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巨變歲月之亂世賢相> 第29章 隱居名山圖破壁 無人識君空悲戚

第29章 隱居名山圖破壁 無人識君空悲戚

  1

  “經曆多次失意打擊之後,我壯誌難酬,隻得另辟蹊徑。


  娘親,哥哥等親人,也十分理解我的苦悶,鼓勵我出外舒心。我滿懷傷感和激憤,不理會娘親叫我帶上你的要求,告別了老友張九齡等人,獨自一人,開始遊曆於嵩山、華山、終南山等地。


  神遊之時,我研讀了儒釋道三家很多的書籍,尤其對道家的藏書,研究較深。


  神仙異人的故事,充滿了我年輕好幻想的頭腦,我開始渴望能夠遇上仙人。


  我那時一心向往的,就是能夠遇見古代傳說中的那些神仙異人,從此遠離人世間的紅塵苦海,功名利祿,榮華富貴的誘惑,到清靜的神仙世界裏,去過一種與世隔絕的,神仙般逍遙自在的寧靜日子。


  然而,神仙究竟在哪裏呢?神仙能夠解除人世的種種煩惱嗎?我常常捫心自問,卻始終找不到答案。”


  2

  “不久,我進入嵩山,尋仙修道、探奇訪勝。那時,我大多數的時間,都是棲身在嵩山的中嶽廟和白鶴觀裏,家裏人,也都不知道我的消息。


  我當初名噪京師,得到了朝廷重臣宰相張說、張九齡等大人的引薦和推崇。


  如今,那些與達官貴人一向交往密切的廟中主持、長老、觀主等人,也多多少少了解了一些,我這位民間巨星的名氣。


  主持們愛屋及烏,待我竟如上賓,讓我住在專門為我安排的小樓宮裏。


  我受寵若驚,感激涕零。


  我雖然受到了較好的待遇,卻沒有誰能夠了解我的寂寞,我的苦悶。


  又有誰能夠理解,我李泌的心思呢?我冒著風險,帶著渴望,獨自住在深山廟觀中,四處遊曆訪友,是在實施著一種曲線入仕的方略,是為了建功立業,造福蒼生呢?

  想到我當初天真的想法,我就覺得有些好笑。


  有誰能夠理解,我李泌心裏的苦惱呢?


  我一直希望,通過學習鑽研,古代哲人、先賢的典籍,來不斷地充實自己。


  我一直希望,完善提高自己的修養和品德,有朝一日,能夠一鳴驚人,龍飛九天。


  我一直希望,我夢寐以求的偉大抱負,古代那些賢明的讀書士人的理想,離山出仕,覓得知音,作帝王師的抱負,能夠早日實現啊!


  然而,那些都不過是幻想而已。


  時間,就在我專心致誌研讀典籍,遊曆訪友的生活中流失。我發現我漸漸成熟起來,不再那樣急功近利,探求速成。


  然而,機遇依然沒有在我的身上降臨。


  失落伴隨著惆悵,讓我渴望換換環境。


  我開始策劃,到衡山等地去遊曆。說幹就幹,我很快付諸於行動。”


  3

  “一見衡山,我就被衡山的美麗和神秘,深深地吸引,難以忘懷,不能自已了。


  登上衡山的主峰祝融峰頂後,我俯視群山,覺得心曠神怡,如入忘我之境。


  衡山森林茂密,綠葉蔥蔥,千山萬壑,景色奇異。


  一會兒,太陽緩緩升起,紅霞滿天,天色湛藍。另外一邊的山穀間,依然是煙霧繚繞,如夢如幻,十分神奇。


  我宛如置身於仙境之中,心情非常舒暢陶醉,如醉如癡,一時間忘記了心裏的煩惱。


  自此以後,衡山的風景秀美,就印記在了我的腦海裏,成為了我向往的絕佳隱居之地。


  其實吸引我的,不僅是衡山的美麗迷人的景色,而且還有具有很深文化底蘊的寺廟道觀等名勝古跡。


  寺廟道觀等名勝古跡裏,不僅有佛教、道教仙人的動人的神話傳說,而且還有很多,從遠古就流傳下來的神奇故事。


  這些神奇的傳說故事,同美麗的衡山景色一樣,都曾經深深地吸引著我。


  我流連忘返,樂不思歸,暫時忘卻了心中的失意和愁悶,開始陶醉於美景之中。”


  4

  “進入衡山以後的很長時間,我都住在著名的黃庭觀裏。


  黃庭觀是衡山一座非常著名的道教廟宇,可稱之為道教聖地。


  黃庭觀就坐落在衡山的集賢峰下,距南嶽鎮的距離,也比較近,上山下山都十分方便,而食宿條件也比較好。


  我居住在這裏,心裏很是愜意。


  經過對釋、玄二教更加深入的研究與領悟以後,我私下覺得,自己在南嶽衡山中的素養,較之我在嵩山上的潛修,又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


