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唐朝好郎君> 第139章 邕王身死

第139章 邕王身死

  李煜的意圖很明顯,當李適和群臣們看到震天雷的爆炸威力如此大。一定會大大提高他們對劍南道戰事的信心,也讓這些大臣們知道吐蕃並不是無可戰勝的。


  “震天雷倘若拋入敵陣中,波及數丈,被爆炸波及的人非死即傷,殺傷力比火槍更厲害。”


  “如此厲害的神物,可不可以大規模生產?”


  李煜苦笑一聲,“陛下,生產震天雷不比種菜,大規模生產需要大量的人員和物資,並且因為是易爆品,若管理不善會引發爆炸和人員傷亡。


  李適老臉一紅,“倘若有此等神器,那劍南道的戰事定然一戰奏凱,令吐蕃不敢小覷我大唐。神器營果真是處處神器。”


  李煜偷偷一笑,這才是冰山一角,倘若能夠研製出後世的大炮戰車,恐怕整個世界都會被大唐所統治。但是他心裏很清楚,沒有足夠的技術和知識儲備以及足夠熟練的工人,連後世的蒸汽機都造不出來,更別提內燃機,這件事也許在他有生之年可以實現。


  通王李諶和邕王李謜看到神器營有這麽兩件寶貝,眼紅得要死。可偏偏這李煜又說隻供給神器營,並不給神策軍使用。


  既然這神器供給神器營,那命人想辦法搞到兩件,再交給一些工匠研究,不就能可以了?心中有計較之後。通王和邕王相視一笑,各自打著心中的小九九。


  ……


  邕王第三天就帶著神器營隔壁的神策軍奔赴鹽州,李煜直到半個月之後才帶著神器營從京師出發。他們要翻越秦嶺到達蜀地,最後再到達與吐蕃接壤的邊境。這一次,他並沒帶韓愈,而是帶上了比較腹黑的白居易。


  “我朝詩人李白,曾寫過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如今一看倒也不虛。”


  李煜騎馬看著身邊深不可見底的懸崖,再看看距離自己咫尺之遙的朵朵白雲,終於能體會到“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的意境。


  “李白的詩豪邁奔放,非是我等可比的。”白居易也十分推崇李白,遺憾的是跟李白不是一個時代的人。


  李煜眼神古怪地看了白居易一眼,白居易的才華也很高,若非自己,白居易五年後就跑到江州當司馬去寫他的《琵琶行》了,隻是如今江州去不成,這《琵琶行》恐怕無法問世。


  這個時代要想從京師翻越秦嶺到達蜀地,一路上不是懸崖峭壁,就是河流灘塗。大軍一直行進了一個月,才到達成都府。


  李煜帶兵前來劍南的消息早已通知給韋皋。


  “不過是十七歲的黃毛小兒,區區兩千兵馬就敢與吐蕃相扛,這是要給吐蕃送人頭嗎?”


  “將軍卻不可小視李煜,末將曾聽聞那李煜在淮西打得吳少誠是心驚膽戰,至今不敢再起兵謀反。”


  “吳少誠,就他那些驢子軍,能有多大氣候?李煜戰勝得了吳少誠,卻未必打得過吐蕃騎兵。”


  “我們是否要出城迎接?”


  “不必,倘若李煜要在成都府駐紮,就撥給他們一片營地,每日不少他們的補給即可。”


  韋皋正醞釀著近期對吐蕃用兵,哪有多餘的功夫去接待一個未滿二十歲的年輕人。他揮揮手把部將打發出去之後,又抬頭看起了牆上掛的那一幅地圖。


  “陛下居然派邕王前去鹽州,實在是誤國!”


  ……


  京師天寒地凍,成都府卻暖如早春。在入駐韋皋撥給的營地之後,他每日除了操演軍士,就是到華陽縣城閑逛,絲毫沒有出兵吐蕃的計劃。


  “郎君,我們就這麽著,會不會不太好?”石玉跟在李煜後麵,心中有些忐忑。這些天他跟著李煜每天都逛華陽縣城,不是吃就是喝,日子比在京師還逍遙。


  “對吐蕃用兵,須韋將軍全盤布局,且耐心等著!”


  “郎君快看!那是韋將軍的人馬。”石玉這些天雖說是逛吃逛吃,也探聽到了不少消息。


  李煜抬頭一看,一隊騎兵從北門的方向而來,看穿著打扮應該是韋皋派去京師的信差。


  “信差神色如此緊張,難不成是鹽州出事了?”


  “那我們……”


  “回營!”


  李煜當即決定返回營地,京師或者鹽州若有變動,李誦應該會通知他。


  剛回到營地,高順就急忙跑過來稟告,吩咐將來人帶來之後,李煜終於了解到信差為什麽那麽緊張。


  邕王李謜貪功冒進,率四千人馬追擊吐蕃數百騎,被吐蕃設計包圍,四千人馬全都被殺,邕王死於亂箭之下……


  看到這裏,李煜的心情五味雜陳,他不是為邕王惋惜,而是為那送命的四千大軍惋惜。將不行則連累大軍,可悲可歎。


  如今鹽州戰事不利,吐蕃可能一改七八月份用兵的習慣,趁機襲取鹽州和麟州!若想保全二州,劍南道這邊須提速。


  “走!去見見韋將軍。”


  ……


  韋皋府邸,李煜來成都府一月之後,終於見到這個曆史上有名的戰將。野史雜聞中有個典故,說韋皋是武侯的後身。


  那是韋皋剛出生一個月時,家裏召集群僧會餐,以示慶賀。有個異族僧人,見到嬰兒後說道:“分別已久,你可好嗎?”嬰兒的臉上似乎有很高興的神情,眾人見了都很驚異。韋皋父親說:“這個小兒降生才一個月,師父怎麽說分別很久了呢?”


  胡僧說,“這個小兒乃是諸葛武侯的後身呀!如今他又降生在世上,將來要為蜀門之統帥,所以我才不遠而來。”韋家聽了他的話都感到很奇異,於是便以“城武”做韋皋的字號。


  “某見過將軍!”李煜雖為西域經略使,可韋皋目前品階比他高,他還需要先見禮。韋皋不似一般武人那般,渾身上下透著一股文人的斯文,臉很白。


  “待詔此來,所為何事?”


  “特為鹽州之事而來!”


  韋皋見他一提到鹽州,知道他也收到了京師密報,也就不藏著掖著,“邕王誤國!一戰身死不要緊,可憐鹽州、麟州危矣。”


  李煜心中一動,他跟自己的想法一樣!不愧是大唐名將,一眼就能看出西北的局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