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靜王這一夜過得混亂不堪,起初是夜襲帶來的緊張與驚擾,後來終於安靜下來,但身邊始終有人,而且一直拉著他的手。半昏半醒中頭腦裏總有許多影像,他分不清哪些是真實的,哪些隻是幻覺。隻覺得總是看到洛憑淵,小了自己七歲的弟弟一直扶著他,想用真氣幫他調理體內紛亂的氣息,隨著時間推移,毒性終於漸漸消退,代之以淺淺的安適。他仍然與之前發作時那麽難受,但心底似乎多了一小塊溫暖的慰藉。最後,洛憑淵好像有好一會兒功夫,將頭埋在他的肩膀上,像是很需要安慰。
窗外透入晨曦微弱的曙光,視野由模糊而清晰,他看到了正倚在床邊休息的洛憑淵,合著眼睛似乎很平靜,但不知為什麽就是讓人覺得心事重重。上次看到他睡著的樣子,還是九年前呢。
天方破曉,洛湮華便向床裏挪了挪,想讓洛憑淵也躺下休息一會兒。他這才感到整個人毫無力氣,按照慣例,還有可能發一兩天燒,還會犯咳症。人的身體是這樣的,一旦消耗過度變得虛弱,病症就會從最薄弱的部位發出來。
洛憑淵本是假寐,床上的病人一動,他立時醒過來,正對上靜王的目光,已不再像昨夜般散亂昏沉,恢複了平日裏的沉靜。
“皇兄,你醒了,有沒有哪裏不舒服?”他這才感到抽緊的心緒平複了些,摸了摸皇兄的額頭,轉身去倒了一杯茶。
“好多了。”靜王道,他說的是實話,這一次發作來勢洶洶,但他感覺竟比前兩次好些。他想到了昨夜體內那股溫和的內力緩緩遊走,護住心脈。
“怎麽這麽快就從豫州回來了,我以為你還得耽擱些日子。”若是除去往返路程,洛憑淵豈非隻在豫州待了三四天。
“烏雲踏雪。”洛憑淵低聲道,他心裏有許多話,但不是太激烈,就是太沉重,都不適合此刻說。
靜王想道,也不知安王若是得知了此事,會不會後悔,他仍然力困神疲,說道:“憑淵,時辰還早,你也睡一會兒。”
寧王點點頭,見他已經讓出了位置,就和衣躺了下來。他終究還在心潮澎湃,說道:“皇兄,你要好好治病,有什麽事要提前對我說,以後,別再這麽嚇我了。”
靜王沒有立刻說話,他聽得出,洛憑淵隻是需要一點發泄,昨晚的事情於他毫無預兆,難免震驚,輕聲道:“好,我盡量。”
“你說話要算數,”洛憑淵道,回想起來,靜王的確沒有騙過他,隻是很多事情都瞞著不說。這意料之外的一夜讓他再一次窺見了凶險,還有那湮沒在時光裏的冤屈,最多的,卻是可能失去的恐懼。他自師門歸來,找回了他的皇兄,他再也不想失去。靜王也沒辦法保證,說的隻是盡量,因為太子手中有魏無澤為他訓練出來的死士和昆侖府的情報網,宮裏有韓貴妃,朝廷上有六部九卿中的勢力,還有站在他那邊的安王以及身為太子的地位與道統。
身側靜王的氣息依舊微弱,但比昨夜已經有所好轉,洛憑淵無法確定是不是太子的襲擊造成了這次發病,但他或許再也忘不了,刺客是如何衝到床邊,舉刀向昏迷的皇兄劈下,還有腳上令人不忍卒睹的舊傷。
