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繼任者> 第451章 為什麼堅持

第451章 為什麼堅持

  「無論是豪情也好,還是悲壯也好,無論是責任還是擔當,無論是我個人的性格,還是職責所系。既然我處在這個位置上,我就抱定一條,這一條你也多次聽說過。那就是,誰讓老百姓不舒服,我就讓誰不舒服。我無怨無悔,至死方休。」我說。


  「我總覺得,以將來的觀點看,你肯定是我們月光縣歷史上,一個悲劇性的人物,一個悲劇性的歷史人物。」縣委副書記、縣政法委書記趙程大說。


  「回看人生多少事,沉浮跌宕任由之。我走我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我不期望我能幹出多少成績,但我想儘可能地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說。


  「你很淡定啊。」


  「淡定怎麼樣?不淡定又能怎麼樣?日子總得過下去,事情總得幹下去啊。」


  「說的也是啊。」


  「我不知道你是什麼想法,我覺得,人的一生中,要面臨很多選擇,有時選擇起來,很難,不僅僅是一種難,而且是多種難,是複合難。但我們不能不選擇,在選擇中,會經歷一番痛苦的煎熬。」我說。


  「是啊,你說的沒錯,我也有這種體驗。」


  「你記得李白的《行路難》嗎?」


  「記得啊,我非常喜歡這首詩,年輕的時候,我還反覆背誦過呢。」趙書記說。


  「你現在還能完全背誦下來嗎?」


  「我記不全,我知道你記性好,你完整誦讀一下吧,也算是幫我回味一下。」


  我開始誦讀了:「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誦讀完后,我說:「我尤其欣賞結尾二句,經過前面的反覆迴旋以後,境界頓開,唱出了高昂樂觀的調子,詩人讓我們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負總有實現的那一天。」


  「是啊,是啊。」趙書記說。


  「你讀過南朝宋傑出的文學家、詩人鮑照的《擬行路難》嗎?」我問。


  「我是因為喜歡李白的《行路難》,才延伸閱讀鮑照的《擬行路難》的。《擬行路難》十八首詩不作於一時,不專詠一事,感情比較複雜,但對人生苦悶的吟唱,則是其共有的主旋律,總的情調也以悲哀為主。」趙書記說。


  「在南北朝詩歌中,如此痛快淋漓地發泄對門閥制度的不滿,對人生命運抗爭的作品是不多見的,充分體現了詩人孤直耿介的性格。」趙書記說。


  「你的文化功底好深啊,說的話是專業水平啊。」我說。


  「這都是年輕的時候讀的一些東西,那時候精力旺盛,什麼書讀想讀,什麼知識都想了解,現在差不多忘記了。」趙書記說。


  「我也讀過鮑照的詩,李白的《行路難》在題材、表現手法上無疑都受到鮑照《擬行路難》的影響,但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我說。


  「兩人的詩,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統治者對人才的壓抑,而由於時代和詩人精神氣質方面的原因,李白的詩卻揭示得更加深刻強烈,尤為可貴的是,還表現了一種積極的追求、樂觀的自信和頑強地堅持理想的品格。因此,和鮑照的詩相比,李白的詩,思想境界就顯得更高。」我說。


  「我也有同感。」趙書記說。


  「我們還是把話題回到艱難選擇上,兩難選擇,多難選擇,的確是個問題,但又不是問題。」


  「是問題,又不是問題,這怎麼理解啊?」


  「我說這不是問題,是因為在一次又一次的選擇中,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而變得成熟,我們考慮問題更加深思熟慮。我們明白了不少的東西,譬如,到底什麼選擇才是對的,什麼才是錯的?哪些是應該放棄的,而哪些又是應該堅持的?」我說。


  「說的有道理,還是你看問題深刻啊。」趙書記說。


  「我跟你聊了這麼長時間,我們對具體事情的看法,有時能一致,有時有分歧,這很正常。我就跟你不設主題,胡亂地、毫無邊際地聊一下吧。」


  「好啊,自由聊,自由聊好。」


  「我過去看過很多勵志方面的書籍,很多艱難選擇方面的書籍。這些書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給了我這樣的普通人一個偉大的夢想。書籍告訴我,在遇到困難時,一定要堅持。」我說。


