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繼任者> 第535章 漫步柏林

第535章 漫步柏林

  「我笑你過於謹慎,過於敏感了。我們這是在等待克思曼先生答覆的間隙,就近看看柏林的市容以及主要的紀念物,這不能叫公款旅遊。再說了,你們是參加我們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安排的活動,嚴格來說,是名正言順的公務活動。」中國駐德國大使館一等秘書喻顏說。


  「你們應該知道,我們中國駐德國大使館雖然說是在德國,但歸誰領導?歸外交部。外交部歸誰領導?歸國務院。國務院歸誰領導?歸共產黨。你們在國內執行共產黨的政策,我們在國外也同樣要執行共產黨的政策啊。你們想想看,我們怎麼敢帶你們公款旅遊呢?」喻顏說。


  「我建議你們,不要擔心什麼,跟著我,大膽地游。有什麼問題,我們駐德國大使館兜著。楊明亮反覆跟我囑咐過,一定要把你們接待好,你們不要有什麼顧慮。」喻顏說。


  喻顏帶著我們來到了勃蘭登堡門,我們仔細端詳著。


  勃蘭登堡門高26米,寬65.5米,深11米,是一座新古典主義風格的砂岩建築,以雅典衛城的城門作為藍本,設計者是普魯士建築師朗漢斯。


  勃蘭登堡門由12根各15米高、底部直徑1.75米的多立克柱式立柱支撐著平頂,東西兩側各有6根,依照愛奧尼柱式雕刻,前後立柱之間為牆,將門樓分隔成5個大門,正中間的通道略寬,是為王室成員通行設計的,直至德意志帝國末代皇帝威廉二世1918年退位前,只有王室成員和國王邀請的客人,才被允許從勃蘭登堡門正中間的通道出入。


  大門內側牆面,用浮雕刻畫了羅馬神話中,最偉大的英雄海格力斯,戰神瑪爾斯,以及智慧女神、藝術家和手工藝人的保護神米諾娃。


  勃蘭登堡門門頂中央最高處,是一尊高約5米的勝利女神銅製雕塑,女神張開身後的翅膀,駕著一輛四馬兩輪戰車,面向東側的柏林城內,右手手持帶有橡樹花環的權杖,花環內有一枚鐵十字勳章,花環上站著一隻展翅的鷹鷲,鷹鷲戴著普魯士的皇冠。雕塑象徵著戰爭勝利,雕塑是普魯士雕塑家沙多夫的作品。


  與勃蘭登堡門門樓相連的南北兩邊翼房,曾用於守衛和關卡,柏林城牆拆毀后被改建成敞開的立柱大廳,以便和勃蘭登堡門的風格相一致。


  勃蘭登堡門莊嚴肅穆、巍峨壯麗,充分顯示了處於鼎盛時期的普魯士王國國都的威嚴。


  勃蘭登堡門也是德國的一大旅遊景點。被稱為柏林的城市標誌。


  「勃蘭登堡門位於德國首都柏林的市中心,最初是柏林城牆的的一道城門,因通往勃蘭登堡而得名。現在保存的勃蘭登堡門,是一座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由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於1788年至1791年間建造,以紀念普魯士在七年戰爭中取得的勝利。」喻顏說。


  「自滑鐵盧戰役以後,勃蘭登堡門逐步成為柏林的象徵,也是德國國家的標誌。作為唯一保存下來的柏林城城門,它見證了柏林、德國、歐洲乃至世界的許多重要歷史事件。」喻顏說。


  「勃蘭登堡門是象徵德國精神的『凱旋門』,歐洲歷史悠久的國家,主要以紀念碑或巨門來彰顯其精神和紀念意義,勃蘭登堡門就代表著某種精神意義。勃蘭登堡門位於市中心,距離國會大廈等其他景點也都很近。如果晚上來的話,會比較熱鬧。」喻顏說。


  「你們看建築形態,勃蘭登堡門就是一座新古典主義建築,多里克柱式的12根立柱、平頂和大門內側牆面的浮雕,無一不透著歷史的滄桑和巨變。」喻顏說。


  「你們再看頂部,女神張開身後的翅膀,駕著一輛四馬兩輪戰車,面向東側的柏林城內,彷彿身臨其境。透過建築,彷彿看見德國的歷史,曾經的勝利與輝煌。在這裡生活,會感覺到一種無與倫比的休閑。選一處咖啡館拍拍照,喝杯咖啡,日子總是覺得無限的暇意。」喻顏說。


  「如果步行的話,可以在清晨的時候在這裡散散步,呼吸下柏林街道清晨的新鮮空氣,感受一座城市從沉睡到蘇醒的朦朧美。」喻顏說。


  「在勃蘭登堡門看日落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夕陽餘暉照耀下,整個景點金光閃閃,又是另一番感覺。你們看我手上德國造的歐元硬幣,背面就是勃蘭登堡門。」喻顏說。


