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從弱點下手
頓了頓李景嘆道:「古人云,舉頭三尺有神明,做人要心存敬畏,要敬畏神明,敬畏制度,敬畏律法。做官的只有心存敬畏,方能兢兢業業做事,不敢以權謀私。百姓只有心存敬畏,才不敢作姦犯科。
大家讀書的目的是什麼?往小了說是為了做官,往大了說是報效國家,為民謀福祉。但是如何報效國家,如何為民謀福祉?我認為起碼得有報效國家的本事,有為民謀福祉的能力吧?靠四書五經能夠報效國家么?能為民謀福么?
前些年東虜屢屢侵擾大明,擄掠人口錢財無數,咱們靠四書五經能打敗東虜么?靠德化教育能教化他們安分守己么?
不能!得靠刀槍,得靠前進的武器,得靠士兵們去拚命,得靠將軍熟知用兵之道。
咱們大明自土木堡之變之後,便開始由文官領兵作戰,也就是說,你們這些人一旦為官便有機會帶兵出征。
我來問問你們,你們會領兵打仗么?
誰要是說自己會,我現在就給你們一支部隊,誰要是能帶著部隊打敗東虜,我馬上封他為大將軍,但是要是打了敗仗,喪師辱國,我就殺他全家為陣亡的將士抵命。」
見眾人默不作聲,李景笑了笑道:「不錯,這次你們總算還有自知之明,沒人蹦出來說自己能勝任這個職務。其實,你們就算敢做,我也不敢把兵交給你們。要知道,士兵們跟咱們一樣,都是爹生父母養的,我得為他們的生命負責,不能讓他們白白送死。
我知道你們瞧不起當兵的,認為當兵的都是大老粗,啥也不懂。其實你們錯了!沒有那些當兵的保家衛國,你們能安心讀書?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先賢如此重視兵事,我輩後人豈能輕乎兵事?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其中兩項涉及到軍事,你們如今可還學習么?」
嘆了口氣,李景接道:「你們都是學儒學的,尊孔孟為聖人。
孔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孟子曰: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
這兩句話什麼意思不用我來解釋吧?
何為民?何為庶人?那些農民,那些工匠,那些商人都是民,都是庶人。
君為輕,君尚且為輕,何況你我官員,更何況你們這些讀書人?
這些年西北各地大旱,災民造反,所過之處,死了多少官員?死了多少讀書人?如果我們還不趕緊醒醒神,保不準哪一天就會輪到我們。
因此,即便是為了自己,你們也得打起精神,學點有用的東西,只有這樣,才能為民把事情做好。
好了,時間不早了,皇上準備到山西巡視,我得準備一應事務,你們回去吧,好好想想我說的話,哪怕是為了自己的前程,也該放棄空談,多學點有用的東西。」
見李景要結束這次會見,錢謙益大急,上前一步說道:「大都督且慢,老夫尚有一個問題不解,還請大都督賜教。」
李景略作沉吟,隨即點了點頭道:「有什麼問題你問好了。」
錢謙益忙道:「老夫聽聞大都督在平陽府時制定的稅率極高,商稅達到了一成,田賦最高達到了三成,更取消了自古士紳不納糧,不繳稅之舊制,平陽府上下怨聲載道。老夫想問大都督,是不是打算把這種稅制在全國施行?」
李景聞言忽然笑了笑,李景知道這才是錢謙益等人此來的真實目的。
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就像李景自己所說,大明不可能招一群不識字的人為官,無論如何,大明的官員也得有一定的文化才行。
也就是說,不管李景取消八股取士也好,還是不考四書五經也罷,最終選取的官員大部分還得是讀書人。
考實學雖然損害了這些學子們的一些利益,但是損害的其實並不大,真正失去機會的只有那些年紀大的,已經四五十歲還在整天苦讀四書五經,研究八股的老學子們。
這些人整天沉浸在那些閉塞民智的東西裡面,大部分已經愚了,再加上年紀的關係,讓他們重打鑼鼓重上台已經不可能了,可以說這些人基本上已經喪失了機會。
而對於那些三十來歲的學子們來說則根本無所謂,因為他們的時間還有大把,了不起就當這次沒考中,回家再學三年。
總之是,你想考什麼,我們就學什麼,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考取功名,當官。
這些人為什麼如何熱衷於考取功名?因為有了功名以後好處大了去了。
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有了功名以後,這些人就邁入士這一階層,以後他們的親屬家人種田可以不用納糧,經商不用繳稅。幾年以後,單憑這些特權,就可以積累下不菲的家財。
要是再能當上官,那好處就更多了,除了個別幾個人(海瑞那樣的),哪個當官的沒幹點以權謀私的事情?聰明的官員就算以權謀私都是合理合法的(不傳授招數,自己琢磨去,實在不明白可以參考一下打官司給法官送紅包,請參考那些合理合法結案的,訣竅就在開庭的時間安排上,另外判了以後還有個執行的問題),只要這麼幹上幾年,當官想不發財都難!
