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拉加蘇的幸福生活
大米兩袋,岩鹽一袋,生薑大蒜一袋,豆製品一盒,手榴彈80顆,以及輜重兵路上打死的猴子兩隻。
——拉加蘇之戰中日軍某大隊(1000人左右)一天獲得的全部補給
1943年11月26日 胡康河穀 拉加蘇高地中國軍隊陣地
聯絡官格力斯少校坐在自己的防炮洞裏,坐在一個小馬紮上,一旁是自己用一個木樁改造的簡易小桌子,上麵是一套簡易的咖啡豆研磨工具。他的手上拿著一杯剛剛煮好的咖啡,濃香醇厚的味道在整個戰壕裏彌漫著,讓人心情愉悅。
一般的防炮洞是在戰壕的截麵再向內挖一個小型的凹槽,以確保散布的爆炸衝擊波和破片無法直接傷害到自己,除非炮彈那麽寸就掉在洞口,否則就算在戰壕裏爆炸,也傷不到人。然而格力斯少校的防炮洞可不止凹進去一點,足足凹進去了一個將近10平米的空間,裏麵行軍床,睡袋等一應俱全,四周用木板等建材做了加固,除了通風差點外,可以算是個“家”了——這一個月來,中國軍隊一有時間就瘋狂修建工事,幾乎把所有的防炮洞都修成了這種狀態。
不過比起其他人要輪流使用的防炮洞不同,格力斯少校是整個陣地僅剩的美國人,所以特別享有優待——他的防炮洞隻有自己一個人用,而且不用輪流使用。
少校端起咖啡杯,將咖啡倒入口中,感受著那種苦味在口中回蕩著,流入自己的胃部,溫暖,滋潤著自己的胃。他閉上眼睛,似乎陶醉在這種感覺中。
他不太明白為什麽大部分中國軍官對這種苦味的咖啡都喝不習慣,明明他們喝的茶更苦。尤其是當他們聽說這叫貓屎咖啡,使用貓屎作為原料後更是避之不及——明明在叢林戰訓練中,更惡心的東西他們都吃過,卻害怕這種舉世聞名的咖啡!
唯一遺憾的是原3營的聯絡官文森特上尉沒有運氣再品嚐這種咖啡了。
在距離他不遠的防炮洞裏,蕭天河看了看格力斯防炮洞那邊飄出來的白煙,臉上露出一個壞笑:
“聯絡官大人是不是又在‘吃貓屎’了?”
一旁的丁武和徐子忠等軍官笑了笑,不過目光還是盯在炊事班的方向。
果然,沒過一會兒,一個炊事兵拿著幾個蓋好的大飯盒就匆匆跑了過來,放在他們旁邊那個同樣用木樁做成的桌子上,然後滿頭大汗的說道:
“您要的東西,蕭隊長,慢用啊!”
說完,特就急匆匆的向炊事班跑了回去,開始給其他部隊的“小灶”送飯。
軍官們立即圍了上來,目光發綠的盯著這個飯盒,就連剛才還在喝咖啡的格力斯也幾步衝了過來,一臉期待的看著這幾個飯盒,恨不得就要上手,結果被幾個軍官急忙攔住。
“聯絡官,咱都是文明人,您悠著點,拿勺子!別上手啊!”
蕭天河急忙用手按住飯盒蓋,然後說道:“我是支隊長,我來開!”
說完,他就一個接著一個的打開了飯盒蓋。各種肉香和菜香的味道的香味頓時彌漫在整個防炮洞裏,每一個人都擦了擦自己的口水,看著這份炊事班的廚子剛做好的土豆燒牛肉,蒜苗炒肉,西紅柿炒雞蛋,手上的勺子和筷子早已經按耐不住了。
“冷靜,冷靜,大家都冷靜!”
