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初遇海盜驛站被襲
李小姐李氏的哥哥乃是滄州六合拳掌門,從小就被哥哥寵著,被一大幫的拳師護著,幾時受過這等侮辱。這會兒雙手叉著腰怒目圓睜大聲訓斥著。
孟賽花這種事情倒是見得多,但見得多也不見得就意味著不怕。她這會正抱著李氏的胳膊瑟瑟發抖。
“過去看看。”
“慢。”
嘎爾迪命令幾個蒙古武士替李氏解圍,但是被胤禌攔住了。
“你滴,漂亮滴,跟我走滴。”
胤禌聽這幾個異裝之人的裝束,在加上生硬的中國話,他突然想起各國使臣朝拜康熙時的那天,日本大使的裝束和他們差不多。隻是日本使臣的衣著更華麗些。且他們的法式都是一樣。和大清國的發式相反,他們把頭頂的頭發剃光,四周的頭發在後腦勺係了一個小發髻。
“滾開。本小姐不客氣了。”李氏情急之中又展現出跋扈的狀態。
“不客氣?”幾個倭人重複了一下李氏說的話,隨即便哄笑起來。其中一個人抬手向李氏的臉上摸去。
李氏因和胤禌一起逛街,所以出門前特意讓婢女打扮了一下,頭發梳著滿人婦女常有的“一把抓”發式。臉上塗了薄薄的一層粉,又打了一點腮紅,使得原有的一張略有嬌嫩的小臉顯得更加的俏麗。更沾了紅紅的嘴唇,更是讓她在街上眾多的平凡女子中一枝獨秀。
“哥哥救我!”李氏抬起胳膊用衣袖遮臉,情急之中想到胤禌就在旁邊,急忙求救。
幾個倭人一聽,居然有哥哥在旁邊,便慢不在乎的回頭四處尋找。猛然,他們發現不遠處一個俊俏青年手扶腰刀在用冷眼看著他們。而在他的身後則有幾個武士在對他們虎視眈眈。
“你就是他的哥哥?”
幾個倭人走到胤禌對麵雙手抱胸。把他插在腰間的一長一短兩把腰刀展示出來。
李氏和孟賽花看倭人走開趕忙在孟賽花的攙扶下,跑到胤禌和眾武士旁邊。嘎爾迪伸手把他們護在身後。
胤禌看著幾個倭人,沒有說話,隻是眯著眼看他們。
那倭人見胤禌沒答話,便帶頭哄笑起來。笑過後,便伸出一隻手一指胤禌的腦袋說了句“鼠頭”,接著又指著胤禌的辮子說了句“鼠尾”。說完在眾倭人的哄笑中指著胤禌說“鼠輩。”接著眾倭人又是一陣哄笑。
此時街上的行人都一進圍觀過來,對這些倭人指指點點。
“哈桑,我要這些人的舌頭和爪子喂狗!”說著胤禌便向後退了幾步,把哈桑等人留在前麵。
幾個倭人剛要跟上胤禌,卻發現自己被對方的幾個武士攔住了。
“是你自己動手,還是我們幫你?”哈桑並沒有拔刀,而是走向前幾步,距離倭人一紮遠的地方站住。
倭人抬頭看看這個比自己高出兩個頭的黑大漢。黑大漢看著麵前這個矮小的倭人。
哈桑一伸手便卡住對方的脖子,硬生生的給從地方拔了起來。盡管這倭人已經把胳膊伸到最長,可還是夠不著黑大漢的臉。他無奈的揮舞著雙手。
“動手。”其他幾個倭人一看自己的同伴被黑大漢給拔了起來,紛紛拔出了自己腰間的長刀向黑大漢劈來。
可是還未等他們靠近便有幾把彎刀迎了上來。
哈桑把那倭人舉起頂在旁邊的牆上,因為脖子被哈桑卡住,產生窒息,就像被吊死的人一樣把舌頭伸出老長。哈桑騰出一隻手從腰間拔出彎刀,那倭人就覺得眼前亮光一閃,舌頭有點麻,想用雙手去捂嘴,可是因為窒息,雙手用了用力還是沒能舉起來。
哈桑一鬆手,那倭人順著牆根癱軟在地上。舉刀一砍,“哢”的一聲,一隻手應聲而斷。
哈桑把這人的手和舌頭往胤禌的腳前一扔,朝其他人看去,其他幾個倭人已經被砍翻在地。
一個武士一勒倭人脖子,舌頭便伸了出來,手起刀落。一個舌頭便脫離腦袋掉到地上。上前一腳踩住手,又是一個“哢”的一聲,又一隻手脫離手腕。如此這般,幾個倭人的舌頭和手都扔到了胤祉腳前。
倭人個子矮,之所以能在東南沿海橫行,皆因為手中的一把倭刀。戚帥當年抗倭的時候是絞盡了腦汁想盡了辦法來破倭人的刀。因戚帥的兵勇很多都是臨時招募的鄉民,並沒有多少作戰經驗,且因為中原飲食多以蔬菜為主,身材也相對比較瘦弱。可是蒙古武士則沒那麽麻煩,因其在常年與各部落的拚鬥中積累的豐富的作戰經驗和純熟的刀法。在相同的功夫的同時,蒙古人因吃牛羊肉長大,所以身材和力量上比倭人要大的多。而嘎爾迪帶的這些武士,都是從阿占汗的包圍中突圍出來的武士,殺人功夫自然是不一般。一般的都死在了阿占汗的圍剿中。
所以這些武士沒費多大力氣便解決了這幾個倭人。
周圍的百姓看到這幾個武士替他們出了氣,不停的歡呼鼓掌豎起大拇指。
李氏和孟賽花沒見過這種血腥的場麵。已經被嚇得從胤禌背後摟著他,閉著眼睛,並不停的發抖。看得嘎爾迪一直斜著眼睛看她們二人。
胤禌撇著嘴眯著眼睛看著在地上翻滾的幾個倭人,嘴裏隻說了一個字“走”。
胤禌轉身掙紮開李氏和孟賽花。嘎爾迪趕緊上前攙住李氏。雖然她心理很不願意李氏摟著胤禌,但此時攙著李氏也好過讓李氏抱著胤禌不是?