  有時,我自己也覺得十分滿意,此行沒有白白浪費。


  5

  然而,從美景中醒來,我又回到了現實裏。現實世俗的巨大誘惑,實現理想與抱負的渴望,終究還是讓我改變了行程。


  我覺得自己學有所成以後,就決定離開南嶽衡山的黃庭觀般若寺,回到京師長安,去重新叩擊出仕為官,報國濟民之門。


  我向我的師長-玄門高隱張先生、釋門異僧懶殘大師辭行以後,信心十足地,前去京師長安附近的終南山一帶遊曆。”


  5

  “原來先生在遊曆途中,還有那麽多的收獲!難怪先生脫胎換骨,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李瑞讚歎道。


  “是啊,誰人能夠想到呢!古人說,行萬裏路,讀萬卷書,我好想都做到了。隻是,我的好運氣,似乎還是沒有降臨!”


  想到以後的求仕之路,李泌不禁苦笑起來,用手敲了敲自己的腦袋。


  “我常常在想,我李泌多年清修,為什麽居然還是沒有看破紅塵,超然物外呢?

  我念念不忘的,依然是早日博得功名富貴,以慰平生之誌。我真是有些不可理喻啊!”


  李泌也為自己的言行,感到有些好笑,自嘲道。


  “是啊!先生,世人誰能夠做到呢?做到了,你就是聖賢,神仙,不是凡夫俗子了!”李瑞下結論道。


  “瑞兒說話,很有哲理!我雖然遊曆修煉了多年,但也還是不能完全做到,超凡脫俗。


  那時,我一心所想的,就是離當時的大唐帝國的中心-京師長安近一些,實現兒時的夢想。


  我渴望朝廷,能夠想起我,征召、任用我。於是我決定,首先到達官貴人別墅雲集的終南山,去遊曆隱居,通過人們非常熱衷的終南捷徑,入仕朝廷。”李泌坦率地承認道。


  “世人皆如此,先生何必自慚呢?”李瑞開脫道。


  “是啊,我就是那樣寬慰自己的。可惜走終南捷徑,我也以失望告終。


  我在終南山隱居了很長一段時間,依然沒有成功入仕。隻是與當地的達官貴人們,交往得更深一些了。


  我與陛下(李隆基)的大哥(睿宗以前的太子)寧王(李憲),以及寧王的妹妹玉真公主的交往更加密切。


  但遺憾的是,陛下似乎早忘記了我李泌這個人,似乎忘記了陛下曾經稱我為奇童。


  現在細細想來,我當時那樣做,可能是犯了陛下的忌諱。陛下並不希望,我與寧王兄弟,妹妹玉真公主等交往過於密切。


  雖然有寧王兄弟,妹妹玉真公主的大力推薦,陛下依然沒有下旨,征召我入京出仕,我更受打擊。


  我那時年青好勝,在山中久住而無路入仕,抱負不能伸展,心情更加苦惱,內心又惡性循環,開始抑鬱難平了。


  我終於耐不住長久的孤獨、寂寞,理想長久不能實現的失意,遂決意立即離開終南山,親自回到京師長安,去憑借自己的才華,主動謀求門道,尋找出仕之路。”


  6

  “想不到先生的出仕之路是如此艱難!換了我,早就不想幹了。”李瑞感慨道。


  “瑞兒啊,不瞞你說,我那時是鬼迷心竅,一心想做官啊!”李泌又自嘲道。


  “回到京師以後,我就住在母親在長安的舊宅裏。那時,瑞兒你,已經跟著大哥到了江南,所以不知道家裏的窘境。


  自從父親去世以後,母親的境況也每況愈下。她年老體衰,身體多病,哥哥們又在外做官。


  我們的老屋荒涼破敗,長期也沒有人打理。有些房間,已經是蛛網密布,一片衰敗之境。


  看到娘親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的處境,見到老屋衰退的景象,我是滿目淒涼,內心慚愧,為沒有盡到孝心而自責。


  看到門前那棵,三娘常常在上麵玩耍的小樹,已經長成大樹;想到戀人三娘崔馨兒(崔穎穎),已經早為人妻,我自己已經快到三十歲了,依然是一事無成,庸庸碌碌,孤單一人,我的感慨頗多。


