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天道:荀子傳> 六、痛徹的憂心

六、痛徹的憂心

  天下統一了。


  統一后的國家疆土宏大,有原來秦國的國土,還要加上關東六國的國土,地域遼闊,人口眾多,應當用什麼辦法管理呢?始皇帝在祈年殿召開群臣會議,讓大家一同討論。


  丞相王綰首先提出意見,他說如今諸侯國都併入大秦版圖,疆域太大,尤其是邊遠的地方,不好管理。應該像周代那樣,封始皇帝的兒子為王,去管理各個地方。許多臣子也都認為,周代立國八百年,實行這個辦法,行之有效。所以,「分封制」是管理一統國家的最好辦法。


  唯有李斯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認為,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到各地管理,後來他們互相仇視,常常發生戰爭,周天子也禁止不了,這是一個深刻的教訓。現在天下一統,不能再實行「分封制」,應當實行郡縣制度,由皇帝直接管理郡縣,這樣天下才可以長久安寧。


  李斯的這個意見是反傳統的,夏商周三代沒有先例。引起了許多人的懷疑,不解,甚至激烈反對。新的大一統的國家,究竟是實行傳統的「分封制」,還是實行李斯提出的「郡縣制」,在朝堂上,群臣和博士們爭論得面紅耳赤。


  始皇帝認真地傾聽這場爭論,思考各種意見的利弊,最後,他表示贊成李斯的意見。他說,以前天下之所以苦於連年戰爭,無止無休,就是因為有那些諸侯王。過去三代實行的分封制不是成功,而是失敗。大秦帝國,不是要像周代一樣立國八百年,而是要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始皇帝一錘定音,新的大一統國家,按照李斯的意見,把全國分為三十六郡,郡以下設縣,建成一個全國各地直屬中央的新體制。


  秦始皇開闢了一個新時代。郡縣制度,剷除了諸侯王國分裂割據的禍根。這種國家管理體制在中國一直延續了數千年。


  李斯是九卿之一,大秦帝國的核心成員,他為保證新的大一統國家實現真正的統一,以後又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張。


  諸侯割據的華夏,「言語異聲,文字異形」。原本是一個字,卻齊秦有異,燕趙不同。李斯建議統一文字,將用大篆書寫的文字,刪繁就簡,整理出一套筆畫簡單、形體整齊的小篆。秦始皇很滿意,於是就把小篆定為大秦國的標準字體,通令全國使用。後人稱之為秦篆。李斯為了大家學習方便,親自書寫了《倉頡篇》七章,作為樣本。不久,李斯又採用了一個叫程邈的小官吏創造的比小篆寫起來更方便的新書體一隸書,作為官方的正式書體。中國書法的四大書體「真、草、隸、篆」,其中隸、篆兩種書體都有李斯的功績。


  各諸侯國的度量衡標準不一,對大一統國家的經濟發展是一個很大的障礙。李斯建議統一度量衡,親自指揮統一全國的計量單位。「度制」以寸、尺、丈為單位,採用十進位計數;「量制」以合、升、斗、桶為單位,也採用十進位計算;「衡制」以銖、兩、斤、鈞、石為單位,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為一石。全國統一制式、劃一器具,從制度和法律上保證新度量衡標準的實施。


  分裂割據的諸侯國之間,道路不通,車軌的寬窄不同,走起路來非常不便,喜愛巡遊的始皇帝對此深感憂慮。統一了的華夏大地幅員遼闊,若想政令暢通,物資交流便利,必須有便利的交通。李斯建議在全國範圍內修築馳道,統一車軌。始皇帝立即允准。李斯規定,車輛兩輪之間的寬度統一為六尺,這樣乘車行走在同樣寬窄的車轍中,方便得多。李斯以京都咸陽為中心,修建兩條馳道。一條向東通到燕、齊〈今河北、山東一帶一條向南,直達吳楚舊地(今湖北、湖南、江蘇、浙江等地兩條馳道,統一寬五十步,道旁每隔三丈種青松一株。以後又修築「直道」,由九原郡直達咸陽,全長一千八百餘里。又在今雲南、貴州地區修築「五尺道」,以便利中原和西南地區的交通。在湖南、江西一帶,修築攀越五嶺的「新道」,形成了一個以咸陽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把全國各地聯繫在一起,既方便了始皇帝的巡遊出行,保證了始皇帝政令暢通,也促進了南北東西的經濟交流和發展。


