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大明海事> 52.將中之將

52.將中之將

  若要問崔蓬是喜歡當崔家的公子還是喜歡當過去的那個五品游擊將軍戚英姿, 她想, 她還是比較喜歡當戚英姿。


  當戚英姿的好處有很多,例如活得自在,況且她還帶著軍馬, 真是瀟洒。


  唐縱說:「戚英姿, 這不是你該做的事, 這也不是你該畫的圖。」


  當唐縱喊『戚英姿』的時候, 崔蓬沒有太大的反應,她反而還笑了。女人抬起頭,「那大都督覺得這是誰該畫的圖,那麼他又畫了沒有?」


  崔蓬原先還想和唐縱互相不扯破臉皮,雙方講講客氣, 現在他要喊她戚英姿, 那她就是戚英姿好了。曾經的五品游擊將軍站起來,她說:「我不敢說唐大都督你無能, 但我敢說, 你們做錯了。」


  「我們錯了?誰錯了?」唐縱反問。


  崔蓬抿抿嘴, 「哈密城池曾經與我們大明建立了穩定的貿易和朝供關係,太宗文皇帝保護哈密城池與我們的貿易,防止蒙古人騷擾哈密城。在永樂五年到永樂二十二年的十七年間, 哈密城的使者和商人為大明提供了馬、羊、駱駝和玉石,他們從大明帶回去紙幣、長袍和絲綢。


  接著, 和闐也開始向我們輸送玉石, 吐魯番和喀什喀爾也向我們輸送馬和羊。


  但太宗皇帝對蒙古和安南的征討都失敗了, 永樂二十二年,太宗文皇帝死後,朝廷就有了反對外商的傾向,於是沿海走私盛行,那些外國人開始在大明朝佔便宜,他們提高了商品價格,反而要求咱們給他們更好的絲綢和瓷器。」


  唐縱在窗下坐著,他翹著一條腿,冷不丁瞧著這個女人大放厥詞,崔蓬也不理會唐縱的眼神,繼續說:「再後來,宣德七年,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接著咱們大明海上艦隊的建造就停止了。」


  「然後呢?」唐縱聽她東拉西扯,漸漸不耐煩。


  「然後?」崔蓬回頭盯著唐縱,「停止就代表著後退,意味著大明海上防禦力量減弱了,難道大都督你不知道嗎?」


  崔蓬的眼神又凶又狠,「哈密使團開始給大明朝敬獻劣馬,他們過來來的人越來越多,帶來的禮物卻越來越少,這對於大明朝來說,意味著甚麼你不知道嗎?」


  唐縱吸一口氣,他站起來,對著窗外,「哈密不過是區區小城,小城裡的人想占我大明朝一點便宜,我們養得起。」


  「你們夜郎自大,並且你們這些王公貴族都故意忽視了最關鍵的一點,那才是真實原因。」崔蓬說:「大明朝的軍事力量下降了,是因為大明朝的軍事力量衰弱才導致了哈密城又被人侵襲侵佔,而咱們無力收復。」


  崔蓬說:「成化十四年,哈密內亂,罕慎利用哈密城內亂攻佔哈密,同期大明朝沒有能力發動收復戰役,不是嗎?」


  唐縱轉過身來,「這是你在朝鮮國聽來的書?」


  「哈密和大明的外交和貿易都中斷了,而哈密和吐魯番的爭鬥則阻止了更遠的國家到大明來朝貢,例如撒馬爾罕。宣宗皇帝的時候,撒馬爾罕還向咱們大明朝進貢過獅子。」


  崔蓬嘆口氣,「當然獅子這玩意實在沒什麼用,即使運送到了北京城,官員們也不喜歡獅子,因為它們既不好看也不好玩。」


  唐縱嘆道:「是啊,獅子又有甚麼用呢,除了吃肉就是吃肉。」


  「可吐魯番的滿速兒佔據了哈密,就在正德八年,而正德八年離我們也沒有太久遠,那時候大都督已經從軍了吧?」


  唐縱輕笑一聲,「從軍了,那年我滿了十歲,我跟著祖父從軍了。」


  「那大都督應該知道,咱們又沒能打過滿速兒,您說這是不是大明朝軍事衰落的又一個標識?」


  崔蓬說話越發放肆,唐縱冷笑,「你的意思是咱們大明朝先是冤枉了你,後頭又虧待了你,繼而將哈密城池都丟了。那不如我去上書皇帝陛下,就奏請讓戚將軍你帶兵去收復哈密如何?」


