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善後
對於龐統來投,這件事情畢竟不稀奇,畢竟都作了那麼多的鋪墊了,既拜訪龐德公,又任命龐山民等人為官等等。
反而龐統這麼久沒消息,在這個節骨眼才來投奔,劉燕倒也是有些疑惑。這個疑惑被徐庶給解答了。
身為士人,他能夠體會到龐統對劉燕心動,又不願意對不起周瑜的心思。劉燕得了解答之後,少不得也要感嘆一聲。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文青啊。」
不過也好,龐統既然有這樣的文青想法,那麼以後也不會對不起他就是了。劉燕本就信任龐統,現在更加信任了。
當然,龐統也對得起劉燕的信任,他在江陵城多日,對於南郡的政務也十分上手,他為人交遊廣闊。
便是這江陵城中,也多是朋友。按照這往昔的人脈,他迅速的找到了幾個可靠的人才,搭建起了郡治官員的棚子。
既是發布安民榜,又是幫忙建設昨夜一戰被燒毀的房屋,盡量的籠絡民心,不使得民心外向。
在龐統的治理下,偌大的江陵城,不一日便已經平穩了下來。除了那幾處燒成焦炭的房屋之外,整個江陵城沒有任何異常。
整個江陵城有龐統作為主導,劉燕根本不需要投入精力,只需要了解一下就是了。而軍隊的事情,也不需要操心。
畢竟各個將軍都是領兵經驗豐富的人,不需要他多做插手。只是蠻王沙摩柯的軍隊,又被趕往城外了。
還是一點,他麾下的都是蠻兵,雖然被沙摩柯約束的不錯,沒有出現擾民的跡象,但是被不少百姓害怕著。
這讓沙摩柯頗為鬱悶,也自卑於自己的蠻夷身份。這讓劉燕好一通安撫,這才哄的沙摩柯興高采烈的往城外安營紮寨去了。
「我一定要讓世人接受我。」這是沙摩柯暗地裡下的決心。而劉燕自然不知道這蠻王的勵志奮鬥,他政務不管,軍隊暫時不管,但不代表他沒有事情做。
他需要做的事情便是善後。
因為劉燕已經得知了潘正夫婦死亡的事情,這件事情不得不重視。按照這個時代的話,這夫婦二人乃死於王事。
是因公而亡,目前身為劉氏的鐵杆將軍自稱的劉燕自然不得不表示。死於王事,必要厚賞賜,更別說潘正在這入江陵之戰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不是他,劉燕恐怕現在還在江陵城外貓著呢。
可以遇見,三五個月都恐怕未必能入城。
潘正功業大焉,忠義也是天下一善事。劉燕與謀臣們商量了一下,立刻追贈潘正為江陵侯,增車蕩寇將軍印信,謚號為忠侯。
按照這個時代的風氣,這叫做死後哀榮,蓋棺定論。當然,以劉燕現在的身份那是沒可能封侯的,他自稱是上表天子。
這也是一個託詞,這個時代官爵都可以自封,也都稱上表天子,也就是跟天子說過了,但其實人家天子根本沒鳥你。
總而言之,劉燕借著天子的名義封了潘正為江陵侯,將軍,以表示對潘正的厚愛,正所謂是以今人勸諫來人,務必要忠心耿耿。
當然,這個爵位也不是真的死後哀榮,這是有實際好處的。劉燕把這個爵位,交給了潘正的兒子繼承。
潘氏出了個列侯,這是實打實的好處。並劉燕借著這股風,拜了潘浚為郎中,這也是天子才能封的官,本來是天子身邊的親隨。
劉燕不客氣的封了潘浚為郎中之後,打算讓潘浚做自己的親隨,鍛煉一下,再外放為一方要員。
除此之外,劉燕發布了士卒一千人,收斂潘正的身後事,按照列侯的規格安葬了潘正,自己穿著簡單樸素的衣服,親自上門憑弔。
這叫素服憑弔。
自古一來有忠臣義士,朝廷大臣薨了,天子便會這麼做,也是收買人心重要的一環。登門之後,劉燕召見了潘正的幾個兒子,鼓勵。
讓潘氏上下對劉燕感激涕零。之後,劉燕也沒忘記,在昨夜舉事之中,處了潘正以外的其餘人等。
不管是他們出於什麼心思,劉燕都做了妥善的安排,有才能有名氣的人外放做縣令,或是在郡內任官。
實在是沒才能的人,也厚加賞賜,大賜田宅奴婢。總而言之,這就是帝王權術,有功必賞。
明晃晃的告訴所有人,跟著我老劉干,不會虧待了自己的兄弟。任命龐統為郡守,安撫百姓,大封功臣。
這讓劉燕迅速的穩定了南郡的官心,民心,這南郡便是劉燕手中物,便是周瑜率領大軍前來進攻。
別說劉燕不答應,便是收了劉燕好處的官員,百姓也不答應,龐統也不答應,他第一個率兵抵抗。
這煮熟的鴨.子,飛不走了。
不過,也不總是所有人都聽劉燕的安排的。劉燕素服憑弔結束之後,潘浚悄悄的跟上了劉燕。
劉燕回頭看了一眼,便知道他有話要說。於是,劉燕帶著他到達了郡守府書房內,坐在了原先周瑜坐著的位置上,問道:「可有事情?」
「回稟主公,我求用為將。」潘浚沖著劉燕跪下,懇求道。
這就是大禮了,要知道這時代便是天子與臣下見面,也是相對而坐,關係比較平等。這一翻跪,便表示潘浚有很大的決心。
至於求用為將,劉燕也好理解。這個時代還有戰果春秋遺風,講究的是大復仇主意。潘浚叔父潘正死於江東兵丁手中,死於王事。
潘浚心裡邊便想要求為將軍,領兵與江東人廝殺。
身為子侄輩,潘浚的孝心可嘉。若是別人,劉燕可能會罵一聲,但考慮到潘浚歷史上乃是孫吳重臣,既能領兵,又能入朝鎮壓朝堂。
屬於一方人物,有這樣的才能。所以,劉燕考慮了一下,便說道:「好,我任命你為校尉,兵權在做安排。你暫且歸在郡守龐統麾下。」
「喏。」潘浚大喜過望,感激涕零的應喏道。
劉燕想的沒錯,潘浚確實是想要為叔父報仇,他看到叔父,叔母的屍體,實在是覺得太慘了,也非常痛恨江東人。
尤其是孫權。
開口的時候,也有些忐忑。因為他看得出來,劉燕非常器重他,才任命他為郎中,準備親自培養。
但他卻要外放為將。
這會不會讓主公心寒?????潘浚忐忑。但是現在劉燕答應了,他著實是鬆了一口氣,也越發的感激。
發誓一定要盡我所能,殺敵報恩。
不墮了我潘氏門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