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帶著名將混三國> 第五百八十章 兵制改革中

第五百八十章 兵制改革中

  晴朗的空中看不到一絲雲彩,天上彷彿就跟下著火一樣。老李懶洋洋地躺在帳簾四開的帳中,喝著手裡的綠豆湯,還是忍不住念叨:「這秋老虎真是咬人,讓人心煩意燥。」


  另一個屯長模樣的老兵,聽完這話不由笑了起來:「老李,你這心煩意燥可跟這秋老虎無關,想必是因為主公重組編製一事吧?」


  老李被人一句話道破原委,不由一頓道:「是啊.你說我們主公,怎麼那麼多彎彎繞繞?」


  不怪老李談論此事,事實上這兩天軍營里早就熱議起來了。畢竟,編製重組這種事兒,只有是個胯下帶把兒、脖子上帶腦袋的老爺們兒,都會想著這次軍制重組會給他們帶來什麼不一樣。


  可結果呢,眾人著急忙慌地談論地挺熱鬧,但分析來分析去后,他們最終發現:改變可能是有一點的,但那改變的影響似乎並不大。


  軍中早有掃盲班,老李自然也讀懂了軍制改編的內容,可惜地位影響了老李這種中下層將官的見識,他除了覺得何咸挺能折騰外,別的還真沒怎麼看出來。


  軍制改編的第一條,還是之前的老一套,什麼入營之卒,再無地域、民族之分,一視同仁,皆乃漢左將軍麾下云云。這些老李就是從那一階段走過來的,而且還極為認可,並不覺得稀奇。第二條內容,就讓營中上下討論不休了。因為此番改編,何咸一反常態要將自己的親衛擴充至三萬人,設龍驤、虎衛、鷹揚三軍各一萬人。這三軍所挑選之人,各個乃百戰精卒,所配所用之裝備,無疑乃

  全軍當中最好的。


  這一條就是讓上下將士蠢蠢欲動的地方,不想當精兵的士卒,不是個好士卒。軍營里那些資質出眾的小夥子們,還有那些從各郡推薦而來的兒郎們,這些時日正在接受著檢驗,以當何咸親衛為榮。


  老李的戰績、資歷和個人實力就擺在那裡,入親衛里當一曲侯還是綽綽有餘的。事實上,早就三天前,老李就頂著龍驤衛第三曲曲侯的頭銜,上場去檢測那些或興奮、或踟躕、或忐忑的老兵們。


  而對於這一點,老李還是沒啥好說的。


  就算他只是一個曲侯,也明白『兵貴精而不貴多』的說法。畢竟,精兵的戰鬥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們存在的意義。一支部隊,縱然有百萬人之巨,卻拿不起刀槍,排不好陣型,你命令他進攻他們全都後退,你讓他們後退卻一個個向前,這樣的百萬大軍也不過是百萬造糞機器——這樣的部隊遇到一支精兵部隊,縱然人


  數再多,也經不起幾次硬懟硬的剛。因為軍隊是個很奇怪的組織,尤其冷兵器時期,士氣這東西雖不能量化,但卻是極為重要的存在。只要打幾次敗仗,士氣一墮,一系列的負面影響就會接踵而至。那個時候,人家精兵部隊想收拾你們,實


  在易如反掌。


  所在,這一個健康的軍閥體系當中,一支精兵絕不可少。


  因此,讓軍中的精卒聚合起來,形成一支強悍的戰力,便是不可或缺的。有精兵在,普通士卒不僅有了上進的渠道,有了不甘的動力,更會因此產生出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當然,一個健康的政權軍閥體系,也不可能只要精兵,而不需要龐大的軍隊數量。


  單從戰略上講,士卒再精銳,但如果人數太少,只有幾千上萬,或許戰鬥力很強悍,能正面硬剛數萬人甚至十萬人,那如果敵人把軍隊分開,進攻你的各個要地,卻不和你決戰,你要怎麼防備?


