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周柱國> 第30章 詩會文集

第30章 詩會文集

  秋風吹客衣,回首暮雲低。仗劍出師日,家人問歸期……


  這些詞句隱約回蕩在韋昭腦中,這首詩算不得上乘,但也還可以。


  問題在於當下詩會是為了贈詩為寧王壯行助威,而喬可柔詞句之中頗多淒涼懷戀之意,這……


  韋昭有些摸不著頭腦,這是因為喬可柔本人品性如此,向來就如林妹妹般多愁善感;還是詩句另有含義?

  韋昭忍不住朝喬可柔看了一眼,那女子溫婉含情的模樣著實誘人。


  當下不僅韋昭有些懵,席中稍微有些鑒賞常識的人,都能感覺到其中味道不太對。


  當然,像韋昭身邊,呂琦這樣對詩文毫不敏感的人除外,這樣的人當然也不少。


  在眾人眼中,這首詩還算可以,就是不太好點評,一時間眾人反應稍有遲緩。


  好在沒讓大多數人有所反應,喬可柔身旁的陸婉凝施施然站了起來。


  “可柔姐姐的詩作完了,就到我了。”陸婉凝淺笑道,一句話轉過眾人注意力來。


  隨後紅唇輕啟,緩緩吟道:“萬裏長城一望平,將軍鐵騎破陣行。秋風吹落邊關月,猶照燕然石上名。”


  中規中矩……韋昭聽在耳中,默默點評道,不過聲音蠻好聽的。


  陸婉凝吟完一首詩,就像喬可柔一樣,朝著遠處行了一禮,緩緩坐下。


  詩會照常進行,過了許久,幾乎要輪完一圈,到了這一邊呂琦這裏。


  輪到呂琦,呂琦徑直站起身來,臉上洋溢著笑意,環顧一圈,緩緩吟誦道:

  “天山萬裏雪漫飛,塞北沙寒馬不肥。今日出征應有喜,將軍連夜斬樓蘭。”


  嗯?詩還行,但肯定不是你自己做的,韋昭微不可見點點頭評道,天山萬裏、大破樓蘭……這一圈下來,樓蘭城已經被攻破十七八回了,想必連渣都剩不下了。


  呂琦吟誦完畢,自信地環顧四周笑了笑,然後朝寧王施了一禮。


  韋昭嚴重懷疑,呂琦總環場四顧是為了多看幾眼心頭惦記的‘名媛們’,但他沒有證據。


  呂琦磨磨蹭蹭地坐下後,韋昭站起身來,朗聲吟誦道:

  “萬裏邊城遠,旌旗大漠寒。


  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冠。


  琴劍埋光易,英雄寂寞難。


  報君台上意,凱歌奏長安。”


  這首詩正是之前韋昭為了征服柳一漸,當時就編湊出來的。


  不過因為相關人員一直被局限在宣平坊的院中,並沒有機會讓這首詩流傳出來,所以此時還是第一次公眾出來。


  隨著韋昭一句句地吟誦出來,席中頗有賞析能力的人都微微側身,或是直起身來,仔細品味,不禁都撫掌而歎。


  這首詩格律上不算很齊整,但其立意出眾,其中誌氣讚揚,與眾不同。


  雖然也帶有長安、大漠的字樣,但沒有更多的被用濫了的辭藻。


  而且其中兩聯尤其出色,用在寧王這種即將出征的皇子身上,更是恰如其分。


  當下旁邊的賀若雲滿目精光,臉上已經掩不住地露出震驚、欣喜之色。


  韋昭吟誦完畢,向著寧王躬身行禮:“殿下此去,必能宣威河西、奏凱而還!”


  蘇羨當下也是頗為觸動,‘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冠’,倘若多年以來,不是被世家所忌憚的原因的話,本王早就能像兩位皇兄一樣自由地施展抱負了。


  大丈夫生於皇室,當心懷社稷,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穿一身戎裝,開萬世太平!

  當下寧王起身舉起酒杯,與韋昭對飲一杯:“得君所祝,願如君所言!”