  秦統一中國后,各諸侯國原來不同樣式的貨帀在市面上依舊流通,有布帀、刀帀、貝錢和圓錢等許多形式,交換起來很不方便。統一貨帀成為當務之急。公元前二一〇年,即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批准了李斯在全國統一貨帀的奏摺。規定秦國以黃金為上帀。嚴令珠玉、龜、貝、銀、錫之類當作貨帀流通。黃金以鎰為單位,每溢重二十四兩。以銅半兩錢為下帀,一萬銅錢摺合一溢黃金。同時規定,貨帀的鑄造權歸國家所有,私人不得鑄帀。李斯主持鑄造的圓形方孔半兩錢(俗稱秦半兩乂因其造型設計合理、使用攜帶方便,一直使用到清朝末年。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X始皇從分封制和郡縣制的大辯論中,和李斯提出的一系列治理辦法上看到了李斯的治國才能,正式敕命李斯取代王綰做了丞相。


  丞相是始皇帝的膀臂。走上丞相高位的李斯,全身心貫注於國事。他面對現實,啟動智慧,為新的大一統的秦帝國實現一統,解決了許多障礙國家發展的大問題,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像李斯這樣具有如此曠世功業的丞相是為數不多的。


  但是,李斯做丞相的消息傳到蘭陵,傳到荀子的耳中,荀子卻吃不下飯,睡不好覺。


  荀子的弟子張蒼、浮邱伯和蘭陵的百姓阿仲、阿季等高興地紛紛來向荀子道賀。阿仲說:「荀卿子!諸國一統,也有你的功勞呀!」


  荀子放下手中的筆,痛心說道:「陳囂、毛亨、張蒼,我沒有病痛,也不為你們生氣。我是為國憂心呀!華夏曆經數百年戰亂,今日方得天下一統,百姓安寧。這安寧來之不易呀!我在列國中奔走呼籲數十年,期盼的正是華夏一統這一天。不容易呀!可是,始皇帝用李斯做丞相,錯了,錯了!想起這件事,我心裡就不安,就吃不下飯,睡不著覺。」荀子繼續說:「做丞相的人,必須是公而無私,其品德聲望足以嘆服百姓的人,其智謀足以應對萬變的人。而李斯,攻伐之謀尚可,也有治國之才,可他的心術不正,私心太重。他年輕的時候就厭棄廁所中的老鼠,一心要做官倉中的老鼠。如今他的願望實現了。可他不就是一隻官倉鼠嗎?他會在官倉之中為所欲為。只要他自己能夠享受富貴榮華,他就可以背棄大道正理,拋卻道義。像這樣的一個人,怎麼能夠做丞相


  呢?他將會給新的一統國家帶來不測之禍呀!」


  陳囂、毛亨和張蒼吃驚地望著荀子。


  荀子對弟子們說:「秦國一向只注重武功,輕視仁義。李斯雖然是我的學生,但他不會按照我的治世主張去做。他會仰始皇帝的鼻息,把我極力反對的也拿去實行。他會不顧及仁義之本,濫施君王權威,橫行霸道,嚴刑峻法,不顧及百姓之生死,踐踏我的治世主張,給我帶來無可挽回的罪名!」


  荀子憂慮且無奈,又繼續說:「他始終不明白我為什麼要講『人之性惡』。他從來就不把自己放在惡的起點上去檢點自己。總以為自己最聰明,最機敏。人呀!不能只看他的表面,要看他的行為,看他的心!」荀子越說越激動,他站起身來悲愴地大聲疾呼:「始皇帝!你使用一個心術不正的人掌握權柄,你使用一個不善於自律的人治理天下,天下不會有太平呀!


  「始皇帝呀!玩弄權術的人在你的身邊,他會利用可乘之機,興風作浪,使得剛剛一統的天下再生禍端,重又天下大亂呀!」①

  荀子的擔憂是有遠見的,以後的歷史證明,由於李斯私心過重,大節不堅,在始皇帝統一中國十二年後暴病身亡的關鍵時候,李斯在宦官趙高的威脅利誘之下,與之串通一氣,篡改始皇帝遺詔,害死了始皇帝的長子抉蘇,抉少子胡亥登上二世皇帝之位。他自己也被趙高用計害死,統一的大秦王朝僅僅存在了十四年,便短命夭亡。這是后話,也不是本書要講說的故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