蕭天河打開自己的飯盒,裏麵是一份熱氣騰騰的米飯們還有火腿和一些生菜。他先用勺子每個菜舀起一勺放在自己的飯上,然後親自給部下的軍官們一人一勺放在他們的飯上,直到飯盒變空。接著,所有人就都毫不顧忌的大口吃了起來。借著這道菜的味道,將一大碗米飯全部吃下肚,才打開另一個裝滿了撒了胡椒的菜湯的飯盒,將一碗湯下肚,驅走體內的潮氣。
等眾人吃飽喝足了,才開始感慨美軍空投物資的“神奇”。
除了武器彈藥,食物飲用水等基本保障外,各種工具,零件,建材,被服,睡袋,各種紙張隻要陣地上提出的要求的,美軍飛機都會毫不猶豫的準備好投下來。有時候甚至要求這邊——多要一些物資,省的飛機飛一趟運的東西太少不劃算。
反正都是美國政府出錢,不用白不用。空投的種類多了,量大了,也方便美軍的采購人員撈點油水——天下烏鴉一般黑。
於是有人開玩笑似的說能不能空投點酒下來,於是第二天,一個空投箱裏滿載了白蘭地,香檳,啤酒等各種酒類。嚇得營長陳耐寒隻得下令由他自己來管理這些酒,平時禁止任何人喝。隻在輪休的時候可以小喝一杯,避免貪杯誤事。
後來,不知道哪個不怕死的,在電台裏開玩笑似的說能不能空投點女人下來?於是第二天,一個空投箱裏就被塞滿了花花綠綠的雜誌,裏麵都是穿的很少或者不穿,而且搔首弄姿的金發美女,上麵用英文寫著《YANK》,看得中國官兵們一陣臉紅。當然,在陳耐寒怒氣衝衝的來沒收這些雜誌的時候,大部分雜誌已經不知去向了。
從那之後,半數的中國官兵整整失眠了好幾天,隻得瘋狂挖戰壕修工事來緩解精神上的壓力……
當然,也有正經的,比如官兵們覺得迫擊炮打鬼子的狙擊手比較費勁,巴祖卡不好用,精確度和射程都太低,於是美軍直接空投了一門反坦克用的57MM平射炮,從那之後高處的鬼子狙擊手落地時幾乎都成了零件。
不過最值得高興的是他們對食材的要求——由於蕭雲山一開始就專門為9支隊準備了幾個國內來的比較好的廚子,同時也被困在了拉加蘇高地。所以為了不浪費他們的廚藝,中國軍官們直接向美軍開了一張中餐的物品清單,從鐵鍋到柴米油鹽醬醋茶,再到蔬菜和肉類一應俱全。負責後勤的美軍立即找來了所有清單上的物資空投到高地上,這讓官兵們不但可以吃到熱飯,喝到熱湯,每個部隊還能吃到一部分豐盛的中國菜,軍官們每天還能有點“小灶”,讓全軍上下士氣大振。
當然,在中國戰場上,任何地方的炊煙都能招來日軍的炮火,這一點無論是陳耐寒還是蕭天河都很清楚,於是當他們第一次開始升起炊煙的時候,實際上隻是誘餌。果然引得日軍迫擊炮開了火,然後這些迫擊炮和周圍的士兵最後就被中國軍隊的迫擊炮徹底“清掃”了一遍。
到了最後整個拉加蘇高地上“炊煙四起”,引得憤怒的日軍連續開火,然後再被擊毀了多門迫擊炮,白白損失了數十名士兵後做出判斷——這是中國軍隊獵殺日軍的新手段,以後禁止隨便開火。
氣急敗壞的日軍指揮官也一度企圖呼叫18炮兵聯隊進行遠程火炮攻擊。然而現在18炮兵聯隊彈藥供應不上,不敢消耗寶貴的彈藥來打這種純粹發泄的戰鬥。
於是中國軍隊便堂而皇之的在日軍麵前做起了飯,吃上了熱飯甚至炒菜,過上了吃喝不愁,無聊時候還能朝著日軍來幾發迫擊炮發泄發泄的好日子。有時候,飯菜的香味隨著風吹倒日軍那邊,又讓他們惱羞成怒卻毫無辦法。
遠處又傳來了飛機的轟鳴聲,那是美軍C47大型運輸機的聲音——隻要天氣許可,他們幾乎每天都要來一次給3營和1營官兵補充各種彈藥和給養,有時候要求急了,彈藥不足了,還可能多飛幾趟。避免有時候因為大風或者是雨天無法空投,讓部隊斷了頓,於是光是每天空投的飲用水就夠官兵們洗澡了。
聽到飛機發動機的聲音,整個陣地都沸騰了起來。
“支隊長,你說這鬼子今天會不會也來送死啊?”
丁武笑著問道。
“來了更好,讓成峰他們做做飯前運動,聽說今天給他們做的是蔥爆羊肉和紅燒魚塊呢!”