  此時寧王被觸動的同時,肅王、康王也都不禁動色,看向韋昭。


  先前隻聽說韋昭對商賈之術頗有研究,沒想到詩文功底也是如此出色,當下兩位皇子止不住的讚歎,心中也多了幾分心事。


  韋昭上首處的鄧風林同樣是驚訝之極,作為幾年來武經學博士,雖然隻負責教授監生兵法將略,但對手下學生們幾斤幾兩還是大致清楚的。


  韋昭多年苦讀,雖然博聞強識,但算不上伶俐變通之人。


  先前韋昭在國子監提出的‘遊擊戰術’十六字訣就讓鄧風林頗為驚訝,但還能算作是韋昭多年苦讀,將孫吳兵法融匯,提煉而來。


  但這次的幾句詩,‘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冠。琴劍埋光易,英雄寂寞難。’,這種程度的詩句,就算是常年浸淫此道的人也未必寫得出來。


  畢竟文章本天成,沒點靈氣是做不出來的。


  鄧風林一時間陷入沉思,韋昭的不同似乎是從前段時間腦袋受傷開始的,莫非當時……被驚馬踢到腦袋反而開竅了?


  緊挨著韋昭的呂琦平時也是不通詩文,此刻見周圍眾人呀然失色,心中也是不明覺厲。


  子明這幾句詩這麽好的嗎?我覺得差不多呀。


  呂琦腦海中不禁閃出念頭來,子明啊子明,先前就懷疑你偷摸摸瞞著我修學兵法,沒想到你還學會了寫詩!


  也不知道你跟誰學的,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韋昭!

  呂琦憤憤然看了韋昭一眼,韋昭頓感莫名其妙。


  遠處的眾人也是心有所悟,議論紛紛,有的人笑著誇讚,有的人認為必是請人代做,有的人撇撇嘴,頗為不屑—比如陸溫;有的人心中驚訝,然後心中翻湧,耳邊泛紅,不由得偷看了韋昭幾眼。


  一時間詩會之上頗為熱鬧,等到眾人議論稍稍停息,繼續輪轉下去。


  隨後鄧風林作了一首七絕,寧王更是連忙起身道謝,與鄧先生滿飲一杯。


  “天上秋高露氣清,將軍夜醉紫貂輕。玉關西去長城遠,射獵歸來月滿營。”


  聽到先生鄧風林的詩,韋昭微不可見地點了點頭,詩還不錯,比起那些動不動喊打喊殺破樓蘭的要好得多。


  詩中並沒有渲染什麽沙場血腥征戰難的意思,而是簡單的描述了一副極為浪漫的場景,就如同欣賞到一副水墨畫卷一般。


  之後就是肅王、康王依次吟誦了一首七絕,水平一般。


  至於隻顧著慢慢嚼咽的蘇明月,就被有意無意地略過去了。


  至此詩會已經輪完一圈,寧王也喝掉了十多杯酒,畢竟能讓寧王端起酒杯對飲一杯的人,並沒有多少。


  此時賀若雲恰逢其時地跳了出來,對場中笑道:“諸位今日所作之詩,已經都讓人抄錄了下來,來日將會訂成一冊詩集。”


  “過些時日,詩集將會抄錄成冊,各送一冊到諸位府上,並且會在東西二市的書鋪中售賣,諸位意下如何?”


  賀若雲嗬嗬笑道:“這既是為了宣揚今日群賢畢至、佳作連連的盛況,也是殿下的意思。”


  “當然,諸位若是有人不大願意錄入文集之中,詩會之後也可說與我就是。”賀若雲笑道。


  本來席中還有個別兩三人有些不好意思,畢竟請人代做的,或者沒有好好準備的,頗有些人,但此時更多的人神色坦然,並不介意。


  介意的人也釋懷了不少,大不了事後請賀若雲不要錄入嘛。


  一旁的韋昭露出笑意,計劃通!

  就算在詩會之前沒能刻出足夠的雕版來,也可以通過這次詩會來打響雕版印刷的名頭。


  這樣一來,除了之後會將雕版印刷的樣品送到各個府上去,還能借著詠春園詩會文集的名頭,在長安城中大肆兜售。


  不愁沒人買,不愁雕版印刷的名號傳不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