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麒麟閣傳> 第11章 天降讖語

第11章 天降讖語

  張賀領著劉病已、張琴棋等人來到張安世府。張安世是張賀的弟弟,隻不過張賀年近五十,張安世才約四十五歲。張安世身材魁梧,棱角分明,不過眼眉低垂,似乎從不直眼看人。自從跟了霍光,他也學會了霍光的低調和韜晦。


  張安世先拜了病已,接著道:“兄長,你怎麽有空到我這裏來?”張賀歎氣道:“數月前京城發生這麽大事,我一直沒敢出宮,生怕惹人猜疑。如今借著買年貨的機會,來跟你敘敘。上次長公主的事,到底怎麽回事?”


  張安世素來謹慎,不願提起謀逆案。張賀多次催促,張安世才讓妻子帶著幾個孩子到院中玩耍,隨後娓娓道:“不是我不肯說,是陛下十分忌諱,大將軍又十分痛恨。眼下大將軍對上官桀餘黨是恨之入骨,必要趕盡殺絕,咱們最好不要摻和,以免被牽連其中。聽說禦史大夫桑弘羊的兒子桑遷還藏匿在外,大將軍已經擲下嚴令,必要誅殺桑遷。”


  張賀歎氣道:“如今大將軍大權在握,看來朝局不妙了。不久前大將軍請旨,命宮中侍女全部穿窮袴,不管大將軍真正的用意是什麽,這都是冒犯皇權的行為。當時陛下就沒說什麽嗎?”


  張安世目光如炬道:“陛下能說什麽?大將軍明說了,陛下正值精力旺盛之時,應該多把精力用在朝政上。如今田丞相病倒,劉宗正被免,車騎將軍、左將軍、禦史大夫全部被處死,後宮長公主也不在了,朝中文武除了諫大夫杜延年外,隻怕無人敢與大將軍爭辯。”


  張賀心下暗驚,“當初陛下留下四位顧命大臣,死的死,殺的殺,隻剩下大將軍。看來這權力平衡要被打破了,今後大將軍手握重權,誰還敢吱聲?不說這些了,你覺得皇孫如何?”張安世一驚,“大哥是什麽意思?”張賀笑道:“皇孫文韜武略,才思敏捷,身材偉岸,文史兼通,將來必是朝廷棟梁。”


  張安世皺眉道:“大哥說的這是什麽話?如今陛下才是文武雙全,才思敏捷。年僅十四歲就識破燕王奏疏有詐,避免了一場宮廷政變,這才是雄主明君。有明君在上,大哥卻稱讚皇孫,這合適嗎?”


  張賀隻好不語,不禁笑著望向院中劉病已,暗暗自忖:“現在陛下年輕,大權握在霍光手中,廢立不過一夕之間。如果陛下出事,唯有廣陵王劉胥、昌邑王劉賀和皇孫有能力承繼大位。可論資排輩,劉胥在前,劉賀在後,皇孫如何才能有機會嶄露頭角呢?”


  病已正與琴棋、彭祖、張秋千玩耍。張彭祖原是張安世的兒子,後過繼給了大伯張賀。張千秋是張安世的長子,已經二十歲了。


  不久張賀領著病已、琴棋前往魯國拜訪劉病已的曾外祖母家。病已也許久沒有回去看望表舅史高、史曾和史玄了。來到史家,這才知道病已的曾外祖母幾年前已經過世。張賀拜訪了病已的三個表舅,贈送了一些財物。


  見琴棋長相甜美,一雙水汪汪的眼睛清澈純淨,與病已玩得十分開心,史高笑道:“尊上,那位小姑娘是……”張賀笑答:“他是我的孫女,與皇孫感情非常要好。我有心把她許給皇孫,正要詢問閣下的意思?”史高大笑道:“那太好了,祖母過世前一直擔心病已的終身大事,我們無官無職,雖然掛著皇親的名號,其實也是一貧如洗。尊駕慧眼識珠,史高替病已多謝了!”


  張賀擺手道:“我有心想讓皇孫嶄露頭角,隻不過缺個幫手,如果閣下能夠幫我一把,皇孫必能夠一飛衝天!”史高望著病已和琴棋玩得不亦樂乎,漸漸露出一絲笑意。


  回到長安城,張賀又專門去拜訪了丙吉。自從把病已送到魯地,丙吉先後被任命為車騎將軍市令、大將軍長史、光祿大夫,最後被擢拔為給事中,侍從昭帝左右,參議政事。自從升為給事中,丙吉魁梧而筆直的身體逐漸彎了下去,年僅四十歲看上去像五十歲。


  張賀拉著丙吉手道:“尊駕,你看皇孫長得英俊不凡,是不是和衛太子很像?都說隔代親,依我看他大概了是受了衛太子影響。”丙吉望著病已,淚濕眼眸,“可惜,衛太子已經不在了。閣下為了太子,落得今天這樣,在下也十分心痛啊!”


