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海納百川
“京邑薩寶何潘仁,祆教徒安紅玉、安元奕,躬奉聖明,光耀我唐,特賜金帶一條,春裘一件!”
等何潘仁與安氏姐弟領了賞賜,李淵微笑著對何潘仁說道:“何薩寶,我們好像有七年未見了吧?”
何潘仁拱手糾正道:“回稟聖人,自武德元年淺水原之戰過後,潘仁其實有八年未曾麵見聖人天顏了。”
李淵聽得“淺水原之戰”五字,麵上笑容微微一僵:“哦……薩寶這些年過得可好?”
當年何潘仁舉數萬之眾追隨平陽公主,為大唐開國立下汗馬功勞,可後來征討西秦時,因長子戰歿於陣,何潘仁斬殺俘將泄憤,此事本來不算大過,但那時李淵對他這個在關中頗具威望的胡族將領有些不放心,於是不顧柴紹、馬三寶等將領的求情,借此由頭將何潘仁免官削爵為民,而戰後他自己卻大開殺戒,將投降的西秦王薛仁杲、晉王薛仁越、義興王宗羅及薛氏政權的主要官員盡皆斬於長安,可謂是玩了一手典型的雙標。
若說何潘仁對此沒有半點怨氣,那肯定是假的,隻是他心中再怎麽嘹亮,麵上可不敢表現出來,隻作強顏歡笑道:“托聖人洪福,潘仁一切安好。”
李淵向身邊的李曜遞去一個眼神,見李曜會意之後,輕輕點了一下頭,遂對何潘仁說道:“如今北方初定,百廢待興,急需一展才華,充盈我大唐倉廩府庫,朕聞薩寶祖地崇商,想必家學淵源,極善經營之道,不知薩寶可願入朝為官,掌管蕃國交市?”
何潘仁聞言,不由自主地瞅向李曜,見她朝自己眨了眨眼,迅速收回目光,“撲通”一聲跪拜下去,頓首道:“為國朝分憂,實乃莫大榮幸!”
李淵大笑著扶他起來談話,君臣名分一定,這稱呼立馬就變了,一個親切地叫著“何卿”,另一個則滿口稱“臣”受寵若驚似地應著話,當真是君臣和睦,其樂融融。
安紅玉和安元奕兩姐弟被皇帝晾在一邊,正感渾身不自在,忽聽李曜出言插口道:“何卿將為朝官,自當以國事為重,舍去這薩寶之位,以前可曾考慮過相關的繼任人選?”
所謂薩寶,並非單一的宗教領袖,其本身是唐朝官僚體係中的一種流外官,不僅負責打理祆教內部事務,同時還要擔負許多重要的行政職能。
由於留居長安的胡戶數量規模巨大,且主要從事商業經營活動,胡漢關係的好壞可以直接影響到京畿地區的社會安定與繁榮,因此自北朝以來,曆任京邑薩寶無一不是由皇帝親自授命。
不過,薩寶的權限太窄,李曜更希望何潘仁能躋身朝堂,進而成為她的一個得力助手。
何潘仁沉吟片刻之後,鄭重地叉手答道:“前朝驃騎將軍史陀第五子,隆政坊祆正,史道樂可為京邑薩寶。”
李淵似乎想起了某事,輕輕點頭道:“朕擔任前朝隴州刺史時,其兄史訶耽正是朕的佐官,與史祆正亦有過一麵之緣,嗬嗬……說起來,他可比何卿你更有高僧風範呀。”
何潘仁憨笑著附和道:“陛下所言甚是,史祆正聞道勤行,仁慈惠和,深得祆眾愛戴,昔年臣之所以能得薩寶之位,本就是因他再三推讓不就所致。”
隨後,李淵看向安紅玉,隻打量了一眼,他的腦海裏就浮現出此女當年韻味十足的曼妙舞姿。
李淵暗歎自己貴為天子,竟無法采擷此等美貌胡女,心中大為遺憾,麵上卻擺出一副慈祥長者的模樣,關切地問道:“朕記得你年紀似與明昭相差不大,可看你這副裝扮,莫非還沒有出閣?”
