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祖孫

  羅紅英從早到晚,不是在忙,就是在發脾氣。


  楊文修也知道兒媳不容易。他跟羅紅英說:「你要去下地就去吧,楊鑫我幫你帶,我現在退了休也沒事做。」


  正好,楊鑫還小,把她一個人放在家裡,羅紅英還是有些不放心。楊文修既然願意,羅紅英便把她交給楊文修帶了。


  村民是有記憶的。


  凡村裡,三代以內的往事,老一輩的人,尚能如數家珍。幾十年之內的事情,更是人人耳熟能詳。


  楊文修年輕時做下的大孽,使他在村裡,沒人待見。大家表面上尊稱他楊老師,私底下,極少跟他往來。熊碧雲死了以後,楊家在村子里,更是臭了名聲。


  家庭內部,春狗猴娃的兄弟關係非常不和。兄弟兩家,跟楊文修的父子關係也不和。


  這是極糟糕的情況了。


  但小孩子,是不明白大人之間的是非善惡,恩怨情仇的。楊鑫三歲,非常黏楊文修。


  原來黏熊碧雲。熊碧雲死了,她就黏楊文修。


  孩子的心思非常單純。


  楊文修有錢,給她買糖。楊文修哄她疼她,教她讀書識字。春狗懶惰不管家事,羅紅英小肚雞腸脾氣急躁,楊鑫是缺少父母愛的孩子,楊文修的疼愛讓她感到幸福。


  楊文修閑在家,每天教她寫字,教她算術,學習的時光很充實。


  她非常聰明,學的非常快,很快就學會了背加法口訣。她迅速學會了幾百個漢字。


  真是太聰明了。


  楊文修說:「你爸爸七歲的時候上二年級,還不會背加法口訣。他不肯學。貪玩沒出息,所以長大了只能賣苦力,耕田種地。」


  楊鑫高興地說:「我很聰明,我長大以後不會種地,不會賣苦力的。」


  楊文修說:「對,我們鑫鑫以後長大了要讀書,要念大學。要考清華和北大。」


  楊鑫坐在爺爺膝蓋上:「爺爺,清華北大是啥呀?」


  「清華北大就是大學。讀了大學才有出息,才能成材。你奶奶不讀書,所以一輩子受苦。你爸媽沒讀書,所以一輩子也要受苦。你不要學他們,你要好好念書。」


  他教育楊鑫:「越是女孩子,越要好強,越要好好的念書。只想著嫁個好男人,自己卻沒本事,就算嫁了人,也會被男方看不起。咱們得自己有出息。路是自己一步步走的,飯是自己一口口掙的。只有自己努力,別人才會看得起你。」


  楊鑫說:「我肯定會的。等我進了學校,我就是第一名。」


  楊文修笑的合不攏嘴說:「第一名好,第一名好,第一名有出息,你要是第一名,爺爺給你交學費。」


  楊文修給她講故事。


  講狼來了,講熊外婆,講抗日英雄王二小。楊文修不愧是教書的,很快講故事,把楊鑫聽的是全神貫注。


  他一邊講,一邊給她唱歌,唱的是那首《王二小放牛郎》。


  「牛兒還在山坡上吃草~」


  「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


  「不是他貪玩耍丟了牛~」


  「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他嗓音很柔和,歌聲飄飄蕩蕩,真好聽啊,楊鑫跟著他學唱。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