  「大都督用不著激我,大都督敢讓我去,我就真敢去,戰死了又何妨,我不怕。」崔蓬眼睛對上唐縱還沒撤去的冷笑,「我不怕,我不怕死,為大明疆域戰死,我百死不悔。」


  崔蓬的眼珠子又黑又亮,她望著唐縱的眼睛,「哈密過去給我們獻馬,他們給咱們一匹中等馬,咱們還回去一匹精絲、八匹粗絲,還有價值兩匹粗絲的紙幣。他們給咱們一匹劣等馬,咱們給他們一匹精絲、七匹粗絲,還有價值一匹粗絲的紙幣。若他們給咱們新生的小馬駒,或者是中途死去的馬兒,那咱們給他們三匹粗絲。若他們貢獻了高頭大馬,那咱們給出去五件加襯底的著錦緞袍。」(馬匹交換價值出自《大明會典》)

  「使團對咱們獻馬,咱們的商人獲取了馬匹、玉石和皮貨,這些都是有用的,哈密商人則購買大明朝的絲綢、瓷器、織物和少量的茶。但很多人私自以茶換馬,他們通過控制馬匹,來維護茶葉的高價。大都督知道吧,沿海的地方官員反反覆復告知咱們的皇帝陛下,說大明朝的走私猖獗,希望皇帝陛下重視走私,出台相應的章程,懲戒這些走私者。但沒有用,沿海的地方官們反反覆復地說,皇帝充耳未聞,他一心只想著抗擊蒙古,可這些走私者遲早會似吸血蟲一樣,吸走大明的養分,直到吸干大明王朝的每一滴血為止。」


  唐縱不知戚英姿心中藏著許多國家策論,他原先只以為這位女將軍背井離鄉,腹內有些鄉愁而已。


  但崔蓬要說的遠遠不止於此,「大明朝和邊境諸國打開了茶馬貿易,可咱們從哈密和波斯得到的馬根本不足以抗擊蒙古軍隊,兼之正德八年哈密重新陷落,咱們從哈密得到的戰馬就更少了。」


  唐縱有些煩躁的情緒突然安靜下來,他發現這女人說話還是有些邏輯的,並不是完全的不著調。她說:「遼東一帶並不是只有蒙古人,那裡還有女真人。洪武皇帝驅逐了末代元朝皇室,他同時又允許這些女真人和投降的蒙古人混居在一起。」


  「嗯,那是為了顯示咱們大明心胸博大。」唐縱接了一句。


  「大都督可了解那些混居遼東的女真人?」


  「野人女真而已。」


  崔蓬搖頭,「大都督錯了。」


  「錯了?」唐縱發現這女人今天至少頂撞了他三四回,並且都是在他最自豪的軍事理念上。


  「其實女真人分成三撥,一撥住在烏蘇里江和黑龍江那邊,他們以捕魚為生。還有一撥是游牧民,他們的生活和蒙古人差不多。」


  唐大都督點頭,「嗯。」


  「我想提醒大都督是建州和毛憐的女真人,他們英勇善戰,狡猾多詭,這些人的生活習性和關內的人很相似,都學著漢人定居務農。」


  唐縱又摸出他的小銀刀,開始銼指甲,「都是朝鮮崔德教你的?」


  崔蓬許是說累了,她坐下來,自己倒了杯茶水,「洪武二十年之前,高麗王朝是很恐懼大明朝廷會指兵高麗的,那時候的高麗國王決心無條件支持蒙古人,高麗國王在洪武二十一年的時候,和蒙古人合作,預備一次性將大明軍隊逐出遼東。」


  「結果高麗王朝被李氏王朝推翻了,新王朝的國王李成桂並不想和大明為敵,他在洪武二十五年自己在朝鮮境內稱王,又在稱王之後專心打擊住在朝鮮邊境的女真人,野人女真似喪家之犬般四處逃竄。結果三年之後,女真人不敵戰神李成桂,自動投降,向李氏朝鮮國納貢。」


  唐縱笑,「戚將軍,我說得可對?」


  崔蓬點頭,「對,大都督說得對,向朝鮮國王李成桂投降的女真首領叫猛哥帖木兒,他和他住在松花江的族人們在洪武二十八年開始給朝鮮國進貢,並且承認朝鮮的宗主權。接著建州的頭領阿哈出也從滿洲北部移到了高麗邊境,他也被迫地向李成桂進貢。」


