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寶刀未老
河東都督府中。
前幾天燕國並州軍調動異常的探報就送到了這裏,此時更是收到了燕國進攻鐵刃城的消息。
之前衛仙洲北上之前就給陸琨寫過信,約定過信號,此時燕國大軍剛剛抵達鐵刃城下不久,北境的烽火就迅速沿著黃河西岸傳到了這裏。
陸琨看著遞上來的戰報,笑了一聲說道:“全線出擊!平燕衛隨我出戰!”
在各鎮兵馬抽調北上抵禦突勒侵犯的時候,河東軍就已經進入全軍備戰的狀態,各衛各營暗中調動,前移到周燕邊境,等待著都督府的軍令。
此時陸琨一聲令下,議事廳中諸將齊聲應諾。
一旁副將猶豫一下勸阻說道:“都督,平燕衛出動的話會不會動靜太大……而且都督您在這裏坐鎮就好,前麵有我們牽製燕國並州軍就好了。”
平燕衛是不在兵部冊上的。
平燕衛一衛兵力過萬,全衛半數以上都是精銳騎軍,這些年為了練出一支重騎兵來,陸家沒少砸錢進去。
現在陸家購買良馬,打造精甲,也不過是三千重騎兵,人馬俱甲。
輔以六千輕騎,平燕衛騎軍成為河東軍最大殺器。
陸琨笑道:“無妨,衛公是知道平燕衛的……”
“況且,此次我河東軍不是牽製燕國並州軍那麽簡單!”
衛仙洲的命令是盡量牽製燕國並州軍,減小周國北境壓力,但陸琨不這麽想。
什麽叫牽製?
全力進攻就是最好的牽製!
陸琨心中已有定論,此番既然燕國不講信義,背刺周國,那就大幹一番好了。
燕國背刺周國,那後續燕國幽州軍和青州軍、冀州軍必然會陸續調來。
一旦這邊戰事拖了一個多月,燕國援軍抵達,那河東軍抵禦起來也是很棘手的。
所以,
陸琨要在燕國援軍調動進入並州之前,全軍出擊,攻下晉陽城!
衛仙洲看向廳中諸將,沉聲說道:“三路出擊,左右兩翼策應中軍,兵鋒所向——晉陽城!”
並州軍不是在側擊周國北境嗎?
那就在燕國反應過來之前,端掉並州軍老巢!
座中諸將麵露疑色,幾名親信更是有些驚疑不定。
“都督,這樣做的話,我們河東郡的底牌就全暴露給朝廷了!”
河東的實力,在朝廷眼中,在朝堂袞袞諸公眼中,比起榆寧軍、靈州軍是有所不如的。
平時和隴右軍齊名。
但實際上靈州軍三年多之前全軍覆沒,此時榮光不再,人盡皆知。
至於榆寧軍,恐怕見了河東的精良武備,也得咬牙羨慕!
誰是大周邊軍第一軍,還說不定呢!
陸琨看向說話的那名副將:“就算我陸家遮掩著,朝廷就看不出來?河東軍……不是陸家軍!”
“那些軍隊是我陸家養起來的不假,沒在兵部登記不假,但他們是用來進攻晉陽,進攻鄴城的!此時周燕開戰,為何暴露不得!”
陸琨的聲音響徹廳中。
“這樣的話日後不要在我耳邊說了!去吧,今天日落之前,各軍務必開拔進入燕國境內!”
“喏!”
三個時辰後。
此時天色已晚,夜幕漸漸降臨,燕國西南邊境平陽城中。
汾州刺史斛律明差點驚掉下巴。
他也是下午才收到來自北方朔州城中馮仁傑的指令。
並州軍自晉陽以南,全軍調至邊境備戰,防禦周軍。
還沒等到斛律明調動周圍大軍的軍令發出去,他就接連不斷收到周國河東軍入境的消息!
前方接連十二座營寨和要隘被拔除,數千人分散在各個營寨中被河東軍碾壓殲滅。
河東軍前鋒已經直指平陽城下!
副將慕容統看著眼前有些失態的斛律明說道:“將軍,此時我們是否暫時撤出平陽城?”
是否撤出平陽城?
身旁二十多歲的慕容統都看得出來。
前方拚死傳回的戰報中,河東軍如同猛虎過境,氣勢難擋。
恐怕河東軍是全軍進犯了。
那陸琨是早有預謀,可想而知在有備而來的數倍周軍麵前,死守平陽城必定難逃一死!
但斛律明猶豫了。
段彝、斛律明、鄧普、尉遲鋒。
四名上將鎮守河東,統領並州軍同時抵禦突勒和周國,他們在燕國朝堂之上威名多年不減,被稱為‘河東四庭柱’!
但此時斛律明有些懷疑自己,是否配得上河東四庭柱之稱?
到底是段彝和他老了,不複當年了。
還是說對麵那陸家的年輕人,比陸家前兩代還要陰險狡詐?
這些年燕軍極少和周軍作戰,有限的幾次小規模摩擦,也都是點到即止,看不出太多。
在斛律明眼中,陸琨稱得上是用兵謹慎,治軍嚴明……
但在他眼皮底下,提前將河東軍全軍集結在邊境,並且在段彝和斛律明開始動作之前,河東軍就全軍閃擊燕國……
這等隱秘和雷霆手段讓斛律明感到害怕。
此時慕容統問他是否棄守……斛律明稍作思考,給出了答案。
“你帶幾人連夜趕往晉陽城,將周國河東軍態勢通報給段將軍!”
斛律明慨然說道:“至於我就留在平陽城,等著段將軍集結大軍來支援!”
慕容統臉色變了變:“將軍!”
“不必再勸,我意已決!”
“我這麽多年沒打過什麽仗了,前些年還在晉陽城休養著……看來我是養的有些憊懶了,此時正好磨磨刀,試一試陸家那小兒的深淺!”
不等慕容統開口,斛律明接著說道:“此時我若是退了,那沿途數州數城恐怕就會望風而降,兵敗如山倒,所以我得守住平陽城!”
守住平陽城,讓段彝和馮仁傑有時間調集援軍,安排並州守備!
讓並州其餘州郡有時間做個準備!
“況且單憑今日前方戰報,你我隻能判斷出河東軍必然規模不小,大致方向在何處……至於河東軍具體數量多少,兵分幾路,領軍之人是誰,可是一點都不知道啊!”
斛律明歎道:“老夫得在此地守著,不然老段都不好做準備啊!”
慕容統不再多說,起身走了出去,連夜趕往晉陽城。
房間內斛律明麵帶苦澀。
往年在鄴城,曾聽兵部尚書婁玉昭說,河東四庭柱名號有些大了,段彝之下三人不過平平!
按照婁玉昭的話說,鄧普出身寒門,見識略短,用兵過於剛猛;尉遲鋒年紀不大,經戰太少,容易吃虧。
至於他斛律明,則是心高氣傲,比不得斛律家前兩代。
斛律明當時還有些不忿,斛律家自從百年前進到中原,世代為將。
在大燕,斛律家也是將門世家,數代名將,父祖皆是威名赫赫,一時之傑!
斛律明年輕時也是鄴城翩翩少年,領兵以來,敗少勝多……
可此時,斛律明有些不自信了,婁玉昭那老家夥!
想到此處,斛律明麵容嚴肅,起身披甲,出門走向平陽城頭!
今日,就讓周軍那邊的小兒看看,斛律明寶刀未老!
雖說失算一籌,但想從我斛律明手中奪去平陽城,豈是那麽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