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明玉> 第 58 章

第 58 章

  《58明玉》


  人是會得寸進尺的。


  特別是在沒有遇到阻礙的情況下, 不知不覺間, 就會一點點前進。


  等到了終點再看,恍然如夢, 居然已經是盡頭了。


  兒子隻有一個,當然是最重要的,這沒的說。


  張夫人的母親很清楚,誰才是自己真正的依仗。


  可是論貼心, 還是女兒嘛, 愛女和兒子是沒有什麽衝突的, 兩個人發展方向不一樣,自然也就可以毫無顧忌地偏愛。


  家裏頭有什麽適合兩個女兒的東西,原就被她多多地給了小女兒,大女兒那裏隻不過是過得去, 丈夫兒子看不出來,外人不會說閑話的地步。


  那是張夫人的母親為了不讓丈夫覺得她偏心,才勉強為之。


  實際上, 她恨不得沒有張夫人這個大女兒,看著就厭煩, 嘴巴閉得緊緊的, 沒有小女兒嘴甜外向,開朗可愛, 會撒嬌, 怎麽看怎麽順眼!


  在那以前, 說來說去, 說穿了也就是少少幾件衣服首飾的事情,算不得大事。


  小戶人家,吃得飽飯,條件算不得多好。但還是在一起吃的,再怎麽想要克扣,也克扣不到口糧上。


  最多少得一些衣服首飾,多幹一些活計。


  住也是兩姐妹合住,實在沒有多餘的屋子。


  這樣的有限的條件,張夫人再不得母親的歡心,也就是那樣了。


  漠視有,多苛待,不至於。


  畢竟那是她的父親還是看顧她的,也許不細心,也絕不會多磨磋。


  這樣的環境長大,倒讓張夫人認為自己受到了很好的對待,隻是不如小妹受寵,而已。


  直到家裏遇到了困難,她力挽狂瀾,解決了危機之後,事情才有了一點變化。


  家裏的境況好了,最多就是母親更舍得給小妹買衣服、首飾等物品了。


  這沒什麽,雖然置辦的產業都是家裏的,但張夫人手裏有錢,也不會委屈自己。


  隻是張夫人一直在外忙碌,每每回到家裏,看到父母兄妹四人聚在一起,真的很有一種自己隻是外人的感覺。


  這讓她在外麵繼續努力給家裏賺錢,順便為自己攢嫁妝的同時(給家裏賺了那可多錢,一份豐厚的嫁妝總該是有的,畢竟所有的東西她都給了家裏,又是她賺的,少少地拿一份,不是理所當然的嗎?),也更渴望擁有自己的小家。


  嫁出去了,有了丈夫、孩子,不就有了一個家了嗎?


  察覺到丈夫因為張夫人太能幹而有些心氣不平,張夫人的母親也開始盤算了起來,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好張夫人。


  家裏麵已經不困難了,生意也進入了正軌。


  張夫人的才能,對於她的家人來說,用處不大了。


  不僅僅是女孩子終究是要嫁人的,就待在家裏,與人與己,並不好。


  說句難聽的,以張夫人娘家的水準,這樣的家資盡夠了,再多也不是好事。


  不說支不支撐的住,就是太富有而無權無勢,誰知道會不會礙了誰兒的眼?


  張夫人的母親對於家裏麵的財富,已經知足了。


  既然生活無憂,她再也不能忍耐家裏麵還有張夫人這個討人厭了!

  隻要她走的遠遠地,張夫人的母親就覺得她這輩子算是圓滿了。


  她就盤算著給張夫人找個下家,還要讓她淨身出戶。


  以張夫人的特殊才能,肯定還能得一大筆聘禮。


  她到了誰家,誰家肯定財源廣進。娘家損失了這麽多,可不就得有些好處?


  要不是實在看不得張夫人這個大女兒在她跟前晃悠,覺得晦氣,張夫人的母親還舍不得把她嫁出去呢?


  恨不能讓她一輩子在家裏當一個送財人!

