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諸葛亮的嘆息
收龐統,收官心,民心。
劉燕以高超的手腕,開始統治南郡,絕對不是只是奪取了城池地盤而已。對於出逃的太史慈,潘璋二人,劉燕沒有行動。
昨天晚上二人出逃,一來夜幕深邃,劉燕怕追擊有埋伏,便沒有追擊。等到了第二天,劉燕也忙於安排各種事情。
也覺得就算追擊,恐怕也追不上。這江陵城南方便是長江了,雖然沒有戰船,只要太史慈,潘璋二人不傻,就能聯絡劉備先渡江。
所以太史慈,潘璋二人連夜奔走,很快就到達了長劍邊上。二人確實不傻,知道現在江東內亂,江夏兵力不多,可能不能突破漢陽江夏劉磐,劉虎的水軍,於是把希望寄托在了劉備的身上。
二人到達長江邊上之後,便四處搜索,得了幾艘小船,正打算派遣人員前去見劉備,哪知道劉備派來的人先來了。
長江邊上,太史慈,潘璋二人棄了戰馬,坐在大石頭上休息,四周的江東兵士氣全無,又十分飢餓,看著如喪家之犬。
聽了人稟報之後,二人站起身來疑惑的看向南方,只見長江上出現了大片大片的舟船,舟船上邊掛著「劉」字旌旗。
南方來又掛著劉旌旗,肯定是劉備無疑了。劉備的軍隊怎麼會出現在這裡?聽說劉備現在正在深山老林裡邊,遷徙出五溪蠻夷的人口呢。
正疑惑的時候,舟船靠岸了。不久后,從穿上下來了二人。這二人太史慈潘璋都認識,雙方在赤壁的時候還曾經合作過。
正是張飛,諸葛亮。
太史慈,潘璋二人暫時放下了心中的疑惑,上前與張飛,諸葛亮見禮。互相見過之後,太史慈才疑聲問道:「二位怎麼會到達這裡?」
實在是張飛,諸葛亮來的太巧了,正是他們兵敗不能渡江的時候,現在卻來了。太史慈的心中覺得十分詭異,也有些警惕。
這莫非是打算兼并我們?
這也不是不可能,太史慈是知道劉備麾下的兵力少,無時無刻想要擴充兵力。諸葛亮看了一眼太史慈,潘璋,以及他們麾下如喪家之犬的數千江東兵,嘆了一口氣,說道:「是周公瑾料到江陵城恐怕鎮守不住,便請求我家主公來接應二位率兵離開。但是想不到卻在這裡遇見了二位將軍,這江陵城失的也太快了。」
正如諸葛亮說的一樣,周瑜獲得了劉燕得到了蠻王的效命,軍隊多了二萬之多。便知道事不可為,他自己又在平亂之中,抽不出身來,便請求劉備幫忙救出撤出太史慈等人。
諸葛亮得到信之後,立刻動身,但卻沒料到還是遲了一步。太史慈一聽是周瑜的布置,便放下了警惕。
至於這麼快就失去了江陵城,太史慈只能報以苦笑,將城內動.亂的事情說了。諸葛亮一聽,也只能接受了。
嘆息一聲道:「當年劉公坐鎮荊楚,恩澤無數。這些人脈,恩澤,便被劉鎮南給全盤接收了。此非戰之罪也。」
縱使諸葛亮也不得不承認,劉燕才是劉表的真正繼承人,那一筆遺產繼承的,讓諸葛亮都覺得眼紅。
不過誰叫人家是劉表正牌的侄孫呢,這身份是羨慕也羨慕不來的。當然,諸葛亮也只是幫著嘆息了一聲而已,木已成舟,如何能挽回?
此刻還是帶著太史慈,潘璋等人離開才是正經事,諸葛亮便讓張飛安排,陸續的安排這數千江東兵入船。
不過,諸葛亮左右看了看,想起了一個人來,便疑惑問道:「二位將軍,我聽說龐士元為南郡長史,負責鎮守江陵,怎麼不見人?」
提起這茬,太史慈只得苦笑,潘璋更是氣不打一處出,高深罵道:「那人投奔了劉燕去了,簡直就是忘恩負義。」
諸葛亮心中一緊,連忙詢問了細節。在得知了情況,並看了龐統那一張「辭表」之後,更見嘆息。
更覺得一座大山壓在心臟上,有些喘不過氣來。大家都是荊州人,龐統如何人才,諸葛亮又豈能不知道?
在名聲上,甚至鳳雛要蓋過卧龍。君不見龐統號稱是「南州士冠冕」,意思是荊州第一。
而且諸葛亮知道自己是善於治國,而龐統則善於籌劃,二人合作,便是天下無敵也不是吹牛皮。
他又知道孫權對於龐統並不重視,只有周瑜重視龐統。而對於龐統來說,周瑜的重視沒有任何用意。
他的才能,志向都只有一方主才能發揮出來。所以,諸葛亮便料定了龐統不能在周瑜麾下持久。
不僅是劉燕打算挖牆腳,他諸葛亮也是暗地裡泛起了齷蹉的心思。但其料到,還是被劉燕給搶了去了。
龐統,徐庶,荊州十餘年來衍生出來的精華,士人中的極品,卻統統被劉燕給得了去了。
而劉燕又新兼并了南郡,合四郡之力,人口八九十萬,士卒數萬。又與劉備有仇,這如何不讓諸葛亮心中壓仰?
「這兩個人一起籌謀,縱使是我如果不小心防備,恐怕也會陰溝裡翻船吧。以後的日子,可要難過了。」
諸葛亮心中無比的嘆息。
不過仍然是那句話,木已成舟,非人力可以挽回。諸葛亮只是嘆息了一聲便把這份沉重藏在了心中,他決定回去后與劉備一起商量一下,從目前荊南官員之中選拔出一些才智之士,與劉燕的徐庶,龐統組合抗衡。
不過這都是將來的事情,對於諸葛亮來說,這一次北上乃是接了太史慈,潘璋安全渡江進入荊南而已。
事已成了,便不再逗留,免得被劉燕算計。於是不久后,諸葛亮便下令開船,率領大片大片的舟船,返回公安去了。
回到公安之後,諸葛亮又親自安排了糧食住處,讓太史慈,潘璋安心養精蓄銳,安撫士卒。
等士氣有所提升之後,諸葛亮又準備了不少輜重車,裝上了糧食,輜重,讓太史慈,潘璋二人回去了江東。
如此殷勤也不是沒有緣故,實在是劉燕現在勢力強大,壓迫力十分濃郁。劉備與孫權又曾經聯手對付劉燕。
現打虎不成,反而要遭反噬。這兩大勢力,自然是抱團取暖,繼續鞏固與劉燕敵對的統一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