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相互推搡
光緒雖然心有不甘,但考慮到大局,也隻能說:“也隻能這樣了。”
奕劻:“那得早點將和談大臣確定下來,我們也好盡早停戰,休養生息。”
這下,光緒又沒了主意了,“那依你們看,派誰去合適?”
下麵的一眾大臣都緘默不語,相互觀望。
光緒在台上邊踱著腳步,邊說道:“派去的官不能太小,否則日本人就會覺得我們誠意不足,又得像上一次那樣,無功而返。”
當今大清國官職最高的人,都聚到這殿堂上了。可當光緒望向下麵一眾大臣的時候,發現他們都沉默著不說話,“怎麽?剛剛不是都讚成和談嗎?這會說到人選的問題,就都不敢說話了。難道你們就沒有一個願意替朕分憂的嗎?”
載洸的腳剛要邁出來,台上的光緒又補了一句:“載洸勞苦功高,殫精竭慮,要是什麽事都讓他一個人全辦了,那朕還要你們有何用?”
載洸聽完,又默默地將腳收了回去,終於能心安理得地當一回觀眾了。
但是其他人都機靈得很,眼下這般的局麵,日本仍然在戰略上握著不少優勢籌碼,要爭取到一個令國人滿意的和談結果,談何容易,這樣吃力不討好的差事,誰都想避而遠之。
見到眾臣都閉口不談,光緒也隻好開始點名了,“孫大人,你是兵部尚書,通曉軍事,派你去議和,日本人應該不會不認。”
孫毓文聽到這話,連忙跪下來說:“皇上……臣恐不能勝任呐。”
翁同龢:“孫大人是國之棟梁,擔任兵部尚書一職,和談是軍國大事,讓孫大人去,合乎情理,皇上既然對孫大人寄予厚望,您老就不要再推辭了。”
孫毓文:“皇上,臣雖然管著兵部,但是外務方麵的事情,臣是一竅不通啊。要是出了國門,就像是盲人摸象一樣,讓臣去,恐誤了大事啊!還望皇上收回成命。”
光緒:“那……慶王爺去吧,您是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管著外務,又是大清的親王,身份尊榮,讓你去正適合。”
奕劻也跟著撲到了地上,“皇上!萬萬不可啊!臣雖然在戰時還管著總理衙門,但是外交還是醇王爺跟李中堂等在在打理著,臣對於外交事務方麵,也是知之甚少。
讓臣去,臣也不知道如何跟那些日本人打交道,戰時談判這樣的大事,臣也不敢接,孫大人是盲人摸象,那我就是瞎貓抓鼠,您讓我去是會誤國的呀!”
光緒一臉蔑視,在台上轉了兩圈之後,一臉憤怒地說:“難道我大清,除了載洸一人之外,就真的無人可用了嗎!”
翁同龢早就蠢蠢欲動了,趁這時候趕緊出來添一把柴火,“皇上,臣覺得,李中堂既熟悉軍務,又通曉外務,可擔負媾和重任!”
李鴻章笑了笑說:“翁師傅竟然如此抬舉老夫,實在是令老夫受寵若驚啊。前些日子,翁師傅還在朝堂之上,說淮軍慘敗於日寇,皆因老夫貪贓枉法、治軍不嚴、消極怠戰,還提議要殺老夫以正軍威。老夫此時想起來還曆曆在目,心驚膽戰呐。
不僅如此,翁師傅甚至還在私底下對著一眾清流人士說,老夫早已與日本人夠勾結,才致使我軍慘敗,揚言要為國除害,鏟除老夫這個賣國賊。既然這樣子,按照翁師傅所言,老夫應該會在談判桌上出賣祖國才對,為什麽今日還要推舉老夫前去日本議和呢?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翁同龢:“李中堂此言差矣,正因為你有此嫌疑,為了以正視聽,洗刷罪名,不遭國人唾罵,你更應該擔當起媾和之重任,到談判桌上跟日本人去理論,去爭取。”
李鴻章:“李某愚鈍,不知翁師傅所說的爭取,是怎麽個爭取法?”
翁同龢:“讓日本人罷兵言和,自覺退出我國國土,如若不然,便坐實了中堂大人通敵叛國的罪名。”
李鴻章聽完,哈哈大笑起來,“翁師傅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啊,如果和談之事真如翁師傅所言如此輕鬆的話,那還要老夫幹嘛?
一紙和約就能收複失地,一統江山,重回太平,那可是名留青史的功勞啊,應該讓給翁師傅獨享才對,老夫位卑德薄,怎能貪此不世之功?”
光緒大怒:‘夠了!局麵都已經這樣子了,你們還在那裏爭論不休,互相推脫,你們眼裏還有沒有朕,還有沒有江山社稷!’
眾臣皆驚跪。
光緒:“難道你們就不肯替朕分憂嗎!”
榮祿這個時候還看熱鬧不嫌事大,耍了一下小聰明:“皇上,不如就讓李中堂跟翁師傅一同前往日本吧,一文一武,雙劍合璧,定能大功告成!”
奕劻:“榮中堂所言極是,有他二人去,既能彰顯咱們的誠意,也能避免朝廷內部的分歧。”
李鴻章聽到這話,暗自冷笑了一聲,你們要玩?我陪你們玩。“如果翁師傅願意跟臣一同前往,到日本那邊一探究竟,作個證人,如能洗刷臣身上本不該有的汙名,那臣便是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翁同龢慌慌張張地說:“外交非我所長,我就算是去了,對和談之事也毫無益處。”
李鴻章:“翁師傅剛剛不是說了嗎?不費一兵一卒、一地一銀,就要讓日本人罷兵言和,主動退出我國國土,這事換了誰都沒能耐辦成。翁同龢既然有如此高瞻遠矚之謀略,和談之事,非翁師傅莫屬啊。”
翁同龢:“皇上……臣在國內還有要緊的事情要辦,抽不開身啊。”
光緒聽完之後,白了他們一眼,“行了行了!都不要再吵了!關鍵時候就會添亂,沒一個靠得上的!”他說完這話,眼睛還不自覺地瞄了一眼載洸,想看他此時的反應,可是他卻無動於衷,臉上毫無波瀾,讓光緒摸不清他此刻的真實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