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開局】(2)演出季
因為高層領導只歐陽稚一人留守,其他人都回外地老家了,本地招聘的中層們在這個時間派上了重要用場——正月初四,唐青悠便到劇院值班了。
年頭是演出的淡季,而且這個淡季會一路延續到四五月份,故而演出數量成倍銳減,整個2-4月,只安排了一二十場戲劇戲曲和室內樂。因為開幕演出季的倉促,年前集中了全部火力在開業這一件大事上,第一年的演出季定位和具體策劃均未出定論,唐青悠一到崗直接被歐陽稚拎到辦公室參與了演出季策劃會。
歐陽稚主持會議,傳達了任泰初的初步想法,大意是劇院每年按照三個演出季來合理安排演出計劃,大致是每年2-4月的淡季安排一個演出季,5-10月以暑期檔為重心整合一個演出季,11月至次年1月以新年為主題打造一個演出季。具體的項目方面任泰初將採取「抓大放小」的策略,主抓重要的大項目,其餘中小項目的引進及整個演出季的綜合規劃與具體操作由歐陽稚帶領演出中心進行,節目來源包括院線派發項目和劇院自主引入項目、合作項目,佔比分別是4,3:3,而合作項目包括了租場合作及票房分成合作等,票房分成合作亦可視為自辦項目,所以綜合來計,全年演齣節目的自辦比例可達到80%以上,輕輕鬆鬆完成與地方上的託管約定。
三個演出季的命名成了一個大難題。高層領導們也都沒為難自己,直接把任務派了下來,每個部門必須提交三套候選的演出季命名方案。經過兩三輪的討論,最後定下來的名字是東方藝術季、藝游夏秋演出季以及新年演出季,簡單粗暴、直奔主題。
如果說開幕演出季是一趟著急忙慌的試水,那麼第一屆東方藝術季便是考驗南北院線運營能力的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場戰役。首先便是引進項目的問題,作為一家新劇院,引進演出的水平象徵著劇院的品牌檔次,南山大劇院的開幕演出季是不是曇花一現,南北院線是不是打一炮換一個地方,就看各個演出季是什麼樣的演出水準了,而首當其衝的東方藝術季究竟會端上一盤什麼菜色?虎視眈眈的業內人士可能比不在狀況的廣大群眾更為關心,而這份關心將直接影響到南山大劇院的業內評分。
南北院線旗下的劇院沒有孬的,全年的演出項目點算下來,至少三成由院線安排的巡演項目均為「業內精選」。而作為南山大劇院的一把手,任泰初更是充分發揮了自己出身於演出公司的資源優勢,早在年前便把這一年的大項目都預定了,並把這形成了習慣,每年的新年演出季結束前完成次年的演出規劃,每個項目的合同流程、文化審批流程、開票流程等全套手續必須在開演前至少2個月以上完成,留出至少2個月的售票期。2-4月是演出淡季,將戲劇戲曲類節目集中在這段時期,既符合傳統類演出團體的年度排期,也應對了低迷的整體市場——在唐青悠眼中,所謂行業淡季,說白了就是破罐子破摔的最佳借口,2-4月何止是演出淡季,還是旅遊淡季呢,可人家香港藝術節不就是在淡季里玩得風風火火,甚至直接推高了香港傳統旅遊業的GDP。然而畢竟人微言輕,她的這些觀點,連上會議桌討論的機會都沒有。南山大劇院所謂的中高層會議,剛開始是高層主持議項派發下一輪重點任務的宣導式論壇,到後來則衍變成了各中心總監們搶著彙報各自階段工作優秀成果的秀場。而唐青悠這個勉強夠上中間管理層末位的小主管,眼下並沒有代表部門發言的權利。
有沒有足夠的權利對唐青悠而言,並不是那麼重要,畢竟她活到二十七歲的過往人生中,並沒有過當官這個志願。然而人在職場,權利意味著做事的保障,她也是經歷了許多,在很久之後才明白為什麼「爭取」這個詞是爭字在前。此刻的唐青悠還意識不到權利的重要性,手上的職權空間已經開始收縮。演出季策劃會結束的時候,歐陽稚繼續轉達任泰初的決議,為了減輕唐青悠的工作負擔,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新媒體工作全部劃歸網路信息管理,而網路信息小組從辦公室劃到了技術中心,從此,舞台、機械、網路、信息,跟技術沾邊的板塊全部統到了一起,鄭凡一躍成為中層里的「實力派」;新媒體工作劃出之後,宣傳組的工作量略輕了一些,但對唐青悠而言,這實在是無足輕重的事情,畢竟宣傳與品牌兩個板塊的事情都是屬於密集型的。
