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李長源閑談國事 盧公子歎惋不已
1
“唉!當然哦,我與李輔國,皇後娘娘的交惡,我自己也負有很大的責任。
我有時太過認真,固執,把人世想得太單純,太美好,總想為皇上把事情辦得盡善盡美,盡快實現帝國的複興。
不知不覺中,我的一些建議,就損害了權貴們的利益,也難怪他們會忌恨我了。”
李泌歎息一聲,自責道。
“怎麽能夠怪你呢?那是李輔國自私自利,隻想到他自己的利益,沒有顧全帝國的大局。”
盧公子寬慰李泌道。
“其實,一分為二地說,李輔國這人,起初並不壞,也沒有對朝廷造成大的危害。
相反,李輔國還為皇上出了不少的好主意。這些功績,都是不容抹殺的。別人不知道,我卻十分清楚。
隻是後來,李輔國權迷心竅,自以為是,攬權誤國,殘害忠良,才做了很多禍國殃民之事。
李輔國的本名叫做李靜忠。後來因為他多次為陛下出謀劃策,為國立功,到了靈武之後,才被皇上賜名為李護國。
後來,又被皇上賜名為李輔國的。
李輔國的外表,其貌不揚,平日裏沉默寡言,內心卻明白異常,讓人難以捉摸。
大概皇上呢,也能夠在李輔國那裏,找到足夠的自信和自尊,所以,陛下一直很欣賞李輔國的才幹,信任李輔國的忠誠。
別看如今的李輔國,是權傾天下,權勢熏天,無人敢惹。可在四十歲之前,李輔國一直是無所作為,就像我當初年輕時一樣。
早在太上皇初當政年間,李輔國就入宮做了宦官。四十餘歲時,李輔國才開始擔任宮廷閑廄的官職,手中有了一些權力。
宮廷閑廄,主要是主管宮廷的馬匹簿籍等。
那時,在皇宮中,李輔國一直是老老實實,默默無名,很受高力士等人的輕視和冷落。
再後來,李輔國進入東宮,侍候皇太子,才開始發跡。
因為李輔國能夠盡心盡力地侍奉皇太子,忠心耿耿地為太子出謀劃策,並且很能夠討取太子的歡心,因而漸漸地得到了太子殿下的寵信,成為了太子殿下的心腹之人。
李輔國的家庭出生,一直是非常貧苦卑賤的。我大唐帝國,一向講究家世門第,就是李輔國晉升到如今的高位,掌握國家的權柄以後,很多的侍從官員,文武大臣,都依然瞧不起他。這令李輔國的心態更加失衡。
李輔國對高門大戶出生的官吏大臣,似乎有一種天生的仇恨,常常是眥睚必報。
可能也正是這樣的原因,讓李輔國養成了不肯服輸的脾氣,千方百計要出人頭地,要牢牢抓住手中的權利。
李輔國的發跡,主要還是在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祿山發動叛亂之後的那段時間裏。
那時,叛軍所到之處,無不望風披靡。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叛軍進攻官軍據守的潼關,潼關很快就失守了。
叛軍直逼京都長安,太上皇隻得倉皇出逃,前往西蜀避難。李輔國也就跟從皇上,太子等,到了馬嵬驛(今陝西興平西)。
在參加隨從的禁軍將士,殺死楊國忠的兵諫行動中,李輔國的謀劃甚多,更是受到了太子殿下的信任。
太子殿下後來奉太上皇之命,在馬嵬驛安撫百姓。
飽受戰爭災難的的長安三輔百姓,都非常希望太子殿下,能夠留下來,穩定民心,抗擊叛軍。
李輔國畢竟有些見識,再次嶄露頭角。他及時地以國家大義,去勸說太子殿下,留下來抗敵。
接著,李輔國又給太子殿下提出了,讓太子殿下分太上皇麾下的禁軍士兵,北至朔方發展,以謀恢複的謀略。