  這就需要數量帶來的好處了,讓己方膽氣足,分兵也有底氣一些。尤其在一些軍略計謀方面,更是要精兵與龐大的數量配合,從而達到迷惑敵軍、計略取勝的效果。


  所以說,質量和數量兼得,擁有一支人數多,水平高的精銳,還有數量龐大、戰力不俗、基礎良好的部下,那自然就是最好的。對應起這次軍制改編,那就是這次沒入選親衛也沒關係。待在你原來的編製里,軍餉一分不會少、戰功也沒人貪墨,獎賞更是與那些親衛一樣.所以,失敗了也就是沒機會更靠近主公,在探親的時候不能


  吹牛逼而已,大家還都是主公的部下。對個體士卒而言,真的沒啥很大的影響。


  「算了,猜來猜去,我們也猜不出主公的半點心思。」看著日頭漸漸西墜,老李也懶得操心這些閑事兒:「反正只需知道我們都是主公的兵,主公要讓我們幹啥就幹啥,這重新編不編製還不一樣?」


  那老兵歪著頭想了半天,最後也是這幅模樣,笑道:「不錯,我等承蒙主公看得起,拿條命搏個封妻蔭子,便已然該知足了。整天想這些沒用的,還不如用心幫主公挑一些真正的精銳。」


  中下層的議論,基本上都是這樣,到了這裡就結束了。


  不過,對於中上層那些將領來說,到了這裡才算剛剛開始。比如此時徐晃的帳中,楊奉面對著徐晃那張不耐的臉,還是纏磨道:「公明,你說主公此舉究竟何意?精兵那裡由三個名不見經傳的將領統御也就罷了,可其他營那裡,主公卻不再令我等操練統率,究竟打


  的什麼主意?」徐晃很煩楊奉這種見風使舵、毫無立場的傢伙,只不過,感念楊奉當年把他賣給了何咸一事,徐晃還是耐著性子言道:「主公如今兵勢漸盛,自要有個章程。故而,以後兵士的操練、統率、戍衛、調動之權


  ,皆交由兵部處置。」


  「兵部?」楊奉一愣,他如今在何咸軍中不過一司馬之職,自然不知上層的變動:「這又是何職?」


  「不是主公新設的職位,而是一新曹衙。兵部由主公直接督管,分別由尚書、侍郎、參軍等負責士卒的操練、統率、戍衛、調動、征伐之事。」


  楊奉聽到這裡,不由恍然大悟:「如此說來,公明你如今為中郎將兼兵部侍郎一職,便是說你便有統率一軍之權?」「非是如此。」徐晃覺得楊奉簡直異想天開又迂腐不堪,蹙眉道:「兵者,國家大事也。如今主公兵勢滔天,豈可妄動?又豈能令人無緣無故獨領一軍、擅自調動?就依我來說,獨領一軍不是不可能,但那需

  主公授權,兵部頒給虎符后,才可從營中調兵。事罷后,便要將兵權重歸主公。」


  這體制聽起來有些繞,與眼下各諸侯的軍制大不一樣。


  在其他諸侯勢力中,大部分都是當地士族豪強帶領著一幫鄉勇入伙,基本上你能帶來多少人,就會給你一個差不多的軍職。不管是遭逢戰事、還是平日操練,誰的手也別想伸進來。


  例如呂布投靠董卓的時候,基本上就是那個模式。故而為了削弱呂布勢力,董卓沒少仗著自己是老大,往呂布的并州兵團里摻沙子。不是調涼州將領入呂布麾下,就是把一部分并州兵調入涼州將領麾下。


  結果呢?

  結果天下人都知道董卓玩兒砸了

  可何咸這一手兒,簡直溜兒得飛起:老子的兵,就全是老子的,你們誰也別想打什麼歪主意!麾下的將領,你們有參與軍事的權力,但絕沒有染指軍權的可能!

  何咸為啥這麼牛?

  因為人家有這個本錢,有這個條件!

  從一開始,他的嫡系就被他操練成了鐵板一塊,除了他誰也不認。後來雖說一下接收了西涼舊部七萬人,但這七萬人,可都是沒有頭領的散兵游勇,是最容易調教的。


  故而,在這樣的關鍵點,何咸大包大攬地將兵權統收手中,又有何不可?「可,可這樣一來,兵權統歸主公所有,那以後征戰兵不識將、將不認兵,又能如此打贏?」楊奉一臉擔憂,但低下頭的時候,眼中不由閃過一絲不甘和憤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