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0.第690章 起鬨
軍校的事很快被趙頊拿到了朝堂上議論,出乎意料地是居然很順利地通過了。這點讓王雱與楊涵瑤感到了一絲驚訝。可很快地,夫妻二人便明白了其中的原由。
這條政策明顯還是針對武人的,政委的制度正好可以防止武人做大。朝中不少有識之士也意識到現在的政策明顯對於武人的掣肘太大,導致他們再也不敢勇猛作戰,長此以往這並不是什麼好事情。
現在有了政委制度,可以最大程度地防止武人做大為亂,如此一舉兩得之事,這幫文官自然拍手歡迎。
而且官家也說了,先設立軍校,以軍校為試點,而後慢慢放之全國,這正好迎合了保守派大臣們的想法。而至於以王安石為代表的激進派,既然老王同志都舉手表示同意了,其他人自然也就沒意見了。
所以,鬧了好久的大宋朝堂上難得地迎來了一片祥和之氣。軍校之事,三三編製,軍銜制度,政委制度居然全部通過了。
這對王雱與楊涵瑤來說絕對是個不錯的局面。而至於那些親王,郡王等宗親也是拍手歡迎。
這些人等於都是被國家圈養出來得,既不能出仕也不能為官。無所事事下,可不就是可了勁地造人么?家中子弟太多了,挑出一兩個庶子去軍校,以後沒準也是條出路。
再說這名聲也夠響亮,皇家軍校,校長便是當今天子。那可是正兒八經地天子門生,光這份榮耀就足夠吸引人了。
當然,這份榮耀還得靠自己去爭取。也不是阿貓阿狗都能去得。第一批學員就在各位大臣與皇室宗親中選取,得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考試方能結業。
當然,入這校門的門檻也不低。除了要家世符合外,還得有些學問,雖不要求熟讀四書五經吧,起碼這基本的功底要有。如果能懂些兵法地,那最好了,可破格錄取。
這事既然是王雱提出地,那招募學生的重擔自然也就落在了王雱身上。只是耐人尋味地是,官家還特意下旨,由吳國長公主協助。
這就有些意思了。想起一些傳言,不少明白人都覺得恐怕這位吳國長公主真要走到前台來了,官家這是為她在造勢。因此不少人動了心思,打算去與楊涵瑤套套近乎,一時間,吳國長公主府那是熱鬧非凡,每日都有不少人來拜訪。
不過出人意料地是,這位長公主直接把人都攔在了門外,說身體不適,不宜見客。
這讓許多人都感到了一絲不滿。大臣們的孩子還好說,畢竟公主是君,他們是臣;可對於那些同為宗親的人來說面子上就有些掛不住了。
特別是那些親王,郡王的嫡子們。都是家裡的小祖宗,哪受過這等閑氣?那些庶子們倒還好些,畢竟在家中也不怎麼受待見,楊涵瑤的身份又高出他們太多,見這些人鬧也不符合,都躲得遠遠地,他們是來為自己博前程得,可不是來找麻煩地。
吳國長公主深受三代帝王信任,一些庶子心裡都明白,在這兒,莫說是親王的嫡子了,就是親王來也討不到什麼便宜。
那個寧王就是最好的列子。跟長公主做對,人家鳥都不鳥他,直接去了瓊州,看起來好像寧王贏了,把楊涵瑤與王雱逼到了那荒蠻之地去。
可仔細思量下,再看看她回京后官家給得封號,以及王安石的上位可不就清楚了么?
這一家子,女主人是長公主,男主人又是侍讀,公公是百官之首,女方的娘家更有一位大將軍,就這等勢力,誰惹得起啊!
光一個天波府就夠他們受得了!楊文廣可不同於一般的武將,人家那祖上為了大宋可是把命都搭進去好幾條,楊老令公被俘后,更是不輸氣節,寧可餓死也不為遼官。
再加上他們可是四知堂的人,乃關西孔子楊震之後,說他們造反誰信啊?
所以別說是他們了,就是他們的爹來了也撈不著什麼好處。看著幾個親王,郡王的嫡子們作死的樣子,這些庶出的孩子們感到一陣幸災樂禍,完全有看好戲的心思。
可楊涵瑤再次出乎他們意料了,那些傢伙鬧了半天,人家愣是閉門不出,就跟那寧王一樣,拳頭打出去了卻打在了棉花上,可把人給氣壞了。
隨著軍校的落成,挑選學員也進入了尾聲。趙頊為此還特意書寫了軍校的名稱,還發表了一番就職演說,整個學校的氣氛立刻熱烈了起來。
各大報社也紛紛報道了此事,不少平民百姓聞聽后,也紛紛露出羨慕的眼光,順帶著還發起了牢騷。
在他們看來,這是不公平的現象。特別是那些讀過點書卻又沒家世的人就更不滿了。
紛紛給報社投稿,發表自己的意見。這一現象引起了趙頊的注意,連夜召集大臣商量后,便下了個聖旨,詔告天下,以後軍校會對所有人開放。
而現在卻只是嘗試建立軍校,故而暫且不對平民百姓敞開大門。有了天子這番話,大家的不滿總算消停了,注意力也轉移到了軍校上面,很好奇,一群王公貴族子弟上的學校會是什麼樣?