太子殿下十分欣賞,李輔國更受太子殿下的信任。
太子殿下遂最後決定,與太上皇兵分兩路,最終北上靈武,奠定了複國的根基。
後來,李輔國又曾經與皇上的長子廣平王(李俶),二兒子南陽王(李係),三兒子建寧王(李倓),及靈武二三十位文武大臣,多次勸太子殿下稱帝,以安民心。
太子殿下最終接受了他們的建議。
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太子殿下在靈武(今寧夏靈武西南)即位稱帝,遙尊父皇為太上皇,開始謀劃反攻複國大計。
因為李輔國足智多謀,功勳卓著,而對皇上一直忠心耿耿,而更受皇上的寵信。
皇上為人,性格太過仁慈,不夠果斷,有時有些缺乏主見和判斷能力。
皇上見李輔國忠心耿耿地擁戴自己,他便視李輔國為自己的左右臂,並賜名為‘護國’,遂逐漸把軍政大事都委托於李輔國,對他倍加信任。
就這樣,李輔國因功而擢升為太子家令(總管),後又被加封為元帥府行軍司馬,開始掌握兵權,並由皇上改名為李輔國。
兩京收複後,李輔國隨皇帝回到長安,又被皇上晉封為了郕國公,權利威望更盛。
皇上有時要陪皇後娘娘遊玩,嫌政事繁多麻煩,鬧心。
在李輔國的建議下,皇上就下旨宰相和文武百官,除日常朝見外,奏事都必須經由李輔國同意後,然後才能夠麵見皇帝。
京兆府、郡縣地方官吏和法官審判案件,皆由李輔國做最後決定。皇上頒發的詔書,亦由李輔國簽署後才能施行。
那時,皇上一直認為李輔國忠心耿耿,是一心為皇上分憂,所以對他委以重任,非常信任他。
因為李輔國是借著皇上的旨意,所以屬臣無敢非議。就連宰相李揆等,對李輔國也十分敬畏,時常行子弟之禮,呼李輔國為‘五父’。
李輔國就這樣壟斷了朝廷的權利。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利,李輔國挑撥皇上與上皇的關係,更是無所不用其極。”
2
盧公子聽得入迷,李泌十分滿意。李泌歇了一口氣,看了盧公子一眼,然後繼續講了下去: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太上皇一行,從西蜀歸來,回到了京師長安。
起初,太上皇返回京師時,皇上對太上皇一直很是親敬。太上皇過著一種無所事事,但尚算自由安逸的生活。
皇上甚至想過,要把皇帝的權利,重新還給太上皇,好自己回到太子的位置上去。
皇上的自信心,一向不強,對自己處理國家大事有些信心不足,擔心失誤。
而自從太上皇從西蜀歸來以後,皇上與李輔國就一直有些擔心。太上皇的威望太高,他們害怕文武大臣,會重新擁立太上皇複位。
李輔國呢,知道太上皇德高望重,所以更加擔心太上皇的左右侍從,會謀劃擁護太上皇複位。
所以,在皇上的默許下,李輔國就對太上皇采取了步步緊逼的策略,想迫使太上皇屈服,就範,徹底放棄追求皇帝權力的欲望。
幸好高力士還算一個忠臣。他一直對太上皇忠心耿耿,不離不棄,才沒有危及太上皇的生命安全。
在皇上登基,太上皇失勢,成為退休的無權的太上皇以後,高力士依然對太上皇忠貞不二。
高力士甚至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去為太上皇辦事,竭力地保護太上皇的安全。
太上皇最喜歡南內的興慶宮,那是太上皇五十年前,當親王時就居住的地方。