雖然還在正月里,南山大劇院已經開始了熱火朝天的籌備工作,唐青悠一邊指揮著宣傳組的人員配合票務進行東方藝術季各項目的宣傳物料派發和渠道拓展,並同步開始籌備藝游夏秋演出季一兩百號項目的宣傳策劃與物料編輯;另一邊還要帶著鄒見鋒對東方藝術季進行整體的品牌包裝,落實一系列綜合性的活動推廣計劃。她可以說是陷入了無窮無盡的基礎工作裡頭,說她有多忙,都不為過。然而她也是真的熱愛,熱愛這個她無意間闖進來的行業和撿回來的舊夢,熱愛美好的一次性舞台藝術,熱愛台上的忠孝節義、人間歡喜,不論白天有多累多想休息,不論晚上的城市有多麼熱鬧多少飯局相邀,她的第一選擇都是留在劇場看演出。開業第一年的南山大劇院不負眾望地推出了兩百多場各具特色各有擁躉的優秀演齣節目,唐青悠至少看完了70%,剩下的30%裡面絕大部分還是連演多場的重複項目。
唐青悠感覺自己回到了大學時期,撿回了丟失多年的夢想,雖然已不再是台前的人物,但她在幕後找到了身份歸屬和前進方向,這於她而言,是一種只有自己可以感受到的安定與鼓舞。明明知道台上演的都是假的,明明清楚地記得德彪西的那句名言:「在所有的謊言中,藝術是最美的一種。」然而她就是清醒地熱愛著,不可救藥。
青春期的夢想與悸動在沉寂多年之後打了個回馬槍,唐青悠決定,這一次她要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去建設屬於自己的人生。
她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了大劇院,面對一波一波翻滾著而來的演出推廣任務,她身上打了雞血一般的躍躍欲試。畢竟開幕演出季有太多既定元素,她還未真正獨力策劃一個演出季的品牌包裝與推廣。
既然叫東方藝術節,那麼,亞洲的舞台節目都算得上是東方作品,而南山大劇院的「國際性」定位也決定了進口節目的必須性,於是,小劇場專門推了一周的日韓舞台劇。而大劇場除了2月一整個月停工檢修全部設備,3-4月也連番上演各路大戲,僅傳統戲曲就囊括了京劇、越劇、崑曲、黃梅戲、歌仔戲、粵劇……等等,還有一些讓人不太好形容的節目,諸如中國雜技、韓國魔幻秀、日本歌舞劇之類。縱觀整個東方藝術季,最奪人眼球的一個節目,卻是4月底的大型舞劇《飛天》,這在舞種上歸屬於民族民間舞裡面近年逐漸火熱起來的一個分支——漢唐舞,而最負盛名的《飛天》版本是由「飛天女皇」白玉潔領銜主演的,幾度登上春晚,並經常代表國家出訪各國交流演出。南山大劇院所引進的版本恰恰就是這一出「國寶版」。
白玉潔跳了半輩子《飛天》,年過不惑才迎來漢唐舞的崛起,引領了飛天舞蹈的輝煌,如今年過五十,體力已經嚴重不支,便漸漸往幕後退了。經紀公司發過來的原始宣傳素材,白紙黑字強調著這是「飛天女皇告別舞台最後一輪巡演」,極醒目的宣傳噱頭。
任泰初對於接到《飛天》是非常自豪的,一再重複說明這個項目是開業第一年獻給這座城市最好的禮物。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歐陽稚主持策劃會的時候,半場時間都在強調這個項目的相關工作,滿場的新丁們被嚇得不輕。
幾十個項目被集體無視,唐青悠略有些擔心出現冷場局面,特地給謝正去電提了提自己的看法。謝正直截了當的一句話結束了話題:「抓大放小,沒毛病。」可唐青悠一旦固執起來實在是無人能左右她,她一邊聽著頂頭上司的指令將大項目放在了首位,一邊又分散了些精力做了一套固定渠道推廣和基礎宣傳配置的方案,設計了一個項目宣傳的「基礎包」,作為默認必選項,也就保障了每個項目的基本營銷需求。作為一個在投資人和創業家之間摸爬滾打了多年的職業經理人,唐青悠深諳這個時代的需求,面對每一個商業行為,都有數據上的考量,而她這套基礎包的設定,將直接提高整個南山大劇院所有演出項目的平均曝光率,也就保障了日常宣傳,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一來高層對宣傳策略已有定論,二來她也並不覺得自己這些憑經驗而堅持的所作所為是什麼豐功偉績,便默而不宣了,以至於在接下去的很長時間裡,從謝正到任泰初,她的直線領導們,沒有一個覺得她在這裡做出了什麼「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