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水滸有天庭> 第三八零章 決戰伊始

第三八零章 決戰伊始

  秦爵位中,公士爵位,是秦漢二十等爵制的第一級,也是最末等的一級,商鞅變法規定:秦國的士兵只要斬獲敵人「甲士」一個首級,就可獲得一級爵位公士、田一頃、宅一處和僕人一個。


  甲士,即披甲勇士,一般為軍中精銳前鋒。


  斬殺的首級越多獲得的爵位就越高,證據是敵人的人頭或說首級,也就是說在戰後把敵人的人頭砍下來帶回軍營,作為證據。


  為防止戰場搶人頭,甚至秦士卒互相殺戮爭功,很多時候他們都是按照戰場貢獻,戰後再來分派首級數目。


  李陵當然不會就此照搬,拿來就用,而是結合實際國情,大商地廣人稀,裝備落後的情況,改成:公士爵位,需斬獲敵人一個首級,就可獲得一級爵位公士、田兩頃、宅一處。


  其中首級不要求是甲士了,只要是上場作戰的士卒即可。另外,賞賜田地面積翻倍,但僕人相當於奴隸便沒有了。


  上造,秦漢二十等爵制的第二級,高於公士。《漢書·百官公卿表》顏師古註:造,成也,言有成命於上也,此爵仍須服役。


  進爵條件同公士,李陵按照大商的公士標準,也是同樣進爵條件:斬敵人一個首級即可。


  簪裊,秦漢二十等爵制的第三級,高於上造,仍須服役。


  公元前186年漢代的《田律》和《戶律》規定受田數額為3頃當300畝,受宅數額為3宅,宅地的標準是以30步見方的土地為一「宅」。


  出土秦代竹簡表明:在軍中,每頓吃的飯菜因爵位不同而不同。簪裊可以有精米一斗、醬半升、菜羹一盤、乾草半石。


  上造進爵簪裊需要兩個首級,李陵照搬,授田面積仍舊翻倍,宅地面積較之公士翻三倍。


  不更,秦漢二十等爵制的第四級。不更者,即可免充更卒之意,這是免得一種輪流服兵卒役的差使,但其他之役仍須照服。


  到這裡爵位就沒那麼容易晉陞了,而是多疑集體功累積獲得,不過大商可沒有正式的兵役制度,這與秦不同,改為封官,可以任鄉一級官員,比如類似後世的鄉長、派出所長之類。


  大(da)夫:第五級,古代諸侯國中,在國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級,因此為一般官員的通稱。秦漢以後中央要職有御史大夫,備顧問者有諫議大夫、中大夫、光祿大夫等。


  至唐宋尚有御史大夫及諫議大夫之官,至明清廢。又隋唐以後以大夫為高級官階之稱號。清朝高級文職官階稱大夫,武職則稱將軍。宋徽宗政和年間重訂官階時,在醫官中別置「大夫」以下官階,故今仍沿稱醫生為大夫。


  從上面的介紹中就可知道,大夫之後的爵位,就不同凡響了,不是一般人能夠獲得的,已經正式邁入國家官員之列。


  晉陞的主要標準:「打一次勝仗,小官升一級,大官升三級。」其上爵位這裡不做詳表,只簡單介紹一下:

  官大夫,秦漢二十等爵制第六級。《漢書·百官公卿表》顏師古註:加官、公者(接第七級為公大夫),示稍尊也。


  這個延續到漢時,第八級公乘以下仍須服役。漢代《田律》和《戶律》規定官大夫受田數額為7頃(700畝),宅地的標準是7宅(30步見方的土地為一「宅」)。


  公大夫,秦漢二十等爵制第七級,又名七大夫,高於大夫、官大夫。秦時,民爵公大夫以上者,見縣令、丞揖而不拜。


  漢高祖令七大夫以上均有食邑,文帝后,第九級五大夫始為高爵,僅得免役,公大夫仍須服役。


  公乘,秦漢二十等爵制第八級,以得乘公家之車,故稱公乘。


  秦與漢初,從第七級的公大夫(七大夫)起,即為高爵,漢高祖規定:七大夫以上均有食邑,文帝后第九級五大夫以上始為高爵,五大夫的侍遇不過免役,公乘以下仍須服役,東漢明帝規定:賜民爵不得超過公乘。