靜王像是又陷入了昏睡,洛憑淵的意識也逐漸朦朧,他畢竟折騰了一天一夜。快要入睡時,他腦中想起了剛剛搬進靜王府時,在瀾滄居的樹下與皇兄一起吃的第一餐飯。靜王問他:憑淵,你有什麽?皇子的身份,統管靖羽衛的權利,一切都來自皇帝的認可。但太子不也是一樣,他現有的實力的確無法與太子相抗衡,但是浩蕩乾坤,自有公道,他不相信也不能忍受靜王一直置身於這樣險惡的境地裏,無法洗雪冤屈。這一刻他想到了天宜帝,無論太子有多大的勢力,天子的態度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盡管他很想衝到皇宮,揪住皇帝,把靜王腳上的烙傷和自己曾見過的紅痣說出來,但他不能急,不能貿然行動,因為這件事不允許失敗。靜王說過會有金殿昭雪的一天,在那之前,朝中宮中,會有很多事等待著他去完成,包括扭轉改變那世上最深沉難側的帝心。
接下來的一天,洛湮華還是有些低燒,他思忖著此事該如何善後。如果一切沒有被洛憑淵撞見,盡可以當做江湖仇殺,把死士的屍身拖到義莊便罷;然而既然寧王已經見到,還交了手,太子也會從逃回的手下口中得知,就得另行應對。他內心一隅有種悲痛,秦霜沒告訴他,但從神態就能看出,有玄霜的暗衛在昨夜的對戰中身亡了,就像從前許多時候那樣,隻是為了保護他一個人的安全。
他對好不容易睡了兩個時辰,此時守在床邊的皇弟說道:“憑淵,下午你還是進宮一趟,求見父皇。太子派人行刺不成,應會盡力遮掩,因而事不宜遲。”
洛憑淵有些不情願,不想走開,但是見他臉色蒼白,說話時帶著病中的疲憊,若是說不肯,他還得花力氣說服自己,便點頭答應了:“我見了父皇該如何說法?”
“照實說即可,將你看到的情景說給父皇聽,”靜王道,“小霜已經看過,數十具屍首中有七具是西域人,若是父皇問起細節,你便如實相告,隻要別說我府中事先已有防備便好。”事已至此,不若讓天宜帝對死士的頻繁出現增添一些疑心。
洛憑淵領會了他的意思,說道:“我會對父皇說,刺客同時攻擊了我和皇兄的居所,府中雖然有幾名暗衛,但不是對手,若非我趕回來,定會死傷慘重,後果不堪設想。”
“就是這般說法,”靜王道,“提到我時,言語要冷淡,讓父皇覺得你隻是因為居所遭襲而憤怒,其餘的點到即止,父皇自然會想到許多。”
兩人商議定當,洛憑淵陪著靜王用過清淡的午飯,便騎上烏雲踏雪,前往重華宮。
天宜帝昨日在後宮剛被鬧了一場,詠絮宮要上下清查,容妃便將珍嬪安置在蘭亭宮偏殿精心調養幾日,以免落下病根。皇帝見她受了委屈也無怨懟不平,仍是神色溫柔地為君分憂,善體人意,心裏反而生出些歉意,當晚便在蘭亭宮陪著愛妃和過生日的小皇子,還命人從內庫中找了些珍奇精巧的小玩意賜給月月。
盈竹被發現投井自盡,人既已死,此事又成了無頭案。韓貴妃知道時機已過,再轉過頭要去查瓊花露,反顯得自己無能,隻會徒然引得天宜帝不快,因此草草拿了詠絮宮幾個宮人審問,已是雷聲大雨點小。
洛憑淵到宮中時皇帝仍在午休,因而足足候了一個時辰。
天宜帝聞報五皇子昨夜剛回洛城,今日便急急趕著來見駕,心裏頗有幾分滿意。洛憑淵先是簡述了在豫州清理劉家積害,抄沒家產的經過,如何返還田畝店鋪,在劉家大宅找到藏銀和借據,他說得不多,卻言辭生動。
末了說道:“劉氏為害已有數載,豫州百姓見父皇為民做主,除去此害,無不感激天恩。兒臣將離豫州時,看到許多百姓焚香祝禱,惟願父皇聖體安康。”
