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事與古先別(6)
說到底,先前三人叩拜和青青的淚水,都不過是個引子,只要找到了機關所在,魯盤就有辦法將它打開。
不枉孫奕之對他的信任,魯盤先前在地宮中的翻版玄宮前殿中,幾乎已將殿內的所有地方都摸了個遍,機關設置又不能天馬行空,有進必有出,有紋必有路,這座前殿中雖然九龍鼎變成了顓頊石像,但終究萬變不離其宗,魯盤小心翼翼地轉了下顓頊石像手中所執的玉簡,便聽得身後傳來一陣刺耳的摩擦聲,回頭一看,果然看到先前三人所跪之處前方不足一尺的石磚從中裂開,緩緩後退,露出下面長不過四尺,寬不過七八寸的石匣。
石匣中鋪著一層玉白色的皮毛,不知是何種動物的皮毛,哪怕時隔千年,依然柔順光滑,襯得上面的三隻龜甲顯得越發烏黑鋥亮,孫奕之看到那龜甲上刻著的銘文,眼底亮起了兩簇小小的火苗,連呼吸都情不自禁地急促起來。
果然,這裡才是真正的顓頊玄宮所在,他們頂著雷火,穿過鼉龍聚居之地,在即將放棄此行目的之時,終於找到了真正的顓頊秘藏。
龜甲上的銘文,是最古老的文字,青青和魯盤都不認得,孫奕之卻曾跟隨陰陽子學過。從椒圖獸環上的九宮圖開始,孫奕之就已經確認,那位曾經教過他不足半年的老師,被許多人斥為江湖騙子的陰陽子,是真真正正的玄宮傳人。
只是玄宮失傳多年,他們那一支,在幾百年的顛沛流離之中,能留下的已經不多,傳於後世的就更少。陰陽子這一支也是這些年靠他改弦易轍,給人批命算卦,方才有了些許名聲。只不過,他說自己是玄宮一派的傳人,大多數人也只當他是扯著虎皮當招牌,並沒有多少人真的相信。
包括孫奕之,他曾經跟著陰陽子學過八卦之數,卻也不信玄宮之說。
畢竟,玄宮失傳已有數百年,大巫數百年不再現世,世上兵戈之亂中,再無昔日神跡。
漸漸的,那些傳說也就成了傳說,大家也只當是傳說誇大了那些傳說人物的功績,什麼呼風喚雨、移山填海,都不過是穿鑿附會的神話。
可如今,他看到龜甲之時,方才相信,那些傳說,或許並非誇張。他們現在做不到的,不代表前人做不到,也不代表後人無法做到。
陰陽子教給他的並不多,除了八卦易術之外,便是這龜甲文字。這種文字始於顓頊時代,黃帝以武功蓋世,而顓頊則以仁德濟世,聲名遠揚,以倉頡為主統一文字,以龍骨龜甲記事,真正將政令文化推行至各氏族部落,其中最重要的一項,便是絕地天通。
在後人看來,顓頊獨佔神權,禁止尋常百姓行祭祀占卜之術,甚為獨裁,可事實上,彼時「民神雜糅,不可方物。」在上古時代,諸神漸遠,而民智未開,各部族之民仍崇拜古神,凡事皆以占卜為主,各自祭祀鬼神妖狐,靠天吃飯,不思自立,或以信仰不同,而至征伐不斷,致使民不聊生,困頓難繼。
顓頊即位后,設立玄宮,以大巫為祭祀之主,南正重司天以屬神,火正黎司地以屬民,各司其職,修明祀典,高下尊卑,各有分限。自此玄宮一統神權,百姓則安於耕種漁獵,是為絕地天通。
龜甲上記載的,是玄宮傳世三百五十年的經歷。從上古民神不雜,蚩尤九黎時代民神雜糅,到顓頊絕地天通各自分工,開始真正意義上的以禮治世。此後數百年間,由此開始天地有別,人神有別,男女有別,夫婦有別,父子有別,君臣有別,上下有別,禮道之始,便源於此。
孫奕之吃力地看罷龜甲,勉強複述出來,青青和魯盤都聽得一頭霧水,完全不明白其中真意。
魯盤只在意一點,熱切地問道:「這龜甲中可有記載,玄宮建築機關之術,藏於何處?」
孫奕之搖搖頭,輕嘆了口氣,說道:「玄宮之中,多得是龍骨龜甲,乃是夏商幾百年間記載的大巫之事,對於玄宮中人來說,這便是最寶貴不過的財富。」
青青終於明白過來,不禁瞠目結舌地問道:「你的意思是——這所謂的顓頊秘藏,藏的不過是玄宮和大巫的言行記事?」
孫奕之點點頭,說道:「不錯。在商紂滅亡之前,人神尚未完全隔絕,大巫可借天之神力,或使風調雨順,或知吉凶禍福,這玄宮既是占卜之地,亦是記事之所,所謂秘藏,藏得便是大巫一言一行之錄。」
「那有什麼用?」青青大失所望,忍不住白了那顓頊石像一眼,不滿地說道:「堂堂天帝,留下的儘是這些當不得吃穿用度的東西,難怪玄宮名聲那麼大,結果還不是後繼無人,破敗至此!」