  「敵人向一條山溝掃蕩~」


  她後來,聽不懂歌詞了,只是跟著楊文修哼哼。


  這首歌曲子很慢,有點難。


  唱完,楊鑫搖晃他胳膊:「爺爺,我要聽張老三!」


  她雙手合了拍子,搖頭晃腦,跟著歌調打起節拍:「張老三,我問你。你給我唱。」


  楊文修說:「這首歌叫《黃河對唱》。」


  楊鑫不懂,說:「我不要聽黃河對唱,我就要聽張老三嘛!你給我唱張老三。」


  楊文修笑著給她唱。


  這也是一首抗戰的歌,節奏明快朗朗上口。


  「張老三,我問你,你的家鄉在哪裡?」


  「我的家,在山西,過河還有三百里。」


  他起了個頭,楊鑫就奶聲奶氣接著唱:「我問你,在家裡,種田還是做生意。」


  楊文修接道:「拿鋤頭,耕田地,種的高粱和小米。」


  楊鑫唱:「為什麼,到這裡,河邊流浪受孤凄。」


  楊文修唱:「痛心事,莫提起,家破人亡無消息。」


  「張老三,莫傷悲……我的命運不如你……」


  「我不會唱了。」楊鑫說。


  她理解力有限,聽不懂後面的詞了。


  楊文修雙手笑打著拍子,獨自把這首歌唱完。楊鑫在他懷裡,和他一起快樂地拍著手,小腦袋偏來偏去。


  她特別喜歡聽人唱歌。


  楊文修唱一首歌,她要問:「這裡面有啥故事?」催楊文修講故事。楊文修講個故事,她要問:「這個故事的歌兒呢?」


  故事和歌兒結合起來,便是她的好奇心所在。


  除了故事、兒歌,楊文修也常常提起熊碧雲。


  「我不是嫌她丑,也不是嫌她沒文化,我是看不起她懦弱無能。」


  楊文修惆悵說。


  「人可以窮命但不能窮志,再窮再苦,也不能軟弱。」


  秋天的傍晚,他背著楊鑫,走在通往鄉鎮的黃土路上。山路很崎嶇,他身體不太好了,一步一喘,只能放慢著腳步。


  空蕩蕩的道路上,只有祖孫倆蹣跚的背影。


  #160;#160; #160;「我小的時候,家裡窮。白天去上學,晚上回了家,還要去坡上撿柴、打豬草、餵豬、做飯。有一次因為有道題一直做不出來,算到天黑忘了時間,我媽,就是你老祖祖,下地回來,看到豬還沒喂,一巴掌就打過來,臉都給我打腫了,書給我扔到水溝里去。我呢,哭一場,還不是老老實實去餵豬,自己把書撈起來,晚上點著燈一頁頁粘上。家裡窮的飯都吃不起,父母整天務農,累死累活,哪個管你讀什麼書?全靠自己發奮自覺。」


  他本就是個教書的,有那給人上課的癮頭,見著小孩子就要諄諄教誨。孩子越懂事,他的話越多,就越是語重心長。


  #160;#160;#160;「我那時冬天去念書,光著腳,沒有鞋子,身上穿著件破麻布褂子,連袖子都沒有。大冬天,零下幾度,就這樣去念書。當時教我的數學老師,看我讀書認真,穿的又可憐,給了我一件他的舊白襯衣,給了我一雙膠鞋。那以後我就每天穿著他的白襯衣上學。就靠這一件衣服一雙膠鞋,讀完了小學。可惜家裡還是窮,上完初中就回家沒上了。可就是這樣子,我也比你爸爸強多了。我回了家,在村裡還算是有文化的,大隊讓我去做會計,給我算工資。那幾年日子苦,大·飢·荒,又是文·革,我幫村幹部刷大字,跟篾匠學編筐,跟人家去山裡砸石頭。過年的時候,我幫人家寫對聯,去五隊學殺豬,學廚子,婚喪嫁娶幫人家做廚。就靠我一個人,把這個家撐了起來,沒偷沒搶,全靠自己手腳勤快,吃苦耐勞。你婆婆呢,哎,別說她了,她連飯都煮不好。她煮飯難吃,教都教不會,我從來不吃她煮的飯。」


  #160;#160;#160;人上了年紀了,就愛喋喋不休。把自己年輕時那點事,反反覆復說,旁人聽膩了,不免翻白眼,背地裡嗤笑。但小孩子卻是對什麼都好奇的。


  楊鑫在生病。


  她昨天發燒,吃了葯,還沒退,楊文修看她病的有點重,所以專門背她去鄉上衛生所,想讓醫生給她打針。


  她閉著眼睛,趴在楊文修背上,臉蛋因為持續的高熱而通紅。


  她聽見楊文修說話,只是病的很厲害,沒力氣答,只是專心聽著。


  楊文修知道她在聽,說:「所以,人要立志氣,有志氣才能成事,不要學人家渾渾噩噩。千萬不要學你爸爸和你二爸,家裡送得起學,不肯好好讀書,你看看他們現在過的怎麼樣?每日面朝黃土背朝天,地里刨食,刨也刨不出錢來,還要問我伸手要錢。我有幾個錢能給他們?」


  「爺爺就只有你一個孫子,你要爭氣。」


  楊文修喘氣道:「這不是為了我,是為了你自己。爺爺這把年紀,能享你的啥福呢?等你長大了,爺爺墳頭上的草都一米高了。」


  #160;

  楊鑫聽了一會,病懨懨地問:「爺爺,渾渾噩噩是什麼意思呀?」


  楊文修說:「渾渾噩噩是個成語,就是不努力不上進的意思,成天只知道玩,就跟你爸爸那樣。渾渾噩噩,一輩子只能受窮。」


  「爺爺,這個字怎麼寫的呀?」


  「渾字三點水,一個軍人的軍,噩字是,算了,噩這個字不好寫,等回家了爺爺再教你寫。」


  楊文修累的有點受不住了。


  「爺爺,我已經會寫渾渾噩噩的渾了。是這樣子寫的。」


  楊鑫伸了小手,緩緩在楊文修背上劃了幾筆:「三點水,右邊一個軍人的軍。」


  「爺爺我寫的對不對?」


  孩子細細的小手指頭戳在背上,戳的楊文修心裡暖暖的:「鑫鑫聰明,一教就會寫了。」


  #160;  楊鑫累了,重新趴在他肩上。


  楊文修說:「你婆婆一輩子可憐,受苦,但是她人不壞,就是懦弱。你不要學她。」


  「你也不要學你爸爸。你爸爸就是個敗家子。」


  「你媽,她比你爸、比你婆婆強一些。肯吃苦,也要強,就是扣扣索索的小氣,連片菜葉子都要計較,你也不要學她。你要學爺爺。」


  他說:「爺爺有毛病,但再窮也不坑蒙拐騙,再窮也不去偷雞摸狗。夫妻感情再不好,也不會去外面拈花惹草,做喪皮丟臉的事。你奶奶是沒有原則的人。」


  #160;

  山村的土路太長了。


  走了半個多小時了,還沒有走到一半,楊文修累的腳軟。楊鑫聽到他喘氣的聲音,呼哧呼哧,像拉風箱似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