從蜀中返回長安後,太上皇就一直居住在興慶宮中。
那時,左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與內侍監高力士,長期侍奉和保衛著太上皇。
皇上又命令玉真公主(李持盈)、宮女如仙媛、內侍王承恩、魏悅以及梨園弟子等,經常在太上皇的左右侍候,以讓太上皇歡娛,能夠安度晚年。
皇上經常從夾城中穿過,去向太上皇問候請安。太上皇有時,也到大明宮中來看望皇上。
夾城,是一種雙重城牆的通道,連接長安城的東牆與北牆一段。
有時,太上皇興致勃勃,登臨長慶樓去觀賞長安城的景色。
城樓下經過的父老百姓,看見太上皇後,總是恭敬地下拜叩頭,並高呼‘萬歲’。
太上皇有時,也在樓下設置酒宴、茶席,賞賜這些父老百姓,招待他們。
太上皇又曾經把將軍郭英乂等,召到長慶樓上,設置酒宴、茶席,款待他們。
有一次,劍南道一位來京師奏事的官吏,經過長慶樓,也在樓下,向太上皇拜舞行禮。
太上皇就命令玉真公主與如仙媛等人還禮,設宴招待那位劍南道官員。
前麵說到,李輔國雖然已經擔任太子宮總管,太子詹事等職務,但對自己貧苦卑賤的出身,一向自卑,不希望別人提起。
李輔國飛黃騰達,一下子竄升到高位,掌握國家權柄,在朝中專權用事。
但侍候太上皇的人,如高力士等人,依然瞧不起李輔國,認為他出生卑微。
李輔國越發懷恨在心,伺機報複,希望能夠建立奇功,借以鞏固自己崇高的地位。
李輔國於是,就把太上皇的一舉一動,向皇上告密說道:
‘陛下,太上皇居住在興慶宮中,每天都能夠與外麵的人,交結來往,輔國以為非常不妥。
特別是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與高力士等人,一向德高望重,與外界大臣將軍的交往非常密切。
臣私下擔心,如果他們暗中謀劃,就有可能做出,不利於陛下的逆謀,希望陛下特備留意。
現在,禁軍的六軍將士,大都是在靈武時候,擁立陛下即位的元勳功臣。禁軍的六軍將士,對這件事議論紛紛,他們心中都十分不安,害怕遭到報複。
臣雖然想方設法,給他們解釋說明,希望打消他們心中的疑慮,但六軍將士總是不聽。
所以,輔國不敢不向陛下報告,請陛下予以特別的重視。’
皇上聽了李輔國的匯報以後,非常吃驚,對著李輔國斬釘截鐵地說道:
‘輔國多慮了。朕的父皇仁愛慈悲,怎他麽可能縱容自己的部下,去做出那種事情呢!’
李輔國見皇上不信,又繼續勸道:
‘陛下,輔國知道,上皇固然不會做那種事,上皇心裏也絕對不可能有那樣的心思。
但最為令人擔心的問題是,在上皇周圍的那些小人,他們為了謀取自己的榮華富貴,是否有對陛下的陰謀,就很難說了!
陛下是天下的君主,應該為帝國的長遠前途和利益著想,消除內亂於萌芽之時。
陛下怎麽能夠遵從凡夫之孝,而誤了帝國的大事呢?
再說,興慶宮與坊市,居民街巷,互相混雜。宮牆低矮,外麵看得清清楚楚,也不是上皇適宜居住的地方。
皇宮內戒備森嚴,如果把上皇迎進皇宮內來居住,與興慶宮又有什麽不同呢?
這不僅能夠保證上皇的安全,而且還能夠杜絕那些小人物,煽動挑撥,蠱惑上皇。
這樣的話,對於上皇來說,可以享受終身之安;對於陛下來說,又可以一日三次,去向太上皇請安問好,享受父子親情的快樂。
陛下,這樣做,這有什麽不好呢?’
皇上依然不答應,對李輔國說道:‘輔國多慮了,上皇絕對不會這樣做。你不要擔心!’
