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扭乾坤順化抉擇 平叛亂彭原對策
1
聞聽房琯統率的東征兵團全軍覆滅的消息,李亨大怒欲狂,震怒不已。
李亨缺乏氣憤填膺,立即下旨道:
“房琯顢頇糊塗,喪師誤國,著即下獄關押,審明罪責以後,立即嚴正典刑,以申軍紀。其他官將,連降三級!”
朝中群臣震怒,無敢言者。
2
聽到李亨處死宰相房琯的聖旨,李泌覺得有些不妥。他立即急衝衝地連夜進宮,為房琯求情。
李亨還沒有從東征官軍失利的陰影中,蘇醒過來。他獨坐宮中,陰沉著臉,悶悶不樂,滿臉的不高興。
見李泌進來,李亨連平日裏的君臣禮節,也似乎忘記了。
李亨一言不發,用食指指了指坐席,用生氣惱怒的眼睛,恨恨地盯著李泌,似乎要將心中的憤怒,向李泌發泄。
“臣來得不是時候,萬一陛下遷怒別人。臣不是會被誤傷嗎?但既然來了,臣也隻好硬著頭皮,一直裝下去了。”
李泌故意埋著頭,裝著沒有看見李亨生氣的樣子。
李泌隨意地找著了一個話題,與李亨天南海北地聊了起來。
“等陛下的怒氣消散一些之後,臣才慢慢地轉入正題,為房琯求情吧!”李泌暗自盤算著。
3
隨意地閑聊了一大會,李亨的心情果然好了許多。他陰沉的臉色漸漸地舒展開來,不再那麽陰雲密布了。
李泌抓住機會,委婉地勸說道:
“皇上啊,你就不要再難過了吧!東征軍失利,都是房琯的瞎指揮所造成。
這是房琯犯下的重大過錯,陛下並沒有責任。陛下啊,你乃千金之軀,您何苦要自責自己,傷害自己的龍體呢?
微臣也清楚,房琯的這次失利,造成的損失實在是太大太大了。他不僅損兵折將,挫了我軍銳氣,而且完全打亂了陛下平叛的部署,助長了叛賊氣焰。的確是罪該萬死。就是一死,也難以贖罪!
微臣非常清楚,房琯罪業深重,已經嚴重觸犯朝廷法紀,難以饒恕。陛下也絕不希望,有任何一個人,來為房琯的失利開脫、求情!
陛下一向欣賞房琯,對他寵愛信任。微臣也認為,陛下處死房琯,實在是他罪有應得,並不是因為君臣之間的私人恩怨。
陛下是為了嚴明朝廷法紀,整肅軍隊,維護法律的尊嚴,才忍痛割愛,舍棄房琯的。
房琯犯下如此多的大罪,陛下處死房琯,是理所應當的,房琯完全是咎由自取。”
聽到李泌也讚同處死房琯,李亨稍稍安心。
見李亨內心不再抗拒,李泌接著對李亨講道:
“微臣了解陛下的公正無私,深知陛下最討厭結黨營私,徇情枉法,禍國殃民的行為。
陛下英明,一定十分了解,微臣與房琯之間的關係一向淡漠,交往不多。
臣與房琯,幾十年來,都並沒有什麽太深的交情。房琯對臣,也沒有什麽恩德。
既然如此,從人之常情來說,微臣當然犯不著冒著危險,與陛下唱對台戲,來為房琯等人求情,惹怒皇上,觸犯龍顏。”
李泌知道李亨多疑的個性,最忌恨大臣朋比為奸,他慢條斯理地為李亨解釋道。
李亨的臉色,開始晴朗了一些。
4
“房琯這個家夥,風度翩翩,談吐文雅。在朝廷的人緣極好,很有清譽!朕當初也算是他的粉絲,對他傾慕不已。
既然先生不是來特意為房琯說情來的,那麽先生又急急忙忙地進宮幹什麽呢?”
李亨依然有些憤怒,不解地問李泌道。
“陛下,請聽長源解釋幾句。朝廷內外,都一致認為,陛下處死房琯的決定,英明睿智,合情合理。很多事情,如果都是一窩蜂地肯定或者否定,反而說明有最大的問題。
房琯此次領軍失敗,造成的損失,的確非常慘重。造成的後遺症,也一時難以消除。他不僅大傷了官軍士氣,而且打亂了平叛進程,於理於法,的確是罪不容誅的。
微臣這次前來,並不是想冒死為房琯說好話,為他個人求情,以博取虛名,獲得某些人的好感,讓別人感激臣,而是考慮到朝廷的長遠利益啊!
