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天道:荀子傳> 十、誠懇贈言

十、誠懇贈言

  荀子懷著巨大的遺憾離開了楚國。


  荀子在蘭陵祭天儀式上發布的《天論》,是中華民族第一篇完整的唯物主義的戰鬥宣言。


  說它是唯物主義,因為《天論》提出了「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的智慧論斷,第一次揭開了天的神秘面紗。在人類的早期,生產力不發達,科學知識更沒有,對自然界發生的許多事情沒有辦法解釋。比如人是從哪裡來的?天上為什麼會下雨?為什麼刮狂風會拔起樹木?為什麼天上會掉下來星星?由於對一系列問題的不理解,就產生了許多的神話。比如,中國古代神話中有女媧補天的故事,后羿射日的故事,夸父逐日的故事等等。這些故事很美,很富有想象力,反映出先民對自然現象的猜想。


  由於對自然現象不理解,也就產生了對天的恐懼,把天當作人的主宰。每做一件事情,都會首先問天,乞求天神的指示,這就出現了祭祀、占卜,把自己最好吃的牛肉豬肉拿出來,把自己最願意吃的各種水果拿出來,最好看的衣服拿出來,最好聽的音樂拿出來,最漂亮的姑娘拿出來,奉獻給神明。希望用這種辦法打動神明的心,討得天神的喜歡,給人指出一條吉祥的道路,讓人太平安康。希望天神對於人不知可否的問題,給一個明確的答覆,是吉還是凶,是可以做還是不能做。


  事情做完了,假如得到了滿意的結果,還要用祭祀的方法感謝天地神明。假如得不到好的結果,也不埋怨神明,只說自己命運不濟。


  在那個科技不發達的時代,無論普通百姓,還是賢明的君主堯舜禹湯,以及思想家老子、孔子、墨子,沒有一個不迷信天,沒有一個不是宿命論者。


  商周時代,君主利用人對天的迷信,以「君權天授」來證明君主權威的合理性,欺騙百姓上千年;戰國末期,荀子一語否定了這個謊言,還天以客觀存在的本來面目。說天是一個客觀存在,有它自己的運行規律,這個規律不受人的意志干擾,無論好人、壞人,天對於所有的人都

  是一樣的。


  這個看似普通實則偉大的論斷具有非凡的意義。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對天的正確認識的一個唯物主義的開端。


  說《天論》是戰鬥的宣言,因為它不但揭破了對天的迷信,還提出了「明於天人之分」①的正確對待天人關係的辦法。人和天如何分開?首先,天是天,人是人,不能混為一談,天和人是兩碼子事。荀子說,「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不要迷信天會關照人。第二,天有天職,人有人責。「不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謂天職。」而人呢?「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③人的行為都合理,養生的方法都合適,使得生命不受到傷害,這就叫作知天,也就是懂得自然的規律。「知天」是人的責任。


  但是僅僅「知天」就可以了嗎?荀子要我們不要等待天的恩賜,還應該「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說,「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①荀子告訴我們,不要一味地尊崇天、順從天、觀望天,而要把天當作一個物,來控制它、利用它,要它為人類服務。


  「制天命而用之」,這個論斷非常了不起。如果說,荀子「明於天人之分」的思想,打破了人對於天的迷信,是一把開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鑰匙,將人和天一分為二;那麼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就是開發人對於自然規律認識的主觀能動性,弓I導人類在高層面上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將人和天在高水平上合二為一。


  荀子認為,天災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人為的災害。荀子把製造人為災害的人叫作「人妖」。荀子說,社會的治亂與天沒有關係,並不是天造成的。只要遵循正確的治國原則,天就不能使國家生出禍端。所以,水災旱災本身並不能使人挨餓,嚴寒酷暑也不能使人生病,妖魔鬼怪出現也不能使人受害。反之,假如荒廢了農業,奢侈浪費,上天也不能讓人富裕;違背自然的規律,恣意妄行,天也不可能給你吉祥。就是沒有水旱災害也會鬧飢荒,沒有嚴寒酷暑人也會生病,沒有妖魔鬼怪也會出現許多的風險。在社會**的時候,天時與社會安定的時候是一樣的,可是人遭受的境遇卻大不相同。


  荀子《天論》的矛頭指向非常明確,它首先指向享受「君權天授」洪福的君王,其二指向禍國殃民的「人妖」,其三指向被迷信俘虜的愚昧百姓。《天論》篇像他的《性惡》篇一樣,觸動了每一個當權者和百姓的神經。如果說《性惡》篇是荀子把人們從人性善的迷信中喚醒,那麼《天論》篇則是荀子又一次把人們從對天的迷信中喚醒。它像在黑暗中點燃了一盞明亮的燭光,照亮了人們習以為常的黑暗世界。但是習慣於黑暗的人並不感激他,反而憤怒地指責他,為什麼改變了他們的生活,讓他們看到了光明。所以,荀子的《天論》不僅在當時不被統治者和迷茫於黑暗中的人所接受,遭受責難,而且,和《性惡》篇一起影響了荀子身後一千多年。


  荀子講的「明於天人之分」「知天」「制天命而用之」,以及批評違背自然規律的「人妖」,是其隆禮思想的一個組成部分,是荀子用禮的規範引領走向人與自然的和諧。


  在所有的人被巨大的迷霧籠罩著的時候,荀子發現了真理,打破了迷霧,送來了陽光。僅此一點,荀子在中國思想史上,在整個人類的進步史上,也稱得上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巨人。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他的《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中,把公元前八〇〇至公元前二〇〇年之間,同時出現在中國、西方和印度等地區的人類文化突破現象稱之為「軸心時代」。在軸心時代里,各個文明都出現了偉大的精神導師一古希臘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猶太教的先知們,印度有釋迦牟尼,中國有孔子、老子、荀子等,他們提出的思想原則塑造了不同的文化傳統,也一直影響著人類的生活。


  荀子就是出現在軸心時代的一位文化巨人,他的思想,尤其是天道觀遠遠地超越了時代,超越了他的前輩孔子和老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