李輔國見皇上不同意,心生一計,想造成既成事實。於是,他瞞著皇上,開始了行動。
興慶宮原先留有禦馬三百匹,李輔國就假稱皇上的詔書,取走了大多數禦馬,僅給上皇留下了十匹禦馬。
太上皇有些不滿,對著高力士抱怨說道:
‘力士啊,朕的兒子,聽信了李輔國的讒言,不能夠自始至終,對朕盡孝了。’
高力士急忙安慰太上皇道:
‘上皇啊,陛下的就是上皇的。上皇把一個偉大的帝國,都心甘情願地交給陛下去管理,幾匹禦馬,陛下有什麽舍不得的呢?’
‘的確如此!’上皇稍稍心安了一些。
李輔國聽了太上皇的抱怨,更加擔心。李輔國還不滿足,又鼓動禁軍六軍將士,包圍皇宮向皇帝請願。
禁軍六軍將士,群情洶湧。李輔國在皇上的麵前號哭、叩頭,請求陛下立即下旨,將太上皇移到西內太極宮內居住。
皇上大聲哭泣,不肯答應。李輔國越發感到擔心。”李泌歇息了一會,不想再談論這個問題了。
3
盧公子用渴望的表情,看著李泌,似乎聽得津津有味。李泌不忍拂盧公子的心意,停頓一會,就又講了下去:
“唉,就在這時,適逢皇上有病,身體開始不舒服起來。李輔國遂認為,這是天賜良機。
於是,李輔國自作主張,決定瞞著皇上采取行動,造成一個既成事實。
上元元年(760年)秋季,七月十九日,秋高氣爽,氣候宜人。
李輔國派人,前往興慶宮,詐言奉皇上的聖旨,請求太上皇,去觀賞西內太極宮風景。
太上皇聽信了李輔國的話,興致勃勃地率領自己的侍從高力士等,遊玩到了睿武門一帶。
正在這時,李輔國氣勢洶洶,率領殿前射生手騎兵五百人,手持出鞘的刀劍,攔住了太上皇回興慶宮的道路。
李輔國騎在馬上,拱拱手,上奏太上皇說道:
‘太上皇啊,興慶宮低卑狹小,不適合太上皇居住。輔國奉皇上旨意,來迎接太上皇聖駕,遷居到皇宮大內駐蹕。’
太上皇看見李輔國一行氣勢洶洶的陣勢,嚇了一跳,有些惶惶不安。
聽了李輔國的話以後,上皇更加不知所措,不知道何去何從。加上上皇年老體弱,經受不住這樣的驚嚇,有好幾次,太上皇都幾乎從馬上墜了下來。
高力士見狀,急忙騎馬上前,去扶住太上皇,並厲聲嗬斥李輔國一行說道:
‘李輔國,你好大膽無禮!太上皇是五十年的太平天子,你輔國究竟欲要幹什麽呢?
你怎麽竟敢在上皇的麵前,如此無禮撒野呢!你趕快給我下馬,去給上皇賠禮道歉!’
李輔國自知理屈,隻好下馬向上皇行禮。他率領甲騎數十,走到太上皇跟前,辯解說道:
‘高公公,請您不要誤會!陛下認為,興慶宮簡陋不堪,又處鬧市,吵鬧不堪,不適宜太上皇安靜修養。
所以,陛下特派輔國前來,奉迎太上皇的駕輿,到皇宮中去居住。’
說完,李輔國走上前去,親手牽住了太上皇的馬韁繩,想強令太上皇馬上離開。
高力士見事不妙,急忙下馬,與李輔國爭搶起馬韁繩來,並從李輔國的手中,奪回了太上皇的馬韁繩。
李輔國失掉了手中的馬韁繩,覺得大傷麵子,心裏很不服氣。他喋喋不休地怒罵高力士說道:
‘高力士,你這個老家夥,太不解事!’
說完,李輔國又來搶奪高力士手中的馬韁繩,高力士依然不肯放棄。
李輔國火冒三丈,抽出佩劍,當即斬殺了高力士身邊一位幫助牽馬的隨從,血濺大地。
上皇的左右侍從、武士見狀,無不心驚顫栗,擔心不已。
高力士見情況十分危急,擔心李輔國對太上皇動粗,他急中生智,急忙尋求禁軍六軍中的忠義之士的支持。
高力士大聲地向禁軍六軍神箭手們呼喊道:
‘太上皇敬問各位將士安好!’
