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刺激
方必成是建武帝最信任的心腹,他給的結論,皇帝自然深信不疑,毫不猶豫地將事情安在了齊王身上。
隻是氣歸氣,畢竟是自己的親兒子,總不能因為這件事就殺了他給臣子泄憤吧。
於是乎,建武帝也隻能將齊王召進宮來,痛斥一頓。從朝堂的表現,到王府後宅,逮著什麽罵什麽,把齊王訓得灰頭土臉。
齊王百口莫辯,更何況他自己本身也不幹淨,皇帝的訓斥隻能聽著。事後,想來想去覺得自己好像沒幹什麽過分的事情。自從被解了禁足後,他一直非常謹慎小心,生怕再次觸怒皇帝。
肯定是下人們背著他幹了什麽錯事,讓皇帝抓住了把柄。這麽一想,齊王心裏恨不痛快。自己小心翼翼地過日子,下麵的人倒是能仗著王府的勢過逍遙日子。
齊王不痛快了,王府的人也別想有安寧日子過了。在他的嚴令之下,王府開始了整頓,嚴格下人的言行舉止,不得仗著王府的勢為非作歹。
整頓後的王府,規矩比從前好了。但是魯忠這樣的太監,就不像從前那麽自由自在了,想什麽時候去外宅就去,想不回王府就不回。雖然是宮裏出來的老人了,也得夾著尾巴做人做事。
這麽一來,謝瑾常和兩個暗衛連續幾日都撲了空。韓綦派出去盯著魯忠的人,也沒有能發現新的動向。
事情暫時就僵住了。
萬世子最著急,時不時派人來打聽,或者邀請韓綦過府敘事。
韓綦心裏清楚,什麽敘事,就是萬家人著急了。可是,眼下這個情況,他也沒什麽好辦法啊。現在最關鍵的就是不能打草驚蛇,所以魯忠那裏得盯著,而且還不能著急。
次數多了,韓綦也不免對萬世子有些意見,對著寧蘊抱怨道:“真沒想到,萬世子是個這麽沉不住氣的人。你看國公爺,一副氣定山河的架勢,那才是上位者該有的氣勢呢。”
寧蘊抿嘴笑著,“現在萬姐姐婚事已定,世子爺沒別的操心事了,隻能盯著這件事了吧。”
韓綦皺起眉頭,不是他不想快點把人揪出來,實在是那個魯忠滑不留手,抓不到把柄啊。
“皇帝這回還真是壞我們的事,他自己查不出來真相,還妨礙我們。”
“那個什麽方必成,還號稱是我大周的第一探子呢,結果還不是被障眼法迷惑住了。”
韓綦唇邊露出一絲譏諷。查到齊王那裏就不往下查了,真是蠢貨。
寧蘊知道韓綦有些急躁了,笑著安慰他,“韓大哥不用著急,狐狸尾巴早晚會露出了。你實在要是著急,不如添一把火,讓背後那人按捺不住再次出手不就好了。”
“怎麽添?”韓綦眉頭跳了跳,看向寧蘊。
“自然是哪裏痛就打哪裏嘍。”寧蘊一臉沉思,“他們在宮宴上下毒,不就是怕翊王的了嶽家的助力,能夠進一步坐大嗎?不如,就從這方麵下手。”
韓綦陷入了沉思。這話說得沒錯,可怎麽做才能刺激背後的人再次出手呢?
沒過幾天,京城的上層社會開始流傳起一些說法。於家小姐配給翊王為正妻,翊王殿下正在挑選家大勢大的側妃。而且,皇帝似乎對翊王也有意委以重任。
這些說法當然沒有得到官方的確認,但幾乎大部分人都想學無風不起浪。回想翊王近期的表現,還有皇帝對他的喜愛,這一切聽起來都十分合理。
於是乎,到翊王府上拜訪的官員越來越多。很多達官貴人之間的酒宴聚會也都給翊王下了帖子。一時之間,翊王的風頭明顯蓋過了其他幾位皇子。
這樣的趨勢自然逃不過建武帝的眼睛,不過他沒太往心上去。老三麵臨大婚,成為眾人的焦點是很自然的。至於政務方麵,隻要自己不撒手,就算他又再多的算計也是枉然。
不過,既然已經傳得沸沸揚揚了,那宮裏也不必再藏著掖著了。於家很快接到了聖旨,將於雅嫻正式許給三皇子司空煜為妃。
這下子,於家也炙手可熱起來。眼看翊王仿佛有了繼承皇位的希望,誰不想和他搞好關係呢。
這日,寧蘊和鄧琳相約來到於府,拜訪於雅嫻。
“寧姑娘,鄧妹妹,你們可算是來了。”這些日子一來,於雅嫻都快憋壞了。訂了親之後,母親就不許她再往外麵跑了。說什麽這是規矩,而且她即將要嫁入皇家了,行為舉止更要成為京城閨秀的表率才行,不能丟了皇家的臉。
“哎呀,”鄧琳砸著嘴,“於姐姐這樣的大家閨秀居然還要謹言慎行,那我這樣的豈不是要被婆家嫌棄死了。”
“呸,不害臊。哪有大姑娘把婆家掛在嘴上的,你還沒訂親呢。”於雅嫻漲紅了臉,啐了鄧琳一口。
寧蘊靜靜地看著於雅嫻,隻見她麵色紅潤,眼睛閃閃發光,氣色極好,一看就是日子過得非常舒心。
看來,於家和於雅嫻自己對這們親事是非常滿意的。
也對,翊王殿下身份高貴,人也長得玉樹臨風,尤其是人品端正,帶人和善可親。在京城閨秀們的心中,哪裏還有比他更好的男子。能嫁給翊王為正妃,絕對是天大的好事。
“要是這樣的話,於姐姐是不是大婚之前都不能出門了?”寧蘊一邊問,一邊不露聲色地觀察著周圍的環境和人。
院子和房間都沒什麽變化,身邊的大丫頭也還是那兩個。不過,剛剛在院子裏似乎看到一個生麵孔。
寧蘊的記性極好,不光是讀書過目不忘,見過的人也都能在腦子裏留下印象。所以,她十分肯定,剛剛那個丫頭她從來都沒見過。
不過,大戶人家的小姐添幾個丫頭不是什麽稀罕事,尤其是於雅嫻麵臨出嫁,身邊有什麽人事變動也很正常。
正想著,於雅嫻的聲音響起,“我也不知道,希望不至於一直關著我。眼看就快到春天了,也不知道娘能不能放我出去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