  「同時,書中還會通過一個又一個的案例,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告訴我:他們都是通過堅持,最終達到了成功的彼岸。最終實現了李白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夢想。」我說。


  「我們回到現實,我們身處其中,在遇到挫折和失敗的時候,到底是該堅持還是放棄?在遇到各種艱難選擇時,應該怎麼選擇?還可以說大一點,應該怎麼決策?」我說。


  「是啊,你說的的確是個問題,你覺得應該怎麼做呢?」趙書記問。


  「我覺得,這無非要回答兩個方面的問題。」我說。


  「哪兩個方面啊?」


  「第一,我們為什麼要堅持?」


  「你能不能說詳細一點?」


  「我們為什麼要堅持?是因為目標。目標是支撐我們堅持下去的、源自內心的、最原始的驅動力。有了目標,我們才不會在茫茫大海中迷失方向。大唐高僧唐三藏能夠堅持不懈19年,行程5萬餘里而不放棄,是因為他心中始終有一個目標:普渡眾生,把佛教發揚光大。」我說。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對於生活的激情,我覺得,應該全部來自於對目標的追求。有的人是為了成就事業而堅持,在商場上忘我地打拚;也有的人是為了讓女兒上學能夠背上一個新書包,起早貪黑賣茶葉蛋。有的人是為了一個更大的平台,不懈努力。」我說。


  「不管目標是什麼,也不管目標的大小,但只要目標存在,就足以在很大程度上支撐我們前行。現在我們常說的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也是這個意思。」我說。


  「對於你我來說,對於很多人來說,也同樣要問一下自己:我們為什麼要堅持?我們的初心到底是什麼?我們不談我們自己,對很多人來說,感覺迷茫、困惑、沒有動力,到了職場上依然是這種狀態。」我說。


  「我覺得,其根源就在於目標的缺失。而目標,則是支撐我們前行的最高信仰。所以,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目標是什麼。」我說。


  「我看過一篇文章,大意是說,有一年,一群意氣風發的天之驕子從美國哈佛大學畢業了,他們即將開始穿越各自的玉米地。他們的智力、學歷、環境條件都相差無幾。在臨出校門前,哈佛對他們進行了一次關於人生目標的調查。」我說。


  「調查是什麼結果啊?」趙書記問。


  「結果是這樣的: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3%的人,有清晰而長遠的目標。」我說。


  「這跟我當初的感覺差不多,我大學畢業時,目標比較模糊,只想干一份掙錢多,又體面的工作,沒有清晰而長遠的目標。」趙書記說。


  「以後的25年,哈佛大學的天之驕子們穿越了玉米地。25年後,哈佛大學再次對這群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我說。


  「結果怎麼樣呢?」趙書記問。


  「結果是這樣的:3%的人,25年間他們朝著一個方向不懈努力,幾乎都成為社會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業領袖、社會精英;10%的人,他們的短期目標不斷地實現,成為各個領域中的專業人士,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我說。


  「60%的人,他們安穩地生活與工作,但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成績,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剩下27%的人,他們的生活沒有目標,過得很不如意,並且常常怨天尤人,他們在抱怨他人、抱怨社會、抱怨這個『不肯給他們機會』的世界。」我說。


  「其實,他們之間的差別僅僅在於:25年前,他們中的一些人知道為什麼要穿越玉米地,而另一些人則不清楚或不很清楚。所以啊,清楚自己的目標,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沒要目標,靠盲人摸象,靠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就是哪裡,不行啊。」我說。


  「在這裡,我們的確看到了目標,看到了人生職業規劃的重要性。將這個規劃細細拆分,我們馬上就會發現,其實我們根本沒有時間停下來發獃。而對於那些還在困惑、迷茫、鬱悶、無聊中虛度光陰的人來說,又何嘗不是對生命的一種浪費呢?」我說。


  「如果是我們生命中追求的東西,我們無疑要堅持。而對於那些無所謂的東西來說,過度堅持,則會更多地浪費我們的時間。所以,把精力花在你認為該做的、值得做的事情上,才更有意義。如果方向本身就是錯的,一味堅持,只會把我們推向深淵。」我說。


  「無論你怎麼想,我覺得馬志,高飛飛就是一個教訓,一個深刻的、沉重的教訓。他們的方向本身就是錯的,又一味地堅持,只能把自己推向深淵。」我說。


  「那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呢?」趙書記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