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 殺人滅口(二更)
沒過幾日,左大臣便提出了回國。
玉扶頗為詫異,他們千里迢迢跑到北璃來,怎麼這麼快就要離開了?
「臣不是馬上就回國去,而是看見那些工部造船的工匠學得認真,想帶他們到我們停船的港灣去實地勘測一下船隻,總比對著圖紙研究要快得多。」
左大臣是如此解釋的,玉扶也覺得工部研究航船的進度未免太慢了,這些桑夷國的使臣有這樣的想法,倒是好事。
玉扶客氣道:「只是如此一來,豈不耽誤了你們的學習?」
左大臣笑道:「不耽誤,不耽誤。其實臣還想到沿海的幾個城鎮去走走,看看北璃人是如何處理海中各種魚鮮的。不瞞陛下說,在我國我們只會生吃而已。」
生吃?!
殿中大臣聞言不由驚慌,生吃魚肉,這和茹毛飲血有什麼區別?
玉扶尷尬地咳了一聲,不希望朝臣們表露出輕蔑之意來,便道:「那就請諸位使臣隨意吧,朕為貴國準備的禮物,稍後請禮部與諸位交接。工部也要好生準備,把負責的官員和工匠隨著使臣一行護送到港口。」
「是。」
「臣遵旨。」
二部尚書出列領命,不消幾日打點,桑夷國使臣一行便離開了京城。
使臣離開之後,陳景行的下屬才回來密報,「回大人,我們的眼線到處探尋,實在找不到會說桑夷國語的人。桑夷國和咱們幾百年沒來往了,怎麼會有人會說他們的話呢?」
下屬只覺得陳景行這個要求不合理,卻不知陳景行心中也是百般糾結。
「本官何嘗不知道這樣的人難找?可本官總覺得,這些桑夷國的使臣有些古怪,卻又說不出哪裡古怪。」
下屬勸慰道:「您也不必擔心了,現在他們不是已經走了么?就算有什麼古怪,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了。」
是啊,已經走了……
陳景行忽然道:「不,工部的官吏和那些造船的匠人還和他們在一起!立刻備馬車,我要去工部一趟!」
自從玉扶交代了向桑夷國匠人學習造船技術之後,陳景行就時常和工部來往,工部的門人今日又見到他,不免驚訝。
使臣都已經走了,他還來做什麼?
「你們尚書大人呢?」
他進門便風風火火的,門人忙道:「在,在裡頭呢!」
陳景行不等通報直接走了進去,好在他和工部尚書是平級官員,便是無禮了些也沒人敢說他什麼,工部尚書正在內堂愜意地喝茶,見到他頗為驚訝。
「陳大人,今日怎麼有空來?」
陳景行道:「尚書大人,忽然想起一件要緊的事想問問你。貴部的人在桑夷使臣那邊學造船也頗久了,可有進展?」
提到學造船技術這件事,工部尚書的臉色就不好看起來。
陳景行對比當初他剛來找工部尚書的時候,那時他的臉色都沒現在難看。
他頓時蹙起眉頭,「怎麼了?」
工部尚書嘆了一口氣,「唉,說起來也是小事,不過到底有損我工部的顏面,陳大人你可別說出去。要說工部造船的這些人呢,一向是精明能幹,是我十分得意的人手啊!可不知是桑夷國的船太過精妙還是為何,他們居然學了這麼久也沒摸到門道,還是虛有其表。」
陳景行心中咯噔一聲,暗道不好。
工部尚書還在抱怨,「也有可能是我這些得意手下太笨了,唉。不過幸好這些桑夷國的人知恩圖報,直接把他們帶去港口看船。就算再笨,過去親自看看總能學會吧,你說是不是?」
陳景行已經沒心思聽他說什麼了,匆匆告辭就往宮裡趕。
與此同時,宮中。
玉扶和顧述白在長生殿用點心,她喜歡蟹粉酥,這麼多年來口味一直沒變,兩人一邊吃一邊說話。
玉扶拈著一塊蟹粉酥,半天也沒見缺角。
顧述白不禁好笑,「吃飽了就放下來,拿著做什麼?」
「不是,我是在想問題。」
玉扶用力地咬了一口,小臉吃得圓鼓鼓的,還托著腮在想事。顧述白把茶盞遞給她,她才順利地把糕點吞了下去。
「我還是覺得,那些桑夷國使臣古怪。」
