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把握處罰下屬的尺度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即使企業規模小,人數少,也要有嚴格的規章制度。處罰時一定要掌握好尺度,既要「罰」到位,又要使被「罰」的人心悅誠服。
同獎勵一樣,處罰也不是最終目的。「罰」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湯姆遜說過:「任何一種懲罰,一旦發生,其內容都會變得毫無作用;問題的關鍵在於讓人害怕可能受到這種懲罰。」懲罰並不是目的,而是激勵員工的一種有效手段。
如果你的「罰」不到位,不能觸動人心,同樣也沒有施行的必要。
當你的員工出現錯誤時,你有必要提出批評意見,這是一種微妙的工作。批評永遠比獎勵更要講究方式和方法,以下是指出員工錯誤時應該注意的地方:①對待不同類型的員工要採用不同的方式。
②始終牢記批評的理由,言有所指,不可任意發揮。
③批評要坦誠相見,不可態度不明。
④切勿傷人自尊。
⑤批評任何人時都不可存輕蔑之心,更不可有輕蔑的語言和行為。
⑥如果你的批評並不能使對方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那麼,它無疑會淪為一種為發泄憤怒和推卸責任而提出的無謂指責,這萬萬要不得。
⑦批評人應就事論事,不可翻舊賬。
⑧不要過於仰仗權力,而要仰仗道理,否則會引起對方的極大反感。
總之,企業管理者批評下屬或者懲罰下屬時應牢牢記住:批評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為了自我發泄和使對方難堪,更不是為了招致惱恨或敵對的情緒。美國著名企業家艾伯瑞說過:「我在指出員工錯誤之前,要先想好如何讓他們在談話結束時會主動和我微笑著握握手,再離開我的辦公室。」
不因事廢人是一種發展地看問題的方法。人各有其長處和短處,切不可將人一棒子打死,尤其在創業之初,許多業務都是初次接觸,你的員工更避免不了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一個領導者應有容人之量,應給手下的人有一種希望和機會。我們會經常發現,敢於暴露自己缺點的人才是能真正改正缺點的人。一個出色的領導者,不但應該能及時發現並指出員工的錯誤,施之以正確的處罰,而且要給犯錯的員工以改正錯誤的機會。美國著名的柯派建築材料工程公司原總裁弗蘭契·皮亞隆指出:「一個人和一個企業的成長過程都是由於儘可能快、儘可能多地製造錯誤來學會成功的。」企業不僅要生產商品,而且要產出人才,如果一個企業因事而廢人,將會永遠重複低級的錯誤。
美國著名的女企業家凱特琳採取了「先表揚,后批評,再表揚」的批評三明治做法,收到了理想的效果。她說:「批評應對事不對人。在批評前,先設法表揚一番;在批評后,再設法表揚一番。總之,應力爭用一種友好的氣氛開始和結束談話。如果你能用這種方式處理問題,那你就不會把對方臭罵一頓,就不會把對方激怒。有這樣一些經理,他們對某件事情大為惱火時,必將當事人臭罵一頓。發泄以後,再以一句帶有鼓勵對方的話語結束談話。從理論上說,一切似乎都將恢復正常。儘管一些研究管理辦法的顧問鼓吹這種方法如何好,但是我不敢苟同。你要是把人臭罵一頓,其人必定嚇得渾身哆嗦,決不會聽到你顯然在罵夠這些之後才補充的那句帶點鼓勵的話。這是毀滅性的批評,而不是建設性的批評。」
對於犯了錯誤的下屬,批評和責罵不是最好的辦法,因為錯誤已經犯下了,責備和抱怨都是於事無補的,應當盡量去了解和理解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