  張賀搖頭苦笑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你怎知道這不是一樁幸事呢?老夫已經五十多歲了,早已經知天命。我現在才明白,上天留我一條命,讓我苟活到現在,原來是另有深意啊!”


  丙吉疾問,張賀小聲道:“上天是想讓我扶著皇孫登上至尊之位,然後給衛太子翻案!”丙吉大駭,“這可是犯忌諱的話,閣下千萬不可瞎說!”張賀大笑道:“尊駕,你難道忘了當年先帝為什麽要殺盡長安獄中犯人嗎?”丙吉陡然一驚,想起了那句讖()語:“長安獄中有天子氣。”丙吉抬頭望著病已,暗暗心驚。


  張賀趁機道:“當年這個天象已經逐漸被人遺忘,如果天象重現,人們必然會想起皇孫曾住在詔獄。如今陛下被大將軍掌控,大將軍越來越跋扈,依照陛下秉性,絕不會坐以待斃,恕我直言,陛下早晚被廢。一旦陛下被廢,誰能承繼大業?唯有廣陵王劉胥、昌邑王劉賀和皇孫有能力承繼大位。不過劉胥是陛下皇兄,劉賀是陛下皇侄,唯獨皇孫輩分低,名望少,更很少有人注意。如果想讓皇孫即位,隻有一個辦法!”


  丙吉虎軀一震,“什麽辦法?”張賀附耳低語一番,丙吉大驚,結巴道:“這……這可行嗎?萬一引起大將軍忌憚,皇孫不是連命都沒有?”張賀擺手道:“絕不會!一來,咱們的人全都不出麵,大將軍抓不到把柄。二來,大將軍隻需要傀儡,皇孫毫無權勢,對他威脅最小,他絕不會懷疑!”


  次年正月,天降異象。先是泰山萊蕪山南有塊大石自己豎了起來,有一丈五尺高,入地八尺深,四十八人合圍那麽粗。魯地百姓紛紛前往觀看,很快聚集了數千人。自從巨石自立後,據說有幾千隻白色的烏鴉飛下來聚集在它旁邊,一時傳遍四方。接著魯地昌邑社廟中已經枯死倒地的樹居然又活了過來,重新發芽生長,傳為奇觀。


  不久上林苑有柳樹葉被蟲咬,吃剩的樹葉形狀看上去像五個篆體字:公孫病已立。宦官奏報,昭帝大驚,仔細詢問,親自查看,果然如此。


  第二日召集文武百官,昭帝當殿詢問,文武紛紛搖頭。昭帝聽聞符節令眭弘曾師從董仲舒學習《春秋》,精通經術,有弟子百人,包括嚴彭祖、顏安樂等人,於是召來眭弘詢問。符節令是個什麽官呢?符節令隸屬少府,秩六百石,專門執掌天子虎符、竹符及授節等事。


  眭弘推衍《春秋》大意,上書道:“陛下,石頭、柳樹等都屬陰,乾陽坤陰,所以二者都象征黎民百姓。而巨石出現在泰山,泰山是五嶽之首,朝代更迭、君王封禪等都會前往泰山告祭天地。如今大石自立,枯木逢春,說明當有平民成為天子。結合上林苑的讖語,難道是之前被廢的公孫氏將要複興嗎?漢家是堯帝之後,有禪讓的氣運,應該遍尋聖賢,禪讓帝位,陛下自封百裏之地,順應天命。”


  昭帝大笑,讚歎道:“好啊,朕做皇帝也已經做夠了,既然有天象要公孫氏代替,朕當退位讓賢,效仿堯帝禪讓。下旨,普告天下,征求賢能之人,朕要順從天命。”


  霍光聽聞,急忙入宮拜見,急切問:“聽聞陛下要退位讓賢,這是怎麽回事?”昭帝於是把異象和讖語一一敘述,笑道:“既然上天讓朕退位,朕也不能逆天行事。大將軍,你立刻遍尋賢士,朕要效仿堯舜禹禪讓!”霍光疾聲道:“陛下不可!陛下八歲登基,肩上扛著祖宗社稷的重任,怎麽能輕易放棄,讓宗廟傾覆?這必是有人妖言惑眾,要顛覆漢家江山,陛下萬萬不可啊!”