但凡皇帝,對這些話都百聽不厭,天宜帝本來心情不太好,聞言也十分舒暢。聽到他將一箱子借據抬到街上當眾燒毀,不免讚許點頭,他見洛憑淵臉上有些風塵,眼睛裏也多了紅絲,衣飾也顯得淩亂,隻當是五皇子初次離開洛城辦差不習慣,勞累所致,便溫言說道:“皇兒做事勤勉,但無需操持過緊,凡事隻需記得公忠體國四字,盡力即可,過於勞累反而不美。”
“恭領父皇教誨,”洛憑淵躬身答道:“因是父皇親□□代,兒臣總想著能越早複命越好,故而返程時趕得急了些。”他接著便說起安王送的烏雲踏雪。
天宜帝聽得他仗著馬快,一路飛馳回了洛城,不免莞爾,心道到底還年少:“你武功雖好,總是皇子,出行時身邊還是須帶護衛。”又道,“事情是做不完的,朕日後還有許多差事派給你,萬事張馳有度,方能持久。”
“父皇說的是,兒臣正有一事,需向父皇稟明。”
這番對答父慈子孝,洛憑淵這才低聲稟道:“兒臣趕回來,想著多日未見父皇,本欲今日一早就入宮上早朝,不想昨夜回府,竟見到有大批刺客潛入夜襲,個個都是身懷武功的死士,兒臣未帶護衛,隻能倉促應敵。幸有父皇所賜寶劍護身,加上大皇兄府上尚有數名暗衛,方才勉強退敵。是故忙亂了一夜,拖到此刻方來。”
天宜帝大為意外,聽到“大批死士”四字,唇邊的笑意不覺消失了,神情由隨意轉為深沉:“你是說昨夜有人夜襲靜王府?是如何撞見,有多少人,目的為何,且仔細說來。”
洛憑淵盡量收斂心中的激憤,他還記得靜王說過,在皇帝眼中,任何時候忠誠都是第一位的,其他都應放在其次,他便從自己抵達洛城後如何遇到沈翎等人,如何在深夜方回到府中時,見到數十名死士正欲夜闖自己的含笑齋,還圍攻靜王的瀾滄居。按照與皇兄事先準備好的說辭,每當講到有關靜王的情況,語氣就流露出冷淡排斥,除去略過一些細節,所述俱為實情。
隨著他的敘述,天宜帝的臉色漸漸陰沉下來,目光變得深不可測。他能聽出寧王並無虛言,講的是實情,加上他與靜王的矛盾對立,這番話尤為真實可信。
這陣子發生的一些事情在他心中逐漸串聯成片:為回護劉家襲擊靖羽衛,乘玄霜護送糧隊、寧王又不在之際夜襲靜王府,一月之內接連出現兩次同樣的死士襲擊,會是誰在天子眼皮底下如此肆無忌憚?
他的確要將洛湮華的生死握在手中,也不打算讓他好過,但不表示旁人可以隨意對他出手。靜王和寧王的身份都是皇子,都在為朝廷做事,這樣針對他們的大規模進襲,已不能簡單用江湖恩怨來看待。
他聯想到靜王昨日提到的昆侖府,其中不少門下在為遼金效力。若是他們派人來刺殺靜王,倒也解釋得通,但何以這樣的死士會為了保全一個劉可度而出手呢?他可還記得,當時有個被抓的死士說他們乃是奉朝廷正朔之命行事,這句話帶來的疑竇此時又在他心頭升起。
此外,昨夜正是十五月圓,宮中和靜王府都出了一連串的事情,難道僅僅是巧合?洛憑淵與靜王不睦,對很多事情也並不知情,但他二人所說的話對應起來卻可以相互印證。
天宜帝如今已將借用琅環之力看成自己的一步好棋,對於有人可能在操縱其他江湖勢力作對便更加提防,他沉聲說道:“既出了這等事,你可從靖羽衛多調些人手到府中,再好好查清這批死士的來路和目的。”
“父皇聖明,”洛憑淵道,“兒臣想著,此番雖清算了劉可度在豫州城內的惡行,但此人錢莊中大筆銀兩的進出卻仍未查明,或許便與洛城死士有所關聯,這背後之人如此猖獗,直與我靖羽衛作對,兒臣定會查個水落石出。”他話風裏始終緊扣自己這邊被挑釁,不提靜王,以免皇帝疑心他們二人的關係。
