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聚義
往後的日子忙碌起來。
店裏的生意還好,一切都按部就班;現在最忙碌的事情,是一邊還要照顧妙靈。
現在我是無比後悔當時誇下的海口,說要親自照顧妙靈什麽的;但另一方麵說,照顧自己的老婆和寶寶不應該是天經地義的嘛……這樣想來,我就釋然了。
妙靈的懷孕反應比慧卿還厲害,動不動就吐。我也隻好不停地跑去抓些老中醫開的安胎藥回來。後來我把順喜抓過來幫我煎藥,否則真得忙到吐血。反正也正好讓他積累點照顧老婆的經驗,到時候也用的上嘛!——我這樣跟自己說。
那天終於見到傳說中的“掌控者”(應該是吧)的事情造成的不安,也逐漸被焦頭爛額的生活狀態所淡化。
不過我也明白了那些時候“掌控者”現身的原因。
我做的一些事情,說的某些話,可能真的是“出格”了。
以後真得非常注意了——我可不想做另一個身首異處的“王莽”……
我總算明白荊少雲一提到“掌控者”的時候的那副憂心忡忡的樣子是怎麽來的了,而我相當懷疑他其實也是見過“掌控者”的,畢竟他“來這裏”已經十多年了。
不過我沒有打算把這事情跟他乃至仲慧喬“分享”,他們作為“驚弓之鳥”,對他們提這些完全沒有益處,反正該來的還是會來的。
將近5月,天氣也漸漸熱了起來。對於懷孕的妙靈來說,本身就有“孕婦體溫”,雙管齊下之下,她很容易就出汗。因為這樣她老是嚷嚷著要喝冰鎮酸梅湯什麽的,被我好言勸阻了;但老婆大人這個樣子也不是辦法,所以我隻好經常給她扇扇子。
這本來不是個長久之計,直到我後來聽說京城裏有賣冰的,果斷讓人去買了些回來跟房間裏放著,總算解決了一個問題。
天氣帶來的另外一個影響是,店裏的綢子銷量暫時下降了;我想了下,然後讓繡房的那些繡工們試試在絲巾、手帕上繡些吉祥圖案出售。這樣一來,雖然那些東西賣價並不高,不過銷路卻出奇地好。因為這個我的虛榮心又小小地滿足了一把。
這天我剛照看完妙靈,到店麵去看看順便歇口氣。
店裏的顧客還挺多,不過自有夥計在招呼,我這個“大少”還落得自在,於是像頭公鵝般在店裏到處“巡視”。
看來這是難得的平靜的一天。
不過我這種想法沒過多久就被打破。
門口忽然進來一個穿西服打領帶的人——我留意到他是因為覺得他的氣質不同一般,一舉一動之中都透露出久經訓練的模樣。
隻見他脫下禮帽放在胸前,很禮貌地跟門口一個夥計說了幾句什麽,然後在夥計的示意下徑直向我走來。
找我的?
“你好,請問是孫孟嚐孫先生嗎?”他一字一頓地說道,似乎帶點兒南方口音。
“我是。”我連忙直起身子答道——從他的言談氣度上看,他不是一般人。
“孫先生您好。”他伸出手說道。
我下意識地伸出手和他握了一下。
果不其然,他手上某些位置的老繭證實了我的判斷。
“有朋友托我給孫先生帶一封信。”他開門見山地說道,然後從懷中掏出一封信雙手遞上。
我也雙手接過,說道:“辛苦先生了。請問先生高姓大名?”
隻見來客微微一笑說道:“在下姓梁,此行隻是恰好受朋友所托。”
嗯,連姓名也不願意留下嘛……
“那有勞先生了,”我說道,“梁先生不如留下吃頓便飯?”
“在下還有要事在身,就不叨擾了。”梁先生說完,鞠了一躬,轉身走了。
好奇怪的家夥……
我回到後院,坐在院中石凳上。因為妙靈此時正在房間休息,我不想進去打擾,反正現在陽光甚好,也正好休息一下。
這是一封傳統的信,用了豎版信封,上書“孫孟嚐兄台啟”,落款是一個“楊”字。
我好像不記得我熟悉的人裏有誰是姓楊的……不過,或許這是原來的“我”也就是孫大少本尊的熟人?
