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第384章 閑話
司馬光一干大臣卻陷入了沉思。楊樂賢這番話說得有禮有節,其實是沒有錯得。只是作為聖人門徒把阿堵之物時時宣諸於口,實在是……
楊涵瑤見此,靈機一動,忙福身說道:「其實臣女來京中也做了一首詩得。」
趙禎看向楊涵瑤,只是那目光里多了一絲異樣。其實楊樂賢剛剛轉述楊涵瑤的那番話是說到他心裡了。作為一國之君,沒有誰比他更清楚錢的重要性。
只是做為聖天子,乃民間所說得聖人,這樣的話他是不能說出口得,也不能贊同。又想起楊涵瑤說得皇家銀行一事,以及澳洲那一大塊的土地,心頭再次火熱了起來。
可前幾日韓琦的一道摺子已引起了軒然大波,韓琦深知帝心,那道摺子與其說是在逼楊涵瑤拿出具體計劃來,不如說是試水。
現在試水的結果出來了,那就是遭到了群臣的反對。對此,兩位宰相和一些認同的大臣以及他這個君父也是無可奈何啊!
趙禎想著事兒,手指不由自主地在桌上一下沒一下的彈著,楊涵瑤過幾日就要回晉陵了。是不是給她和王安石下一道密旨?秘密促成澳洲與銀行之事?
王安石此人雖是行事古怪,可卻不是迂腐之人。他在常州觀楊涵瑤行事,也從中總結出了許多經驗,若讓王安石出面,由楊涵瑤在背後出主意,這阻力會不會小點?
想到這裡,趙禎忍不住微微嘆息了一聲。看了看楊涵瑤,眼底又浮現出了惋惜之色。如此大才,為何身為女子?到底是朕德行不夠,還是命運弄人?竟不賜予楊涵瑤男兒身以助朕啊!
看趙禎這樣,楊涵瑤心裡又開始緊張了起來。曹后倒有些明白皇帝的心意。國庫吃緊,已是丁吃卯糧;就連內庫也不豐厚,皇家尚且節省度日,更何況天下臣民乎?
楊涵瑤弟弟轉述的這番話是勾起官家的煩心事了吧?見楊涵瑤忐忑不安的樣子,曹后無奈的搖了下頭。
畢竟還是太年幼,沉不住氣啊!
她抿嘴笑了下說道:「哦?吾兒竟有作詩?莫不是坊間傳聞的桑蘇以詩會友所作的那首?」
見到皇后打圓場,楊涵瑤心裡感激。忙朝曹後福了福身,道:「回曹母后,正是那首。」
富弼是個寬厚之人,也知道官家這番不是針對楊涵瑤的。見楊涵瑤忐忑,不忍讓其不安,又見皇后開口,忙說道:「老臣聽聞就是以重陽為題得呢!縣主可否吟來,讓老臣等也一飽耳福?」
趙禎這才慢慢回過神,看見楊涵瑤不安的樣子,知道自己的沉思嚇到她了。忙又笑了起來,說道:「嘉寧啊,快,吟來給朕聽聽。」
「是!」
楊涵瑤福身,頓了下開口吟道:「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好!」趙禎讚歎了一句,「與唐時王勃的『九日』有異曲同工之妙!」
「大有唐之風韻!」趙佳柔身為皇家公主,其鑒賞水平那也是杠杠得,詩詞的好壞一聽就能辨出高下。
「妹妹真是好才華!這等才華,真叫姐姐好生嫉妒呢。」
楊涵瑤忙謙虛了幾句,「姐姐折煞妹妹了!」
就在這時,門外來了幾個人,原來是未來的英宗老大帶著將來的神宗皇帝前來赴宴了。
「父皇,母后恕罪。兒臣來遲了……」趙曙一進門,忙福身請罪。
「皇兒何罪之有?如今你有公務在身,自不能再如從前般,快快坐下吧。」趙禎溫和地說道,只是語氣里卻不如對兗國公主那般親近,透著一股疏離。
「孫兒給皇祖父請安,給皇祖母請安。」未來的神宗小朋友很是恭敬地跪下磕頭行禮。
趙禎看到趙頊反而臉上的笑意大了些,對他也親熱了不少,他揮著手,說道:「好孩子。來,到皇祖父這裡來。」
趙頊歡快地跑到仁宗跟前,被趙禎拉起小手,很是乖巧地依偎到仁宗邊上,可眼睛卻又好奇地望向了楊涵瑤和楊樂賢。
楊樂賢見趙頊望自己,見這位小哥哥眉目清秀,且小小年紀已透著一股子貴氣,氣度端得是不凡,心生好感,咧開嘴巴,沖著趙頊友好地笑了起來。
趙頊也忙回以微笑,見到兩個小孩子的互動,趙禎忍不住笑了起來。
「實兒啊!(趙曙小名,趙曙原名趙宗實,后被仁宗賜名趙曙。)」曹后喚了一聲,「辦公可辛苦?母后見你近日消瘦了不少。」