禁軍六軍五百殿前射生手將士,立即放下了他們手中的刀劍,大聲呼喊‘萬歲’,皆向太上皇行禮拜見。
高力士又給了李輔國一個台階下,大聲對李輔國喊道:
‘李輔國,你趕快前來,幫助奴才一道,為太上皇牽馬回皇宮去!’
李輔國聽見高力士的吩咐,不敢拒絕。李輔國隻得緊跟上來,與高力士一道,對執馬轡,護送上皇前往西內太極宮,讓太上皇居住在了甘露殿裏。
李輔國達到了目的,十分滿意,帶領五百殿前射生手騎兵,離開了。
太上皇對高力士十分感激。在甘露殿裏,太上皇親熱地拉著高力士的手感激地說道:
‘愛卿啊,今天,如果沒有將軍的話,朕就會成為禁軍士兵們刀下的死鬼了啊!’
上皇的左右侍從見狀,皆流涕痛哭不止。高力士急忙安慰。
李輔國終於達到目的,迫使太上皇遷居到了西內太極宮。
不久,李輔國又施詭計,將以前一直侍候太上皇的龍武大將軍陳玄禮、高力士,以及太上皇過去的宮人,統統趕了出去,隻留下幾個老弱病殘之人,伺候太上皇。
皇上後來病體稍好一些,終於知道了李輔國逼迫太上皇這件事,急忙向太上皇賠禮道歉。
太上皇安慰皇上說道:
‘陛下啊,興慶宮本是父皇封王時的居住地。朕曾經多次要求,讓給皇帝居住,但皇帝一直都不接受。現在父皇遷出去,回到皇宮居住,也是父皇的心願啊,陛下你不要太責備自己!’
見皇上親自向太上皇賠禮道歉,李輔國也裝模作樣地帶領禁軍六軍高級將領,身著白衣服,去拜見陛下請罪。
皇上迫於禁軍六軍將領的壓力,也有些無可奈何,就慰勞禁軍六軍高級將領說道:
‘諸位將軍,上皇居住在南宮興慶宮或西內太極宮,又有什麽區別呢?
你們這樣做,也是為了國家,也不過是為了防備那些小人,蠱惑人心,為了防微杜漸,堵塞災禍的源頭,有什麽過錯呢?
既然你們這樣做,是為了安定大唐帝國的長遠利益,那麽你們心裏,又有什麽可以不安惶恐的呢?’
當時,刑部尚書顏真卿,聽說了太上皇的遭遇以後,很為太上皇感到擔心。
於是,顏真卿領頭,率領文武百官向皇帝和太上皇上表書,請問太上皇的起居飲食,問候太上皇的健康平安。
李輔國知道以後,對顏真卿的所作所為十分忌恨。
不久,李輔國就上奏皇上,請求處罰顏真卿。皇上不敢拒絕,下旨把顏真卿貶為了蓬州長史。
上元元年(760年)七月二十六日,皇上屈從李輔國的心意,將高力士流放到了巫州,王承恩流放到了播州,魏悅流放到了溱州。
禁軍大將龍武大將軍陳玄禮,也被皇帝勒令,退休致仕。
高力士一直對太上皇赤膽忠心,生死相依。他曾經因功,被加封為開府儀同三司,封賞五百戶。
不想,高力士最終卻因為維護上皇而觸怒了李輔國,被皇帝流放到了蠻荒之地。
皇上不久又下令,把如仙媛安置到歸州,讓玉真公主出宮居住,遷移到了玉真觀內。
太上皇的親隨都被驅逐以後,太上皇憂鬱不安,開始患病。皇帝心內不安,自責不已。
為了安慰上皇,皇上另行挑選了後宮宮女一百餘人,安置到太極宮內,負責打掃庭院等清潔工作,侍奉上皇。
不久,陛下又命令自己的女兒萬安公主與鹹宜公主,去太極宮侍候祖父太上皇的服飾、飲食。
對於各國各地所進獻的美味佳肴,皇上都先讓人送給太上皇去品嚐,以表達對上皇的歉意。
