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北之戰——海船入淮
「呼啦」略有微波起,烏篷船便有些顛簸,劉備一開始還有些不適,他多年位處北地,除卻渡黃河之時,便是在徐州,也未有多時乘船。
此刻,卻是以小舟橫渡這破釜塘,他心中也有幾分忐忑。
「也不知,何時方能有一隅安生之地。」劉備惆悵地看了一眼同乘一舟的幾人,「公祐,那江東細作,遍布徐州之地,便是於這淮水之上,亦有如此多的人手,能夠輕易在短時間內聚攏上百艘漁船,這等能力,卻是不凡。」划槳的槳手在船后,此刻,守在船后的,自然是陳到,反觀八名親衛和孫乾、簡雍,卻是和劉備位處船頭和船艙。
他低聲竊語,聲音只入旁二人之耳。
「江東地大物博,吳侯劉奇,如今坐擁七郡之地,人口數百萬之巨,于軍中挑選機靈之輩,加以訓練,派入北地不難,只是,方才那老丈回稱,已於北地二三載……怕是,劉奇早有率軍北上,攻取淮南、徐州之心矣。」孫乾嘆了口氣道。
「主公方才佯怒,怕是,那陳元龍,未曾信服,待回到下邳之後,此人必會向曹操進言,構陷主公。」
「無妨,天下人皆知劉奇對宗室之仁義,曹孟德有容人之量,他如今兵圍下邳已有半月之久,尚未有戰報傳來,想來,攻城必定不順,自然也須藉助吾等之力也。」劉備一手撫須,臉上早已是胸有成竹。
「吾軍兵馬不多,若再為曹操苦戰,怕是會損兵折將,到時即便戰機到來,吾軍亦無力爭奪。」
「憲和不必憂慮,聽聞孫仲謀已領命將家眷安置於許縣,與周瑜一同,率軍攻打南陽張綉,吾軍向曹操請命,前去圍剿河內眭固,亦或征討北海,攻取青州之地。」劉備伸手撫須道。
「怕是曹孟德極難應允矣。」孫乾雙眉微皺,「張綉曾降,復而反叛,曹操應深知養虎為患之害,孫權率軍攻張綉,兵馬須自行招募,只供應糧草,且家眷俱在許縣,若主公攻青州或河內,莫非,也將家眷留於許縣不成?」
聞言,劉備陷入了沉默。
「主公,以吾之見,倒是可以等徐州戰後,與陳登等人,共守徐州等地。」
劉備滿臉不解,「徐州南臨江東,地處平原,四戰之地矣,一旦曹操發難,吾等如何脫身?」
「主公暫且與曹操虛與委蛇,此戰,若其勝,則可擁兗州、豫州、徐州之地,與袁紹一戰,在此之前,南陽張綉、河內眭固、青州袁譚,必為其所取。」
「若此戰曹操未能盡全功,攻取徐州全境,糧草不會充裕,那便不能久戰,怕極難與袁紹爭鋒……」孫乾說到這裡,也陷入了沉默。
「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劉備心中不由自主地嘆了口氣,他帳下武有關張陳三將,精兵數千,但卻少一名能統軍為戰、深謀遠慮的王佐之才。
他這些年來,逢戰必敗,東奔西走,如今三十有六,亦無一處容身……
大半個時辰過後,湖面突逢大風,湖面波濤滾滾,不似江面的流水奔騰,但湖下卻似有蛟龍潛伏,滾滾浪花,亦可卷到船高。
劉備心驚之下,烏篷船已經被駛到了岸邊,雖然船身仍在伴隨著浪頭搖晃不止,但在岸上系了纜繩后,也就不用擔心船隻被浪捲走了。
「未曾想,這湖面上波浪亦有如此兇險。」劉備心有餘悸地抬腳來到岸邊,此處附近仍多有低洼之地,道路泥濘且多有水澤,劉備只能期盼著這湖面上的風浪,快些過去,早日抵達下相。
他帶著關張二將,來到了一處高坡之上,於此處,可俯瞰整個破釜塘,甚至,依稀可以看到遠處的淮水。
「聽聞吳侯將此地稱洪澤,倒是不失為一美名爾。」劉備一手撫須贊道。
身後,陳登目光落在坐船許久,略微有些疲乏,因浪大船身搖晃,此刻不少軍士已經是嘔吐了一會兒,他緊盯著這一幕,若有所思。
「主公,汝看那是何物?」也就在這時,陳到突然伸手指了指遠處淮水之上。
眾人聞聲看去,卻見那依稀可見的淮水之上,突然多出不少黑影。
「快,叔至,命人派出斥候……不,汝等親隨騎軍,且隨吾前來。」劉備眼見著那大隊黑影,心中憂急,當即策馬先行。
「大哥」關羽面色一變,看了一眼滿是泥濘的道路,「大哥且慢行。」
「大哥。」張飛面色一急,也是撥馬追趕上去。
此前在渡口之時,因為船下,以至於將數百匹戰馬都給留在了岸邊,此刻僅有數十匹戰馬追著劉備而行,但簡雍、孫乾、陳登幾人,皆在其中。
「大哥」
「大哥可看清那是何物?」
關張二將來到幾裡外的一處高坡之上,便看到劉備駐馬不前,雙眉緊鎖,面上更是如臨大敵一般。
「未曾想,江東竟有如此戰船。」劉備伸手指著淮水方向,此刻,陸續趕到的眾人也是順著他的手指看去。
淮水湍急,流水衝擊著河水中的起伏之處,捲起道道足有丈高的浪花,自東南而來,一條條過百丈的巨龍,將龍首立於浪頭上,乘風破浪,那龍身上,更是懸挂著幾個水車,每次一踩動,水流便從兩側流出,戰船行駛的速度極快,轉眼間,劉備奔行了數里地前,這一支船隊還在十餘裡外的淮水下游,此刻,便已經行過七八里地。
「逆水行舟,速度竟比吾等馬匹行進更快?」陳登雙眉緊鎖,「只是,吾等因泥濘道路,又要避開水澤,馬匹腳程也慢了些,如此看來,這戰船行速,怕是吾等黃河之上所見船隻近十倍之多。」
他們不難看到船頭上那一面面懸挂的大旗,黑紋蟒旗上綉著一個大大的「吳」字,還有那迎頭一字排開的三艘戰船居中一艘,赫然比其他戰船高大不少,乃是一艘三層樓船,甲板上,懸挂著一面將旗,亦是「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