經此一事,大家也沒有心思在逛街便轉頭回了驛站。
胤禌等人正吃午飯的時候就聽驛站門前吵吵嚷嚷似乎又打鬥聲,老三正想派人出去看看的時候就見一驛站裏的驛卒急急忙忙跑了進來,“貝勒爺,趕緊從後門走,驛站來了幾十個倭人逢人便砍,十分危險。”說完便又跑了出去。
胤禌一聽,馬上想到上午在街上教訓的那幾個倭人,便放下放完,抓起放在一邊的腰刀,奪門而出。眾人看胤禌拿刀在手跑了出去,便紛紛拔刀跟了上去。
同盛鏢局的人一早就都跟著孟掌櫃出去了。除了被安排到蒙古的將軍武士外,胤禌這邊就隻剩下二三十個護衛了。
等胤禌帶人跑到驛站門口的時候,驛站的驛卒已經和這幫倭人戰到一起了。
但是很明顯,這些驛卒的戰鬥力很糟糕。本來驛承手裏倒是有一兩百驛卒可用,但是有些驛站安排了其他的差事並沒有在驛站內。所以通常驛站守衛的驛卒也就十幾個。可是貝勒爺來了就不一樣了,通常這些高官爵爺都是在京城內跋扈慣了的人,難免在天津衛得罪什麽人。在京城有什麽事他驛承當然是不會管,但是在驛站內出了問題可不行。為了保證貝勒爺的安全,驛承樂正琦特意調回了幾十個驛卒,保證驛站內有四五十個驛卒,這樣足可以保證貝勒爺的安危了。
可誰知今天中午偏偏來了一幫倭人,也不和誰講道理,剛到了驛站門口被守門的驛卒攔截後拔刀就砍。也幸好自己在驛站內,可以組織抵抗,也幸好自己多調來幾十人回來。
但很快他就不這麽想了。他的驛卒隻是一般的維護驛站內和官道上治安的小卒,並不像八旗和綠營兵那樣英勇善戰。戰鬥剛剛開始便被那幾十個倭人砍倒了十幾個。盡管驛承樂正琦已經拔劍身先士卒,奈何那幫倭人的戰鬥力實在太強。不得不一邊後退一邊通知十一貝勒從後門逃走。
當胤禌趕到的時候,樂正琦帶領的驛卒已經退到驛站內二進的院子了。看到樂正琦的驛卒還在不斷的倒下,胤禌一揚刀,“殺啊!”帶頭衝了過去。
本來樂正琦已經心灰意冷了,心裏正想著今天肯定是折到這裏了。自己是肯定躲不過去了,但願朝廷能看在自己已經戰死的份上,能夠放過自己的老婆和十幾歲的兒子。可就在這時,聽到身後一片喊殺聲,他此時也顧不得回頭看了,事以至此,後麵喊殺的人是敵是友也就不在乎了。
可是當他在拚鬥中看到衝過來的都是貝勒爺的護衛的時候,心裏便又燃起生的希望。但同時也多了一份擔心,“貝勒爺,你可千萬要小心啊!”
在幾十個倭人之中,有兩個倭國武士穿著紅色的盔甲,臉上還帶著拋光的錚亮的金屬麵罩,頭盔上還有一對牛角,顯得十分顯眼。
胤禌幾刀劈開前麵的幾個倭國武士後朝著一個穿紅色盔甲的倭人靠了過去。胤禌又閃過一個倭人的刀後,在那盔甲武士的背後,拚盡全力的砍了一刀……。
結果那武士隻是向前一抖,背後的捆紮皮甲的皮繩被胤禌砍斷。稀稀疏疏掉了幾片皮甲。慢慢回頭看時卻是一個俊俏的年輕人在自己背後砍了一刀。不由得一時火起,揚起倭刀向胤禌劈來。
胤禌本以為這一刀一定可以看透他的皮甲,卻不想卻隻是把那倭人向前推了一下。等那倭人轉身的時候,胤禌也有些蒙圈。這鎧甲武士全身都被皮甲片鐵甲片包裹著。剛剛砍了一刀,是砍在背後的皮甲上。那胸前的鐵甲片不是更砍不進去了?
胤禌正思考的時候,那武士已經一刀劈了過來。胤禌忙舉刀相迎,一刹那的驚愕並不影響胤禌此時的清醒。他邊舞刀抵擋著,一邊在尋找著對方的破綻。
可是不容他仔細多想,對方已經一刀刀接連砍了過來。雖然受盔甲的拖累,動作雖慢些,但刀刀都很有力。雖然在這其中胤禌也有幾刀砍中的對方,當都被對方的盔甲有效的擋住了。
胤禌且戰且退,對方步步緊逼。在對方又一刀砍下來的時候,胤禌本想向後退一步。卻不想後退的腳被一個倒地的人拌了一下,頓時失去重心,向後倒去。盡管躲過這一刀,還未等胤禌爬起,對方的下一刀已經向自己的麵門劈來。
“啊……。”胤禌一聲慘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