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勸說南詔
韋皋指著地圖上標注的幾個地方說道,“涇源、慶州、環州、鹽州、靈州這幾個地方形成的防禦鏈條,拱衛京師,而鹽州恰好處於防禦鏈條的樞紐位置。若鹽州有失,則京師西北方向門戶大開,吐蕃大軍南下長驅直入,京師危矣。”
“韋將軍有何良策?”
“成都府據鹽州千裏,即便某帥大軍馳援,隻恐還未趕到,鹽州就已失陷,為今之計,隻有寄希望於杜彥光能死守鹽州,朝廷能再加派人馬協助防守。”
“將軍不欲盡起劍南之兵行圍魏救趙之事?”
韋皋略一沉吟,道出了他心中的憂慮,“劍南各部軍馬年前曾與吐蕃敵對,多有折損。如今糧草不濟,軍伍不整,又值大雪封山,倘若貿然出擊,即便不與吐蕃大軍遭遇也有可能因為天寒地凍而折兵損將。”
原來他考慮的是這些!可劍南若不出兵,就不會給鹽州、麟州解壓。
“即便不主動出擊,也應大軍前壓,並且聯合南詔國共同出兵!”
“你隻知其一,不知其二,那南詔國國主貪得無厭,若不是朝廷給了南詔那麽多好處,南詔是不會和大唐站在一起的,如今元月剛過,那南詔國主就遣使來成都府要錢要物,某還沒什麽借口打發他走呢。”
貪得無厭!南詔可真算得上是有奶就是娘那一波的!
“那南詔國使節如今何在?讓某去會會他。”李煜眼睛一轉,心中已然有了計較。
“就在幾百步之外的驛館。”
……
華陽城雖然不大,可因為是劍南西路節度使駐地,倒也稱得上繁華,距離韋皋府邸不遠就有一處熱鬧的市場。市場再往前就是驛館駐地。
南詔國使者段義方此時感覺很鬱悶,自元月來到成都府之後數次求見韋皋都被拒之門外,再耽擱下去,恐怕陛下要震怒,今日他正準備去市場轉轉,去搜羅一些新奇東西好回去後進獻給王和王後,以博得一個好功名。剛出門就見到了門外站著的兩位年輕人。
“可是南詔國使節,段義方?”
“某正是,敢問閣下是?”盡管對方是兩個年輕人,可從前麵那位少年的穿著上看,似乎不是一般人,段義方不敢輕視。
“某李煜,翰林待詔,特奉陛下之命率大軍前來成都府。”
“原來是李待詔!久仰大名,沒曾想會在此與待詔一見。”
李煜訝異地問道,“你認識某?”
“南詔使臣段義陽是某親戚,某來成都府之前曾與他一見,段義陽與某多次提及待詔,並且還讓某看了那麵神奇的鏡子,待詔且請館裏說話。”
認識就好辦,就怕他不認識,李煜見他兩眼放光,知道接下來的事情會好辦很多。
入得館驛之後,段義方的心情反而低落下來,一陣長籲短歎讓李煜有點發毛,怎麽著?見著太陽就高興,一進屋就這副德行?
“貴使可是有什麽困難?”
“不瞞待詔,某那親戚將那麵鏡子獻給我朝陛下之後,官職連升三級!原本是個毫無實權的使節,如今可倒好,成了客曹長。”
來此前,李煜曾讀過南詔國的資料,客曹長相當於大唐的禮部侍郎。
“那麵鏡子止有某能出,堪稱是稀釋珍寶,段義陽能靠著這麵鏡子連升三級,倒也是情理之中。”
“某聽聞待詔一麵鏡子要賣七萬貫?”
“你要賣嗎?”
“不瞞待詔,某一小小的使節,窮得很,哪有那麽多錢去買。”
“哦……”李煜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這人看樣子也想買一麵鏡子博功名,隻不過囊中羞澀。
“不知道待詔可否打個折扣,他日若有用得著方某的地方,某定然竭盡全力相助。”
“你能湊出多少錢?”
段義方躊躇半天,伸手比劃了一個七字。
“七千?”若是七千貫的話,那就是給他打一折!
“是七百貫……”
李煜都無語了,七百貫買一麵鏡子,他這如意算盤打得可真好,“你二人既是親戚,如何那段義陽就能出七萬貫,你卻連七千貫都拿不出呢?”
“此事說來話長……”
“打住,你也別話長了,七百貫也不是不可以,隻是某這裏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需要你幫忙。”
段義方一聽,樂得差點跳起來,若能花七百貫買下鏡子,就是叫李煜親爹他也樂意,“待詔盡管吩咐!”
李煜湊到他跟前俯視著他,“某要你說服南詔國主出兵共伐吐蕃!”
“這……這恐怕有點難,不瞞待詔,我朝陛下派我來正是想向上國討些錢糧回過,若有錢糧一切皆好辦,可若無錢糧……”
“錢糧沒有!若你不能說服南詔國主討伐吐蕃,那這鏡子……恕某不賣!你仔細考慮考慮吧。”
“待詔這不是為難某麽?”
李煜見段義方愁得眉頭皺紋都快成川字,忍不住提醒他道,“你好歹也是使節,難道就不能分析一下南詔國出兵的利弊?可曾知道二十年前南詔國結好吐蕃,結果被吐蕃欺壓得抬不起頭來,如今吐蕃勢大,倘若攻陷劍南之地,南詔還能偏安一隅嗎?動動腦子!”
“這……這……”
“既然令貴使如此為難,那某這一趟算是白來了,告辭!”
段義方見李煜真的要走,頓時急了,上去一把就扯住李煜的袍袖,“待詔且留步!”
“怎麽?答應了?”
“某可以歸國勸說我朝陛下,錢糧可以暫緩討要,但是總歸是要給的。”
“可!某等你的好消息!”
隻要南詔國肯出兵,一切都好說,至於什麽時候給南詔國錢糧,如何給,那就讓韋皋來處理吧。
“待詔可曾將這等珍寶帶來成都府?”
“自然!”
“不知方不方便容某一觀?”
李煜笑了,他這是怕自己手中沒有鏡子,蒙騙他,他心中一動,有心讓段義方見見神器營的戰力,借機會震懾南詔國。
“鏡子在城外大營,貴使且隨某前往大營一趟。”
段義方喜不自勝,“如此甚好,某見到鏡子後,馬上歸國,勸說我朝國主出兵,共伐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