玉扶道:「你看啊,一開始是我們探查到他們船隻巨大,人數眾多,又備了許多禮物來,這怎麼看也不像是極其貧瘠的小國。而後,那個左大臣說話的時候總是有意無意地強調桑夷國貧瘠弱小,什麼連戶籍制度都落實不了,什麼生吃魚肉,他為何要在我們面前自揭其短?」
「這些都罷了,或許可以解釋為風土人情不同。最最古怪的是這一次,他們急匆匆地告辭離開,好像發生了什麼事一樣。費了那麼多精力和財力漂洋過海而來,不就是為了求學么?這麼快就離開,那本就積弱的國家豈不是浪費了許多銀錢,他們的國王能同意么?」
要說起來,這件事是有些古怪。
朝中大臣都沒察覺,是因為大家代入了對桑夷國及一眾使臣的輕蔑,所以不會去在意這些事。
顧述白思忖片刻道:「你這樣一說,我倒想起來一件事。當初在金殿上桑夷國使臣提出來的幾個問題,號稱是桑夷百年難解的題。那些題目雖難,可如今想想,也不至於到百年難解這麼誇張。」
玉扶蹙起眉頭,「明明不是難題偏要當成難題來問我們,難道這是一種新穎的方式,用來討好我們?若不是討好,那就只有一種可能——」
玉扶放下手中的糕點,二人對視一眼,立刻有了答案。
「若不是討好,便是麻痹。」
殿外忽然傳來匆忙的腳步聲,「陛下,陳景行陳大人有要事緊急求見陛下!」
「快宣。」
玉扶隱約意識到,陳景行匆忙趕來,或許和桑夷國使臣的事有關。
陳景行匆匆進殿行禮,而後道:「陛下,臣有件事已經堵在心裡數日了,不能不來稟告陛下。陛下是否覺得,那些桑夷國使臣有些古怪?」」
玉扶下意識看了顧述白一眼,「發生了什麼事?」
陳景行搖搖頭,「就是因為沒有發生什麼事,臣才覺得古怪。陛下記得上次您讓臣請工部的人去求教製造航船之事么?當時左大臣的神情便很微妙,他身後那些使臣更露出不悅之意。雖然臣突發詢問,左大臣給了完美的理由,說是因為茶水引起了思鄉之情。可以臣多年和各國使臣打交道的經驗,覺得他們似乎是不願意教我們造船之術的。」
陳景行是當時在場的當事人,對於左大臣等人是何等神情,他最清楚不過。
玉扶對他十分了解,知道他在外交事務上有出奇的天賦,既然他覺得那些使臣有不願意的態度,只怕不是空穴來風。
「你繼續說。」
陳景行緩了一口氣,又道:「臣原本是打算安插探子到他們身邊,探查他們的心思。可他們平時私下交談用的都是桑夷國的語言,臣命人在國中遍訪,也找不到會說桑夷國語言的人,只好作罷。方才臣去工部問了尚書大人,陛下猜怎麼著?工部那些能人巧匠竟然到現在也沒能掌握桑夷人造船的技術,只學了個皮毛而已!」
這話若說給旁人聽,或許不覺得什麼。
可玉扶一聽就明白了,工部那些老匠人一直在朝中任職,若他們這麼無能,也不能一直穩坐其位。
最大的可能便是,桑夷國的匠人動了什麼手腳,不肯把真正的技術教給他們。
顧述白忽然蹙起眉頭,「若只是不肯把他們的技術教給我們的匠人,倒不是大問題。我現在擔心的是……」
「什麼?」
顧述白抿了抿唇,有些擔心地看著玉扶,「如果他們不想把造船技術教給我們的匠人,那將他們帶去港口實地勘察,便是個託辭。」
玉扶一怔,已然明白……
朝廷派出人馬日夜兼程,追隨桑夷國使臣的步伐一路向東。
到半途中便折返京城,隨他們一道回來的,還有工部負責造船的官吏和匠人,只不過都已經成了屍體。
那些屍體皆是用佩刀劃開腹部,失血過多而死的,最令人觸目驚心的是,劃開腹部的刀型是個十字型。
也就是說,有人先橫著將他們的腹部破開,再豎著破了一刀,使得他們腹中的所有臟器幾乎都被切碎,不僅毫無生還的可能,而且死之前極為痛苦。
這種變態的屠殺之法,瞬間引起了北璃朝中的憤恨。
「陛下,工部這些人是跟著桑夷國的使臣出發的,如今他們死狀凄慘使臣卻毫無回應,必須要把他們抓回來仔細盤問!」
「不必盤問了。」
玉扶面色冷然,「只怕他們現在早已乘上巨輪逃之夭夭了,怎麼會讓我們有機會抓到?」
「陛下的意思是……工部的人是那些使臣殺的?!」
那些使臣好端端的,為什麼要殺人滅口?