  五大夫,秦漢二十等爵制第九等。漢初以第七級公大夫以上為高爵,都有食邑。漢文帝以後,改五大夫以上為高爵,僅得免役。


  左庶長,秦漢二十等爵制第十級。商鞅變法之前秦國有四種庶長:大庶長、右庶長、左庶長、駟車庶長。四種庶長都是職爵一體,既是爵位又是官職。


  大庶長贊襄國君,大體相當於早期丞相;右庶長為王族大臣領政,左庶長為非王族大臣領政,駟車庶長則是專門執掌王族事務。


  四種庶長之中,除了左庶長可由非王族大臣擔任,其餘全部是王族專職。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官制仿效中原變革,行開府丞相總攝政務,各庶長便虛化為軍功爵位,不再有實職權力。


  大庶長,秦漢二十等爵制第十八級,僅次於列侯、關內侯。據《史記·秦本紀》,寧公(前716-704年在位)時已有此官。


  商鞅變法之前是職爵一體,既是爵位又是官職。大庶長贊襄國君,大體相當於早期丞相。


  關內侯,秦漢時置,為二十等級之第十九級,位於徹(列)侯之次。有其號,無國邑。一般系對立有軍功之將的獎勵,封有食邑多少戶,有按規定戶數徵收租稅之權,可世襲。南北朝時沿用,僅成為爵位的一種品級。


  徹侯,秦漢二十等爵制最高級。漢武帝時因避帝名諱(漢武帝名徹),改名通侯,亦稱列侯。漢初列侯封邑,大者萬戶,小者五六百戶。


  封邑一般為縣,東漢初有封四縣者,小者為鄉或亭。漢初戶口稀少,歷年既久,人口增加,蕭何、曹參、周勃、灌嬰等的封地,戶數最多者達四萬戶。


  列侯得徵收封地租稅,地方行政由中央政府所派官吏治理,列侯不得預聞。后又有僅賜名號不給封邑者,加霍去病封冠軍侯,另行指定地方為封邑。列侯多居京師,與所封之地關係淡薄,奉命「就國」(回到封邑居住)者,反似貶逐。


  秦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度是在商鞅變法中由商鞅設立,目的在於提高秦軍的戰鬥力。


  「為獎勵軍功,商鞅規定,凡行伍中人,不論出身門第,一律按照其所立軍功的大小接受賞賜。即便是秦國的宗室也是這樣,宗室未立軍功者不得列入宗族的簿籍,不得擁有爵位。」李陵暗暗想道,後世對這些可是高度評價的:

  秦二十級軍功爵位製作用在於使秦軍的作戰能力大為提高,建立了一支所向無敵、橫行天下的虎狼之師。作為榮譽,軍功爵位基本具備現代軍銜的特點。


  而李陵把這種相對先進的制度從秦拿到大商來提前使用,算是解了燃眉之急。一邊轉化俘虜提高軍隊數量,一邊推行軍功爵位制度,提升戰鬥力,大商軍隊的實力將穩步提升。


  「東夷,很快,你將和歷史一樣成為華夏的一部分!和歷史不一樣的是,你們將更快!」李陵充滿信心想道。


  而且這是一種歷史的進步,拿下了東夷,從此以後,中原和東南一帶的交通便會得到開發,中部和東南部的關係必然變得密切了。中原地區的文化逐漸傳播到了東南地區,使當地人民融入華夏,並利用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發展生產。


  大商之軍推進的很順利,東夷節節敗退,但這時候令李陵頗為忌憚的巫祭王及其巫神軍、上古魔獸,也終於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只見威風凜凜的大商軍隊,如浪濤般從中向側分開,一列四騎特製的戰車緩緩而出,李陵身穿金甲傲然站立其上。


  雖然他在後世看過無數戰爭影片,也玩過模擬模擬的戰鬥遊戲,但畢竟是次親身經歷這種冷兵器時代的大規模戰爭,一時只覺熱血沸騰。


  大商軍隊見自家國君猶如天人,齊齊舉起手中兵器歡呼:「萬勝!萬勝!」


  來自對面的歡呼聲,震得東夷將士兩耳嗡嗡作響,頓時士氣無法阻擋地低落下來,東夷軍中一人縱馬上前對李陵喝道:


  「我乃東夷巫祭王是也,不知商王何在?」


  李陵聽到對方自稱巫祭王豁然一驚,當下定眼仔細看來,只見:巫祭王身材不高,身上並沒有什麼甲胄,只是穿著一襲寬大的青袍,蒼老的相貌也顯得十分普通,兩眼微眯,偶露的精光似乎昭示著其暗藏的不凡。