不管百姓們如何議論,這軍校總算是落成了。開學第一天,校長趙頊發表了演講,主要也就是鼓勵大家勤於訓練,要聽教官安排之類的話,還有就是忠君愛國了。
等校長講完話了,便輪到王雱這個軍校實際管事人發表演說了。不過很顯然,這些王公貴族的子弟們對於王雱是副校長很不滿意,時不時地發出一些起鬨聲。
王雱也不在意,自己說自己地,不過眼中卻閃過了一絲冷芒。
現在讓你們高興會兒,晚些時候可有你們哭的時候呢!
為了這教官人選,他與妻子也是花了好大一番功夫,從禁衛軍中層層篩選,找了一處幽靜之地,與這些官兵們同甘共苦,一起接受了後世的軍隊訓練。
而他們的教官就是楊大姑娘了。
說起來楊涵瑤前世也非軍人,只是上大學那會兒有過短暫軍訓的經歷。不過就整肅一個軍隊的軍容,軍姿來說那點皮毛倒也夠了。
反正這朝中不還有不少的武將么?還有系統的幫忙,有書籍輔助,這些挑選出來的禁衛軍軍官可不是目不識丁之人,許多人的學識還是相當不錯得。
楊涵瑤把書籍發給這些人,然後結合自己的經驗,經過長達三個月的討論與修訂,又加上三個月的實踐,總算是把軍校前期的訓練內容都制定了下來。
為此,這些教官們甚至連過年都沒回家,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訓練中去了。對於這些教官們來說,這也將是他們人生的一個重大選擇。
楊涵瑤挑選地都是禁衛軍中底層軍官,一來是這些人有些文化,二來,這些人渴望機會,更容易接受新思想。正所謂屁股決定腦袋,這軍校名義上是趙頊地,可楊涵瑤卻認為他屬於全大宋的百姓。
為了防止官僚化在這裡出現,她與王雱也是費了好大一番功夫得。
一番準備后,軍校終於是落成了。時間也到熙寧四年的夏初,天氣也熱了起來,王雱說完話后,便抿著嘴巴不再發一言。
下面的人繼續哄鬧著,王雱的身後被拉起了一道帘子,楊涵瑤就坐在後頭。絹紗製成的帷幕,雖朦朧,可從里朝外的看得話,再加上她那變態的眼力,這些人的表情看得可是清清楚楚地。
嘴角微微翹起,看著這群孩子,她的眼中閃過一絲憐憫。再看看自己老公的臉,心裡更是同情這群熊孩子了。
以王雱的性格,可預見地是這群傢伙以後的日子不會好過了!
「全體都有!」果然,王雱開口了,「去靴!圍操場跑步三十圈!何教官!」
「到!」
「宋教官!」
「到!」
「林教官!」
「到!」
王雱一一點名,二十個教官到位,吩咐道:「你們在旁監督,敢抗令者鞭五十!」
「是,長官!」
「什麼?」趙恵(虛構人物)掏著自己的耳朵,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他堂堂南康郡王之嫡長孫,居然要被一群卑賤的武人鞭策?
再說還要赤腳跑三十圈,這不是侮辱人么?豈有此理!哪怕眼前這駙馬是自己名義上的姑父那也不行!
「王大人,哦,不,應該說王總教頭……」趙惠陰陽怪氣地笑著說道:「這天雖熱可也不至赤腳跑路吧?難不成駙馬爺有此雅號不成?看看男人腳?」
此言一出,眾人哄堂大笑,幾個親王家的嫡子更是叫喚的厲害。
「哈哈,嘖嘖,姑母在不在這裡啊?聽說官家要姑母從旁協助,若姑母知道姑父有此雅興,不知該是個什麼模樣?」另一個親王子弟在旁嬉笑著說道。
「駙馬有什麼雅興,本宮自然是知道得。」楊涵瑤的聲音幽幽地從帘子後面傳出來,「此事就不勞幾位侄兒操心了。還是說說正事吧。幾位教官,你們還愣著做什麼?難道駙馬說得話你們聽不見么?讓他們去靴上跑場,若不滿三十圈者下來者,鞭五十!」
話音一落,只見簾帳中飛快竄出一個物件,一條精緻的鞭子的一頭直直地插入操場旁的沙土裡,「此乃仁宗爺御賜金鞭,上打天子,下打佞臣!爾等若再呱噪起鬨,可不要怪我這個做長輩的不講人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