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漢奸臣> 第一百七十章結盟

第一百七十章結盟

  自從東漢王朝建立以後,朝廷的大權就被那些關東世家把持著,而涼州人卻因為各種原因,在朝堂上備受打壓。


  破除這種不利局面,提升涼州人在朝堂上的地位,這可以說是每一個涼州人心中的夢想。


  如今天下大亂,涼州的各大豪族自然也開始動了心思,想要爭取自己的利益,提升涼州人的地位。


  不過在具體途徑上,各個家族的想法又有很大的不同。


  其中像金城郡的一些家族,他們的打算就是支持韓遂等人,直接以武力手段驅逐朝廷在涼州的力量,以達到割據一方的目的;為此,他們甚至不惜與羌人勾結在一起。


  此外,還有許多涼州的地方豪族,他們同樣對現狀極為不滿,所以選擇了支持董卓。


  總的來說,不管是支持董卓的家族,還是支持韓遂等人的家族,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在朝堂上幾乎沒有什麼影響力,這些是真正的寒門家族,他們有經濟實力,卻沒有多少政治影響力。


  比如董卓出身的家族,其父親就僅僅是潁川郡輪氏縣的縣尉而已,別說是與關東世家相比,便是與段家相比,都差了不知多少倍。


  對於這些家族來說,他們是真正的無所顧忌,只要能攫取利益,不管什麼事他們都做的出來,甚至於羌人勾結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相比之下,還有另外一批涼大族,他們在朝堂上的地位雖然比不上那些關東世家,但若是與涼州其他家族相比的話,卻又高出許多。


  換言之,他們在朝堂上處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位置,比如段增所在的段家便是如此,祖上除了段熲外,並未出過三公這個級別的官員,但二千石的大官卻出過不少。


  這些家族既想提升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但同時又有著各種顧慮,不願與朝廷真正翻臉,甚至還想藉助朝廷的力量來維護他們的既得利益。


  用後世的話說就是,既有妥協性,又有革命性。


  而且這些家族因為底蘊更加深厚,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更多,目光也更加長遠,所以看不上韓遂、邊章這種勾結羌人之輩,以及董卓這種只懂得打打殺殺的粗野蠻夫。


  他們認為像韓遂、董卓這些人,只知憑恃武力,不知治理一方,或許能風光一時,卻終究難以成大事,自然不會支持這些人。


  相比之下,像皇甫嵩、段增既有突出的軍事才能,同時又有足夠文化才能和政治眼光,並且在外的名聲也極好,堪稱文武雙全之人,就備受這些家族的欣賞。


  在這些家族看來,只有有突出的軍事能力,才能夠在當今亂世之中有所成就;只有有一定的文化才能和政治眼光,才能懂得如何收攬人心,治理地方;只有有較好的名聲,才能讓那些士人接受他們,為他們所用。


  只有這種人才有可能帶領他們提升涼州人的地位,同時保證他們的利益。


  此外,不管是皇甫嵩出身的安定皇甫家,還是段增出身的武威段家,都是處在這個層次的涼州大族,所以他們兩人也更加容易被這些家族接受。


  漢陽郡的這些大家族便是如此,在與皇甫嵩接觸失敗后,便轉而開始支持段增起來。


  當然,即便是在這些漢陽郡大族內部也同樣存在各種分歧。


  比如說閻忠就與其他家族的想法有所不同,其他人更加傾向於在朝廷內部爭取利益,提升涼州人的地位,而閻忠則更加激進一些,他主張傾直接起兵造反,由涼州人來建立新的朝代,以取代早已衰落的漢室。


  ……


  此時,聽了閻忠自述緣由后,段增也放心下來,對其的來意也有了一些了解,當即沉聲說道:「先生來此的目的,晚輩已經明了。不過恕我直言,漢室鼎立三百多年,早已深入人心,即便近年來各地不斷有亂象出現,但想要一舉瓦解漢室江山也並非易事。」


  「更何況,晚輩如今雖然手中有兵權,但根基太過淺薄,別說是晚輩並無造反的想法,即便是有這想法,也絕不會在此時造反。先生若是勸我造反,只怕難以如願。」


  閻忠聽了后笑道:「只要你有這個想法就好,大人你可以放心,老夫並非蠢人;去年之所以勸皇甫嵩造反,那是因為他手握天下精兵,又剛剛平定了黃巾之亂,名聲震動天下,若是立即以清君側之名起兵,或有成功的可能。」