這就是古人為什麼熱衷於功名,熱衷於當官的根本原因。
其實縱觀歷史,歷朝選用官員,不管是薦賢,還是舉孝廉或者是科舉,士這一階層都是最大的受益集團。
但是李景制定的制度卻觸動了士紳階層的根本利益。
李景也知道錢謙益等人要爭的其實就是這個東西。
不過在這個問題上,李景是絕不會鬆口的。
李景知道國人向來有不患貧而患不均的思想,但是李景同時還知道貧富其實是不可以平均的,劫富只能針對那些不守規矩,觸犯律法的富人,濟貧的對象也只能是那些被剝削壓迫和以前因不公平制度造成的窮人,因為個人原因受窮的不在接濟之列,否則的話就會讓整個國家失去動力。
因為有的人掙錢多靠的是本事,靠的是能力,你把他們掙的錢分給窮人,那這些人還願意拼搏么?窮人們覺得自己可以分富人的錢恐怕也不肯出力幹活了。
一個國家的當權者要是這麼干,那這個國家基本上就沒什麼指望了,這樣的蠢事李景是絕不會幹的。
李景要做的是給大家一個公平的機會,所有人都納糧,都繳稅,誰也沒有特權,這就是公平。由於歷史原因,很多人的土地多,給這部分人定的賦稅高一些也是為了公平。
給商家制定的稅率不一樣也是如此,利潤高的稅率就高一些,利潤低的稅率就低一些,這也是公平。
李景認為,當公平的機會出現以後,能否掙錢,能否吃飽就要看個人的本事了。在沒有天災**的情況下,要是因為個人的原因吃不上飯,比如說懶惰,那就是自己的問題了,李景認為這時國家是不應該去管這些人的,這樣的人餓死都是活該,多餓死點,國家還能少一份負擔。
關於這套公平的理論,李景其實很想告訴大家,不過李景知道,以大明眼下的情形,這套理論是不可能讓大家接受的。
尤其是士紳階層,這個階層上千年都是制度的受益者,怎麼可能接受這樣的理論?
對付這幫人,還得從他們的弱點下手。
這幫人的弱點就是他們明明為了一己之私不擇手段,卻總是道貌岸然,喜歡拿出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跟人講一番大道理。
李景早就知道應該如何去對付這些人了,你們不是喜歡講道理么?那我就跟你講道理。
而且李景講道理時是非常有技巧的,那就是絕不會順著對方的話走,李景喜歡問問題讓對手回答,然後一步一步把他們領進溝里。
對李景的手段,跟隨他多年的人都知道,像沈正,周衡臣和楊柳風等人更不知領教過多少次了,每次到最後都是自己把自己逼到溝里。
關於李景這個本事楊柳風等人私下談論時都佩服的五體投地,均說,凡是李景提出的觀點最好還是不要爭辯,否則的話就等著李景跟你提問題吧。
眼見錢謙益不知好歹跟李景提賦稅的問題,這些人頓時來了興頭,拿出一副看戲的架勢準備看李景如何對付錢謙益。
這些人一副興趣盎然的表情自然瞞不過李景的眼睛,李景掃了眾人一眼,似笑非笑地說道:「錢先生想問賦稅的問題,你們誰來解答一下?」
楊柳風聞言笑道:「嘿嘿,大帥博古通今,見識之高遠非我等所及,還是大帥來吧。」
李景伸出兩根手指笑道:「慎行,你今天已經拍了我兩次馬屁了,我都給你記著呢。你今天跑來跟我會見眾學子,刑部的事情要是耽誤了,看我怎麼收拾你。」
「哈哈哈!」眾人聞言頓時放聲大笑。
「大帥,這段時間都察院的人查案,俊揚要我幫著拿人,我都快累死了,好容易逮著機會跟大帥在一起待一會兒,你就饒了我,讓我歇一天吧。」楊柳風苦著臉說道。見楊柳風雙目微陷,眼角已開始出現皺紋,臉上更是布滿風霜,以前那個風度翩翩的青年才俊已有未老先衰之狀,再看沈正和袁樞等人幾乎人人滿臉倦容,李景嘆了口氣道:「這段時間,你們都辛苦了。跟著我,你們可凈受累了!」見李景動情,楊柳風等人心中一陣感動,一時間場面也安靜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