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昏如故吐蕃侵京 賢良憂將相感憤
1
廣德元年(763年)十月初八,李豫的禦駕到達華州。
這時,隨從皇帝的大臣官吏,大多數都已逃散。華州州府官員,也無人前來問津。官員們既沒有人為皇帝一行提供食宿,也無人來照料問候皇帝一句。
隨從皇帝的禁軍六軍將士,一個個饑寒交迫,筋疲力盡,牢騷滿腹。
李豫垂頭喪氣,萎靡不振,怨天尤人,心裏懊悔不已。
“陛下:
臣觀軍容使魚朝恩,率領神策軍,從陝州前來迎駕。恕臣救駕來遲!”
就在李豫陷入絕望之時,幸虧魚朝恩率領神策軍,攜帶軍需,前來救駕。
李豫大喜,對魚朝恩的耿耿忠心,感動涕零:
“你們那些大臣將領,平日裏不是都在指責朕,說朕寵愛信任內臣嗎?
如今,你們這些自稱忠心耿耿,指責朕寵信內臣的大臣、將領們,今天究竟在哪裏呢?
所謂板蕩識忠臣,此言非虛啊!今天如果沒有魚朝恩,還有誰能夠來侍候、保護朕嗎?”
李豫笑逐顏開,感激地對魚朝恩說道:
“朝恩愛卿啊,你來得真是太及時了!真是久旱的甘霖!不枉朕平日裏對你的寵信。”
神策軍觀軍容使魚朝恩滿臉愧意,向李豫道歉道:
“陛下贖罪!奴才救駕來遲!隻要是為了陛下,奴才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陛下,臣聽令公大人報告,豐王李珙等,已經到了潼關,準備前來覲見陛下。
陛下,是否讓豐王來覲見陛下呢?”
神策軍觀軍容使魚朝恩,一向與豐王李珙親近,抓住機會,向皇帝說情道。
“好吧!愛卿辛苦了!命令豐王,前來覲見朕!”
豐王李珙等,得到神策軍觀軍容使魚朝恩的庇護以後,急忙前來覲見皇帝。
李豫不僅沒有責怪豐王李珙,反而對豐王李珙鼓勵了幾句:
“叔父大人辛苦了!下去好好休息休息!”
2
然而,豐王李珙回到自己的營帳以後,依然牢騷滿腹,心懷不滿。他覺得皇帝父子,一直對他們不公,對李豫出言不遜。
不久,郭子儀見到李豫,匯報了路途中的情形,豐王李珙等人叛逃的事情,也全部浮出水麵,暴露出來,李豫勃然大怒。
文武大臣擔心,豐王李珙趁機為亂,於是紛紛上奏皇帝,建議殺掉豐王李珙等,以絕後患,李豫聽從。
於是,朝廷追究豐王李珙叛逃之罪,下旨將豐王李珙等人立即賜死。
3
豐王李珙,是李豫的叔父,他是李隆基(玄宗皇帝)的第二十六子,初名李澄。
開元二十三年七月,李澄受封為豐王。開元二十四年二月,李澄改名李珙。
天寶十五年六月,李隆基(玄宗皇帝)幸蜀,至扶風郡,授李珙為武威郡都督,仍領河西、隴右、安西、北庭等路節度支度采訪使;以隴右太守鄧景山,為豐王副手,兼武威長史、禦史中丞,充都副大使。
但最後,豐王李珙並沒有前去藩鎮就任。
廣德元年十月,吐蕃侵入上都長安,李豫將幸陝州,率眾從皇家林苑中而出,騎從半渡滻水。
禁軍將軍殿前射生將王懷忠,遂準備關閉林苑大門,橫截五百餘騎,擁豐王等十宅諸王,西投吐蕃叛變,而被郭子儀阻止。
最終,豐王李珙因立場不穩,陰謀不成,被賜自盡。
處置了豐王李珙等,李豫車駕,前往陝州觀軍容使魚朝恩的神策軍軍營,準備在神策軍的基地駐紮下來,以待勤王大軍。
4
廣德元年(763年)十月九日,吐蕃二十萬大軍,沒有遭遇大唐官軍的任何抵抗,幾乎是兵不血刃就進入了西京長安。