  「但你之根基遠不如皇甫嵩,若是現在就造反,與送死何異?老夫自然不會傻到勸你立即造反。」


  段增聞言,認真糾正他道:「晚輩不是現在不造反,就是將來根基穩固了,也同樣不會造反!」


  閻忠笑著點了點頭道:「老夫知道了,不過嘛,漢室即將衰亡,就算你不造反,也無法改變漢室衰亡的命運,到時候天下必將群雄並起,相互征戰。」


  「而你要麼起兵自立一方,要麼就只能選一方豪雄投靠,除此之外別無選擇!而以你的才能和志向,難道你還會選擇投靠其他豪雄嗎?」


  段增默然不語。


  閻忠接著沉聲說道:「這便是了,大人你既然有自立一方的志向,那就要早做打算。我漢陽各大家族,雖無法與那些關東世家相比,但也是傳承數百年的大家族,底蘊同樣深厚。老夫不才,今日願代表漢陽各家族與大人結盟。」


  說到這裡,他取出一封通道:「這是你姐夫寫的信,你看過之後便知道老夫所言非虛!」


  段增接過那封信一看,很快就辨認出,字跡的確是夏育所寫,而裡面也果然提到,由閻忠來代表漢陽郡其他各大家族與段增接觸。


  見了這封信后,段增徹底放心下來,沉聲問道:「不知漢陽各族到底有何所求?」


  大家都是聰明人,事到如今,段增自然沒什麼好遮掩的。


  段增有逐鹿天下的野心,要實現自己的野心,就必須要爭取一些大家族的支持。


  而漢陽郡的各大世家則想要提升涼州人的地位,或者更準確說是提升他們這些漢陽世家的地位,為了達成目的,也必須在將來的亂世中選擇適合的「潛龍」加以支持。


  兩方可以說是各有所需,自然一拍即合。


  閻忠沉聲說道:「我涼州人在當今朝堂上歷來備受打壓,那些關東世家一向都瞧不起我等涼州人,視我等涼州子民為下等人。這種局面必須要加以改變,只要能實現這個願望,我漢陽各大家族願意付出足夠的代價。除此之外,別無所求!」


  對於這些漢陽大族來說,他們的底蘊其實並不輸於關東的那些世家,不管是在先秦時期,還是在西漢時期,都在朝堂上有著極大影響力。


  只不過到了東漢時期,因為遭到關東世家的打壓,所以影響力大不如從前;所以他們當前的局面大為不滿,想要加以改變。


  段增聽了后頓時鬆了口氣。


  閻忠提出的這個條件,對段增來說根本算不上什麼,他自己就是涼州人,而且他目前定下的策略也是以關中為根基,進而圖謀天下;而要實現自己的意圖,也少不得爭取涼州大族的支持。


  所以即便閻忠不提這個條件,他將來也會這麼去做。


  當下段增鄭重答道:「先生請放心,晚輩也是涼州人,若是將來真有那麼一日,某自然不會虧待咱們涼州人。」


  閻忠笑著說道:「老夫自負也有些才能,可惜因受到關東世家打壓,一輩子都只做到信都令的官職;若是能讓我涼州人與關東世家平起平坐,讓我涼州後輩子孫不再受到打壓,那麼老夫此生也就無憾了。」


  達成默契后,兩人的關係自然親切了許多,說話時的顧慮也少了許多。


  閻忠開始詢問起段增將來的打算,段增也沒有隱瞞,將自己割據關中的想法簡略說了一下,對此閻忠說道:「關中八百里秦川,此乃昔日秦朝與高祖得天下的根基之地;若是大人真能得之,並好生經營,或能爭奪天下。」


  「不過,要爭奪天下,必須有足夠人口;關中地區,人口稀少;尤其是今年出現大旱與蝗災,又逢兵禍連年,百姓多流亡異地。若是大人不能解決人口問題,將來難有大作為。」


  段增心中一動,這閻忠一眼就能看穿割據關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可見此人並非浪得虛名,其眼光還是很不錯的。


  而且,如今段增麾下那些親信們,比如顧景、典韋等人,雖然段增也知道這些人忠心可靠,就算自己立即造反,他們也必然會鼎力支持。


  不過自己的野心畢竟沒有公開表露出來,顧景、典韋等人雖然在心裡可能也有猜測,但大家都沒有點破,既然如此,段增自然也不好點破。


  而閻忠此人既有才能,同時他又知道了自己的想法,甚至還與自己結成同盟,那自己何不趁此機會將他招攬過來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