然而,太上皇身邊的親近宮女、侍衛,都被皇帝貶斥,連說一句知心話的人都沒有。
上皇的心情,因此越來越不好,也一天比一天沉默悲傷。太上皇開始不吃葷腥,隻是整日修煉辟穀方術,疾病也越來越重。
起初,皇上還常常去向太上皇問候請安,看望太上皇的病情。不久,皇上自己也患病了,他隻好派中使去代替他向太上皇問安。
後來,皇上反省以後,逐漸有所悔悟。他對李輔國用那種激烈的手段,去強迫太上皇搬遷,感到十分愧悔,開始厭惡、怨恨李輔國,並想要設計殺掉李輔國。
但皇上又畏懼李輔國手握禁軍兵權,掌控六軍,投鼠忌器,一直猶豫不決,不敢采取行動。
後來,皇上曾經數次,想去看望重病中的太上皇,也因李輔國的種種阻撓,而最終未能成行。
李輔國就是這樣專權誤國,挑撥離間,讓皇上徹底舍棄了對太上皇的親情孝順。”
4
李泌剛剛說到這裏,盧公子突然插話道:
“先生啊,我覺得你說話有些偏見。這是皇上猜忌太上皇,畏懼太上皇奪回皇權,怎麽能夠都怪李輔國呢?
李輔國縱然有天大的膽量,如果沒有陛下的默許,他怎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胡作非為呢?”
李泌苦笑了一下,說道:
“公子的疑問,也不是沒有道理。如此看來,還是皇上養虎為患,才讓李輔國膽大包天,犯上作亂啊!”
“先生啊,你這樣說,才比較公正。後來,朝廷的情況,又是如何發展的呢?先生了解嗎?”
“公子啊,我隻是略略知道一些。那時,西部黨項軍隊開始入侵大唐,皇上十分擔心。
這時,有大臣趁機上奏皇帝說道:
‘陛下,如今天下還沒有徹底平定,不應該削奪郭子儀的實權,讓郭大人閑在那裏。”
皇上認為有理。
上元元年(760年)九月初八,皇上即命郭子儀出鎮州,抵禦黨項。黨項軍隊聞風而退,才沒有造成嚴重的禍害。
後來,陛下想到當初在彭原時,與我一道製定的平叛方略,打算實施。
上元元年(760年)九月二十一日,皇上頒下製書說道:
‘茲任命郭子儀,為天下兵馬副元帥,統帥各路兵馬,從朔方直搗範陽,然後回師,平定河北地區。
征發殿前射生手,英武軍等禁軍六軍將士,以及朔方、鄜坊、邠寧、涇原等各鎮及蕃人、漢人兵馬共七萬人,都受郭子儀的節製指揮,負責平叛事宜。”
陛下的製書,剛剛頒下十天,就受到了宦官李輔國,魚朝恩的阻撓而作罷。
最終,郭子儀竟然不能成行,不能夠率軍出征範陽叛軍。想起這些,實在令人氣餒。
公子,難道不是李輔國,魚朝恩這些奸佞在其中壞事阻撓嗎?”
5
講到這裏,李泌已經是悲憤不已。
盧公子也是憤憤不平,讚同道:
“先生說得很對。
但是,皇上也難辭其咎啊!如果不是由於陛下的縱容,養虎為患,怎麽會有陛下受製於人的窘境出現呢?”
想起朝中這些令人沮喪的往事,兩人隻有默默地對麵坐著,再也沒有了談話的良好興致,隻是不住地唏噓感歎過不停。
他倆不僅為皇上的懦弱,猜忌,而惋惜遺憾,也為李輔國的專橫跋扈,禍國殃民,而義憤填膺,扼腕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