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說話懲罰孩子寫作業想到的
懲罰的目的是什麽,是讓他改正壞毛病,改正錯誤,這懲罰也是一種變相的獎勵。而獎勵有時讓人驕傲自大,讓人產生對獎勵的依賴,這獎勵又變成了一種懲罰。
其實對人來說,好象沒有真正的絕對的懲罰,也沒有真正絕對的獎勵。而要看人們怎麽對待所受的一切。如果他認為這懲罰能讓自己好,改正自己的缺點,這懲罰也不是什麽懲罰。如果他認為獎勵讓他比誰都曆害,自己很了不得,這獎勵是害了他。
如果懲罰超出了他的能力,承受不了,接受不了,那麽這懲罰就起不到作用。
首先你得弄清楚他錯哪了,為什麽錯,受罰者承認,認可嗎?應該甘願受罰,讓他心服口服,問問我罰的對嗎?有何辯解,得有申訴權。這樣再談罰什麽,怎麽罰,能起到想要的效果。
對教育來說,懲罰的目的,最主要的是讓孩子更好,更喜歡學習。這樣學校,班級都會好。
具體到事上,上課說話,要不要罰他寫作業,多寫作業。
懲罰就是讓他感到痛,或剝奪他喜歡的東西,讓他幹不喜歡的事,這是不對的。
罰他多寫作業,作業是讓他喜歡,還是不讓他喜歡。在老師潛意識裏,這寫許多作業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沒人喜歡。而寫作業對於老師來說,是應該讓孩子喜歡的事,是用來學習,鞏固知識的。如果不喜歡,再罰他多寫,更不喜歡,加重了討厭寫作業,更不喜歡寫作業。
怎麽讓他喜歡寫作業,認真快樂的寫作業,鞏固學會不會的,認識到寫作業的好處,尚且做不到,還再用寫作業懲罰,更討厭寫作業了。
孩子有些不規矩就罰寫作業,豈不讓學生惡心,這樣下去,學生怎麽對待寫作業,這雙重功能意義豈不是扭曲孩子心靈,每當寫作業時,作業多時,就感到被罰的痛苦,這得什麽樣的人才再那裏每天在那裏寫著大量作業。這也許是造成人們麻木,許多孩子不再學習的原因。前一種,既是罰也寫。第二種,不願天天受罰。
為什麽要布置這麽多作業,會的同學還是會,不會的還是不會。考好的還是考好,考不好還是考不好。臨考試時,上學作卷子,放學作卷子,你真的都講明白了嗎?孩子這張卷子都學會了嗎?每天幾章,你能改過來嗎?能發現孩子哪裏不會的多嗎?。
這到底是為什麽,是懲罰,是習慣,是不布置許多作業就無所適從嗎?還是對學生學不好的一種發泄方式?還是讓學生多作卷子,好多買卷子幫助商人。
寫作業的初衷是什麽,目的是什麽,是學會不忘,不是用來懲罰的。
到底罰什麽好,怎麽罰呢?對於喜歡寫作業的,做卷子的(我相信有這樣的學生,考的好的,喜歡上做題的,認為做題能有效讓自己考好,自己又想考,又考好了,考好後看到得到許多好處,自己認為與做題有關,形成良性循環,他就喜歡做卷子。做作業,做作業感到溫馨,有父母溫馨陪伴,自己寫也感受那溫馨時光,寫作業伴隨著溫馨的回憶。這樣的罰他寫作業,就是獎勵。很高興。那還是罰嗎?如果讓這樣的學生也罰他做更多作業,想讓他惡心嗎?想破壞他的良性循環嗎?難道來個要想鞏固必須適當破壞嗎?
那些還沒有喜歡上做作業,沒看到好處,寫個作業不會,競挨凶的,挨嘟囔,也沒什麽作業快樂體驗的,學習不好的,沒形成良性循環的,一想寫作業就頭疼,想起了挨熊挨罵。你罰他寫作業,他會更厭惡,這樣對這樣的孩子,更不喜歡做作業了。大一些,誰也讓他寫不了作業了。對於一個教育者,是教育的失敗,因為一時生氣失去理智,忘記了寫作業的主要目的。
如果真有必要罰,應該罰這第二種學生什麽呢?(第一種學生應該很少犯規吧,能對付第二種,第一種不成問題)怎麽讓他上課不說話,罰了後還喜歡上課,學習呢?
首先不該先想著懲罰,應該先問一問,為什麽。為什麽要上課說話,一年級孩子嗎?問他們也說不出。好玩唄,有的孩子帶頭,那氛圍怎麽回事,啥感受,得自己推測為什麽。
第二,到底該不該罰,這一罰,顯的老師不和藹可親,不夠寬容,也不真心喜歡自己的學生。學生也難喜歡老師,就難搞好關係,搞不好關係,就無法談教育。能寬容一兩次,就該寬容一兩次,目的是搞好關係,讓學生喜歡自己和自己的課,達到喜歡數學的目的。動不動就罰,不原諒不寬恕,就象自己錯了,孩子也不同情,也不寬恕,變成了起哄。不知道是不是跟老師學的。
第三,屢說不改,必須溝通為何不改,如果彼此理解了,都不一定罰了?。該罰,才談怎麽罰好。原因知道了,情況了解,目的也知道,對這件事,該怎麽罰。。
第四,自己看著辦,他們隻是一年級的學生,並不是軍隊。既使軍隊,也要把規則,紀律講明白講透,還得看什麽原因,才能相應的處罰。我認為如果字不好好寫,不認真,如果要懲罰他寫更多的字是越來越寫不好的。不如少布置些,才好嚴格要求。寫不完做業,罰他寫更多的作業是不好的。是為什麽寫不完,寫不好,必須弄明白。是不會,還是嫌多。不會,再罰多,可想而知。嫌多就少些,也體現了老師的愛心,他們才有可能喜歡老師,喜歡老師布置的作業,喜歡老師的課。還要看講的水平。
懲罰一定要慎重,一定要讓懲罰產生正麵效果,一定不要帶著氣懲罰,要專一性,要充滿理智智慧帶著對孩子們的愛。比如治亂說話,應該從說話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