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慈禧的矛盾心理
光緒:“翁師傅!”光緒從龍椅上走下來,快步走到他麵前,又緩緩地說道:“翁師傅,朕自幼就在你的教導下溫讀經書,翁師傅的教誨,朕銘記於心。
朕還記得,第一天,你給朕講的,正是荀子的《勸學篇》。‘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吾嚐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嚐崎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翁師傅,朕現在已經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了!登高望遠自傷情,我大清若再被這些陳舊之物束縛住了手腳,你讓朕,讓朕的子民,如何才能翻越擋在我們麵前的大山!
朕意欲變法維新,成就一番不世之功,拯救中華於水火之中!你是朕從小到大的老師啊!難道連你都不理解朕的心誌嗎?”
翁同龢聽著聽著,眼淚已經漸漸掉了下來了,他跪倒在光緒的腳下,“臣遵從皇上旨意!”
光緒長籲了一口氣,又扭頭望向旁邊兩位軍機大臣,“你們兩個有什麽異議嗎?”
連老古董翁同龢都被光緒給磨軟了,這兩位知道阻止不了,反而會遭到光緒的打壓,自然不敢有什麽異議。
奕劻:“臣讚成這一決議……然,是不是該放緩一些,或可分三年內,一步步廢除,不至於太過倉促,引起動亂。”
榮祿:“臣附議,天下士子幾百萬,皆已科舉考試為終生理想,現在盡廢八股取士、四書五經,士子們畢生所學也盡廢,一時間恐怕難以接受,士子是朝廷統治的重要根基,若得不到他們支持,就怕變法維新走不長遠……”
光緒:“不能再等了!這天下事,沒有什麽比國家大事更加重要的了。個人利益隻能暫且放一邊。現在是刮骨去毒,隻要忍過這一陣痛楚,將變法維新全麵推行下去,國家社稷終有興盛的一天。
到時候,朕就是興國之君,而你們就是興國功臣。這是四萬萬國民寄托的期望,這是曆史賦予我們的使命!無論如何,都要將他貫徹到底!”
翁同龢/奕劻/榮祿:“臣願為皇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雖然已經過了請安的時間,慈禧也已經用完早膳了,但光緒還是按例到頤和園給慈禧請安。
慈禧慢吞吞地用完早膳之後,李蓮英才在慈禧耳邊說:“老佛爺……皇上來了。”
慈禧:“我還以為他今個兒不來了呢。”
李蓮英:“來了差不多半個時辰了。”
慈禧:“你們怎麽沒一個來通報的?讓皇上等了那麽久,你們是不想活命了嗎?”
李蓮英:“是皇上叫奴才們等老佛爺用完膳之後,才跟您說的。”
慈禧的眼神中也透露出一絲心疼的情緒來,“讓禦膳房做點馬上做點點心,端過來,馬上。”
李蓮英:‘嗻。’
慈禧走到客廳裏,見光緒正坐在椅子上打瞌睡,興許是聽到聲響了,光緒緩緩地睜開眼睛,見到慈禧,剛要給他跪拜請安,被慈禧扶了起來。
慈禧:“皇上日理萬機,整日操勞,就不用天天到我這園子裏來請安了。”
光緒:“為人子,當盡孝道,兒臣不敢怠慢。”
慈禧將手放在他的手背上,“瘦了,瘦了不少。雖說朝政是要緊的事,但也得注重自個的身體,千萬別因為政事把自個的身子給累垮了。”
光緒:“謝親爸爸關心,兒臣的身子扛得住,朝廷正在推行變法維新,看著維新之策一步步落實,兒臣心裏也踏實,國家振興在望,兒臣就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光緒:“雖然說,我現在已經不過問政事了,但是聽到你推行變法維新的那些事,既替你有這般雄心壯誌、勵精圖治而高興。
經過這些年的曆練,你的處事風格沉穩了不少,你重用康有為,卻不給他高官厚祿,這是對的,一來可以讓那些維新派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才幹,暢所欲言,二來也能減少維新的阻力。
但還是免不了要提醒你,康有為這些人的話,不能全聽,他們雖然有些許才能,但畢竟沒有真正處理過國家大事,有些內情,他們暫時明白不了。變法維新雖說是勢在必行,但是步子不要邁得太大,以免摔跟頭。”
光緒:“國家積弊已久,非雷霆手段不能根除,親爸爸放心,兒臣一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辜負四萬萬臣民的期望。”
當慈禧再想說點什麽的時候,李蓮英端著一碗剛做好的蓮子羹過來,“老佛爺,蓮子羹來了。”
慈禧親手端到光緒麵前,“給你做的,吃吧。”
光緒露出一副受寵若驚的表情,接過慈禧手中的碗,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慈禧就坐在旁邊靜靜地看著他。此刻的她內心是極其矛盾的,一方麵,作為整個國家的真正掌權者,掌控欲極強的她是不希望這個國家發生動亂、進而威脅到自己的統治地位的。
但是作為一個眼界相對開闊的封建統治者,她也深刻地意識到,現在這般的國情,再不做出改變,尋找出路,朝廷就有覆滅的危機,國家政權沒了,她這麽多年精心打造的權力架構也沒有意義了。
隻要不威脅到自己的統治地位,她便可以放手讓君臣去變法維新,但是改製就意味著權力有失控的可能。改製與安穩,是魚跟熊掌的關係,不可兼得。要改製就要變動,變動就無法安穩。光緒這般大刀闊斧的改革,慈禧雖然隱約覺得不妙,但是看到光緒積極性如此之高,也不好折了他的心誌。
慈禧:“皇上……”慈禧話到嘴邊,又戛然而止。
光緒:“怎麽了親爸爸?”
慈禧慈祥地笑了笑:“沒有,多吃點吧,要是喜歡,我今後讓人常給你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