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特警為後:誤惹妖孽七皇子> 第九百四十五章:闖殿

第九百四十五章:闖殿

  第九百四十五章:闖殿

  朝堂之上大臣們在議論著敵國開出的條件,七皇子更是一臉憤然。


  雖然此次夏央國出動三十萬大軍入侵東境,聲勢十分浩大。


  但七皇子與青鸞並不擔心,畢竟夏央國是新立之國根本沒有多少實力。


  因為太后與青鸞皆不同意七皇子御駕親征,所以才派出了左勛六曲兩位將軍退兵。


  雖然他二人所率人馬僅是夏央國的半數,七皇子心中依然有把握勝得此一戰。


  卻不成想二皇子元慶竟然會悄悄混入軍中,並且一路跟隨東征大軍到了邊境。


  七皇子在收到左勛將軍送來的二皇子在邊境的奏報之時,整個皇城已經被禁軍翻了個遍。


  當時發現二皇子元慶失蹤之時,七皇子與青鸞可以說是又急又氣又擔憂。


  畢竟二皇子僅僅是個十幾歲的少年,就算習得一身功夫,但終究年少功力有限。


  況且又是在太後宮中嬌慣著的,根本與大皇子元熹沒法比,就更比不得當初的七皇子。


  依照二皇子平日嬌寵的性子,莫說是去了邊境,即使是在皇城之中若是遇到危險恐也難知如何自保。


  如此情形,七皇子與皇后青鸞如何能不著急。


  青鸞更是連夜召集青羽衛在皇城內外查找,自然也派出一隊人馬去了邊境。


  畢竟當日二皇子曾與元熹皇子一同向皇上請旨要去陣前殺敵,青鸞才會有此猜測。


  如今二皇子突然離宮不知去向,若是不在皇城當中那便是去了邊境。


  而這整個皇宮中除了七皇子與青鸞,更加擔憂二皇子的便是太后了。


  自從得知二皇子離宮一事,太后可說是食不能咽夜不能寐,整日心急如焚以淚洗面。


  每日里更是數次派人前往大殿催促皇上,務必要儘早尋到二皇子的下落。


  所以將軍左勛的奏疏一到,大殿上還未定奪要如何處置此事,太后那邊便聽到了信。


  太後顧不得這幾日身子虛弱,親自到來大殿向七皇子尋問情形。


  結果人剛走到大殿門口便聽得七皇子說出這麼一番話,如何能不震怒。


  雖然太后一向疼愛七皇子,但此刻竟是也顧不得了,更不顧忌大殿上尚有一眾王公臣子,一腳踏入大殿的同時便開口質問皇上。


  七皇子一見是太后便知今日之事難辦了,但還是起身下殿相迎。


  上前問道:「母后近日身子抱恙,有事命人傳話給兒臣便是,又何苦親自前來。」


  「哀家若不是親自前來,如何能聽得皇上這一番絕情絕義的話來?元慶雖是在哀家宮中長大,但他終究是皇子的兒子,你怎可如此妄下決斷?」


  太後面色慘白一臉怒氣,身子也是微微顫抖著,顯然是氣憤已極,若非此刻是在這大殿之上只怕會大聲責罵七皇子。


  七皇子看到太后心緒如此激動,心中亦是擔心不已。


  急忙命人抬來一把椅子想要扶太后先坐下,結果太后一甩手反將七皇子推開。


  七皇子無奈地搖頭,說道:「母后誤會兒臣的意思,元慶是皇子,兒臣怎麼可能不顧及他的生死,朕若當真是如此行事,便是皇后也不會答應啊。」


  說到皇后,太后這才抬頭向大殿上看過去,見青鸞並未在朝堂之上。


  詫異地問道:「這種時候皇后竟然不在朝堂,難不成她心裡只有元戎一人?要知道如今身在險境的可是元慶,敵軍兇殘,雖然扣下元慶為質子,但誰又敢保證他們不會突然改了主意痛下殺手?」