  唐大都督仰著頭,輕輕笑,「李朝成桂者,戰神也!」


  崔蓬喝了一杯茶,說:「戰神固然令人崇拜,但也令人害怕。例如洪武朝的百官們都討厭李成桂,他們認為他野心勃勃,包括洪武皇帝,他也不喜歡李成桂。因為李成桂將女真人收拾得服服帖帖,而大明王朝從未對女真取得過這樣的壓倒性的成功。」


  唐縱頭一偏,用一種含笑的眼色看崔蓬,「戚將軍是覺得我大明朝無人了?」


  「大都督也不要妄自菲薄,您不是人嗎?」崔蓬捏著杯子,「蒙古的汗王成吉思汗死後,他的兒子窩闊台取得了集中領導權,那時候的蒙古大軍簡直所向披靡,元軍隊所有的勝利,他們戰績中最鼎盛的輝煌都是在權利最集中的時候產生的。而窩闊台死後,蒙古政權分崩離析,包括軍隊的力量也開始分崩瓦解,再沒有一個汗王能完全領導這些強悍的蒙古軍隊,很顯然的,他們需要一個汗中之汗。」


  「『汗中之汗』,有意思,真的有意思!」唐縱笑起來,「沒錯,蒙古人需要一個真正的汗王,就像成吉思汗一樣的汗,也就是你口中的『汗中之汗』。」


  崔蓬道:「其實蒙古人不能完全理解甚麼是繼承製度,包括功勛與爵位。蒙古人善戰,他們只承認能力與功績,他們的隊伍中只認可最有能力的強者,於是他們蔑視所有繼承了勛位和榮耀的人。


  這種崇拜絕對強勢和能力的特質並不能完全符合元朝繼承製度,有的時候,繼承了榮耀功勛的人並不是能力最強者,蒙古族人的信仰和絕對權利掌握者發生了衝突。於是元朝的皇庭里充滿了陰謀、吵鬧、鬥爭,甚至戰爭。


  與此同時,大明王朝里的那些聰明的文官們窺見了蒙古人的缺陷,他們開始採用分化、誘惑等手段去控制蒙古人,大明王朝希望對蒙古的統治逐步合法化。」


  唐縱沒有做聲,他承認崔蓬說的是對的。這是大明朝高級將領間心照不宣的秘密,包括洪武朝的馮勝將軍都對蒙古戰犯格外優待,大明朝一直企圖對蒙古人進行和平統治,這是洪武皇帝要做的事情,是永樂皇帝要做的事情,也是所有大明王朝皇位後繼者們正在做的事情。


  「洪武十一年,元順帝的王子愛猷識里達身亡,九年之後,蒙古將軍納哈出投降。洪武二十一年,藍玉大將軍又擊敗了蒙古族最後一位強勢的汗王脫忽思帖木兒,蒙古人重塑政權無望了。」


  唐縱瞧著面前的女人,「這是你的想法,還是崔德的意思?」


  崔蓬繼續道:「沒有人能取得蒙古的統一領導權,不止是大明朝的文武百官們知道了蒙古人的缺陷,現在女真人也知道了蒙古人的缺陷,他們將蒙古的軍事頭目們看成是巨大的屏障,並且把成吉思汗的後代們當成傀儡,抵擋大明朝的馬蹄。」


  外頭天色已經黑了,冬生進來掌燈,他一進來就不肯走了。


  唐縱承認戚英姿的理論很有一套,儘管這些理論很有可能不是出自她一個女人的腦子,唐縱極其懷疑這些策論都是朝鮮國有名的戰將崔德的軍事想法。


  但無論如何,他不能和戚英姿明說,不能明說其實大明朝並沒有再去掃平蒙古鐵騎的能力。不止是現在沒有,即使是回溯到大明軍事能力最強悍的洪武朝,洪武皇帝可能也沒有踏平遼東的能力。


  當年大將軍藍玉的確擊敗了蒙古汗王脫忽思帖木兒,但在取得勝利之後,藍玉就開始收縮,他並沒有深入蒙古草原進行清掃。當年已經勝利的遠征大軍都沒有輕易涉險進入草原地帶,可見明王朝根本沒有打算對這些草原地帶保持長期控制。


  既然野心勃勃的洪武皇帝都默認放棄遼東外頭的草場,更不用說軍隊能力早已退化的今日。


  在武將輩出的洪武朝之後,永樂皇帝也企圖招撫分化這些蒙古人,他選出蒙古聯盟里的某些部族,他給蒙古人禮物、頭銜,還有各種優惠去安撫他們,希望他們安分守己,與大明朝結成同盟。