三人俱是一陣默然,抬頭望了望面前依然威嚴佇立的顓頊石像,都有種說不出的滋味。
無數人不惜性命來苦苦追尋的玄宮秘藏,原來不過是大巫的書房……什麼靈丹妙藥,什麼神通秘術,什麼金銀財寶,統統不過是後人的想象,事實上,除了這些龜甲龍骨,玄宮,也不過是一座木石搭建而成的尋常宮室,甚至遠遠比不上姑蘇吳王宮的華美富麗,除卻那些千年楠木的建材,真是簡單到了極致。
他們並不知道,在上面的玄宮中,的確也藏有珠寶玉石,只是那些石頭,不過是大巫用來做法的媒石,越是璀璨明亮得,上面附著的毒性和詛咒便越是強烈。
孫奕之並沒有因此而失望,而是恭恭敬敬地又向顓頊行禮之後,將那三枚墨黑如玉的龜甲拿出石匣,給青青和魯盤一人一枚,自己留了一枚。
然後三人便分頭行事,前去正殿和後殿中清點查找。
找遍了前後三殿左右十二宮,近百間屋舍中,都是堆積如山的龜甲與龍骨。
只是後面那些宮室屋舍中存放的龜甲,遠不如顓頊石像前那三枚精緻完整,大多數是灰褐色凹凸不平,上面刻著的文字有得整齊,有的零散,甚至還有些都已經被壓得破損缺角,更加難以分辨上面的內容。
那些龍骨就更不用說了,大多數龍骨,都是鼉龍骨,孫奕之算是明白,外面雷澤中的那些鼉龍,原本就是大巫喂飼於此,為的也是取其龍骨記事。這鼉龍骨經過處理后,光滑如玉,在上面銘刻下的文字相對龜甲要清晰得多,只是無論龜甲還是龍骨,放置了這麼多年,哪怕經過處理,堆積在一起散發出來的氣味,也讓人難以忍受。
三人足足整理了兩天兩夜,方才將這些龜甲龍骨按照上面的記事內容分門別類,清理了一番。除卻一些日常記事和祭祀記錄之外,出乎意料的,三人都找到了自己想找的東西。
原來在那一時代,文字不過初創,記錄更是粗陋無比,最早的龜甲上,頂多記載「祭天,求雨,日升日落十二周天,得雨」,「高陽氏誕一子,名鯀」……
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到後來,慢慢有了較為明確的記錄,開始有日月之分,四時之別,天干地支,到此方明。
在這些堆陳了數百年的甲骨之中,孫奕之一邊看,一邊念出來,講述給青青和魯盤。三人一起沉浸在這些記載著無數傳說神話的文字中,似乎能看到在那個蠻荒年代,顓頊和他的後人們,領著無數衣衫襤褸的子民,與惡劣的天氣抗衡,挑戰兇猛的野獸,開闢出無數良田,播種耕耘,採桑種麻,祭祀天地,終於過上安寧的生活。
在這些散亂的記錄中,有關於祭祀占卜,有關於農田耕種,織造築造,也有制弓造箭,刀劍槍矛……有的草草一筆帶過,有的卻記錄的極為詳盡,只是用詞艱澀,語意不詳,若非孫奕之學識廣博,魯盤天資過人,就是拿到這些甲骨,也難以從中有所體悟。
孫奕之看到了八卦易術的來龍去脈,昔日所學在此豁然明朗,那些繁複變幻的陣法,都是從最簡單的陰陽二極而來,無數排列變化,在腦中反覆推演,變成一個宏大的戰局,任由他操縱掌控。
魯盤卻激動得多,這些甲骨之中,並沒有記載多少與機關營造有關之事,卻記錄了一些讓他更為振奮的軼事。比如羿射九日,一弓三箭,這等多發強弓到目前為止,尚無人能造。比如鯀搬山治水,比如帝出行之時所乘八龍車駕……那些旁人看來平平無奇的文字中,卻讓他展開了無盡的想象。
那時人神混雜,從半人半蛇的伏羲,到力大如熊的大禹,還有那些傳說中的奇珍異獸,他們所能做到的,只要有機會,他也可以做到。
青青比他們都要簡單,她從九龍鼎上的銘文得到體悟,並非從字意,而是從字形。那些甲骨上的文字,文如意,字如畫,筆畫之間,意蘊悠遠,她只需要找到適合自己感覺的,隨心所欲,順著那字形變化,讓體內氣機隨之流轉,便能感覺到自己與天地之間融為一體,源源不斷地汲取著其中的靈氣,生生不息,飛速增長。
三人在此閉關之時,如饑似渴地汲取著龜甲中的知識,全然不知道外面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更不知道這雷澤玄宮中的一段經歷,將徹底改變他們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