  晚上躺在老屋的床上,我常常是心潮澎湃,憂鬱不安,心裏更加憂怨煩悶。


  憂鬱苦惱之極,我隻好繼續不停地,奔走於豪門大姓之間,過著百無聊賴的生活,夢想著能夠幫助自己的貴人早日出現,以便重振李氏家門。


  我不時受著寧王李憲等諸王的邀請,到寧王府或諸王府裏去,小住數日,或者是與玉真公主,探討玄門的真諦和奧秘。


  但我一心期盼的,依然是出仕機遇的降臨。


  甚至在夢中,我的腦海中,也不時浮現出皇帝聖旨降臨的喜悅情景。


  寧王李憲與玉真公主,與我的接觸越久,越了解我這個後生小輩的素養,學問和才能。


  他倆對我都特別尊敬和親熱,也非常想幫助我做官入仕。然而,大家都知道陛下對太子的態度,害怕觸動陛下那根敏感的神經,引來陛下的猜忌。


  我那時也有些傲氣,不願依靠投靠皇親國戚,去獲得我十分渴望的功名富貴。


  很久很久,我都求官無門。我心中的懷才不遇之感,也是越發強烈。


  我不願意像那些等閑之輩一樣,坐等好運的來臨。”李泌述說著自己當時的窘境。


  7

  “一天,我靈光一現,突發奇想。我決定另辟蹊徑,以達聖聽,喚醒陛下的注意。


  我十分了解陛下喜愛文辭歌賦,以文人雅士自居,於是暗中打算,投其所好。


  於是,我重新收集當初我觸景生情,興之所至,所寫的詩文,製成樂章,並有意識地讓他們,在王公貴族家裏傳播。


  我還時時吟詩作賦,抒發我的情感。


  我這樣做,其實有很多功利的考慮。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我的詩文,傳到陛下的耳目裏,打動陛下,以便引起陛下的注意。


  我的官運,此時還是依然沒有能夠亨通,我似乎有些黔驢技窮,無計可施了。


  就這樣,我又在京師長安,過了一段混跡於上層社會的,寂寞無聊,而有些孤獨失落的日子。


  我的心裏,更加彷徨不安,悵然若失。”


  8

  “天寶十年(751年),我已經二十九歲了,到了而立之年的轉折歲月。


  換了別人,早已經是妻妾成群,兒孫滿地了。


  可我依然還是,孑孑一人,形影相吊。我既沒有成家立業,也沒有任何的功名利祿,人微言輕,默默無聞。


  那時,我更是大大地坐不住了,太子殿下也暗中支持我尋找機會出仕。


  我決定毛遂自薦,向朝廷推薦自己。於是我大著膽子,詣闕獻《複明堂九鼎議》,希望以達聖聽。


  我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這次我終於如願以償了。”想起往事,李泌既有些傷感,也有些自豪。


  9

  “見到我詣闕所獻的《複明堂九鼎議》,應製所作的《皇唐聖祚》等文章以後,陛下這時才如夢初醒。


  陛下終於欣喜地回想起了,我幼年時聰穎過人的模樣,開始懷念起我的才華,欣賞起我的修養和學問來。


  那時,陛下雖然對朝廷大事已經有些倦怠,但還沒有徹徹底底地昏聵,還有些知人之明。


  陛下立即下旨,召我到皇宮內廷來,擔任皇宮侍讀,為王子王孫,以及內宮眷屬們,專門講解老子的《道德經》一書。


  我早年就研讀過老莊之學,對《道德經》等經典的研讀,有一定的心得。


  我後來在嵩山、衡山、終南山等地遊曆,又潛修了玄釋二門的很多經典著作,並得到過玄門高隱張先生等人的親切教誨。


  因此,我對老子《道德經》等經典書籍的理解和領悟,有我的獨到領會。


  我的講述時盡量生動有趣,貼合實際,娓娓動聽。


  王公貴族們,都覺得我講授的《道德經》一書,不僅通俗易懂,而且能夠標新立異,十分新穎得法,很有自己的獨特理解和創意,聽的人感覺十分親切。


  我這次一炮走紅。我講授的《道德經》大受追捧,街頭巷尾,都在傳誦著我的精辟語言。


  我一舉成名,深受一向鍾愛《道德經》這部著作的大唐天子的欣賞和讚許。


  我的官運,也開始通達了。


  陛下見我的確有些才能,沒有辜負他從前的期許,又與太子李亨,有著長久而深厚,真誠的友誼,愛才之心,油然而生。


  陛下決定不拘常格,對我予以任用。


  陛下便任命我‘待詔翰林,仍供奉東宮’,負責草擬朝廷奏章文書,伺候幫助太子。


  得到皇帝的任命,我非常高興。


  我清楚自己的職責,其實主要是侍奉與自己曾經親密交往多年的太子殿下,心中的激動之情,越發難以抑製。


  我終於如願以償,入仕做官。起初的日子裏,我躊躇滿誌,心裏的確異常興奮,有些遺憾三娘沒有能夠等到我揚眉吐氣的一天。


  有了這層關係,我與太子殿下,以及諸王子的關係,越發親近親密起來。


  我決心大展拳腳,好好輔佐太子。


  然而,那時的太子殿下,處境堪憂,麵臨著重重危機。殿下心裏常常是憂心忡忡,有一種朝不保夕之感。


  我也憂心忡忡,戰戰兢兢,恪盡職守,生怕誤了太子的大事,壞了殿下的大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