長安居民,再遭吐蕃軍隊的浩劫。
叛將高暉與吐蕃王國大將馬重英等,進入大唐京師長安以後,立即開始謀劃,擁立傀儡,尋找代言人。
找來找去,馬重英等終於決定,立已故玢王李守禮之孫李承宏,為大唐皇帝。
僭帝李承宏,更改年號,設置百官,任命前翰林學士於可封等人,為大唐宰相。
吐蕃軍隊,大肆搶劫大唐府庫、以及長安市民家裏的財物,焚毀居宅,宮殿。
長安城中,頓時一片蕭條,滿目慘景。
那時,前大唐宰相苗晉卿,正病臥在家,沒有逃走。吐蕃將領馬重英,及僭帝李承宏等派人,將苗晉卿連床抬來,脅迫他出任偽職。
苗晉卿閉口不言,不與偽朝合作。僭帝李承宏、吐蕃將領馬重英等無可奈何,隻得下令,將苗晉卿關押起來,沒有殺他。
此時,潰散的大唐皇家禁軍六軍,也趁火打劫,公然搶奪公私財物。
大唐皇家禁軍六軍與吐蕃軍隊一道,競相比賽掠劫。長安士人、平民,惶恐不安,紛紛逃入秦嶺山穀洞穴棲身,躲避戰亂。
5
廣德元年(763年)十月十二日,李豫禦駕在神策軍觀軍容使魚朝恩統率的神策軍的護衛下,安全到達陝州州城。
大唐朝廷的一些文武官員,也先先後後知道了皇帝的去向,陸陸續續到達陝州行宮,前去覲見李豫。
6
那時,關內兵馬副元帥郭子儀,率領部屬等三十名騎兵,正從禦宿川,沿著秦嶺山麓,向東而來。
見大唐軍隊討賊的兵力十分弱小,郭子儀十分憂慮,苦苦思索著搜集勤王軍隊的計劃。
隊伍行進之中,郭子儀也在認真研判著吐蕃軍隊的形勢,思考如何尋找討賊之軍。認真研判形勢之後,郭子儀信心大增,開始變得樂觀起來。
於是,關內兵馬副元帥郭子儀,笑著對部屬判官王延昌說道:
“王大人,據我的分析判斷,潰逃的禁軍六軍將士,可能大多集中在商州一帶。
如今,我們應當迅速前往商州,去收容征調他們;同時下令,征調防守武關等地的藩鎮軍隊。
幾天之內,如果我軍北出蘭田,直指長安,吐蕃軍隊害怕遭到我軍的夾擊,必定會望風而逃,勢必不能堅守長安的。
假如這樣,西京長安就會重新回到大唐的手中,我們的不利局勢,很快就會得到扭轉。”
關內兵馬元帥判官王延昌,一向信任郭子儀的韜略,認為郭子儀的分析非常正確,大力支持:
“令公的判斷,十分準確合理。請令公大人下令,就如此辦理吧!”
於是,郭子儀率領隊伍一邊繼續前進,一邊開始積極實施,收集潰軍、召集各地勤王軍,援救西京長安的計劃。
經過蘭田之時,關內兵馬副元帥郭子儀一行,正好與關內兵馬元帥都虞候臧希讓、鳳翔節度使高升的隊伍相遇。
關內兵馬副元帥郭子儀,一下子又得到了近千名士兵。
見隊伍稍稍有些基礎,郭子儀信心大增。於是,關內兵馬副元帥郭子儀又和關內兵馬元帥判官王延昌商量說道:
“王大人:
我判斷,潰逃的禁軍六軍士兵,到達商州以後,一定會擾亂地方。當地官吏恐懼,一定會躲藏起來,不敢為潰逃的禁軍士兵,提供給養,那麽,當地就會人心大亂。
我們必須迅速前去,製止這種情況的發生。
麻煩王大人,帶著我的命令,立即前往商州跑一趟,招撫禁軍亂軍,安定地方。”
“令公所言極是!在下馬上抄近路,去商州傳達號令,安撫人心。”
關內兵馬元帥判官王延昌爽快地答道。
那時候,果然如郭子儀判斷的那樣,潰逃的禁軍諸將,正在商州縱兵虜掠。
禁軍六軍士卒燒殺搶掠,騷擾百姓,商州百姓苦不堪言,避之唯恐不及。
