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血儒生> 第218章 非我莫屬

第218章 非我莫屬

  何謂“平交策”?即平定交州的辦法。


  考生們拿到這樣的考題,很多人感到頭皮發麻、汗水直冒。


  朝廷花了兩百年時間沒能徹底穩定交州,幾十年來耗費無數錢糧、泯沒百萬大軍性命沒能平定交州動亂,前後多任交州總督折戟沉沙,你叫我們拿平定交州方案?


  就連李少愚這樣滿腹經綸、思如泉湧的拿到考卷也有點抓瞎,武明月這種曾經參加過實戰的都不知道從何說起,這叫普通考生如何動筆?


  這種和現實相關的文章最難寫。無論你肚子裏再有墨水,平日裏才思如何敏捷,在這種情況下都絕不敢信口開河。


  要知道科舉的論文事後要明文天下,讓天下士子觀摩的。若寫出的東西隻為了好看而漏洞百出、經不起推敲,那可能會讓名聲臭大街。


  前朝時候尚好一點,到了大漢朝,冼、莫、儂、韋、羅、岑、蒙、閉、甘九姓土司屢降屢叛。朝廷不是沒想過辦法,但夷漢之爭由來已久,百姓間的矛盾一點火星就是燎原大火。


  幾百年來,交州九夷百姓一直想努力融入大漢。其實不光是九夷,包括滇州百蠻,蜀州蠻族甚至北方草原的狄戎也一直渴望能“加入”大漢這個“大家庭”,但大漢不認。


  說起來就無比霸道和莫名其妙。就像後世的某些人傾家蕩產想拿星條國的綠卡一樣,就算去那裏做二等公民也照樣絡繹不絕。


  這世的外族也是一樣。無數外族拚命想獲得大漢承認,成為一名二等“漢民”;可偏偏大漢就是不承認他們身份:錢、物甚至地盤我都可以給你,至於漢人身份——對不起。大漢就是這麽霸道。


  送上門請求歸附的人口、土地都拒之門外,事情就是如此莫名其妙。


  顏子卿覺得,這也許就是民族自豪感到了極致的表現吧。


  大漢悠久的曆史、燦爛的文化、發達的經濟和厚重的底蘊對外族來說無時無刻不散發著致命的吸引力,就算身為生死仇敵,也期盼著能成為一名“漢人”,到大漢走一遭。


  這,就是漢人;高高在上看不起外族、不屑他們融入的原因。


  這個世界可沒有大唐那種包容萬物的皇朝,也沒經曆過五胡亂華、漢胡血脈混雜。千年科舉,幾千年曆史的傳承中從沒有過蠻夷融合的史料記載,所以這世界的漢夷之分嚴重十倍。


  交州九夷之所以降降叛叛,一直沒能和漢人很好融合就是最主要原因。


  但科舉能這樣寫?絕對不能。


  顏子卿也許能看到其他考生看不到的問題,想那些其他人不敢想的東西,從本質上看到問題根源,但絕不能在這次科舉中堂而皇之寫出來。


  因為有的事,可以說不能做;而有的事,可以做卻不能說。


  提起毛筆,沉吟半晌之後,顏子卿歎口氣,終於開始了自己這一生中最後一場也是最關鍵一場應試。


  “啟稟陛下,貢士們答題完畢,就等陛下親自點閱!”李悝、葉文忠、袁世宏、顏君武等人在學子們上交試卷,初步“整理”之後,把試卷拿到了元祐帝寢宮,新建的大光明殿。

  說是新建,其實還是臨時搭建。因為沒錢,比起以前的老光明殿差的不是一星半點。但在如今這種狀況下,元祐帝也隻能將就著“修仙”。


  初步整理,當然不是簡單“劃拉”一下,放整齊就拿上來。幾百分試卷一份份給元祐帝看,先不說會不會影響陛下成仙,就算是不影響,一個人批閱三天三夜那也是批改不完的。


  考官們這時候隻能是挑選出最好的那部分,約莫二十餘份試卷送到元祐帝麵前。至於後麵剩下部分,自然是由袁世宏和幾名副考、十幾名同考官來擬定排名和順序。


  這二十餘份試卷也不是隨便送的。首先需由幾名考官看看有沒有犯忌或“反動”言論,把握好政治方向沒問題後,再從其中挑選出文字、卷麵上佳者,最後從中挑出二十份遞交陛下禦覽。


  狀元麽,自然要求各方麵好到極致:字不好看,卷麵不行,那是不行的。當然,人長得不好看,也是不行的。


  如今,大殿中長得最好看的那個和最“仙風道骨”的那個待在一起。


  “血衣侯!你知道為什麽你如今依然是侯而不是國公麽?”元祐對顏子卿問道。


  旁邊袁世宏、宇文鳴天等人都豎起耳朵。


  全雲州人都知道顏子卿在抗倭戰役中建立了豐功偉績,朝廷百官也都知道抗倭一役能勝,顏家出力巨大。但當事人卻沒獲得任何封賞,這次陛下在挑選狀元的關頭提起,也許會給顏子卿一個交代。


  顏子卿沒想到殿試之後,會被元祐帝單獨召見。


  殿試結束,眾考生被帶到偏殿用飯。皇家夥食對普通人來說是高貴而神秘的,一生中能有機會品嚐到大內禦廚精心烹飪的餐點,既是享受也是珍貴的體驗,更是將來出去後吹牛的資本。


  顏子卿則沒有機會和同年們一起享用美食。剛把毛筆放下便被內侍帶走,元祐陛下要親自召見。


  聽到陛下問詢,顏子卿沒想到被帶過來竟是為了這事。沉吟片刻:“陛下,臣傾力抗倭隻為守一方水土,護家鄉百姓,沒想過公侯之事!”


