到漢軍襲擊,那裡有衝天的火光燃起……」
「什麼?」閻行豁的站起來,神色都驚得發白。
今晚韓遂帶領大軍前去進攻邊章三人營地,而他則率領一萬大軍在此地負責阻截漢軍,不想漢軍主力卻根本沒有來此,反而前去襲擊他們的老巢;若是大營有失,閻行完全不敢想象後果會有多嚴重。
「你說大營方向有衝天的火光燃起,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我軍營地遭到火攻嗎?」閻行急切問道。
「這個小的不知,不過從目前看到的跡象來看,應該便是如此。」
閻行憂心忡忡,雖說韓遂給成宜留了五千士卒守營,但成宜此人勇猛有餘,沉穩卻有所不足,若是他今晚有所懈怠,遭到漢軍的火攻襲擊,說不定整個營地都陷入大亂。
一想到大營有危,閻行再也坐不住了,他連忙下令調遣軍隊,準備親自回援大營。
不過為了安全起見,他還是留下了不少軍隊留守小陽山,以防漢軍聲東擊西,故意將他調走。
部署妥當后,閻行立即率領七千大軍回援,一路上馬不停蹄的急行軍,想要儘快趕回去。
……
與此同時,邊章三人的大營外,韓遂也得知了老巢遭到襲擊的消息,相比於閻行,韓遂此時雖然也焦急不安,但他此時卻實在抽不出手來。
畢竟他為了保證今晚一戰不出意外,不僅給成宜留下了五千精兵,同時也給閻行留下了大批精銳,而他自己率領的軍隊反而有不少都是老弱士卒。
好在他畢竟在邊章三人的麾下提前收買了太多內應,如今在戰事激烈時,這些內應突然發動,頓時打了邊章三人措手不及,所以如今戰場上的局勢對韓遂還是非常有利的。
他相信只要再給他半天時間,他就有十足的把握徹底消滅邊章三人。
但此時大營遭到漢軍襲擊的消息,卻讓他有些坐立不安了,他的輜重糧草都集中在大營里,若是大營有失,即便他成功消滅邊章三人,接下來也無力抵擋漢軍的進攻,只能倉促撤退回金城郡。
「將軍,要不要立即派兵回援?」梁興此時已經「棄暗投明」,回到了韓遂麾下。
韓遂沉吟不決,一旁張橫等將領也都勸道:「將軍,現在戰場局勢對我軍有利,邊章三人已經撐不了多久,若是這個時候大營有失,恐怕會影響到整個大局啊!還是派兵回援妥當一些。」
韓遂看了看戰場局勢,搖頭道:「不然,就因為現在戰局對我軍有利,所以咱們不能鬆懈,若是此時派兵回援,或許會影響到這裡的戰局。若是讓邊章三人逃脫,此戰我軍豈不是白打了?」
「那大營那邊怎麼辦?聽說營地方向火光衝天,應該是遭到火攻了!」其他部將都擔憂問道。
「閻行會回援的,漢軍既然去偷襲我軍營地,那麼閻行就沒必要堅守小陽山了,他可以派兵回援。」
說到這裡,韓遂的態度也堅定下來,肅然道:「諸位將軍,此時萬萬不可猶豫,儘快解決邊章三人,然後回援營地,這是我等唯一機會。還請諸位將軍奮勇作戰!」
「末將領命!」梁興等人紛紛答道。
在韓遂的親自督促下,他們的攻勢更加猛烈了,一時間壓迫得邊章三人的軍隊狼狽後退,沒過多久就只能退回到了營地里堅守。
而在這個過程中,不少士卒紛紛放下兵器向韓遂一方投降,畢竟韓遂與北宮伯玉等人一樣,都是叛軍的首領,向韓遂投降,這些士卒並沒有多少「心理壓力」。
對於這些投降的士卒,韓遂也接受了他們的投降,立即派人去收編他們,甚至還將他們編入到張橫、程銀、梁興三人麾下,讓他們反過去攻打邊章三人的營地。
到了這一步,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韓遂的優勢將越來越大,邊章三人的失敗已經不可避免,最多就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韓遂卻也越來越擔憂起後方的局勢來,大營那邊,能堅持到他率部回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