見到元帥府判官王延昌到來,禁軍諸將稍稍收斂了一些。聽說兵馬副元帥郭子儀馬上到來,禁軍將士們都非常欣喜,甘願聽命,停止了擄掠。
關內兵馬副元帥郭子儀,見王延昌到達商州以後,已經收攏了禁軍士卒,大為放心。
郭子儀恐怕吐蕃軍隊,會去進逼皇帝的行宮所在地陝州,就讓軍隊停留在七盤山,準備阻截吐蕃軍隊。
7
三日後,不見吐蕃軍隊的蹤影,郭子儀才率軍從七盤山啟程,前往商州,去接管商州的所有軍隊。
關內兵馬副元帥郭子儀繼續發令,收容商州各地的殘兵,與武關守軍合起來,共達四千人。
這時,郭子儀手下的軍事力量,才稍稍振作,有點基礎。
見有了反擊吐蕃軍隊的基礎,關內兵馬副元帥郭子儀十分欣慰,當即召集判官王延昌、都虞候臧希讓、鳳翔節度使高升等高級將領,召開軍事會議,商量驅趕吐蕃軍隊的對策。
會議召開之時,郭子儀情緒激動,感歎不已。
當說到皇帝出奔,百姓遭難的情景,郭子儀傷心落淚,泫然欲滴,痛哭著曉喻將領們道:
“諸位英雄豪傑:
如今,京師淪入蠻夷之手,百姓遭受荼毒,皇帝陛下也禦駕東奔,令人傷感痛恨。
這實在是我們這些保家衛國的軍人的奇恥大辱啊!
希望諸君,能夠和我郭子儀一道,共同努力,去反擊驅逐吐蕃軍隊,攻取長安,共雪國恥,迎回聖駕。”
說到痛心之處,郭子儀聲淚俱下,將領們也頗受感動:
“令公啊:
蠻夷侵入京師,是我輩的奇恥大辱!我等願意聽從郭令公的號令,誓死效力,一道驅逐盜賊。”
“好!有諸君的努力和支持,何愁盜賊不滅呢?
諸君聽令,請太子賓客第五琦,擔任大軍糧料使,負責供給各部大軍軍糧。
其他各部將領,堅守自己的地盤,觀察敵情,等待出擊良機。等萬事俱備以後,我們在一鼓作氣,反擊吐蕃軍隊,力爭一戰而捷。”關內兵馬副元帥郭子儀下令道。
“謹遵令公的命令!”將領們群情振奮,士氣高漲。
8
“元帥大人:
陛下有旨!請接旨!”
就在這時,中使俞橋,從陝州匆匆而來。關內兵馬副元帥郭子儀聽到有了李豫的聖旨,急忙跪聽中使俞橋宣旨道:
“郭愛卿:
朕時刻擔心,吐蕃軍隊會東出潼關,進攻陝州。特命郭愛卿,立即率軍,前往陝州護駕。欽此!”
見到李豫的詔書,郭子儀知道皇帝恐懼不安,心裏十分擔心,急忙上表,安慰李豫說道:
“陛下:
吐蕃軍隊誌在掠奪西京長安的財寶,婦女,工匠,絕對不會冒險東出潼關,進攻陝州。
請陛下放心,陝州安如磐石。
微臣向陛下發誓,如果臣不能夠從盜賊手中,重新收複京城長安,微臣根本就沒有臉,再次見到陛下。
微臣判斷,如果我軍出兵藍田,吐蕃軍隊一定擔心,我大唐軍隊會截斷他們的退路,一定不敢向東出擊。
請陛下千萬放心,靜等微臣的捷報。”
聽了郭子儀信心十足的承諾,李豫稍稍安心,下詔批準了郭子儀的軍事部署。
9
此時,鄜延節度判官段秀實,聽說吐蕃軍隊入侵京師長安,十分憤怒。
段秀實竭力勸說主將鄜延節度使白孝德道:
“節度使大人:
當年,你單騎斬殺叛將的英雄壯舉,早已經深入人心,屬下一直對大人敬佩不已。
朝廷提升你為一方大員,對你的酬庸,也算豐盛。
如今,吐蕃軍隊入侵京師,正是顯示閣下忠君報國的高尚品格的時候,閣下何不率軍前往京師長安,去急救國難呢?”
鄜延節度使白孝德聽了判官段秀實的激勵之言,非常感動,立即答應道:
“段大人言之有理!本大使敢不從命呢?”