  隻是錢財夠了,心情就比較重要了。


  一家人都不喜歡也不想要張夫人再留在家裏,看著就礙眼,比如想起自己的無能,比如想起生產的痛苦。


  所以張夫人的母親一說起張夫人該出嫁了,丈夫兒子小女兒都很同意。


  隻不過他們不在意張夫人嫁給誰,怎麽嫁,也就全部交給張夫人的母親,一點也不關心這事兒。


  張夫人的母親就開始盤算誰家需要張夫人的本事,又出得起價錢,還能夠讓他們沾光。


  宅子裏的下人都知道了,也沒有誰說要給張夫人通風報信。


  雖說張夫人撐起了家中的生計,可是除了外麵的生意歸她打理,家裏麵的事情,她是說不上話的。


  大家都知道在家裏,大小姐麵上光鮮,可二小姐才是真佛,才是夫人的掌上明珠。


  這是有前例的。


  張夫人原有一個叫小月的丫鬟,有一回她拿了燕窩回來,讓小月拿去廚房煮,她等著吃。


  可是燕窩弄好了,小月去拿的時候,碰到了張夫人的妹妹,妹妹看上了燕窩,讓小月給她。


  小月隻說,這是大小姐要的,她不能做主。就被打了一頓,燕窩也沒有保住。


  等到張夫人知道了這事兒,她還沒有說什麽,就被母親指責“不孝順”“不友悌”“有好東西隻想著自己”……


  被戴上這一大堆帽子,麵對的又是母親,張夫人笨嘴拙舌,實在說不出什麽為自己爭辯。


  讓了一步,張夫人以為這事情就算是了了。可是沒過多久,小月就被賣出去了,賣去了哪裏,張夫人都不知道。


  她有心去母親處問一問,結果得到的隻有一個“不規矩,就賣了”的回答。


  看上去好像和上次的燕窩沒有關係,管著後院的是母親,張夫人又能如何呢?

  為了一個丫鬟斤斤計較,好像沒有必要?


  可實際上,此事一出,殺雞儆猴,哪怕大家都知道家裏的錢是張夫人賺來的,她在家裏也是沒有話語權的。


  退了一步,不僅僅是謙讓。


  而是讓人看出她空有才能,卻立不住,可以輕易被人拿捏。


  哪怕這個人是自己的母親,占據優勢地位。


  張夫人手握好牌,自己卻並不堅定,隨意就能退讓。


  為她做事,實在不安全,也就沒人肯為她通風報信了。


  做下人的,求的是安穩。就是為了賞錢,夫人和二小姐也能從大小姐手裏摳出錢來。


  像小月一樣,何必呢?

  下人也是惜命的。


  張夫人的母親打算把張夫人趕出門,順帶賣一個好價錢。


  雖說沒人告訴張夫人,但她還是避過了這一關。


  怎麽避過的呢?


  有人也打張夫人的主意,正是她後來的夫君,張老爺。當時呢,是張秀才。


  張秀才年輕有為,年紀輕輕就考中了,得了秀才的功名。


  秀才功名雖小,卻是起點,他這般年輕,還大有希望,也想繼續考下去。


  奈何家貧!


  看中他將來、想把女兒嫁給他的,錢財不豐,最起碼他不甚滿意。他看中的、有財有勢的人家,看他不上。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比來比去,張秀才選中了張夫人。


  張夫人生財有道的才能,那是人盡皆知。張秀才不想背上用光妻子嫁妝的名頭,也想源源不斷地有錢進賬。


  張夫人的才能可不就顯出了嗎?

  何況張夫人家裏雖是靠著她,成了暴發新榮之家,可比起家底兒,說句實話,也就是看得上張秀才的人家那樣的了。


  同樣的家底兒,張夫人的才能不就明擺著?


  張秀才就看中了張夫人。


  他不知道張夫人家裏的情況,隻憑著感覺,他認為,張夫人對自己的婚事是有話語權的。


  按著常理,張夫人為了家裏做出了偌大貢獻,誰不想著她幾分?

  卻不想,還真不按常理來。


  反正,張秀才就把勁兒頭往張夫人身上使。


  眉目俊秀,風度翩翩的少年公子,還是個秀才,很快就讓張夫人動了心。


  兩個人海誓山盟,互許終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