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皇帝與唯物主義者(上)
剛剛李世民和蕭文聊的內容,只是最後再試試這位在他眼裡的大才子,是否真的有足夠的政治才華。不過當李世民聽到蕭文泰然若素地說出這麼一番言論后,他已經相信,如果蕭文是華夏諸多國家皇帝中的任意一個,那他足夠讓這個國家成為世界最強。
這並非李世民瞎說。
雖然大唐的軍力並非這個世界最強,經濟實力也非世界最強。但是李世民很清楚,大唐作為軍事強國里最富裕的,經濟強國里最能打的,他的國家就是這個世界綜合實力最強的國家。
「我很好奇,你為什麼會選漢國。難道你覺得劉邦那老頭身體衰弱,沒幾年命了嗎?」李世民看著蕭文,手中拿捏起一塊各種乾果和蜂蜜製作而成的糕點,這些乾果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由西域上貢的,也是李世民最喜歡吃的幾種糕點之一。
蕭文聽到李世民的問題,愣了一下。劉邦的身體不好?這個消息他之前可從來沒有聽說過。
不過仔細一想也是,畢竟劉邦在歷史上,當上皇帝后就沒幾年命了。因此他在這個世界的身體情況不好,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不過他聽李世民的意思,卻明白李世民是在好奇,他是不是有韓虎,魏斯,趙籍之志——歷史上,春秋第一強國晉國,就是被這三位仁兄給瓜分,分為韓,魏,趙三國。
畢竟蕭文不過是漢國異軍突起的一個大臣,雖然他的手腕很強,如果生於帝王之家,或許他真的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皇帝。但他的底蘊不足,就算要欺負劉邦死後,呂雉劉盈那孤兒寡母,也只能聯合其他人進行瓜分了。
然而蕭文聽到這話,卻忍不住苦笑。這位皇帝雖然不知道從哪裡得到了劉邦身體不好的消息,但他顯然不知道,劉邦的水平雖然略差他一些,可他的皇后,卻比長孫皇后高到不知道哪裡去。
畢竟長孫皇后雖然是有著賢惠的名聲,可以說是一名不可多得的賢后。但是對比呂雉這個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女政治家,卻還是差了很多。
看著李世民,蕭文淡然地說道:「當年陳勝庸耕與田壟的時候,曾經對他的同伴說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雖然有所冒犯,但我還是想將這句話送給陛下。」
蕭文能夠看出李世民臉上的輕鬆淡然,這位皇帝似乎覺得自己已經將一切東西都掌握在手中。畢竟也對,這麼多人在這裡,李世民自然會產生這種輕鬆的錯覺。
於是惡趣味的蕭文,就突然給了這位皇帝一擊當頭棒喝。
果然,在聽到蕭文的話后,李世民微微皺起眉頭。但他沒有生氣,只是問道:「卿可是說,本皇是燕雀?」
「當然。」蕭文聽到李世民用卿來稱呼自己,顯然並不把蕭文的言論當做一種侮辱,反而十分虛心地聽著蕭文的意見——這簡直就和在和魏徵交談時候一個模樣。
不過這也讓蕭文確信,如果自己是在李世民手下當官,如果自己比他早死,恐怕也會像魏徵一樣死後被挖出來鞭屍。
當然,如果自己運氣好晚點死的話,估計會成為李治或者別的哪位太子的託孤大臣。
這都是看當時的利益需求。畢竟李世民是一個務實的皇帝,蕭文也並不奇怪他會做出這種決定。
看著李世民,蕭文說道:「陛下可知道什麼是皇帝嗎?」
「皇帝?」李世民點點頭,說道:「皇帝,就是一國之君,代天牧民。」
「民。。」蕭文露出了一絲笑容。他說道:「我最欣賞儒家的地方,就是他們發明了民這個字眼。在不同的時候,民字有不同的意思。至於到底是什麼意思,就看需要了。」
「所謂民,不就是世家,武勛和寒門的讀書人嗎?嗯,或許應該加上一個地主豪強。」李世民說出了自己對民的解釋。
在這裡面,並沒有老百姓的位置。
「陛下果然獨具慧眼啊!」蕭文點點頭,露出了欣賞和滿意的笑容。在他看來,李世民的這一番言論,已經能讓他配上華夏能力第一的君主美譽了。
講真,蕭文認為,在華夏這麼多年來,能力最強的皇帝,就非李世民莫屬了。只不過因為唐是推翻隋而建立的國家,在歷史上的意義其實並沒有秦漢這麼重要。這才讓秦皇漢武的功績,比李世民要高。這華夏第一的君主是誰,有所爭議。
看著李世民,蕭文緩緩說道:「代天牧民,牧民。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能夠稱之為民的,怎麼可能是百姓呢?能夠稱之為民的,從來都是這個國家的真正統治者啊!除非百姓真的能夠成為國家的統治者,不然百姓哪有資格稱之為民?」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為水,君為舟,代天牧民……」李世民咀嚼著蕭文的話,似乎明悟了什麼。他笑著對蕭文道:「多謝蕭卿提醒,因為卿的話,朕明白了一些過去不明白的東西。」
「無妨。」蕭文擺了擺手,讓李世民不用這麼客氣。
不過他卻接著,毫無顧忌第說道:「所謂皇帝,不過就算一群要照顧世家,武勛,讀書人那些民的存在。陛下,您可曾從外臣眼裡看出外臣有興趣替劉家照顧他們?」
聽到這話,李世民深深地看了一眼蕭文,回想起他在唐國的所作所為,雖然在他剛來的時候,的確有和國內的大臣拉攏關係,但卻並沒有真正達成利益聯合。
這能明顯看出,蕭文對代天牧民這份職業,並沒有太大興趣。
這和李世民所想的不太一樣。
他雖然是一個睿智的皇帝,他對於皇權的理解也已經臻至化境。他明白這份權力背後的責任和風險,獲得它的代價,以及行使他的時候的無奈。
但在他眼裡,皇權,依舊是一個十分誘人的存在。他能很相信,蕭文竟然對皇權不感興趣。
於是李世民問道:「既然如此,那卿想要做的事情,到底是什麼?」
「這個位置雖然有很多好處。但欲戴其冠必承其重,外臣可承受不了那份重量。與其坐這種事情,倒不如在做一些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