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英雌> 第三百七十一章 長治久安

第三百七十一章 長治久安

  大唐武德十年,長安。


  上元之夜,華燈滿城。


  唐皇李淵於承天門設宴陳樂,攜眾妃嬪、宗室皇親及文武群臣、諸國使節等登上城樓,與民同樂。


  此刻李曜玉立於皇帝身側,頭戴上清蓮花冠,身穿霓裳羽衣,手執白尾拂塵,居高臨下地俯瞰著絢爛輝煌的節日夜景。


  明月當空,清冷月光映在她的身上,如有泛起一層銀色的光暈,一陣陣晚風吹來,羽袖隨風飄起,仿若天上玉京仙子,隨時都要飛升而去。


  李淵瞧見城樓下的過客們無不朝自己和嫡女駐足膜拜一番才相繼離去,臉上不由溢滿了笑意。


  對於他這樣一個邁入遲暮之齡的帝王來說,可以永遠不立後,但絕不能長期不冊立儲君。


  若純以天下大局為重,在李淵的兒子當中,嫡次子李世民自是儲君的不二之選,然而經過一場血親相殘的變亂,父子倆卻結下深怨,正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以李世民目前仍然相當雄厚的政治資本及過去“臣不臣、子不子”的不良表現,一旦讓其入主東宮,又置李淵自己於何地?

  雖說李淵對去年“顯仁宮行刺案”的最終處罰結果感到有些不滿意,但實際上,相比發生在女兒身上的行刺事件,他卻更在意李曜在洛陽城下看到的軍容。


  因為此等行為分明是想借李曜之口向他表明,山東豪傑們有著足以對抗朝廷的本錢。


  李淵在成為皇帝以前,也做過多年的封疆大吏,深知管控地方不比京畿,自己絕不能圖一時之快,破壞當今天下來之不易的安定環境,從而引發一場新的動亂。


  當然,無論是李淵,還是李曜,這對父女從一開始就沒存有采取強硬手段打擊山東群豪的心思,不過是希望他們之中的一部分人能夠改旗易幟,不再把李世民當作自己的利益代言人。


  這個想法自然是穩妥的,也是弊端最輕的,可惜進展明顯低於預期,作為唯一可以挖李世民牆角的人,宇文士及圓滑機變有餘而魄力不足,缺乏大誌和野心,竟未能取得任何一個山東豪傑的支持。


  故此,年前李淵聽罷愛女的東巡匯報,心裏升起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冊封博陵崔氏女崔商為後及其所生的第十七子李元裕為太子,可隨後他又轉念一想,自己繼續沿用前朝的科舉製度,不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削弱乃至徹底打破世家門閥對朝堂的控製嗎?若做出如此決定……大唐將很有可能重走南北朝舊路,與他立國時的初衷背道而馳了。


  而如果再退一步,扶持宇文昭儀與宋王李元嘉母子上位,則顯然更不可取由一個背景薄弱的稚兒來繼承大統,必然會出現君弱臣強的局麵,進而埋下江山易手的禍根。


  不過好在李淵身邊還有一位目光長遠,足智多謀的女兒,為了幫助父親解決冊立儲君這個難題,李曜早在“玄武門事件”之後,就向李淵進獻了一整套相對完善的策略方案:首先將李世民的親附者從朝堂上清理幹淨,然後利用宇文士及這個武川貴族,不遺餘力地挖李世民大本營的牆角,並同時李曜在東宮開府,吸納前東宮和齊王府僚屬,不斷拉攏世家望族子弟,把天輔國師府打造成一個可以暫代東宮的行政機構。


  另外,李曜還建議她的父親修改東宮製度,用以防止未來太子野心過於膨脹,搞出提前接班的戲碼,其具體措施主要有兩點:


  一是縮減東宮十率府的兵員規模,將隸屬於太子左右衛率府的親府、勳府、翊府三衛,以及太子左右司禦率、太子左右清道率所領的軍府數量由原來的五府裁減為兩府,此六率的日常事務交由皇帝親自委任的各率錄事參軍來掌管,並且未經皇帝同意,太子不得擅自調動六率兵馬。


  而統禦東宮直屬衛士的太子左右監門率府、太子左右內率府的兵額從原來的四千餘人直接降為八百人,每率隻保留三隊衛士,僅負責維持東宮主要出入口及內部的宿衛輪值事宜,就連看守東宮外牆的活兒,也被朝廷依照就近原則,悉數分配給了國師府衛士及北屯禁軍。


  二是在保證儲君能夠正常繼位的前提下,削弱東宮的行政獨立性,規定太子詹事府、左右春坊、家令寺、仆寺、率更寺等東宮重要機構的主官和佐官,一律由三省六部、九寺五監、禦史台等中樞部門的官員兼任,這意味著太子隻剩下設置東宮閑官和低階官員的權利,並時刻受到皇帝和朝臣的監督。


  可以想見,如此一番雙管齊下,儲君將很難侵犯和威脅到皇帝的利益。


  以上提議,李淵從善如流,全部照單全收,理由無他李曜曾挺身而出,救他於危難之際,是這世上唯一值得他信賴的人。


  按照李淵的設想,隻要翦除李世民的部分羽翼,使之實力下降到他能夠完全壓製的程度,即可封其為太子。


  如果他突患不治重症,而李世民身後的黨羽依舊勢大難治,就隻好退而求其次,冊封李元裕為太子,借助世家門閥的力量來遏製山東的豪強集團,並當眾宣布由李曜行使攝政之權,執掌天下軍政大事。


  在李淵看來,隻有充分賦予李曜權力,才能既可以壓製未來的太子,又可以在他離世之後,出現君弱臣強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避免外戚專權和權臣篡位的事情發生。


  “聖人上元安康,國師上元安康!薩寶何潘仁攜教眾共祝大唐國運昌隆,長治久安!”


  李淵正老懷甚慰地笑著,定居長安的祆教徒們已齊聚承天門下,向他和李曜行禮叩拜。


  “免禮,平身。”


  李淵虛扶眾人起來,忽然省起何潘仁本是身邊女兒的舊部,遂微笑著問李曜:“明昭,為父想請何薩寶上樓觀景,聽說你與京邑祆祠常有來往,可否給為父再推薦兩名胡天教徒與他同來?”


  李曜垂眸掃了祆教徒們一眼,瞧見兩頭緊挨著的醒目紅發,當即抬起拂塵,朝樓下一指:“安紅玉,安元奕。”


  “安姓……”


  李淵微微一愣,問道:“為父聽著頗為耳熟,不知此二人甚麽來曆?”


  李曜笑著答道:“父親以前見過安紅玉,自然覺得熟悉,他們正是左武侯大將軍安修仁的兒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