天宜帝微微頷首,寧王既然已迅速抓住關鍵所在,就省去了不少口舌。他說道:“朕會讓李平瀾著人去看看那些屍首,你且安心去辦,要以暗查為主,不可打草驚蛇。”
洛憑淵應了,無論是派人驗看屍首還是囑咐暗查,都可見皇帝這次是真正動了疑心。
他見天宜帝並沒有馬上讓自己退下的意思,便陪著又說起在豫州的見聞,受過害的黎庶如何感激涕零,跪倒向洛城方向遙拜,叩謝皇恩,許多百姓已經在家中日日燒香,祝禱天子聖體安康。又道:“兒臣見了,隻覺百姓們雖大都讀書不多,說不出如何動聽的言語,但對父皇的感恩愛戴實是發自內心,出於至誠,令人見了感動。當地茶肆中的說書先生還將此事編成話本,這會兒說不定已經傳開來了。”
天宜帝聽到最後不禁露出笑意,他的初衷倒不是為民做主,但聞言也是甚悅,歎道:“我禹周民心淳樸,為他們著想一二,便是傾心以報。州府官吏隻需牧守一方,為天子者卻需德澤四海萬民,難免有顧及不到之處。朕每每思及,也常輾轉不能成眠,唯恐有負上天所托。”又道:“就像這劉可度之事,還是你端皇叔遊玩歸來向朕提起,才能派你去辦。”
“百姓久受父皇聖德教化,故淳樸本分,安居勞作。”洛憑淵道,“兒臣定會盡忠職守,為父皇分憂。”天宜帝畢竟是天子,有著體察民情的一麵,盡管他是從權謀和自身名聲的角度來思謀,真正體恤百姓的成分並不很多,但這一麵也應當抓住。
“很好,”天宜帝道,“憑淵,你回去後,休息幾日,除了管著靖羽衛,再到戶部去辦件差事罷,朕過兩天會給你下旨。”
這些天戶部貪腐被揭發,於他而言不啻於一次提醒:朝廷中的六部或許已經到了需要著意整肅的程度,既需雷厲風行又不能嚴厲過甚,影響朝廷日常秩序。這件事最適合的是由皇子出麵,鎮住局麵,太子和安王在六部內的勢力太大,洛文簫又慣做好人,廣交黨羽,交給他倆來辦,定會處處推諉妥協,拖到後來草草了事。洛憑淵未結交官員,又關心民生,卻是最合適的人選。
洛憑淵怔了一下,天宜帝說過會派他去戶部,想不到來得這麽快,他有些為難道:“謝父皇信任,隻是兒臣從來未涉政務,萬一辦得不好,有負父皇托咐,豈非罪過。”
“不妨事,什麽都能學起來,太子初上朝時也不過十七八歲,”天宜帝語氣很是溫和,“你既要為朕分憂,也需懂得國事才好,六部乃是國之重器,便從戶部開始罷。”
寧王於是領旨謝恩,天宜帝又同他說了一會兒話,問起靜王,洛憑淵隻道:“兒臣昨夜回來,還不曾見到大皇兄的麵,隻聽說又生病了。大皇兄時常托病不出,故兒臣也不好相擾。”語氣中頗有疏離不滿之意,便如在說靜王裝病。天宜帝明白靜王必是真病了,也不點破,又稱讚了幾句太平峽穀傳來的捷報,才讓他告退回府。
寧王出了宮門才略感放鬆。天宜帝對皇兄的惡意與猜忌由來有自,在短時間內無法更改,因此在皇帝麵前就要更下功夫,才能爭取到更多機會和餘地。他很想立刻飛馬回府,但靜王叮囑過,麵聖後也不要趕著回去,最好先去一趟靖羽衛所,沒有急事也可去看看卷宗,見見下屬。因為即使皇帝沒有疑心,太子也會對他的行動密切注意,好從中推測揣摩他對昨晚的夜襲抱有什麽樣的態度,對靜王府是否冷漠依舊。
他隻有拍拍烏雲踏雪的鬃毛,朝衛所的方向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