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衛公之死
李仙辰……這特麽不是當年冉亂時候叛軍骨幹麽,怎麽會出現在此地。
現在飛龍衛已經將延禧宮重重圍困,潞王等人也在趕來的路上,蘇仙奇倒是不擔心出什麽岔子,現在他忽然想到的是其它事。
多年來蘇仙奇掌控飛龍衛,蘇通當政的時候,蘇仙奇更是對皇城進出防衛了如指掌,後宮還有他蘇仙奇察覺不到的事情?
難道大周皇城還有飛龍衛查探不明的藏身之地?
片刻之後。
延禧宮前地麵上已經躺著七八具屍體,李仙辰披頭散發,仗劍殺人。
不遠處,蘇通手扶寶劍而立,麵無表情,朗聲說道:“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朕謝過李將軍!”
“哈哈哈!”
李仙辰殺得興起,劍法飄逸卓絕,在數十名飛龍衛中間穿梭縱橫,“琴劍埋光易,英雄寂寞難!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冠!”
“曾慕仙君逍遙遊,今朝仗劍——”
一句話還沒說話,忽然遠處一箭射來,穿過重重人影,直接貫穿李仙辰胸膛。
“李仙辰……你還是像當年那般廢話!”
左夢橋扔下手中長弓,拔出寶劍,大步走了過來:“當年渭水河邊一場大戰,本以為你是死在亂軍之中,沉沒河底,屍骨無存,結果是藏匿宮中,苟且十幾年……真有你的!”
李仙辰吐出口中鮮血,瞥了一眼胸前長箭,冷笑一聲:“左夢橋!小人得誌!當年對壘老夫以一擋百,險些將你斬落馬下,此刻倒是訚訚狂吠,也隻會這般暗箭傷人……”
左夢橋猛地上前,一劍砍斷李仙辰左腿,李仙辰身形不穩摔倒在地。
下一劍斬斷李仙辰右腿,接連兩劍切斷雙臂,瞬間血流遍地,殘肢散落。
李仙辰悶吭幾聲,眼神憤恨地盯著左夢橋:“小人……”
噗呲……
左夢橋一劍插進李仙辰背後,淡淡說道:“左某不像李兄這般能說會道,隻擅殺人!當年長安城外能殺你一次,如今就能再殺你一次……”
劍下李仙辰儼然已經斷了氣息,沒有生機。
左夢橋扭頭看向蘇通沉聲說道:“臣左夢橋請陛下上路!”
聲音落下,身後兩名飛龍衛再次捧出數尺白綾走向蘇通。
蘇通冷笑一聲:“左夢橋……之前倒是小看你了,原來你也是這般朝秦暮楚之輩!”
“陛下,老臣從當年平定冉亂開始,就在潞王麾下效命了!”
蘇通心中一凜……不禁有些悔恨,這些老銀幣藏得真深,難怪當初父皇最後留下的話讓自己警惕潞王和高門……
也隻有父皇在位的時候潞王他們不敢輕動。
自從自己登基上位之後的絆腳難題看來都是他們在幕後謀劃的了,還有當年出賣韋元康的靈州軍,之前飛龍衛也隻查到了趙家、左家,如今看來幕後未嚐沒有潞王身影……
趙家、左家都是當年冉亂之後崛起的軍功世家,潞王乃是當年領軍平定冉亂的頭號功臣,其中淵源不難猜想。
相通這點蘇通淒然自嘲一笑,可歎自己這麽多年爭搶皇儲之位在他們眼中不過是幼稚的棋子爭鬥,之前自己倉促宮變也隻是任性的胡鬧?
下一瞬間蘇通神情凜然,拔劍橫斬,將來到身前的兩名飛龍衛斬落台階下。
“天子自有天子死法,豈能讓這等醃臢之人近身?”
蘇通猛然橫劍在脖頸之上,歎息一聲:“今朝隻得學楚霸王了!”
言罷,用力按下,血濺當場,大周景明皇帝登基不過數月,死於宮變之中。
這邊左夢橋微微皺眉,轉身離去,心中冷哼,‘若是你有楚霸王三成本事也不至於落得如此田地!’
一夜之間,龍林衛統領駱元成接受潞王召喚歸順,豹韜衛統領呂紹宗被解職,由潞親王長子蘇文道接任。
神策左軍由潞王次子蘇文興,神策右軍由三子蘇文盛接任,武衛左軍由南安王蘇明遠接任,武衛右軍由韋昭擔任。
飛龍衛全權歸屬蘇仙奇統領,陸文衝繼任工部尚書,入閣政事堂;左夢橋以刑部尚書仍留政事堂,蘇明遠入政事堂……
一夜之間宮廷政變順利結束,這其中變動巨大,但想必之前蘇通政變的時候要順利得多,各方麵權力接替沒有引起多大的風波。
就在宮變發生當夜,太後喬氏自盡於寢宮。
翌日,當諸位大臣權力交替的時候,衛仙洲、鄧風林二人之前奉命回京,此時剛好進入長安。
當他們進入長安城的時候就察覺到了不對勁,但多日身處前線軍中,身心疲憊,並未多想,畢竟如今長安城中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也是正常的。
於是,就當兩人匆忙趕赴皇宮去見皇帝的時候……
被蘇仙奇率人直接抓獲,送進了飛龍衛私設天牢之中。
兩人是一臉懵逼,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何事2的情形下被投入天牢。
實際上關係很簡單,從慶祿皇帝蘇弘登基以來,對於潞王、左夢橋等人而言,衛仙洲向來不是和他們站在一邊的。
於是。
像衛仙洲、鄧風林這般有影響力的軍中將星存在,就是對蘇越掌控軍權的一種威脅。
除了他們之外,大周軍神名將就是潞王蘇越了,魏玉城、秦芳等人都要差一籌,陸琨則是低了一兩個輩分,威望不足。
說起如今存活於世,大周軍中最有威望者,還得是潞王蘇越和衛公衛仙洲。
當天在天牢之中,兩人就被灌下毒藥,莫名其妙暴病而亡,在臨死前也不清楚長安城究竟發生了什麽。
飛龍衛並不打算正大光明處理此事,衛公、鄧公二人在新皇麵前是眼中釘,但在軍中卻是頗有名望,暗中處理掉他們就行了,不必交由刑部定罪。
一旦擺在明麵上反而不好處理。
所以就在長安城百官不知道的情況下,衛仙洲、鄧風林兩人一代名將,風塵仆仆從榆寧前線趕回來,而後在一個時辰之內就暴死在獄中。
一切悄無聲息。
隨後兩天之中,數道聖旨從長安城中發出送往四方邊軍軍中。
其中旨意倒也簡單,但卻如同炸雷般將整個大周局勢驚醒,各方勢力迅速龜縮一處,不敢輕動。
先帝暴病而亡,死於昭妃張氏床榻之上!
潞親王蘇越眾望所歸,登基九五之尊,年號改元建武!
聖旨頒布四方,詔令邊軍停戰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