  「今天,勃蘭登堡門廣場賓士的車道上,我們不難追尋到柏林牆的遺痕。你們還記不記得柏林牆開放后的第一個周末的事啊?」喻顏問。


  「我聽說很多東德人湧向西德。」我說。


  「為了讓東德人民回家看看,西德政府發給東德每位來訪者100西德馬克的『問候金』,來看看西德的繁榮,來購買超市豐富的貨物。那一天,200萬東德人穿過柏林牆,走入了西柏林。」喻顏說。


  我們向柏林大教堂走去。柏林大教堂位於柏林市中心的菩提樹大街上,遠遠看去,只見整個教堂氣勢恢宏,令人驚嘆,三處銅綠色的蒼穹圓頂,充滿了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特點,與德國更為知名的科隆大教堂,典型的哥特式建築的尖頂教堂,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三座巴洛克的大圓頂氣勢非凡,面向施普雷河的四層建築,採用了巴洛克宮殿的裝飾風格,金碧輝煌;西側的鐘樓服役至今,禱告的鐘聲悠遠綿長。


  我們走進柏林大教堂。


  柏林大教堂建造於1894年到1905年,位於柏林市博物館島東端,菩提樹大街上,是威廉二世皇帝時期建造的,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新教教堂,也是霍亨索倫王朝的紀念碑。很多王室成員都長眠於此。


  因為曾經作為王室的專用教堂的關係,與那些外表華麗、內飾簡樸的哥特式教堂不同,柏林大教堂的內飾極其華麗,甚至達到了浮華、奢華的程度。它的室內金碧輝煌,裝飾著線條複雜的柱子和精美的壁畫,甚至柱頭都是鍍金的。


  教堂的地下室陵墓安葬著90多位王室成員,其中包括德國皇帝弗里德里希三世、普魯士第一位國王弗里德里希一世及王后索菲·夏洛特·馮·漢諾威等人的靈柩。


  地上建築有四層,主塔高達114米,內部裝飾奢華,可容納500人左右。教堂二層的模型,展示了柏林大教堂在各個時期的不同樣式,以及當時的設計方案。樓梯牆壁上的照片,記錄了教堂在二戰時被轟炸和損毀的情景。


  教堂中最令人難忘之處,是高達74米的穹頂,以西里西亞沙岩製成,飾以耶穌登山傳福音的鑲嵌畫。我們登上270級台階,一直上到拱頂。我們在頂端穹頂觀景台,360度鳥瞰柏林市區,如畫風景,盡在眼前。


  我們來到了博物館島,在博物館島徜徉。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柏林博物館島,由柏林老博物館同其後的新博物館、國家美術館、博德博物館及佩加蒙博物館組成柏林著名的博物館島。


  其中以佩加蒙博物館所收藏的大型歷代建築物部分最具盛名。如希臘佩加蒙神廟的祭壇、公元前二世紀左右的小亞西岸密列特的市集大門,和巴比倫的依舒塔爾城門。


  博物館島集中了德國博物館的精華,如展現古埃及歷史的佩加蒙博物館、彙集了世界美術大師作品的國家繪畫陳列館、德國歷史博物館等。


  博物館島上的建築群是一組獨特的文化遺產。島上的五座博物館形態各異,卻又和諧統一,施普雷河從兩側流過,使它們的氣勢更加宏偉磅礴。島的最南端,緊鄰宮殿大橋和柏林大教堂的是老博物館,在它前面伸展著盧斯特花園。


  最北端是新博物館和老國家藝術畫廊。面向西側的是佩加蒙博,最外側的是博德博物館。這組經過百年歷史建造,逐步完善起來的博物館群體建築,在二次大戰中70%以上被毀,二次大戰之後,東西柏林分裂,博物館中的藏品也被分散在東西柏林多處。


  德國博物館是一本厚重而內容豐富的書籍,據統計,德國大約有6250座博物館,涵蓋藝術或歷史、科技或建築、文學或自然等各個方面。參觀柏林博物館島,可以了解不同時代的文化。


  參觀法蘭克福施塔德爾藝術館,可以了解古代到現代大師的藝術成就。慕尼黑的德國博物館在技術領域全球領先。德國的博物館信息豐富、風格幽默,有時甚至顯得有些滑稽搞怪。


  「你們看,那座柏林歷史博物館新館,它是由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先生設計的。」喻顏說。


  「你們仔細看,博物館島是建在水上的,這裡雖地處市中心,但非常幽靜,加上環境幽靜,風景優美,是一處絕佳的旅行、休憩的地方。最主要的是,這裡聚集的柏林五大著名博物館,每周有固定的免費開放時間,可以一天逛一個博物館,充分的感受博物館悠久的歷史和滿滿的文化氣息。」喻顏說。


  我們坐在一個咖啡屋的椅子上,邊喝咖啡邊品位著博物館島,品位著這座城市,品位著這個國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