  不過李陵被人呼名道姓,怎能默不出聲,那樣會被人小瞧的,於是高聲喝道:


  「吾乃大商天子,東夷眾將士聽著,大商與東夷本為盟友,當和平共處,但你們竟毀約屢次犯境,我大商實在忍無可忍,方有今日討伐東夷的結果,是你們咎由自取!」


  李陵此番言論可謂九天神雷一般,在東夷人中炸開,如果這是在征伐東夷之初,他講這話,東夷人豈能理會?


  然而現在李陵是攜著大勝之威的,打得東夷人倉皇逃竄,岌岌可危,這等頹勢之下,聽到李陵這番言語,可謂又敬又怕啊!


  敬的是大商與東夷本為盟友數百年,當和平共處啊!怕的是大商軍隊神威,東夷各部落的頭頭腦腦們一個主意不好,很可能把東夷帶進深淵啊!


  說白了,就是被打服了!打服了,自然被人又敬又怕。反之,你懦弱無能,只有受欺負的份,還談什麼讓人敬和怕。


  李陵帶著軍隊打到東夷家門口了,並且是把整個東夷快滅了,他們能不又敬又怕嗎?一個個聽了他的話之後,自然垂頭喪氣,認命一般。


  「休逞口舌,你們大商還沒贏呢,真正的決戰才剛剛開始!」巫祭王趕緊說道。


  眼前東夷各族將領士卒鬥志衰微,令他實在憂心忡忡,眉頭皺作一團了,這才趕緊上來打斷李陵的「演說」並宣稱真正的決戰才開始!


  而說的再好,不如打贏一場更具說服力,那麼打贏就要動用他的底牌了!


  「蛟靈神,聽令。」巫祭王揮手發布指令道。


  「巫祭王,蛟靈神在此!」蛟靈神取下面具,領命上前。


  蛟靈神,是巫祭王手中的王牌力量「巫神軍」的大統領。


  「你親率巫神軍,前去叫陣,只許勝不許敗!」巫祭王點頭說道。


  「得令!」蛟靈神捶胸答道。


  只見得了巫祭王的命令之後,拉下面具,率領一部巫神軍,果斷衝出東夷大軍陣型,到得李陵大軍近前叫戰。


  「某蛟靈神,乃巫神軍大統領!何人敢來取死?」蛟靈神睥睨大商軍中諸將說道。


  「巫神軍!巫神軍!」東夷軍陣中聽到蛟靈神的「高調」尋釁之言,一個個如打了雞血般,瘋狂嚎叫起來。


  先是巫神軍,接著蔓延到整個東夷聯軍。


  只是讓對方這麼一叫,東夷軍中剛剛被李陵打壓到谷底的士氣,又開始反彈而起了,實在李陵氣惱不過。而起更重要的是,蛟靈神的挑戰,竟然沒有人主動應戰!


  「何人上前迎戰?」李陵皺眉問道。


  他知道巫神軍個個不凡,而他們的大統領將更加不凡了,可想而知的事情!他環顧手下諸將:黃飛虎、張桂芳、魔禮青等魔家四將、姜文煥……


  尤其是熟悉東夷情況的魔家四將,這時候竟然沒有主動應戰,可見他們沒有絕對把握能夠取勝,或者說他們甚至害怕被斬了。


  「陛下,飛虎不才,願上前領教巫神軍大統領的本領!」黃飛虎咬牙上前請求道。


  「嗯……武成王你可有把握取勝?」李陵眉頭一皺,有心拒絕問道。


  「咳,不敢言勝,勝敗五五之數!」黃飛虎臉色微紅答道。


  「不可,你是朕的心腹愛將,怎能如此犯險?」李陵搖頭拒絕道,又問魔禮青道:「魔禮青,你可有把握勝之?這蛟靈神是個什麼厲害人物?」


  「啟稟陛下,末將慚愧,魔禮青曾與之交手,不是敵手!」魔禮青答道,「這蛟靈神傳說乃是神蛟得道化形,身有巨力,更是神通高強!我四兄弟齊上,方能與之打個平手!」


  眾人一聽,倒吸一口涼氣!要魔禮青四兄弟一起上,才能戰平啊!果然不同凡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