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各國備戰 上
而此時上黨戰場,趙軍據河而守,廉頗再次開始固守營寨,拒不出戰,這兩個月來白起和廉頗鬥智鬥勇,各出奇謀,白起雖稍占上風,但是廉頗借山川地勢之利,也沒有吃太大虧。
而到了這個時候,已經很明顯了,兩國都已經焦頭爛額,即將決戰,但是在秦王稷病倒的情況下,秦國明顯不占上風。
也因此,當秦王稷病倒的消息傳到諸國時,諸國反應不一,而反應最劇烈的就是燕國,燕國無論如何不能看趙國獲勝,從而讓趙國在打敗秦國後,有能力反過來吞並燕國,那樣趙國失去秦國掣肘,定會為燕國埋下滅國之禍。
燕國薊城,燕王宮中,燕王易與上卿劇辛、成安君公孫操、燕太子赧正在商議著。
“王上,劇辛以為,此時秦國雖處於劣勢,但是並無敗績,反而是上黨地之爭中,秦國武安君白起咄咄逼人,趙國上將軍廉頗隻能被動防守,要知道守久必失,因此秦國未必會敗,王上不宜輕舉妄動。”
“父王,兒臣以為劇辛大夫此言差矣,秦王稷年近七旬而身患重病,秦國內有權臣應候範睢,外有戰功赫赫武安君白起,兩人之間的矛盾頗多,因秦王稷在上麵壓著,秦國才能保持穩定,現在秦王稷病重,秦王稷一旦崩,秦太子柱,雖多年代父理政,但到底威望不足,難以壓製範睢白起,到時秦國必亂,趙國之勝已在眼前。”
燕太子赧聽到劇辛的話,不由得站起身來,開口說道。
“王上!鄙臣也以為此事尚需謹慎,秦王稷雖說病了,但是這病來的蹊蹺,是真是假尚未可知,況且秦趙之戰,別看趙國的騎兵在關中之地,如入無人之境,實際上真正能夠改變大局的還是上黨戰場,在上黨戰場,秦國占據完全優勢,而且趙國遣使去齊國借糧之事,也都看到,若不是國內實在無糧,趙國斷不會向齊國借糧的,但是太子殿下所言也不無道理。”
公孫操少見的主動發表了看法,雖然前麵說的很好,好像是和劇辛站在一起,但是最後又來了一句太子殿下所說也有理,直接等於啥都沒說。
在場的三人,對此並不感到奇怪,公孫操善於投機鑽營,行走於各方勢力之間,是燕王易用於平衡燕國朝堂各方勢力的籌碼,也正是因為如此公孫操在燕國朝堂數十年而長盛不衰。
“王兒與兩位愛卿所言都有理,寡人一時間也難以決斷,畢竟此事影響太大,諸國應該都想讓秦趙兩敗俱傷,這樣一來,我燕國若率先出手,定會引發楚、魏、齊、韓各國先後參戰。”
燕王易皺著眉頭,語氣中帶著不安和沉重,而此時坐在站在下方的燕太子赧看著猶猶豫豫的燕王易和劇辛以及公孫操,不由得心中急躁。
“父王!兒臣以為,我燕國無需考慮太多,我燕國隻要保證趙國不勝即可,因此兒臣以為,我燕國出兵伐趙,到時秦趙之間的勢力均衡被打破,也定會有他國參戰來進一步均衡我三方勢力,我燕國隻需一心一意攻伐趙國土地,如此每多得一寸土地,我燕國實力就強一分,總比坐視秦趙之戰結束,戰機消失來得強啊!”
燕太子赧的話,讓燕王易、劇辛、公孫操三人眼睛一亮,此舉雖莽撞但是卻也可行,此戰過後,趙國無論勝敗,都會國力大損,數年內難以對外攻伐是肯定,此時占領趙國土地,趙國也無力反抗。
至於會打破秦趙兩國之間的實力均衡,不是還有魏齊楚韓四國嗎,想來諸國雖想法不同,但是讓秦趙兩敗俱傷的最終目的肯定是一樣的,因此這幾國定不會看著兩國間的實力均衡被打破的。
“王上!殿下之言有理,隻是王上若要伐趙,還需加強河水防線,以防齊人偷襲我燕國。”
說話的自然是劇辛,燕王易顯然也想到了有這一點,因此點了點頭,隨後開口說道。
“姬赧、劇辛聽令,燕太子姬赧為將統兵十萬,出兵伐趙國代郡,另寡人命上卿劇辛為將,領兵五萬增援燕齊之間黃河防線,並總管燕齊邊境十萬大軍,以防齊人偷襲”
在這關鍵時刻,燕王易率先參與進了秦趙兩大強國之間的戰爭,而隨著燕王易的參戰,這場由秦趙兩國上黨之戰,而引發的牽連諸國的戰爭徹底蔓延開來,諸國相繼參戰。
楚國郢都鳳宮偏殿之中,司馬景陽、令尹屈考、司徒昭子、國師荀況、羽林軍統領蒙驁、左徒黃歇、國老莊辛、國老州候、左都禦史李斯、錦衣衛指揮使鄧陵青這些人都在跪坐在下方。
熊元則是正跪坐在王座上,這已經是最近這段時間,熊元第三次召集眾人議事了,第一次時因為半個月前趙使入東郢,第二次是因為十天前傳來秦王稷病重的消息,第三次就是這一次是因為燕國出兵趙國代郡。
“想必諸卿都已經知道了,燕王易令燕太子赧為將出兵伐趙國代郡,令上卿劇辛為將守河水,如今趙國已是危如累卵,諸卿怎麽看?”
“王上!鄙臣以為此時若是再拖延下去,趙國會撐不下去了,可以答應趙使起兵合縱,隻是我楚國不能參與到上黨之戰中去,我楚國應迅速渡江收複郢都,並在秦國做出反應之前,搶占築陽及扞關,並在兩地修築關隘,以防秦軍反撲。”
左都禦史李斯,作為熊元的鐵杆粉絲,同時也是在坐的人中,年紀也是最小的,因此率先開口道。
“王上!臣以為,左都禦史之策可行,我楚國不參與上黨之戰,而是收複故土,但是臣意可以一邊攻郢都,同時派遣一支大軍,直入武關,隻要拿下武關,切斷秦軍南下之路,到時隻要守住扞關及武關,則武關以南及以東,南陽郡、南郡、黔中郡,三郡之地都是我楚國囊中之物,到時我楚國可一舉恢複宣威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