蕭天河也笑著回答道。不過此時,他已經拿起了自己的潛望鏡和一旁的電話,開始盯著對麵日軍陣地的動向。
果然,當天空中的空投物資再次天女散花一般落下時,四周的日軍陣地突然響起了一片瘋狂,憤怒的怪叫聲。接著無數骨瘦如柴,赤膊上身的日軍士兵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不顧一切的衝了過來,眼睛裏流露著綠光。很多人嘴裏還塞著樹葉,叼著樹皮。
中國軍隊的陣地上立即槍炮齊鳴,雨點一樣的子彈和炮彈從天而降,打在衝鋒的日軍當中,立即把他們打得血肉橫飛。
日軍開槍還擊,並且使用擲彈筒,但是大部分人的槍裏都沒剩下多少子彈,擲彈筒也隻打出幾發就斷了頓。但是這些發瘋了的日軍依然不顧一切的向中國軍隊的陣地衝上來,妄想用拚刺刀來和中國軍隊決一勝負。
“不要怕,衝上去,他們有吃的!”
日軍指揮官高叫一聲,接下來僅僅1秒後,他的腦袋上就被春田式步槍打了個窟窿,倒了下去。然而這並不能阻擋日軍的進攻,已經餓到近似瘋狂的他們不顧一切的冒著中國軍隊的炮火衝了上來,一小部分幾乎已經衝上了陣地。
如果是其他部隊,陷入肉搏戰的狀態,日軍憑借拚刺的優勢可能還能稍微占到點便宜。但是9支隊當初為了近戰可是特地給每個人都配了一把手槍的。看到日軍衝到近前,士兵們直接丟掉自己打光了子彈的步槍衝鋒槍,從腰間拔出手槍對著日軍開始連續射擊。另一隻手已經按住了那把尼泊爾刀柄,準備隨時砍人。
幾個僥幸衝上來的日軍立即被柯爾特手槍強大的威力打了個“透心涼”。同時,四周9支隊其他增援部隊也在蕭天河的帶領下趕來,迅速在兩翼架好火力點,利用重機槍的交叉射擊和手雷壓製住後續的日軍,將他們徹底趕下了陣地——為了節約體力,陣地上的中國官兵采用三班倒的方式,三分之一的人警戒,三分之一的人休息,三分之一的人繼續挖工事。但是一旦鬼子進攻,所有人都會立即投入戰鬥。
隨著空投物資的全部落地,日軍士兵們再也沒有力氣繼續進攻了,他們釋放煙幕,在中國軍隊凶猛的火力麵前丟下幾十具屍體後狼狽撤離——他們妄想能夠豁出命去占領高地,或者搶到一部分物資的夢想再一次破滅了——畢竟美軍空投的技術高超不說,而且地麵還專門有人監測天氣和風力風向,以確保空投物資能夠準確到位。
退回樹林的日軍依然驚魂未定,不知道是不是為了報複他們的緣故,中國軍隊的迫擊炮彈依然像不要錢一樣在他們的營地裏四處亂炸,雖然這種盲炸造成的傷亡並不大,但是還是讓這些已經饑寒交迫的日軍精神更加緊張,四散逃竄躲避炮火,繼續消耗體力。
曾經在中國戰場上,身材高大卻皮包骨頭一般的中國士兵和身材矮小卻肌肉健碩的日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然而在拉加蘇一帶,這種對比卻倒了過來——精神飽滿,滿嘴流油的中國士兵和肚子咕咕叫,皮包骨頭,精神萎靡的日軍士兵。
盡管日軍在戰前將補給基地從密支那搬到了孟關,但是日軍的補給基地距離前線依然還有70公裏的直線距離,實際行走卻又有好幾百公裏的路,而且這幾百公裏幾乎都是山林,沒有公路,也沒有什麽能夠讓車輛安全行駛的平坦道路,大多是工兵開鑿出的林間小路,不少還因為雨季被衝毀了。
最早在快速趕往新平洋的時候,顛簸的道路就讓日軍卡車幾乎全部拋了錨,最後的路都是靠日軍自己步行前往的。於是日軍隻好使用最原始的手段——肩扛人挑加上牲畜運輸。
而由於緬北貧瘠,連牲口都征集不到,輜重兵們隻得臨時抓來猴子,大象等野生動物一起運輸——隻是這些動物不像驢馬那樣忠誠,常常稍一不注意就帶著日軍的補給一起逃跑,消失在山林中。
