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攻破瓦口關
他招手示意,旁邊的隨從走上前來,手裏捧著一把帶鞘的劍。
胡玉一把奪過劍來,高擎在手,對著堯熙園道:“尚方寶劍在此,如同禦駕親臨。”
堯熙園愣了一陣,終於對著那把劍跪了下去,拉長聲音道:“臣——堯熙園——接駕。”聲音裏充滿了無奈。
胡玉道:“離京前,中書令大人親自轉述全皇陛下的旨意——在軍中,持此劍者有臨機專斷之權,可先斬後奏!”
這是口傳密旨,堯熙園哪裏還敢爭辯,隻覺一股涼意襲上身來,眼中有一團火熄滅了,眼神變得空空洞洞。
原來,侄子傳過來的那個神秘的協議全是假的,皇朝的改變都是做給那個人看的;原來,自己還是不被信任的外人,曾被仁皇稱為利劍的禁軍,持劍之人要更換了。
堯家,也許該謝幕了。
堯熙園突然興起一股念頭,也許自己不在了,堯邦會順利接掌禁軍,帶領禁軍和堯家重新走向輝煌。
“請胡監軍代宣旨意,禁軍上下即刻遵行。”堯熙園的聲音也變得空空洞洞,對著那個口含天憲的人道。
……
十六萬禁軍直撲渝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領了防衛形同虛設的州城。如同在前幾個州一樣,由於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因而幾乎沒有發生戰鬥減員。
探馬傳回確切的消息,風梁聯軍就駐紮在瓦口關,任憑近在咫尺的渝州城丟失而無所動作。
這支部隊自從擊潰了回師的雇傭軍,就好像患上了半身不遂,呆在那個早已廢棄的古戰場關隘上一動不動,既不乘勝追擊,也不回師救援。
那個機變百出的風梁好像失蹤了似的,沒了消息。
而那一支重新糾合起來的雇傭軍,倒是不斷有新的消息傳來,一度探馬如同走家常般頻繁往來,傳遞著一個刻不容緩的消息:雇傭軍殘部在等待救援。
麵對這樣詭異的情況,一代名將堯熙園卻身不由己,在內外交加的壓迫引誘下,終於揮軍直指叛軍營壘——瓦口關。
如果說這是敵軍的陰謀,現在差不多變成了陽謀。
反叛發生後,雇傭軍首鼠兩端所在多見,此時,好不容易有一支雇傭軍堅決站在皇朝一邊,而且即使遭遇重創也初心不改。
這,如果不救援,不是冷了還在觀望的雇傭軍的心,冷了同情皇朝的天下人的心?
最為關鍵的是,目前的狀況通過雇傭軍、禁軍與上都的消息往來變得盡人皆知,另外還有風梁聯軍一反常態地呆在那片擊潰雇傭軍的古戰場關隘,更加向天下人坐實了這回事。
無法回頭,堯熙園硬著頭皮揮軍直逼瓦口關,在關前紮下了營寨。
瓦口關早被重新整治了一遍,森嚴壁壘,軍旗獵獵,成了叛軍大本營。
按照原先的設想,隻要禦林軍在關前站穩腳跟,就是最大的勝利,因為這樣可以拖住聯軍,讓雇傭軍同樣向瓦口關靠攏,形成前後夾擊。
讓人想不到的是,禁軍來到關前居然並未遇到想象中應有的攻擊,聯軍龜縮在關內,與先前在雄關前耀武揚威的那支隊伍判若兩“軍”。
也許風梁通過那一次攻入雄關內城的交手已經發現,重新變得上下一心的禁軍無法正麵擊敗,於是正好借回師對付雇傭軍的機會,掉頭撤退,並且一再避免與禁軍正麵交鋒,即使現在敵人逼到了眼前。
但當這個關口,先前“熱線”聯係的雇傭軍反而變得沉寂了,開初還有些零星的消息陸續傳來,表明這支隊伍正在如預期般靠攏。
這一度讓監軍胡玉十分興奮,準備著對聯軍形成合圍後,大幹一場,拿下這場對全局形勢有著舉足輕重影響的戰鬥的勝利。
不過堯熙園卻遠沒有如此樂觀,這位身經百戰的老將軍,始終覺得看不見的危機在步步逼近,而且退一步講,即使如監軍和遙控的中書令所願,對聯軍的合圍順利完成,前後夾擊也未必能穩操勝券。
規模優勢始終不在己方,況且對方還據守險要,以逸待勞,最重要的是,那位據說有鬼神不測之機的聯軍統帥,始終在軍中。
果然,所謂老馬識途,老將軍的預感很快開始被驗證。
首先是正在向瓦口關趕來的雇傭軍斷了聲訊,派出去的探子很快就打聽不到一點蹤跡,這支被擊潰後又重新糾合起來的傳奇隊伍,又傳奇般地消失了。
這個消息被坐實後,監軍大人很生氣,斥責堯熙園延誤軍機。
“這,這,這,你要承擔違旨的責任!收到消息,就應該千裏奔襲,現在好了吧,那支雇傭軍終於沒有熬到援軍到來,又被打散了。趕快多派探馬繞過關卡去尋找啊!”