我將信封倒轉,小心地從封口處撕開信,拿出裏麵的信函——這是我的習慣。
不知為何,信三折了以後,上下還要折一小段,所以我打開信紙稍微多費了點兒功夫。
“孟嚐我兄,
一別數載,一切安好否?
水路南下,殊屬不易,其費亦何止千百。
滴水之恩,弟永誌不忘,雖難未敢卻步。
石室雖冷,餘亦自為樂,心誠何慮吃穿。
穿著為次,但問心無愧,不求萬世名楊。
在莒之身,然位卑未敢忘憂國也。
此處大事一了,定與兄一敘。
弟楊叩首。”
從信中內容看,似乎是寫信的人曾經受過“孫大少”的恩惠,現在身在南方。寫信的人古文功底不錯,駢五驪六的,不過個人感覺還是廢話略多;此外我倒是很想吐槽的是,“萬世名揚”的“揚”字本來是提手旁,可信裏卻用了木字旁的“楊”,難道這人還專門寫“通假字”掉書包來著?……對了,這人的落款是“楊”,莫不是跟這有關吧!真是的……
不用理會了,反正到時他找上門再套話。
我拿起信紙,伸了一伸懶腰,手裏信紙舉起了。我無意中卻發現,信紙的上部自然後折了。
我心念一動。
按說這封信的折法,是先三折以後再在首尾折白。那麽信打開以後,絕不會整個信的上部都會自然後折的……除非……除非寫信的人故意為之。
我把信紙上部後折,一看,心裏又驚又喜。
信的前四行的首字連在一起,分明是“水滴石穿”!
這是我的穿越暗號,而知道的人,也隻能是我同一小組裏的人。
我明白了什麽,把信的下部一折,果然見到“百步穿楊”四個字。
連上後兩行的首字,就出現了一句話:
“‘水滴石穿’,‘百步穿楊’在此。”
是了,這是我們穿越小組四個人最後的一位,代號“百步穿楊”的。
至此,我們穿越小組的人全部出現了(雖然眼下這位真人還沒露相)。
一號“穿針引線”敬少雲,現世的京師大學堂門房“老魏”;
二號“望穿秋水”仲慧喬,現世的前清皇妃“瑾妃”;
三號“百步穿楊”那家夥,現在暫時還不知身在何方;
四號“水滴石穿”郭子儀——就是我,現在是“元隆”的孫孟嚐大少爺。
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引得院子裏幾個下人側目。
雖然此人還沒露麵,但我心情很好。
因為那時在小組裏,他是我唯一的“朋友”。
不是說其他兩人跟我關係不好,而是小組裏跟我意氣相投的唯一就隻有這位了。——我們一起擼串喝酒,還一起偷偷瞄組裏的大美女仲慧喬,還私下說要比比誰先能約到她吃飯。
回憶到此節,我不禁心裏一歎。
想起“百步穿楊”那家夥本來就是中文係畢業的,這種古文裏麵藏字的小把戲本來就是他喜歡玩的。
嗯?我忽然又想起了什麽。
我拿起放在石凳上的信封,小心翼翼地從中縫撕開。
果然!
那家夥知道我有個從封口拆信封的習慣。
沿著中縫封口拆開信封,我看到幾行應該是用鉛筆寫的小字:
“你小子混的不錯啊!我現在還在準備入學考試呢!如無意外應該可以去長洲島那所學校了。記得先別掛!到時見!”
一百零八,本來就容易令人聯想到《水滸傳》裏的故事。這裏剛好交代了主角的最後一位同伴,因此就用“聚義”作為本章的題目。“穿針引線”、“望穿秋水”、“百步穿楊”、“水滴石穿”,既是受金庸先生“四大惡人”稱號啟發,也暗暗隱喻著這四人的境遇。寫到此處,本作的世界觀輪廓逐漸清晰了些。各位讀者如果有什麽建議,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