陛下啊,你還記得房琯大人的特殊身份嗎?”李泌突然問李亨道。
5
“房琯不是西京招討使,宰相嗎?先生為什麽明知故問呢?”李亨不知道李泌葫蘆裏是什麽藥,滿臉狐疑,不解地問李泌道。
“的確是這樣。陛下啊,房琯不僅是陛下所封的西京招討使,還是太上皇的冊封使節,帝國的宰相,具有很大聲望,很好聲譽的士大夫啊!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不知陛下認真地反思過,造成此次官軍失利的諸多因素沒有呢?
房琯是一個文臣,一個士大夫,根本就不懂軍事,不知道兵者,國之大事,死傷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的道理。他擅長處理一般政事,協調上下關係,指揮作戰,本非所長。
陛下卻被房琯的高談闊論所迷惑,任命房琯,讓他擔任西京招討使,主持討賊大事,。
房琯誌大才疏,自負剛愎,眼光甚高。接到皇帝任命之後,他明知道自己的才幹,根本就無法完成陛下的使命,但也不敢推脫,最後他不得不將軍事行動,交給手下的親信部屬去辦理。
加之,敵我力量懸殊,士氣迥異。我軍勢單力薄,曾遭受挫折,士氣未振,而叛軍氣勢洶洶,兵強馬壯,士氣旺盛。叛將安守忠久在沙場,熟悉軍事,又老奸巨猾,城府很深。
我東征軍平叛的準備,也很不充分。除了兩軍主將高下立判之外,我軍平叛的作戰兵力,也並沒有絕對優勢。
戰爭謀略,陣勢的設置,兵力部署,進攻策略,也存在重大失誤。在存在重大失誤的情況下,我軍就心浮氣躁,急於求勝,倉促挑戰叛軍,與叛軍做戰。官軍的失敗,就在情理中了。
由此客觀地說來,東征軍大軍的失利,其實並不完全是房琯一個人的責任啊!即使僥幸勝利,也並不值得慶幸。
朝中的文武大臣,包括微臣,以及中使邢延恩等,都沒有盡到向陛下進諫的職責,也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如果陛下憤怒之下,貿然誅殺人望很高的宰相房琯,臣擔心,就可能彰顯出陛下的責任和過失,引來議論。
普通的臣民百姓,不了解這件事情的真相以及前因後果,可能就有無知百姓,會在下麵胡亂猜測,說陛下借刀殺人,推卸自己決策失誤的責任之類。
如果這樣做,恐怕不足以顯示陛下,恢宏大度,有錯必糾,胸襟開闊的高貴品質!”
李泌誠懇地勸解李亨道。
“先生所言,的確很有道理!朕襟懷坦蕩,並非有錯不改的君王,如今回想起來,朕任人失察,用人不當,也負有重大責任。
朕悔不當初,朕為什麽就一意孤行,沒有聽從先生和賀蘭進明的進諫呢?”
“陛下反躬自省,主動承擔自己的責任,曆朝曆代,沒有那個君王有如此的胸懷,令人欽佩不已!君王如此坦蕩,胸襟擴大,勇於認錯,還用擔心帝國不能複興嗎?
陛下啊,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房琯不僅僅是大唐帝國的宰相,還是太上皇最最親信寵愛的人啊!
這就是臣起初詢問陛下,還是否記得房琯大人的特殊身份地位的原因。
我們做臣子的,處置這一類事情的時候,不能不想得長遠廣泛一些,也不能不考慮到太上皇的感受,考慮到太上皇的反應啊!
我們的太上皇,畢竟是已經當了好幾十年皇上的太上皇,具有赫赫聲威的天可汗啊!
陛下如今,剛剛榮登皇帝寶座,羽翼未豐,號召力不足,還需要仰仗太上皇的庇護,群臣的擁護,將領的支持,和百姓的擁戴才行。
陛下怎麽能夠因為這一件事情,而去違背太上皇的意願,招致天下人的背離,讓天下賢才失望疏遠呢?
房琯雖誌大才疏,但卻在士大夫中間很有清譽和人緣,可說是德高望重之輩。
微臣私下擔心,如果陛下執意處死房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可能會影響陛下的威信,和群臣對陛下的忠誠。”
李泌細致入微地為李亨剖析道。
6
聽到這裏,李亨悚然一驚,恍然大悟。
“先生所講的,的確是深謀遠慮,很有啟迪。”李亨不得不歎服道。
看見李亨醒悟的樣子,李泌心知事情已經有了轉機,立即趁熱打鐵道:
“何況如今,我們朝中的人才,還十分缺乏呢!也需要陛下,用寬宏大量的胸懷,寬容與仁慈的氣度,去籠絡人心!