  對於朝廷沒有封賞自己一事,站在外人角度來看也許稍顯不公,甚至顏家人自己也有怨言。但顏子卿從沒有任何不忿或怨懟,因為一開始從沒期盼過,所以也就談不上失望。


  聽到顏子卿回答,元祐帝點點頭。殿中還有幾名內閣重臣也對回答很滿意。


  元祐帝接著道:“私占一點地,這沒什麽,哪個世家豪族家中不瞞下點地。”


  說到占地二字,元祐看了眼幾名高官,眾人趕緊低頭。“你顏家私占的那些不毛之地,朕可以不計較。但私自屠戮那些有罪家族,卻是有罪的,你可知道?”


  不毛之地……不計較。顏子卿不知道元祐帝指的那些不毛之地包不包括東海那些島嶼和雷澤大島,如果包括的話,那當今的心胸也實在太“寬廣”了些。


  至於說滅族那些“通倭”家族一事,這反倒成了元祐帝發作自己的理由,顏子卿覺得事情荒唐無比。


  雷澤島、珍寶島乃至於沉州島、瀛洲島到底有肥沃、富饒,凡是去看過一眼的人都忘記不掉。那等膏腴之地到了元祐嘴裏便成了“不毛之所”,不顧一屑。

  轉念一想也是,大漢實在太富饒、太繁華,以至於那幾個海外孤島和整個大漢的領土比起來,真的連九牛一毛都不算。


  而元祐對自己私自處置“通倭”家族表示不滿,從而能夠看出,“權”和“利”放在一起,元祐陛下明顯更看重前者。


  “一切任憑陛下處置!”顏子卿正色道。這個時候,顏子卿不會蠢到開口承認那幾家通倭家族是自己做的。既然元祐帝已經做出了處置,也就沒打算再追究此事。


  “所以你功過相抵!原本能冊封國公之功,用來抵消你的大罪,你可服氣!”元祐目光如刀,可惜從顏子卿身上,他還是沒看出任何膽怯、惶恐,看到的依舊隻有心如止水和波瀾不驚。


  “臣從沒想過憑此立功,也就無從談起不服氣;陛下寬宏大量,如此處置,臣心服口服!”顏子卿語速緩慢,但元祐帝和一眾大臣都從其言語間聽出了其中的真摯和誠懇。


  從沒想過立功的侯爺?一種怪異感覺讓元祐帝把接下來想說的話堵在嘴裏。無論元祐帝還是幾名閣部大臣都想反駁,但又偏偏無從駁斥:因為顏家在抗倭這件事上,真的自始至終沒向朝廷邀過一絲一毫功勞。


  顏家在抗倭一戰中付出多少,顏家沒有做過具體統計,朝廷更計算不出,但顏家拿出的錢糧卻是實打實的。那些錢糧大多通過官府之手流入民間,而顏家並沒有趁機邀功,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


  “嗯——”元祐帝點點頭:“心服便好,朕原本不用給你解釋”,元祐帝拿起袁世宏遞上來的考生試卷,邊看邊說道:


  “可朕還是給你解釋了,是不想你存有心結。”試卷最上麵一層隻有三張考卷,顏子卿、李少愚和武明月三人的放在最頂上。


  “……你還年輕,將來立功機會無數——咦!你篇文章寫得可不如李少愚和武明月二人!”元祐帝仿佛發現什麽極有趣的事,心情頓時好了起來。


  指指顏子卿寫的策論。字體雖很嚴謹工整,但在用詞華美以及策略使用上,在元祐看來顏子卿的文章不如李、武二人寫得漂亮。


  “若要憑這篇文章博取狀元,可遠遠不夠!”終於找到顏子卿不如別人的地方,元祐帝目光中飽含深意。六元及第雖然能名耀千古,元祐臉上也有光,但能叫“六元及第”的人開口求情……元祐帝很想看看顏子卿該如何應對。


  “文章是死的,人是活的。文章寫得再好,也平不掉九夷百萬叛民!”顏子卿文章的核心就是“剿撫並用,以撫為主”。


  這當然不新鮮。同樣的法子,前幾任交州總督都已用爛。就連這次殿試的貢士們,至少也有八成用此法應答,所以根本沒有半點創意讓人耳目一新。


  “哦!那聽你的意思,你能平掉九夷那百萬叛民?”元祐帝放下試卷。


  “我可以!”顏子卿回答斬釘截鐵。“如果說這世上有一個人能平息九夷叛亂,那非我莫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