  昭帝回頭一瞥霍光,漫不經心道:“大將軍擔心什麽?你手握軍權、政權、財權,難道還怕有人能反天嗎?就算換個皇帝,對你大將軍似乎也沒什麽影響啊?大將軍不必再說,朕意已決。”


  霍光忙叩首道:“微臣有罪!微臣受先帝重托,自覺擔子太重,不敢有一刻放鬆。心裏想著等陛下行了冠禮,微臣再把大權奉還,讓陛下親政。微臣一心為了漢家江山,從沒有要謀權篡位的意思。如今竟被陛下誤解,微臣實在罪該萬死!”


  昭帝蹲下來望著霍光,幽幽問:“大將軍,您看朕什麽時候能行冠禮?”霍光一愣,急忙答:“回陛下,古人都是二十歲行冠禮!”昭帝皺眉道:“大將軍這話好像不對,《左傳》記載:‘國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子,禮也。’《榖梁傳》也記載:‘國不可以久無儲君,故天子、諸侯十五而冠,十五而娶。’朕還記得,當年先帝十六歲行冠禮!如今朕已經十七歲了,難道不該行冠禮嗎?”


  霍光無奈道:“隻要陛下不禪讓,微臣願意奉還大權,讓陛下親政!”昭帝激動道:“當真?何時行冠禮?”霍光歎氣道:“明年,明年陛下十八歲,行完冠禮即可親政。”昭帝大笑道:“好,那讖語的事就交給你去你辦。”


  霍光立刻把符節令眭弘交給廷尉,以妖言惑眾、大逆不道的罪名下獄,隨後上書昭帝,將上書之人和眭弘全部處死。


  幾日後桑弘羊的兒子桑遷被抓捕歸案,斬首示眾。桑遷曾留宿父親舊屬下侯史吳家中,牽連侯史吳也被下獄。後來昭帝赦天下,廷尉王平與少府徐仁會同審理長公主和燕王等人謀反事,一致認為桑遷並不是謀反,隻是害怕受株連,既然桑遷不是反賊,那麽侯史吳就不是窩藏反賊,隻是窩藏一般逃犯,應該依據昭帝赦令赦免。


  這看似簡單的一樁案子,很快被報到了霍光麵前。霍光臉色冰寒,陡然將竹簡摔到地上。他心裏清楚,王平是廷尉,不過是按律辦事,真正主事的是少府徐仁,而徐仁既是丞相田千秋的女婿,又依仗陛下恩寵手握宮廷供奉,顯然沒把自己放眼裏。霍光冷笑一聲,“小馮,你替我找個人來!”


  數日後侍禦史接到舉報,親自上書道:“陛下,反賊桑弘羊之子桑遷通曉經術,不可能不知道其父謀反。既知道父親謀反,卻不加勸阻,則與反賊無異!侯史吳原是三百石官吏,也不可能不知道私藏反賊是同罪。既私藏了反賊,按律當與反賊同罪!另外廷尉王平與少府徐仁包庇反賊,左馮翊賈胡勝縱容反賊藏匿三輔,當與反賊同罪!微臣請陛下降旨,將侯史吳、王平、徐仁、賈胡勝等人按反叛賊論處。”


  昭帝左右為難,命人召來丞相田千秋。田千秋拖著病體來到朝廷,他一眼看出案子複審背後的蹊蹺,更清楚案子複審背後的推手是誰。田千秋拄著拐杖緩緩道:“陛下,燕王謀反,去年朝廷已經降旨赦免燕國群臣、嬪妃。而桑弘羊謀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其子桑遷參與了謀劃,侯史吳自然不能與反賊相提並論。如果肆意擴大打擊範圍,必然有傷陛下聖明。何況一個是執掌天下刑獄的廷尉,一個是執掌皇宮供奉的少府,大將軍一怒就要取二人性命,如此下去陛下權威何在?還請陛下明鑒!”


  昭帝無奈道:“丞相啊,朕也無奈!你如果能說服大將軍,朕立刻降旨放了二人,赦免侯史吳。丞相啊,這件事朕是愛莫能助,望你明白朕的難處!”


  田千秋一陣咳嗽,拐杖搗地,心下暗恨,歎氣道:“好,微臣不難為陛下。微臣請旨召集中兩千石官員和治經博士,一起到公車門討論,再回奏陛下!”昭帝大喜,急忙起身道:“好好,這個好,如果群策群力,大將軍必然無話可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