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中國式飯局宴請細節全知道> 應付宴會尷尬場面的技巧

應付宴會尷尬場面的技巧

  由於地域差別或者世界文化差別,我們或許對一些語言禁忌或者語言理解有不同的理解,飯局中不慎說出這樣的話就會帶來或多或少的尷尬,怎樣應付這些尷尬呢?

  出國的人,因為文化、語言等原因,多多少少都在異國他鄉鬧過笑話。我們先看看下面一個案例。


  李湘在美國拿到學位后在一個大保險公司的分公司找到了工作。聖誕節前夕,該地區的幾個分公司聯合在一個五星級賓館里開聖誕晚會,把總裁也請來了。


  那天下午,公司里的女同事紛紛早退,李湘也沒多想。瞄一眼請帖,看到衣著要求一覽寫著「正式」(Formal),李湘按照國內的思維習慣想,正式的衣服不就是西裝嗎?西裝家裡有兩三套備著呢。


  到了晚上,李湘穿著灰色的西服褲裝,平底鞋,背著平時上班用的大皮包,頂著清水挂面頭,連口紅都沒塗;李湘老公也好不到哪兒去,穿著運動式西裝單件外套,西服裡面套著毛衣,兩人就這樣來了。


  一進門,李湘就懵了:富麗堂皇的大廳里,滿眼裡見到的就像電影里演的那樣,男士黑西裝黑領結白襯衫,女士個個是低胸露背晚禮服,濃妝艷抹,珠光寶氣,端著酒杯,三五成群地聊天寒暄。


  人們看到他們兩人的時候,什麼樣的表情都有。李湘這時真是恨不能趕緊找個地縫鑽進去。當時那個場面,真是用「醜小鴨」和「丑老鴨」都不足以形容李湘的慘狀,在那個場合,李湘簡直就像是個怪物!


  目光所及,看到同事,對方只是輕輕地點個頭就避開眼睛,生怕被別人看出來認識李湘似的。於是,李湘只能拉著老公拿了食物躲到角落裡,低著頭吃,吃,吃,那天的食物十分美味,就是他們吃得卻感覺如芒在背。


  當第一隻舞曲響起時,李湘和老公偷偷溜了出去。


  參加宴會,不可避免的要遭遇到尷尬。下面就介紹一些應對宴會尷尬的技巧:1.可以臉紅,但是不能心慌;

  鎮定,再鎮定。當尷尬突然出現的時候,瞬間的臉紅雖然在所難免,但絕對不能心裡慌亂。那樣既無補於事,又容易讓別人覺得你太懦弱。


  2.不要輕易辯解,越早承認過失也就越容易被人諒解;


  3.勇於自我解嘲

  既然尷尬的局面已經不可避免,就應當拿出足夠的勇氣來面對現實,甚至直接向尷尬挑戰。


  4.隨機應變。將尷尬時刻轉化為自我宣傳的機會;善於隨機應變地處理情況不僅可以使尷尬不再那麼難堪,而且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自我表現的機會。李君一直是公司里默默無聞的一員,在一次向新人介紹公司領導時,他誤將公司總經理的名字讀錯,當時現場安靜異常,總經理面露不悅。他覺察后立即轉而介紹自己,說完后又補充道:「我們公司的領導從來沒有架子,但在這個公司,除了領導的名字什麼都不許錯。」緊張的場面一下鬆弛下來。


  5.裝傻充楞,置有形的窘境於無形的無知之中;這是厚臉皮的萬用靈方。它可以輕而易舉地將尷尬施加的影響摒棄出去誰都知道傻子總被人們嘲笑,但從未有尷尬時刻,因為傻子做傻事沒什麼新鮮的,他自己也不在乎。雖然我們不是真的要當傻子,可是在特殊時到採用一些特殊方法來脫危解困又有什麼不好呢?

  6.迅速撤離現場;

  惹不起躲得起,三十六計走為上策。如果你的確沒有勇氣和能力應付尷尬出現時你的最佳選擇就是迅速撤離現場,越快越好。對那些天生膽小怕事但是異常敏感的人來說,提前預見尷尬發生的可能性或是當尷尬的事態銷有苗頭時就趕快離開,實在是妙不可言的高招。再大的掌力如果沒有受力的臉也不過就是一陣風罷了。


  7.將計就計,化不利為有利;利與不利從來就是相對而言,只要找到關鍵點,化不利為有利並非沒能。對一個剛剛工作的女秘書來說,還有什麼比上班后的第一批信件中就有兩封寄錯了地址更令人尷尬呢?然而,如果你在知悉情況后馬上打電話向客戶致歉,並且在客戶拒絕後連續打上一天的電話,就一定能感動對方。


  8.轉移尷尬;


  醫學上有所謂的移痛法,當一種難以征服的痛苦被另一種較易征服的痛苦替代時,前一種痛苦往往在後一種痛苦的作用下逐步失去原來的痛感,這種方法同樣運用於尷尬時刻的自我調節。當然,轉移尷尬還有另一種形式,就是將尷尬轉移到旁觀者的身上,不過必須注意一點,你所轉移的尷尬應該是善意的製造玩笑的契機。


  9.故作心理脆弱;


  人們普遍同情弱者,在尷尬出現的時刻你應當立即做出過激的反應,可以是懊悔不已,可以是痛苦萬狀。總之,你一定要讓別人看起來心理異常脆弱,彷彿剛才的事情已經過度地傷害到了你的自尊心。一般情況下,人們在看到你的「慘狀」后肯定不會再對你窮追猛打、尷尬也就不了了之。


  10.予以強烈反擊;


  這是應付尷尬時最應謹慎的方法。他首先要考慮對象的身分,其次是環境,再次是反擊的力度把握。因為尷尬本身並不是大得驚人的問題,充其量是一個過失,所以在決定予以反擊之前一定要搞明白自己反擊的目的何在。假如反擊的結果是解脫了自己而傷害了別人,那最好放棄;假如反擊的結果是皆大歡喜那麼不妨一試。這類結果直接體現著當事人對另一方人的了解和反擊的力度的精確把握。宗旨只有一條:利己也不損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