安紅玉眼波盈盈一轉,瞥向身旁的幼弟,安元奕似乎心有靈犀,眼角也瞟向自家的老姐……
兩人眼神一碰,安紅玉忽覺有點莫名慌張,忙垂下頭,略帶忸怩地答道:“回稟陛下,奴早有婚配,隻是……婚期未至。”
李淵已似了然地點點頭,語氣也越發和藹可親起來:“原來如此,卻不知是何日婚嫁?朕也好趕去給你們道個喜,順便瞧瞧是何等樣兒的郎君,竟能娶走你阿耶的掌上明珠,嗬嗬……”
安紅玉臉紅得發燙,忍不住輕聲補充道:“陛下,還須再等一年……”
李淵故作一臉訝然:“如此一來,你豈不是雙十年歲才成婚,那位新郎未免也太不著急了吧?”
此言一出,頓時響起一片會心的笑聲。
安紅玉支支吾吾地道:“奴的未婚夫……他是……奴家的幼弟……”
“喔,是幼弟呀……”
李淵捋須頷首,突然醒過味兒,動作與話音不由齊齊僵住,旋即目光不可思議地看向安紅玉身旁的半大少年,失聲驚呼道:“你?!”
安元奕硬著頭皮承認道:“正是元奕……”腦袋垂得都快貼到胸口。
音落,全場嘩然。
由於祆教不向漢人傳教,也不翻譯經文,更沒有主動嚐試在中原進行本土化改革,所以除了信奉祆教的胡族家庭,絕大多數的漢人都對祆教的教義一無所知,對於祆教徒與華夏民族大為迥異的習俗觀念亦同樣知之甚少。
李淵對祆教的了解程度雖比普通人略高一些,卻也不大曉得祆教的內婚製度,不禁目光一沉,正色道:“難道你們不知本朝戶婚律中明令禁止同姓結婚麽?何況你們還是親姊弟,這如何使得?”
李淵釋放出來的帝王威勢可是相當了得,安氏姐弟頓時被其唬得麵無人色,不覺雙膝一軟,齊齊跪倒在地。
李曜急忙向何潘仁遞了個眼色,何潘仁走到安氏姐弟當前,團團作了一個羅圈揖,然後向所有在場者闡述祆教的教義和禮儀。
眾人聽何潘仁講完祆教的婚姻習俗,無不覺得這父女、母子、兄妹、姐弟皆可結合的所謂“血親聖婚”醜穢不堪,更不可能會認同這是什麽“虔誠的功德”了。
李淵瞧見祠部郎中袁朗仍舊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遂將袁朗召到麵前,認真問道:“袁公通曉諸教事務,朕隻問你,他們的婚事是否合法?”
李淵畢竟是皇帝,相比個人喜惡,考慮更多的還是國家大局。
袁朗恭謹地答道:“回稟陛下,如果新人皆有祠部頒發的文牒,以方才何薩寶所講的火祆教義,此樁婚事就不算違反本朝律令。”
李淵聽了臉色稍霽,想了想,才道:“即是遵從教義定製的婚約,朕也唯有祝福他們了。”隨即看向了李曜:“明昭,你覺得呢?”
雖然唐朝頒布了以道教為先的詔令,但對各種外來宗教仍舊奉行包容和接納的政策方針,而非忽略文化差異,盲目進行打壓和排斥。
可以說,盛唐時期堪稱古代華夏之最的文化多樣性與社會開放程度,其實早在立國之初就已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李曜將安紅玉姐弟二人虛扶起來,便一抖拂塵:“福生無量天尊,父親胸懷海納百川,足令萬邦崇敬,四夷臣服。”
李氏父女這一唱一和下來,幾名準備上來進言取締祆教血親婚俗的大臣紛紛知趣地退回了原位。
緊接著,李淵向新晉的太樂令王績點了點頭。
隨著歡快的樂曲響起,許多頭戴驅儺麵具的伎人紛紛圍向一株矗立在承天門橫街上的巨大燈樹,開始載歌載舞起來。
李曜瞧見安紅玉姐弟仍是一副心有餘悸的樣兒,先喚上九江公主、河間王世子、膠東王、懷德縣主等十數名與會的年輕宗室男女,隨即就像變戲法似的,朝安紅玉和手裏塞了兩張麵具,展顏一笑道:“紅玉,元奕,我們下去玩耍一番吧。”
眼見李曜領著自家子女走向一棵最為壯觀的燈樹,李孝恭、李神通、李神符、李璦等幾個剛入京任職的郡王,不約而同地一起走下了城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