當初,陛下處死李承光,雖然維護了朝廷法紀,震懾了驕兵悍將的囂張氣焰,遏製了驕兵悍將的野心,但也讓藩鎮將領們,心懷恐懼,心裏惴惴不安,對陛下有了戒備之心。
而陛下最初在靈武登基時,親密跟隨陛下的文武大臣,也不過二三十人的樣子,人才缺乏。
就是到了現在,我們大唐朝廷內部,也是人才凋零,還遠遠沒有達到,人才濟濟,人盡其才的地步。
房琯這人,死不足惜,但微臣希望陛下,在貶斥審訊房琯之後,能夠暫時留下房琯的老命,讓他戴罪立功,為國效命。
陛下這樣做,既能夠顯示朝廷的法紀森嚴,也不會損害賢才烈士的上進之心。
如果陛下能夠饒恕赦免房琯的死罪,不僅能夠顯示陛下,有恩必報,有錯必改的寬廣胸懷,也能彰顯陛下,對太上皇的一片孝心啊!
如果對房琯這樣處理的話,就不會影響天下士大夫,對陛下的追隨、感激之心啊!”李泌懇切地進諫道。
7
李亨的臉色,終於越發開朗了開來。他的神色,也不再那麽陰沉可怖了。
李亨坐在皇帝的寶座上,挺直了他的身子,默默地注視了李泌很久很久。
李泌依然是一臉誠懇,無私無畏,一副問心無愧的神態。李亨見此,不由得肅然起敬。
李亨終於讓步說道:
“先生真是令人敬佩!為了帝國前途,不惜惹火燒身。先生言之有理,就依先生的建議去做吧!
朕決定,暫時留下房琯的老命。輔國愛卿,傳旨下去,對房琯撤職處理,審明法紀,以警示其他將領大臣。”
賴李泌的說情,房琯終於逃過一劫。
8
十月底,出使回紇的大唐王朝使者敦煌王李承寀,仆固懷恩等,終於順利地抵達了回紇汗國的中央禦帳。
回紇汗國二任可汗藥羅葛延啜,見到大唐使節,欣喜異常,下令盛情款待大唐使節仆固懷恩等。
敦煌王李承寀,英俊瀟灑。他魁梧高大的雄姿,不亢不卑,有禮有節的態度,讓可汗藥羅葛延啜十分欣賞。
藥羅葛延啜對李承寀十分中意,就把心愛的女兒藥羅葛佳慧,嫁給了李承寀為妻。
可汗藥羅葛延啜,當場向大唐使節敦煌王李承寀,仆固懷恩拍板承諾道:
“諸位使節大人:
安祿山逆賊,扭天行事,擾亂天下,罪該萬死!本可汗與大唐陛下,親如兄弟,怎麽能夠見死不救呢?
本可汗願意立即派汗國重要高官,率領前鋒部隊,陪同李大人,仆固大人回朝,向大唐皇帝報命。”
9
聞聽唐回盟約迅速達成,李亨非常高興。
大喜之餘,李亨欣然封可汗藥羅葛延啜的女兒藥羅葛佳慧,為“毗伽公主”,隆重招待回紇汗國使節,用盛大的禮物,送回紇使節回國複命。
李亨借兵回紇的協議,終於順利達成。李亨討伐安祿山的信心,也更足了。
10
十一月八日,回紇援軍冒著寒冷,抵達呼延穀(內蒙古包頭市),與朔方鎮節度使郭子儀率領的朔方鎮唐軍,在呼延穀順利會師。
十一月十一日,郭子儀率領朔方鎮唐軍與回紇援軍,組成聯軍,在榆林(內蒙古托克托縣)的黃河北岸,展開了第一次聯合作戰。
唐回聯軍,初顯神威。唐回聯軍聯合出擊,大破同羅部落阿史那從禮大軍,殺叛軍三萬人,俘虜一萬餘人。
邊塞諸蠻震撼,叛軍膽寒,河套地區完全被唐回聯軍平定。河套地區諸蠻部落,重歸大唐的陣營。
塞外的勝利消息傳來,李亨終於長舒了一口氣。
這次唐回聯軍的大捷,重新拯作了萎靡不振的官軍的士氣,挽救了唐朝廷的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