  興許是蒙古人的血液之中有掠劫好鬥的天性,他們接受了永樂皇帝的禮物,但仍然與大明王朝有尖銳分歧,甚至蒙古內部又開始動蕩,他們回答說要殺掉來自大明朝的使臣。


  從早期明朝文臣的觀點來看,正因為蒙古人不願意接受大明的招安,才導致蒙古內部分裂。從永樂皇帝自己的觀點來看,他為東部蒙古不響應他的安撫並殺害他的使臣的舉動感到震怒,永樂皇帝要招攬他已經招安的蒙古部族去對付那些不肯投降的部落。


  永樂帝對蒙古諸部分而治之的政策很有些效果,後頭他決定趁著蒙古內戰,派遣大將軍丘福去交兵蒙古。


  據大明朝自己的文官記載,永樂帝與蒙古這一戰,出動了十萬軍隊。


  可惜丘福驕傲自大,他鑽進了蒙古人的圈套,蒙古人詐退,丘福帶兵深入斡難河(現蒙古共和國與黑龍江交界處)以西,最後丘福將軍與士兵失去聯繫,明軍兵敗,丘福本人亦戰死。


  大明與蒙古之間是一部說不盡的血肉與戰爭史,丘福戰敗刺激了永樂皇帝,他打算親征。


  永樂庚寅年丁酉月壬子日,永樂帝親徵到克魯倫河北岸,明軍打敗了東蒙古的阿魯台,接著大明和阿魯台維持著脆弱的停火關係。


  永樂皇帝在對抗蒙古人的時候處於更強有力的地位,特別是在阿魯台幫他粉碎了瓦剌部之後,永樂帝給予他和他的母親冊封尊貴的頭銜。


  但阿魯台期望的是永樂皇帝給予他一些商業特權,等他的期盼落空之後,叛逆之心又起,阿魯台殺死了邊境城堡興和的將領,並且洗劫城池。


  他促使永樂帝第三次親征蒙古,並且這回明軍足有二十三萬之眾,阿魯台龜縮,導致明軍撲空。


  後頭阿魯台又開始滋擾邊境,導致永樂皇帝第四次親征,阿魯台依舊避開了明軍的追擊部隊。


  再後來,蒙古繼續滋擾大明邊境,永樂皇帝第五次親征蒙古,蒙古人避而不見,而永樂皇帝也死在了這次北伐的歸程中。


  永樂皇帝對蒙古的政策並不連貫統一,他一邊追求對蒙古國分而治之,但堅決不給予投合的蒙古人更多的權利和優惠。令一邊永樂皇帝又堅持擴張,甚至五次深入草原內部,他的理念與中國某些溫和內收的治國傳統有些背馳。


  永樂皇帝死後,明王朝不再擴張征服,因為過分擴張耗費過大,而在消耗又沒有收到相應的成果之後,這種軍事擴張便受到非難。


  宣德一朝終結前,鄭和下西洋被停止,明帝國的皇帝們不再與外國人交往,削減與友邦貿易通商的過大開銷。明王朝走向了一個追求穩定內和的時期。


  夜涼如水,唐大都督心中的念頭百轉千回,他甚至將蒙古到女真的頭領在心中逐一篩選了一遍,他不知道這些女真人是不是真的如戚英姿所說的這般詭計多端。他不知道女真人是不是真的假裝和大明朝議和,然後藉此躲避朝鮮對他們的追擊。


  唐縱正要問問朝鮮國內對女真的政策,崔蓬就已經換了個話題,「聽說永樂皇帝納了建州女真的頭領阿哈出之女進內宮當妃子,是不是真的?」


  唐大都督瞟了戚英姿一眼,心道,女人就是女人,一萬個話題說到頭都是在關心其他女人的歸宿問題。這個是真的,當時永樂皇帝正想先與建州女真議和。


  於是唐大都督應了一聲,「嗯。」又說:「永樂朝在建州設立衛所,阿哈出的兩個兒子都在衛所中任職指揮官。另一邊的毛憐女真頭領換成了猛哥不花,朝廷賜漢姓,李顯忠,他的兒子最後去管轄建州。同一時期,朝鮮國擔心大明威脅他們的安全,於是針對女真人的歸屬問題,朝鮮國和大明朝爭奪了數十年,然後大明朝加速建州女真和毛憐女真的漢化過程.……」


  唐縱說了一半,忽然不說了,冬生聽了一半,正在興頭上,「大都督,你怎麼不說了?」


  唐大都督站起來,「跟你們說這些沒用,本督餓了,要吃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