即日,鄜延節度使白孝德,與節度判官段秀實一道,率鄜延軍大舉南下,奔赴京畿勤王。
勤王大軍很快到達了長安附近。
鄜延節度使白孝德,秘密與蒲州、陝州、商州、華州等地的軍隊聯絡,打算同心協力,一道共擊吐蕃軍隊。
吐蕃王國軍隊主將馬重英等,很快發現了唐軍各部,向京師附近集結的消息,大是恐懼。
主將馬重英非常擔心,吐蕃王國軍隊會陷入唐軍重圍,無法順利脫身。
於是,主將馬重英等將領,命令吐蕃軍隊暗中準備,準備撤離長安。
吐蕃將領打算,迅速擄掠長安城中的財富,健壯男子、年輕婦女和各行各業的工匠,即開始撤退,力爭滿載而歸。
吐蕃王國軍隊主將馬重英等,匆匆忙忙地立廣武王李承宏,為傀儡皇帝。
然後,吐蕃開始整理自己的軍隊,做著撤出長安的準備。
10
此時,關內兵馬副元帥郭子儀,已經了解到了長安城中吐蕃軍隊的的動向,決定促使吐蕃盡快撤軍,讓京師少受敵人的荼毒。
關內兵馬副元帥郭子儀,迅速特派左羽林大將軍長孫全緒,率領二百名騎兵,出藍田,前去偵查吐蕃軍隊的動向;
郭子儀又命令第五琦,代理京兆尹,讓他與長孫全緒一起行動;關內兵馬副元帥郭子儀又命令寶應軍使張知節,率領大軍跟隨長孫全緒之後,協助前鋒部隊一起行動。
左羽林大將軍長孫全緒,率領二百名騎兵,到達韓公堆以後,很快就偵查到了吐蕃軍隊的的動向。
長孫全緒一麵派人,向郭子儀緊急回報軍情,一麵率軍去騷擾敵軍。
白天,左羽林大將軍長孫全緒率領的官軍,擊鼓搖旗,驚擾城裏的吐蕃軍隊;
夜裏,左羽林大將軍長孫全緒率領官軍,燃起了許多火堆,用來迷惑、嚇唬吐蕃軍隊。
吐蕃軍隊本來就心生了退意,見此情狀,更加疑神疑鬼、驚魂不定。
前光祿卿殷仲卿,這時也聚集了近一千人的民兵軍隊,駐守藍田守衛。
前光祿卿殷仲卿與左羽林大將軍長孫全緒的軍隊,相互配合,內外呼應,不停地騷擾吐蕃軍隊。
殷仲卿與長孫全緒,還親自率領二百多騎兵,直接渡過滻水,去到長安城下,襲擾吐蕃城裏的軍隊。
駐守在長安城裏的吐蕃軍隊,不知道唐軍的虛實,越發不得安寧,他們的恐懼加劇,更加擔心被唐軍包圍。
而長安三輔的老百姓,也趁吐蕃軍隊疑慮不安之時,哄騙警告吐蕃軍隊將領馬重英等人說道:
“馬將軍:
郭令公已經從商州等地,率領數十萬大軍來了!大唐軍隊漫山遍野,多得數也數不清!”
吐蕃將領馬重英等,更加信以為真,認為確實有這種可能,遂加快了從京師長安撤退的步伐。
見吐蕃軍隊萌生了退意,左羽林大將軍長孫全緒,決定加強敵軍的疑慮不安。
左羽林大將軍長孫全緒,又派射生將王甫,暗中進入長安城,秘密糾集了長安數百名少年,夜裏在朱雀街一帶,擊鼓呐喊,襲擾吐蕃軍隊。
駐紮長安的吐蕃軍隊,更加惶恐不安,再也無法忍受了。
十月二十一日,吐蕃軍隊主將馬重英等,率領吐蕃軍隊全軍,撤出長安,向西逃跑。
叛將高暉等,聽到吐蕃軍隊已經逃跑,沒有了靠山,也隻得率領部下三百多名騎兵,向東出逃。
到達潼關之時,逃跑的叛將高暉等人,就被潼關守將李日越抓獲,立即殺死了。
廣德元年(763年)十月二十三日,李豫下詔任命宰相元載,接替程元振,兼任判元帥府行軍司馬,任命第五琦為京兆尹。
十月二十四日,李豫任命郭子儀為西京留守。
十月二十五日,郭子儀從商州出發,回京任職。
十月三十日,李豫任命魚朝恩部將皇甫溫,為陝州刺史,周智光為華州刺史,開始做重新回京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