  「母后說得哪裡話,元戎昨晚突然生病,雖然御醫開了葯但也不會那麼快便見成效,青鸞擔心,自然要守在旁邊。最主要的是青鸞通得醫理,她只有自己照看著元戎才能安心。至於元慶青鸞自然也是擔心,她已數日未能安枕,並打算親自前往邊境相救。若非朕將其攔下,只怕此時已經出了皇城了。」


  七皇子耐心勸慰著,既要安撫太后不要太過擔心,又要幫青鸞辯白一番。


  畢竟太後跟自己生氣只是一時,若當真生了青鸞的氣只怕就難解了。


  結果他這番話確實是將青鸞給摘清了,自己這邊卻讓太后誤會更深。


  尤其七皇子說出最後這兩句話時,太后只差沒有當堂氣暈過去。


  顫抖的手指著七皇子怒聲喝道:「哼,哀家就知道事情都在皇上這裡。從前的皇上雖然行事不按常理個性也是狂妄但卻能明辨是非。即使旁人說皇上行事過於荒誕,哀家也只當是順口胡言,哪知你如今竟然只顧得天朝國事,要棄元慶於不顧。皇上若是如此狠心倒也罷了,可你又如何不讓皇后前去相救?」


  「母后,兒臣從未說過不救元慶之言,更沒有棄之而不顧。只不過此事並非救與不救那麼簡單,而是夏央國提出了極為苛刻的條件。」


  七皇子又是搖頭又是嘆氣,一張俊俏的臉似也失了平日的風姿。


  他如此懊惱並非是因為邊境戰事,而是因為太后此時的言語相逼。


  而此刻太后哪裡還能顧及到七皇子的感受,皺著眉頭思慮著七皇子剛才說的話。


  口中叨念著:「苛刻又如何?難不成他們所提的條件比元慶的性命更為重要?那可是哀家最看中的皇孫,絕對不能有任何的閃失。」


  「母后,你且先回寢宮歇息吧,稍後兒臣與大臣們商議出結果后再向母后告知。」


  「稍後,那隻怕是來不及了吧?皇上若是下了聖旨,即使告知哀家又能如何?所以哀家必得在這大殿之上聽著各位臣工到底是如何想法,皇上又打算何時去救哀家的皇孫。」


  七皇子聽得太后語氣堅決,一時也是無奈,畢竟邊境之事刻不容緩。


  於是只得讓太后留在朝堂,然後與大臣們再將說起邊境之事。


  七皇子知道無論此刻邊境戰況如何,六曲與左勛都會竭盡全力去救二皇子,對於這一點七皇子從無半點質疑。


  只不過夏央國三十萬大軍困守邊境,他們若想救人也是千難萬難。


  更何況敵軍大王子意圖用二皇子換取七座城池,並且想要藉此與天朝聯姻。


  既然敵國有如此大的圖謀,他們對二皇子定然是嚴密看押,哪裡會輕易救得出來。


  如此情勢之下,只怕左勛六曲二人亦是有心無力,無論如何自己都要前往邊境走一趟了。


  七皇子雖然打定了主意,但還是要與大臣們商議割讓城池與公主聯姻一事。


  畢竟萬事都要做最壞的打算,一但二皇子沒能救出此時又當如何外置。


  況且自己總不能看著二皇子因為幾座城池失了性命,更不會當真讓丹陽公主前去與夏央國大王子聯姻。


  即使敵軍大王子最終會給丹陽公主一個王妃的正位,即便此事並沒有自己相像的那麼差。


  那麼夏央國這種用逼迫的方式求娶公主,他蕭夜炫也是斷然不能接受的。


  這些自然都是七皇子內心的想法,而朝堂上的那些大臣們卻是各執一詞。


  尤其軍機處的人,倔們自然都是以戰況為重,自然也不會甘心如此便交出七座城池。


  但他們也不敢將話說得太過絕對,畢竟此一戰的情形十分微妙,遠非勝負那麼簡單。


  更不是以武力便可解決的,處置稍有不慎便會危及到二皇子的性命。


  而另一派大臣們卻覺得可以先行緩兵之計,為了二皇子的安危權且答應下敵軍的要求。


  如此方法雖然會令朝廷有所損失,但至少可以暫時保得二皇子平安無事。


  至於最終會如何,還要看戰事的進展和皇上最終會如何定奪此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