堯熙園已經懶得和他爭辯,隻是慶幸他沒有發瘋到強迫進攻前麵守備森嚴的關卡,好去解救可能從一開始就不存在的所謂回師平叛的雇傭軍。
好吧,探馬,派就派吧,隻要大部隊做好隨時撤出這片古戰場的準備,憑禁軍超出聯軍一線的裝備和訓練,敗,也可以避免潰敗,保證全軍敗退回雄關。
決戰,還是留到下一次吧,至少那些正在組建的軍隊,例如那什麽八校尉軍成型,再尋找決戰的機會。
堯熙園這麽琢磨著,雖然感覺中計了,但還不至於驚慌失措,心中打定主意,見勢不妙就開溜,不與叛軍正麵決戰。
他這麽想著的時候,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自己也不願多想。
那就是他隱隱感到,自與風梁打交道以來,尤其是出關以後,一直被牽著鼻子走,要戰勝風梁,似乎就不是自己能夠勝任的事。
留待他人吧,時勢造英雄,自己也許真的老了,屬於上個時代的人,屬於全皇那個時代,今天的舞台已經不屬於自己了,聽說連昔日號稱山中宰相的蕭半山,也開始抽身退出了。
堯熙園這麽想的時候,他自己都沒注意到,大戰在即,身為主帥卻胡思亂想,當斷不斷,十分不祥。
戰事的發展自然不會按照狗屁不通的監軍的設想進行,也很快超出了堯熙園的預想。
就在十幾萬精銳禁軍在瓦口關前遷延不定時,某日下午,禁軍身後突然躁動不安起來,還未等探馬派出,就鴉雀四起,煙塵衝天。
大地開始震動,老於戰陣的堯熙園用心聽了一陣,就知道那是大部隊行軍時帶起來的。
這時,堯熙園做了一個瘋狂的決定,全軍直撲瓦口關,動用一切攻城手段,務必在黃昏時分奪下關隘。
這時胡玉也看出了不對,但他覺得應該首先對付身後突然出現的敵軍,而不是攻關。
“堯熙園,你瘋了嗎,這個時候去攻打關卡,早幹什麽去了?”
但這個時候的堯熙園像變了一個人,手一揮,幾名親隨上前,架住胡玉就往後拖,他那個捧尚方劍的隨從更是來不及反應就被一把奪過劍,捂住嘴,和胡玉一起被向後拖去。
這個時候,如果再任由這主仆二人信口雌黃,動搖軍心,就真是自尋死路了,堯熙園被逼到這一步,終於不再計較後果,變得殺伐果斷起來。
十幾萬禁軍被分作幾隊,開始直撲關隘,很快衝到了營壘前,領頭的是禁軍受檢閱時三大方陣之一的戰車方陣。
原本做好撤退準備的堯熙園,已打定舍棄戰車隊以增強部隊機動性的主意,此時這些四輪戰車卻成為主力,擔當了正麵搶攻的重任。
隻見那些戰車啟動機簧,咿呀咿呀地自動逼近關隘,每輛車上都配備著兩名軍士,一人操控車輛行進,一人開始施放各種遠程攻擊的重武器,什麽滾木、礌石、弩箭等,一些車上甚至開始施放火箭。
這些車本身在法陣加持下,才能夠啟動重物實施遠程打擊,且內中自有天地,也不知究竟藏了多少攻擊之物。
被攻擊的關隘也早被法陣加持,因此那些遠程攻擊的武器帶著破空之聲砸下,也僅是激起一陣水中漣漪般的波動。
關隘被驚動,壁壘後也有破空之物飛出,砸向攻關的禁軍,隻是比較零星,偶爾被擊中,傷亡也較小。
而且隨著戰車後的步卒湧上前來,直接推動戰車撞向壁壘,不一會關隘的防守法陣就不斷出現肉眼可見的晃動,顯得搖搖欲墜。
老到的堯熙園敏銳地觀察到了這一點,印證了自己在危機關頭做出的判斷,既然大軍在身後出現,此關可能就隻是故布疑陣,防守空虛。
眼下最緊迫的任務是拿下瓦口關,回頭對付身後的敵人才有周旋的餘地,免得屯於關前被敵人聚殲。
堯熙園派出親衛督戰隊,督促著前方攻城部隊,有進無退,哪怕用每個士卒的身體撞,也要盡快把關隘撞開。
在這樣的嚴令下,並無重兵把守的瓦口關法陣很快破損,被打開一個缺口,戰車在步卒的簇擁下,轟隆隆衝進了關隘。
在堯熙園的令旗揮動下,輕騎兵和重騎兵一股腦湧進關中,幾千人的守關士卒除了遠程打擊下的死傷者,集體放下武器做了俘虜。
進關後的堯熙園進一步發現,瓦口關內多處營壘破敗,除了潦草修複的法陣和遍插營壘的軍旗,似乎近期內就沒有駐紮過大軍。
那麽,風梁聯軍與雇傭軍之戰,是真實發生過的,還是為了做局捏造出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