歷史上的曹后無子,趙曙自小在她身邊長大,因此雖沒血緣關係,可關係卻是很親厚,勝似親生。
見到曹后關愛自己,剛剛還有些失落的趙曙忙回道:「多謝母后關愛。只是食君之祿,擔君之憂,為父皇辦差,何來辛苦一說?」
趙禎這才笑著說道:「也別太辛苦了。朕覺得皇后說得不錯,近日是消瘦了不少,嘉寧有句話說得好,葯補不如食補,嘉寧啊,你晚些也給你哥哥開個食療方子吧。」
「是,臣女遵命。」楊涵瑤忙福身說道,又對未來的英宗大人投去一記善意的目光。沒辦法,此時的英宗在大宋皇宮地位很尷尬,趙禎遲遲不立太子,他這個過養過來的孩子,屬於爹不疼娘不愛的那種。
可知道歷史走向的楊涵瑤卻知道越是這個時候,越是要對英宗大人進行感情投資。在場的人只有她知道,這位主最後可是大贏家。
她若不趁著現在搞投機,等人家登基了,那什麼都晚了。
趙曙收到楊涵瑤安慰的目光,心裡熨帖。這個皇妹小自己很多歲,可為人清直善良,對自己這個哥哥很是尊敬,從沒因為父皇寵愛而有半點小看。
他甚至覺得這個妹妹其實是知道他在宮中處境得。這不,她給自己府上送了好多的東西。雖都是些她常州商會出品的特色產品,可事後趙曙得知,在所有的皇親中,唯有他和兗國公主府上送得是最多的。
楊涵瑤的行為讓他覺得很熨帖,很窩心。長期處在尷尬位置上的人,其實內心也有著一絲絲的自卑。楊涵瑤的舉動無意中就一下拉近了二人的距離。
雖面上看著沒有什麼過密的往來,可楊涵瑤細心的舉動趙曙一點一滴地都深深地記在了心裡。
「君父,臣女去看下廚房都好了沒有。」楊涵瑤見時間差不多了,便福身這樣說道。
趙禎點頭,笑著說道:「朕見你一會兒就回來了,你這妮子莫不是偷懶,沒給朕拿出真本事來吧?」
楊涵瑤抿嘴一笑,調皮地說道:「君父的仁德天下臣民盡知,臣女身為人子哪敢怠慢君父?那樣豈不是要被天下臣民臭罵?到時不等君父收拾臣女,臣女也會被萬民的口水給生生淹死得。」
「你呀!」趙禎聽了這話,搖著頭說道:「你這妮子!嘴巴越發厲害了!好,快去,朕這五臟廟已經在鬧騰咯!」
「是,君父稍待!臣女去去就來。」楊涵瑤福身,對槿嫆使了眼色,槿嫆忙告退,跟著楊涵瑤出來。
「殿下。」
「槿嫆姑姑,你快去布置下,今個兒咱們吃火鍋。」
「火鍋?」槿嫆疑惑。
楊涵瑤趕忙把火鍋怎麼吃得給說了下,其實這吃法並不新鮮,只是火鍋文化還不像後世那樣已成一種特有的文化。說白了,這時代的人對於火鍋的概念還不甚清楚。
槿嫆一邊點頭,一邊又有些忐忑地問道:「殿下,這樣行嗎?」
楊涵瑤嘻嘻一笑,道:「槿嫆姑姑放心,定然沒事的。」
見到楊涵瑤信誓旦旦的樣子,槿嫆這才放心離去,去布置餐廳了。
楊涵瑤想著等會兒的場景忍不住偷笑。這個時候,一般公卿王侯吃飯選得還是分餐制。當然,作為帝王,無論什麼時候,都不可能與臣子在一個圓桌上吃飯得。
嗯,如果去郊外野遊,也許有可能……
楊涵瑤家裡可沒那麼多小桌子,而且今天又是吃得火鍋……所以只能委屈一下皇帝陛下上圓桌吃飯了。這也叫與民同樂嘛!
到了廚房看了一下,只見羊骨湯已熬得雪白,散發著陣陣香氣。楊涵瑤貪婪地深吸了一口氣,眯起眼,滿足地自言自語道:「真香啊!沒有工業污染的時代,這煮出來的羊湯都不一樣。」
「殿下,工啥染?」毛峰在旁聽到楊涵瑤的嘀咕,以為縣主又要吩咐自己做事,忙過來問道。
楊涵瑤笑著的臉頓時僵住,忙收起笑容說道:「沒有,沒有!就是覺得毛師傅不愧是御廚呀!這羊湯熬得真好!好香呢!」
聽到縣主誇張,毛峰臉上也露出笑意,不過還是謙虛地說道:「都是縣主指點得。以前老臣都不知這甘草竟有去羊腥之效。難怪老臣的父親常跟老臣說,活到老,學到老,切不可固守自封。自被娘娘派來伺候縣主后,老臣可學到了不少的東西。」
說著又福身道:「老臣謝縣主殿下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