美國空軍也時常來搗亂,似乎是發現日軍在這一帶沒有空軍,他們沿著道路低空飛行,飛到敵後,一旦發現地麵有人活動的跡象,就不管不顧的掃射,扔炸彈,破壞公路——這樣做的後果是本來就糟糕的路況更加糟糕,而被槍聲和炸彈聲驚著的牲畜往往載著物資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
然而麵對前線3個聯隊(日軍步兵聯隊為3000-5000人,炮兵聯隊2000-3000人)總兵力最起碼超過8000餘人,就算按照每人每天0.5千克最低的糧食供應,光是糧食一天就需要消耗超過4噸,還不包括作戰需要的武器彈藥和其他藥品零件等。
於是,這就苦了在前線作戰的士兵們,他們一開始為了輕裝上陣,每人隻攜帶了3天的口糧,在前幾天口糧還比較足的時候,他們和中國軍隊也還能打得有模有樣。隻是很快,他們每天的口糧就減了半,進攻也變得越來越軟弱,甚至不得不減少進攻,大部分時間躺在地上不動,減少消耗。
現在日軍大部分人每天的口糧就隻有半個拳頭大小的加了點鹽的飯團,還是在緊張的戰鬥時期,彈藥補給也跟不上了,火力又被中國軍隊瘋狂的壓製住。
當然,18師團也是經受過嚴格叢林戰訓練的,糧食不足就“就地征召”,然而麵對如此龐大的隊伍,日軍駐地附近的飛禽走獸,甚至蚯蚓,螞蟻,蜘蛛,螞蚱,蝴蝶,蜻蜓都被吃到絕種了。連枯萎的樹葉和樹皮草根都被吃了個幹淨,但是依然無法滿足這麽多人每天的吃飯問題——這種野外生存,隻是小部隊的臨時應急手段,絕對支撐不了大部隊的消耗。
長期的饑餓,不僅讓日軍體力嚴重下降,也導致病員激增。藥品的匱乏更是讓不少受傷的日軍直接在醫院裏死亡。這些都嚴重折磨著日軍的士氣。
目前支持他們的隻剩下精神力量。
對於各級軍官來說,作為“叢林作戰之王”,三個聯隊拿不下中國軍隊兩個營的陣地,麵子上掛不住。而對於士兵來說,他們的目標隻有一個——打上中國軍隊的陣地,那裏肯定有堆積如山的食物,可以飽餐一頓。
被中國軍隊一路打下去的日軍退回到林中,大部分人直接躺了下去,聽著不遠處戰地醫院裏宛如屠宰場一般的鬼哭狼嚎,慶幸自己又逃過一劫——由於藥品不足,尤其是麻醉藥不夠,受傷的日軍個個都被迫“刮骨療毒”,嘴上咬一根樹枝就開始手術,頓時慘叫聲一片。
“下一次,下一次一定能成功!”
指揮官害怕更加影響士氣,急忙大聲喊叫,轉移士兵們的注意力。
“我們今天已經衝上了支那軍的陣地,那些支那軍也累了,等晚上,我們再夜襲,一定能衝上去,把那些支那人都宰了,那裏有的是飯,有肉罐頭在等著我們,大家再堅持一下!在堅持一下!”
每一個日軍士兵都忍不住點了點頭,帶著仇恨的目光再次轉向拉加蘇高地,然而很快,令他們絕望的事情就發生了。
美國飛機再次飛來,開始在拉加蘇高地旁邊的開闊地上空投下一片片地雷,形成了一大片雷區——這些地雷雖然白天比較明顯,但是晚上夜襲踩上可不是鬧著玩的。而且雷區在中國軍隊火力範圍內,工兵想去掃雷絕對會被中國軍隊打死。
不僅如此,飛機還在高地上投控下了一堆木材和鐵絲網——高地上的守軍立即將這些東西組裝好,鋪在陣地前,於是形成了由帶刺的鐵絲網和地雷組成的一道新的防線。確保日軍再次進攻時會在這裏“停留”一下,成為高地上機槍和迫擊炮的靶子。
“八嘎!”
“膽小鬼!”
“是男人就出來決戰!”
氣急敗壞的日軍在林子裏衝著中國軍隊的陣地就是一通破口大罵。不過他們除了發泄一下心中的憤怒,也拿著對方毫無辦法。罵過之後,反而更餓了!
而中國軍隊的陣地上則開始了駕輕就熟的輪換。蕭天河替下之前一直在警戒的楊成峰,開始在鐵絲網後麵觀察日軍的動向。而楊成峰等人則看著暴跳如雷的日軍,興高采烈的下去找到炊事班開始吃他們豐盛的午飯,順便小歇一陣,為之後的戰鬥做準備。
拉加蘇高地上的幸福生活,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