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納蘭全詞> 水龍吟 題文姬圖①

水龍吟 題文姬圖①

  須知名士傾城②,一般易到傷心處。柯亭③響絕,四弦④才斷,惡風吹去。


  萬里他鄉,非生非死,此身良苦。對黃沙白草⑤,嗚嗚卷葉,平生恨、從頭譜。


  應是瑤台⑥伴侶。只多了、氈裘⑦夫婦。嚴寒觱篥⑧,幾行鄉淚,應聲如雨。


  尺幅⑨重披,玉顏千載,依然無主。怪人間厚福⑩,天公盡付,痴兒騃女。


  【註解】


  ①文姬:漢代蔡文姬,名蔡琰,字文姬,生卒年不詳。陳留圉(今河南杞縣南)人。是漢朝大文學家蔡邕之女。博學能文,負有才名,通曉音律。傳世有《悲憤詩》二首。


  ②傾城:代指美女。


  ③柯亭:古地名,即柯笛亭。在現浙江紹興西南,以產良竹著名。傳說蔡文姬的父親曾經用柯亭之竹制笛。晉伏滔《長笛斌》:「邕避難江南,宿於柯亭。柯亭之觀,以竹為椽。邕仰而盯之曰:『良竹也。』取以為笛,奇聲獨絕。歷代傳之,以至於今。」


  ④四弦:琵琶有四弦,因此得名。此處是指蔡文姬所彈奏的琵琶。


  ⑤黃沙白草:形容塞外的蒼茫景色。


  ⑥瑤台:用美玉建造的樓台。也泛指雕飾精緻的樓台,指神話中神仙的住所。


  ⑦氈裘:古時北方的少數游牧民族用動物的皮毛製成的衣服。


  ⑧篥:一種古代的管樂器,形狀與喇叭相似,以蘆葦為嘴,以竹作管,聲音悲愴,羌人所吹。唐劉商《胡茄十八拍》第七拍:「龜茲愁中聽,碎葉琵琶夜深怨。」


  ⑨尺幅:指小幅的紙、絹,或者用小幅的紙、絹作畫,後世泛指文章、畫卷。披:陳述、披露。


  ⑩厚福:有福氣的。


  【典評】


  詩中主角蔡文姬,名琰,字昭姬,為避司馬昭的諱,改稱文姬。其父是著名的蔡邕,為東漢大文學家、書法家,並精通音律。文姬自小受父親影響,不但博學能文,善詩賦,而且通音律。初嫁河東衛家,夫妻二人十分恩愛,可惜不到一年丈夫吐血而亡,蔡文姬回到娘家。適時正值東漢末年,北方匈奴眼見朝廷腐朽、兵力薄弱,趁機大肆擄掠。就這樣,蔡文姬和被擄走的婦女們一起被帶到了南匈奴。


  那時蔡文姬剛滿二十三歲,正是年輕美貌的青春年華。她飽受著塞外蠻兵的粗魯凌辱,看著一眼望不到盡頭的漫天黃沙,心中洶湧著無限憤恨和不滿。


  納蘭的這首題畫之作,就是描寫了文姬被擄走時的情景。


  「須知名士傾城,一般易到傷心處」,意思是:名士和美女有一個相同之處,那就是多愁善感,極容易動情。


  「柯亭響絕,四弦才斷,惡風吹去」。納蘭在這句中用到兩個典故,「柯亭響絕」是說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曾經避難於柯亭,這個地方盛產竹子,他買下一根竹子製成笛子后,果然音色清麗,繞樑不絕。「四弦才斷」是說在蔡文姬幼時,父親在夜色中彈琴,結果不小心弄斷一根琴弦,大概六歲的蔡文姬立刻聽出斷掉的是第二根琴弦。父親本不以為然,以為她只是碰巧猜對罷了。於是他故意弄斷了另一根琴弦,而蔡文姬又準確地聽出那是第四根,所以後人也稱蔡文姬作「四弦才」。「斷」,指斷了的弦,此處「四弦才斷」暗指蔡文姬的喪夫被擄之痛。


  「惡風吹去」,蔡文姬被擄走後嫁給了彪悍的匈奴左賢王,儘管無法適應異族的風俗習慣,還是被迫生下了兒女,可見此處的「惡」並非單指氣候的惡劣。


  從「萬里他鄉」直到「應聲如雨」,是蔡文姬在寒荒塞外生活時的經歷和心情。本應該是漢家的貴婦,怎知卻「非生非死」?吹著悲愴的篥聲,思及故鄉,淚水像雨點般砸在了異族的土地上。末尾三句更是表達了對上天的不滿,偏偏讓那些「痴兒呆女」得到「人間厚福」,自古紅顏多薄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