顧述白出列道:「昨夜我和陛下翻閱古籍查到,桑夷國的人有種特別的傳統,就是喜歡用十字刀切腹殺人。這種殺人的手法在北璃聞所未聞,加上使臣沒有派人回來報信,可見確實是他們所為。」
眾臣詫異非常,想到桑夷國使臣在京城畢恭畢敬的模樣,他們怎麼也無法想象,這些人會做出殺人滅口的事。
上首,玉扶的聲音沉沉傳來。
「從桑夷國使臣的國書傳來的時候,朕一直覺得不對勁,曾派人暗中查訪使臣的行蹤。朕現在明白了,這些使臣根本不是來北璃求學的,而是來刺探虛實的。他們的巨輪在來到北璃之前,曾派出過一隻附屬小船去東靈,朕也是昨日才得到的消息。」
他們不先來如今九州大陸實力最強盛的北璃,反而去了東靈,可見求學是假,陰謀是真。
玉扶冷笑道:「桑夷國一定和東靈勾結密謀了什麼對我北璃不利之事,所以朕想為地方劃分州府派使臣去給寧帝送禮,讓左大臣他們以為朕已經知道了他們的陰謀,他們才會如此匆忙逃離。眼下關鍵不是設法把這些使臣抓回來,他們逃到海上,以我們的航船技術根本比不上他們。現在最要緊的是——」
她幾乎咬牙切齒,一字一頓道:「構建北璃東面沿海一線城池的邊防,時刻防備桑夷國率軍突襲!」
「陛下!」
兵部尚書率先出列,「我北璃東面沿海一線,從無戰備城防,向來只在和西昆、東靈等國交界處構建城防。不但是我國,東靈的東面也有大片靠海的城池,他們也從不設城防啊!」
從未設防的地方,一下子要全部建立起來,談何容易?
歐陽騏道:「是啊陛下,您在擔心什麼?難道還怕那些桑夷國使臣回去帶兵來攻打我們么?他們的航船技術雖好,人口兵力卻不足,武器更不如我們先進,就算帶著大軍飄洋過海而來,又能有幾分戰力?」
玉扶輕嘆一聲,擰著眉頭看歐陽騏。
天雲破出列道:「歐陽將軍此言差矣,既知桑夷國懷有狼子野心,就該知道他們告訴我們的事情未必真實。他們說自己國小力弱,真的有那麼弱么?他們說自己武器軍備不完善,真的不完善么?如今想來,那些不過是用來麻痹我們的言語,他們一定和寧帝達成了某種交易,要對我北璃不利。」
歐陽騏是個武人,帶兵打仗是一把好手,分析朝局之事略顯吃力。
聽了天雲破的話,他這才意識到,桑夷使臣狼子野心,一開始就不懷好意。
眾臣交頭接耳,紛紛大罵桑夷人。
玉扶的手在御案上敲了敲,殿中頓時肅然,她正色道:「如今不是怨天尤人之際,更不是諸卿可以大意輕敵的時候。方才你們說,北璃自古從不在沿海一線布防,東靈也是。難道你們忘了秸稈信一事么?」
兩年前攻打東靈的起義軍,顧相曾經用秸稈傳信的方式,將大量藏著文字的秸稈丟入海中順著洋流飄到東靈海岸。
當時東靈沿海的百姓撈到信,知道了北璃的優厚國策,紛紛攜家帶口跑來投奔。
眾臣聞言不禁沉默。
北璃曾用海上航船投出秸稈信,改變了東靈的戰局,那桑夷國又何嘗不行呢?
他們的航船分明更加先進,也更加巨大。
顧述白出列道:「北璃東部沿海一線,算上東靈那些已經劃歸我們的領土,共有二十五個城池。臣提議,這二十五座城池分批分類,不但要求當地地方官員和屯兵將領構築防線,更要派遣多位將領帶兵前去。一則補充兵力,二則更便於管理和觀測敵情。」
玉扶點點頭,「還有東靈那一邊,寧帝雖弱,到底國力尚存。若是桑夷人使了什麼詭計誘騙寧帝出兵,對我們而言也不可不重視。二十五座城池一分為五,派遣五位將領前去,再加上東靈那邊,一共需要六位武將。」
殿中武將躍躍欲試,玉扶忙道:「諸位將軍不必忙著請命,朕的意思,派遣到沿海一線構築城防的將領,需是通曉海情,對水戰有經驗的。還有帶去的士兵,若都是連水也不敢下的旱鴨子,去了又有什麼用?」
這樣一說,許多躍躍欲試的將領都退了回去。
要說陸地上的戰役,不管是山地戰、沙漠戰、水澤戰,都有精通的好手。
可海戰……對於他們來說太過陌生。
眾臣思考人選的時候也在懷疑,所謂海戰會不會是陛下太多心了,把桑夷國想象得太厲害?
即便是他們有意顯拙隱瞞了真實實力,難道他們的國力還能勝過北璃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